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48

midnightdq
首页 > 审计师 > 审计师的职业形象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ZJ张某某

已采纳

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及解读

第一条内部审计人员在履行职责时,应当严格遵守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及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制定的其他规定。

第二条内部审计人员不得从事损害国家利益、组织利益和内部审计职业荣誉的活动。

第三条内部审计人员在履行职责时,应当做到独立、客观、正直和勤勉。

第四条内部审计人员在履行职责时,应当保持廉洁,不得从被审计单位获得任何可能有损职业判断的利益。

第五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并合理使用职业判断。

第六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保持和提高专业胜任能力,必要时可聘请有关专家协助。

第七条内部审计人员应诚实地为组织服务,不做任何违反诚信原则的事情。

第八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当遵循保密性原则,按规定使用其在履行职责时所获取的资料。

第九条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报告中应客观地披露所了解的全部重要事项。

第十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技能,妥善处理好与组织内外相关机构和人士的关系。

第十一条内部审计人员应不断接受后续教育,提高服务质量。

【解读】

一、制定《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意义

本规范是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行为的标准。本规范所称职业道德是指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品德、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的总称。

内部审计是组织内部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活动,其目的是通过对组织的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评价,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内部审计是专业性较强的职业,这一职业的复杂性,使外部人员难以对内部审计过程做出评价。职业道德规范的建立是内部审计职业取得外界理解与支持的必然要求。相对于组织内部其他人员而言,内部审计人员是以一种独立、公正的“裁判”身份出现,对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进行独立审查、评价的。因此树立和维护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形象,是维护内部审计工作的权威性、顺利开展内部审计活动的关键。

《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是内部审计职业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它从职业道德行为的角度对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品质、专业胜任能力等各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保证内部审计人员能够独立、客观地进行内部审计活动,确保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二、《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制定依据

本规范是依据我国《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

三、《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要点说明

1、第一条:内部审计人员在履行职责时,应当严格遵守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及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制定的.其他规定。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作为内部审计行业的自律性团体,负责制定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及其他内部审计的规定。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包括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和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准则的制定是在参考了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所颁布的实务标准的基础上,结合考虑我国的经济情况及内部审计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现实性和前瞻性。它对内部审计工作各个环节以及专门问题做出了原则性的指导,既有可操作性,又有一定的灵活性。它是内部审计人员在实施内部审计活动时必须遵循的执业标准。严格遵守内部审计准则等规定,是内部审计人员履行职责的首要要求。

2、第二条:内部审计人员不得从事损害国家利益、组织利益和内部审计职业荣誉的活动。

内部审计人员作为组织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监督者与评价者,应保持自身的诚实、正直,忠于国家、忠于组织、维护职业荣誉,不能从事有损国家利益、组织利益和内部审计职业荣誉的活动。

3、第三条:内部审计人员在履行职责时,应当做到独立、客观、正直和勤勉。

本条款对内部审计人员所应具备的职业品质提出了要求,是从事内部审计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独立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当独立于审计对象,与之不存在任何可能的潜在利益冲突,不能负责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决策与执行。只有保持独立性,才能使内部审计人员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也才能使内部审计结果为使用者所信。客观是指内部审计人员不受外来因素的影响,根据事实,公正、无偏地做出判断和评价。它和独立性密不可分,是审计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活动时应坚持的一种精神状态。正直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应能明辨是非,坚持正确的行为、观点,不屈服于压力,按照法律及其职业要求做出判断和评价。勤勉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应勤奋工作,以减少因疏懒而带来的错误、疏忽和遗漏,降低审计风险。

4、第四条:内部审计人员在履行职责时,应当保持廉洁,不得从被审计单位获得任何可能有损职业判断的利益。

从被审计单位获取利益,会使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客观性受到损害,内部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所作审查和评价的公正性、客观性不可避免地都会受到怀疑,从而与组织的利益相背,甚至带来损害。

5、第五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并合理使用职业判断。

内部审计人员在实施内部审计活动时,应保持谨慎的态度。根据所审查项目的复杂程度,合理使用职业判断,运用必须的审计程序,警惕可能出现的错误、遗漏、浪费、效率低下和利益冲突等情况,还应小心避免可能发生的违法乱纪的情形。对于审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不够有效的环节,应提出合理、可行的改进措施。

应有的职业谨慎只是合理的谨慎,而不是意味着永远正确、毫无差错,内部审计人员只能是在合理的程度上开展检查和核实的工作,而不可能对所有事项都进行详细的检查,内部审计工作并不能保证发现所有存在的问题。

6、第六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保持和提高专业胜任能力,必要时可聘请有关专家协助。

内部审计人员必须拥有实施内部审计活动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其他能力。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具备的专业知识主要是指会计、审计、管理、税收、相关法规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与组织的经营活动相关的业务知识。内部审计人员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应足以发现组织经营过程中已存在的或潜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此外,内部审计人员还应当具备出色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以有效地完成审计活动,并将审计结果清楚地表达出来。

当所审查的事项需要运用到某些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而这些领域又超出了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范围和专业能力时,应当聘请相关的专家协助。所聘请的专家可能来自组织的外部,也可能来自组织内部的其他部门或机构。

7、第七条:内部审计人员应诚实地为组织服务,不做任何违反诚信原则的事情。

内部审计是组织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为了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而服务的。因此,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尽职尽责、诚实地为组织服务,不能违反诚信原则,从事有损于组织的活动。

8、第八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当遵循保密性原则,按规定使用其在履行职责时所获取的资料。

