•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87

苏州耕牛装修
首页 > 税务师 > 国地税合并与税务师机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熊猫小胖

已采纳

对企业来说,好的一方面是,只需要应对一个部门,涉税业务不必两个部门都要跑,办事的效率会高一些。但是,由于国地税合并后,征管力量加强,对企业的管控会更加严格。总的来说,还是利大于弊。

国地税合并与税务师机遇

269 评论(8)

歪歪悠爱福喔

国地税合并,对以后税务工作开展的影响:

1、以纳税人和缴费人为中心,推进办税和缴费便利化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两头跑”、“两头查”等问题,切实维护纳税人和缴费人合法权益,降低纳税和缴费成本,促进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税务机关,使人民有更多获得感。

2、坚持优化高效统一。调整优化税务机构职能和资源配置,增强政策透明度和执法统一性,统一税收、社会保险费、非税收入征管服务标准,促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3、坚持依法协同稳妥。深入贯彻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坚持改革和法治相统一、相促进,更好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实现国税地税机构事合、人合、力合、心合,做到干部队伍稳定、职责平稳划转、工作稳妥推进、社会效应良好。

4、通过改革,逐步构建起优化高效统一的税收征管体系,为纳税人和缴费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利服务,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社会满意度,提高征管效率,降低征纳成本,增强税费治理能力,确保税收职能作用充分发挥,夯实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

扩展资料:

从2019年1月1日起,将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各项社会保险费交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

按照便民、高效的原则,合理确定非税收入征管职责划转到税务部门的范围,对依法保留、适宜划转的非税收入项目成熟一批划转一批,逐步推进。要求整合纳税服务和税收征管等方面业务,优化完善税收和缴费管理信息系统,更好便利纳税人和缴费人。

参考资料来源:经济日报-中办国办印发《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

196 评论(8)

蚊防四宝

今年不会有什么影响,推测题还是和去年一样简单,认真备考吧一起努力

171 评论(14)

八旗子弟搓天下

2018年3月13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国务院将改革国税地税征管体制,将省级和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实行以国家税务总局为主与省(区、市)人民政府双重领导管理体制。1994年以前,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只有一个税收征管系统,中央税收主要靠地方税务局征收。当时,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已由1984年的%一路下滑至1993年的%。1994年7月1日,国税地税正式分开。但分税制实行了24年,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一方面,国地税分设会使纳税人的纳税成本增加,税务机关的征税成本增加,不利于税务人员全面掌握税收业务;另一方面,机构分设所导致的机构争议也成为问题。合并后,地方财政数据造假的可能性下降。以前,地方税务局仅仅在业务上归属国家税务总局指导,但人事等由同级政府决定,所以地方政府为了政绩的需要,既有对地税、非税收入造假的动机,又有可能。当国地税合并后,征税权一定程度上收,财政税收数据造假的难度提高。合并后,可以提高征管效率,避免国、地税之间的推诿扯皮,同时促进税收征管的全国统一性,平衡地区差异性。地方政府为招商引资,提供优惠政策,在地税的执行上有较大差异,从全国看并未真正做到税制统一。不同地区的企业税收成本不一样,不利于公平竞争。从纳税人的角度来说,国地税合并能方便纳税人申报及应对税务机关检查,减少了企业的税收合规成本。国税和地税合并后,征税系统可以对人员进行更好的配置,强化最需要加强的部门,提高税收征收的整体效率;同时,税务局可以一次对所有税种统一检查,避免了以往对非本单位的税收风险觉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选择视而不见的弊端。

118 评论(9)

蜡笔小新新XU

7月20日,全国县乡国税地税机构正式合并,所有县级和乡镇新税务机构统一挂牌。国税地税机构合并是一场深刻变革,既涉及省、市、县、乡4级税务机构,又需要保障10多亿纳税人和缴费人正常办税,国税地税机构合并面临哪些挑战?又将给纳税人带来哪些实惠?

