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熊二
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一)应纳税所得额的一般规定
应纳税所得额=各项收入-税法规定的扣除项目或扣除金额
1.收入的形式:包括货币、实物、有价证券和其他形式。
实物:凭证注明价格,如果凭证注明价格明显偏低的,采用参照市场价格核定;
有价证券:按票面价格和市场价格核定;
其他形式:参照市场价格核定。
更多关于税务师考试的内容请点击:
2.纳税期限的确定
征税方法:按年计征、按月计征、按次计征。
按年计征:经营所得、居民个人取得的综合所得;
按月计征:非居民个人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
按次计征:
(1)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属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2)财产租赁所得,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3)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支付利息、股息、红利时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4)偶然所得,以每次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
3.费用扣除的方法
(1)定额和定率扣除:综合所得;财产租赁所得
(2)会计核算扣除:经营所得;财产转让所得
(3)无扣除: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
更多关于税务师考试的内容,可以进入高顿教育官方网站
司令来拉
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是按应纳税所得额(纳税调整后的利润)计算缴纳的。那么企业所得税的计税基础是什么呢?计税方式有几种呢?
更多关于税务师考试的内容请点击:
企业所得税的计税基础是什么?
企业所得税条例规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是企业的收入总额减去成知本、费用、损失以及准予扣除项目的金额。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纳税调整。
更多详情请点击:
企业所得税的计税方式有几种?
企业所得税的计税方式有2种,分别是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法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间接法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其中,应纳所得额是企业每一个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
关于税务师考试内容请点击:
excellentpri
分类所得在指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
更多关于税务师考试的内容请点击:
个人所得税分类所得的计税方法有哪几种?具体是怎么计算的?
一、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的计税方法
1.应纳税所得额—无费用扣除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20%
2.企业购买车辆并将车辆所有权办到股东个人名下,其实质为企业对股东进行了红利性质的实物分配,应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考虑到该股东个人名下的车辆同时也为企业经营使用的实际情况,在计算收入额时,允许合理减除部分所得;减除的具体数额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车辆的实际使用情况合理确定。
更多详情请点击:
二、财产租赁所得的计税方法
财产租赁所得,以1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1.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1)每次收入≤4000元
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准予扣除项目-修缮费用(800元为限)-800元
(2)每次收入>4000元
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准予扣除项目-修缮费用(800元为限)]×(1-20%)
关于税务师考试内容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