内部审计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内部审计人员经常会接触到组织的一些机密的内部信息及资料,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对这些信息及资料进行保密,不能滥用,要防止它们泄露而给组织带来损失。内部审计机构应制定严格的审计档案管理制度,限制无关人员对审计档案资料的接触。

9、第九条: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报告中应客观地披露所了解的全部重要事项。

内部审计人员有责任将审计过程中所了解的重要事项如实进行反映,否则可能使所提交的审计报告产生歪曲或使潜在的风险不为组织的管理层所重视。在内部审计活动中,内部审计人员对于发现的一些可能会对组织产生某些重大影响、但是又没有足够充分的证据表明一定会产生影响的事项,应当客观地在审计报告中进行披露,但不能随便得出结论。

10、第十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技能,妥善处理好与组织内外相关机构和人士的关系。

内部审计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内部审计人员经常需要与组织内外不同机构和人士进行接触、交流与沟通。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需要去揭露被审计单位的错误或不足之处,因此,内部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具有潜在的冲突。处理好与被审计单位人员之间的关系,增加交流与合作,可以减少被审计单位的抵触情绪,减少工作阻力,对于顺利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另外,内部审计是为组织服务的,与组织管理层以及被审计单位以外的其他部门和人员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提高服务质量、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必然要求。

11、第十一条:内部审计人员应不断接受后续教育,提高服务质量。

内部审计工作与组织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紧密相连,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水平不能只限于一个狭窄的范围之内,而应广泛涉猎,吸取多方面的知识。而且内部审计人员身处新经济时代,各类知识的更新与发展很快,只有不断学习,接受后续的教育,才能保持良好的专业水平,胜任内部审计工作。

审计师的职业形象

196 评论(8)

DoughnutTOP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忠于职守,克已奉公,勤奋工作;2.努力学习、更新知识,学以致用,积极进取,具备与审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3.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审计; 4.办理审计事项应当保持职业谨慎,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税务行政复议 5.办理审计事项与被审计单位或者审计事项有利害关系时,应当回避; 6.对在执行职务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和被审计单位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的义务; 7.遵守廉政勤政规定和审计工作纪律,廉洁自律,艰苦奋斗,努力奉献; 8.谦虚谨慎,平等待人,树立良好形象。国家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主要为以上八点,在实行审计工作的时候要履行这样的义务。

106 评论(12)

huayingxiong6

优秀审计师需要具备的五大特质

审计是技术活儿,也是体力活儿。审计师既要掌握行业发展趋势,又要运用正确的审计技能,执行缜密的审计程序。面对不断更新的行业规范和不断提高的客户预期,审计师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和预算内完成更多的工作。出于压力,审计师往往陷入这样的怪圈,即“完成审查核对表”就误以为自己已经完成了审计工作,且给出了正确的审计意见。其实“完成审查核对表”仅是成功执行审计项目的基础,要想做好,需要的远远不止于此。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优秀审计师需要具备的五大特质,欢迎阅读。

1、审计专业性和职业素养

选择了审计行业,就意味着需要终生学习。事务所每年都会为审计师安排固定时长的培训,教授新的审计技巧和学习最新的审计规范及行业动态。比如今年的会计准则对审计有何影响?经济低迷下,各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如何等等。

审计师必须时刻保持职业道德,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以便能察觉相关的不合规现象。审计专业性和职业道德是成功执行审计的基本条件。

(关于细节的决定成败的例子请见>> 6个例子告诉你,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审计师)

2、全局观念

从全局着眼,在审计计划阶段非常重要,能帮助审计师了解客户的情况及所属行业的发展趋势,从而评估客户的业务发展。通常的审计手段是“审计核查表”的方法。此种方法的弊端是审计师需要向客户问大量的问题,审计师往往专注于问询完所有的问题,而不去想答案的深层意义,从而掩盖了大局。好的审计师,只问最有针对性的问题,将主要精力放在大局的把控中。

3、人际能力和沟通能力

审计绝不仅仅是查账这么简单,需要有很强的人际交往,沟通协调能力。好多情况下,客户并不喜欢审计,因为谁也不喜欢被别人审查和监视的感觉。而且,在审计中,客户需要为审计准备许多资料。因此为了保证审计的顺畅和有效,审计师需要让客户觉得轻松自在。审计师要尊重客户,毕竟客户支付审计费,正所谓顾客是上帝嘛。超高的沟通能力能够使审计师与员工、经理、合伙人和客户保持良好的关系。在邮件替代了面对面交流的时代,成为一名高效的.沟通者显得尤其重要。审计不是一个人的工作,亟需团队协作,确保大家劲往一处用。

4、决断能力

审计证据收集好后,审计师需要做出决定,筛选最相关信息。这种能力在信息爆炸的时期尤为挑战。做出的大部分决定时,审计师都会经历挣扎的过程,衡量信息的相关度。有时经过筛选,发现可能需要更多的证据来支持审计意见。这样就会导致审计进程一拖再拖。因此决断力在审计中至关重要,客户也希望他们的审计强大而高效。

5、眼界和直觉

审计经验的积累对于审计师而言,是一笔巨大财富。审计经验越多,对于审计技巧的运用越娴熟,同时积累的行业知识也更深入,有助于分析客户在行业的发展,开阔眼界,培养对某行业审计的灵敏度。好的审计师,能通过积累的审计技巧和行业知识,较快的掌握客户业务情况,并发现当期的问题。他们对客户关于审计问题的回复也不会照单全收,而是深入发掘,得出结论。由审计经验积累而来的眼界和直觉,是成功审计的必备特质。

136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