确保万无一失

7月20日,27个省(自治区)的区县级税务机构挂牌当晚至次日凌晨,在税务总局统一部署和指挥下,万名人员参与信息系统配置和验证工作,共计完成业务验证万笔。次日凌晨01:12,全国各省份全部完成系统配置升级和验证工作,实现了新税务机构正常对外办理业务。

为实现优化高效统一的改革目标,税务总局系统谋划了国税地税机构合并中征管业务和信息系统整合工作,按照“分步走、步步升”要求,明确了推进改革的总思路和主脉络,明确了时间表、任务书、责任人,实行挂图作战、对表推进、到点验收。

目前,全国省市县乡四级新税务机构全部完成挂牌。系统同步保证升级圆满成功,办税服务厅秩序井然,网上办税平稳顺畅,为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保障。

充分释放机构改革红利

一些原来部门间看起来合情合理的“小事”,实际对纳税人来讲是“跑断腿”的大事。随着全国县乡新税务机构全部对外挂牌,原本的一些纳税“瓶颈”问题将一次性得到解决,改革红利的成果将逐渐展现在纳税人眼前。税务总局征管和科技发展司司长饶立新介绍,改革红利的成果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申报程序更简便。合并前,纳税人需要到两个机关或两个窗口分别缴纳主税和附加税费,挂牌后纳税人只需到一个窗口,从系统完成主税税种申报后,自动链接到附加税申报界面,并自动带出主税税种申报数据,实现主税、附加税联动办理。

二是申报资料更精简。新税务机构挂牌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按规定需要向原国税、地税机关分别报送资料的,相同资料只需提供一套;按规定需要在原国税、地税机关分别办理的事项,同一事项只需申请一次,税务机关通过后台业务流转、协同办理。原国税、地税机关对同一事项资料报送有不同规定和要求的统一报送规定。

三是缴税入库更简化。税务机关协调相关银行,在应用系统中实现了纳税人新签署的一份三方协议包含两个税务机关(原国税、地税)代码和两个三方协议号,在系统中同时生效,且纳税人的银行账号也可不同,减少了纳税人分别签订的工作量,便利纳税人。

四是违规处罚更统一。对同一纳税人相同申报纳税期限内应申报未申报的各税种视为一个违法违章,税务机关一并催报,确保纳税人只面对一个税收执法主体。

五是检查评估更规范。县区挂牌后,税务部门的税务检查、纳税评估人员对纳税人缴纳的全税种和全部涉税行为以一个税收执法主体行使税收执法权,彻底避免了合并前的重复纳税评估和检查,减少了对纳税人的打扰。

六是纳税人办税多跑“网路”少跑“马路”。7月份绝大部分省份出台了“最多跑一次”清单,税务总局通过发布最新业务需求版本统一规范了核心征管系统各业务事项的报送资料,使纳税人只需登录一个电子税务局、进一个办税服务厅、提交一套办税资料即可完成涉税事项办理。

不断增进纳税人获得感

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服务举措,让纳税人和缴费人的获得感不断增进。

据税务总局纳税服务司司长孙玉山介绍,5月1日前,全国9365个办税服务厅实现了“一厅通办”,36个省级税务机关的12366纳税服务热线已全面实现“一键咨询”。

税务机关按照各自挂牌时间节点,实现统一标识标牌、统一窗口设置、统一业务流程、统一导税服务、统一网上办税平台、统一宣传咨询。全国36个省级税务机关整合了相同涉税事项,重新发布了整合后的办税事项“最多跑一次”清单,其中16个省级税务机关发布了“全程网上办”清单,解决了纳税人“两头跑”“排两次队”问题。

合并后的新税务机构梳理原国税地税相同业务的事项清单,整合报送资料,统一资料归档,实现纳税人同一资料只报送一套、同一涉税事项只需申请一次;统一实名办税流程规范,实现“实名办税”互认,确保已实名认证存量纳税人信息共享共用,新增纳税人实名认证“只要办一次”;统一办税服务厅叫号系统,实现纳税人办税“只取一个号”;整合纳税人端信息系统,互认CA证书,实现纳税人网上办税“一次登录”“一网通办”。

来自光明日报

81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