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16

Doris翼寻寻
首页 > 审计师 > 审计师论文方向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热爱每一刻

已采纳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传统的内部审计面临巨大挑战,但它不可替代的作用又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如何把握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是一个理论和现实的重大课题。本文拟对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问题作一探讨。一、创建独立性、权威性强的内审组织要圆满地完成内部审计职责,客观需要设有独立的审计机构,拥有良好的组织环境,内部审计应向隶属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的环境模式化方向发展。这种模式的主要特征是独立性,内部审计负责人直接对高级管理层的董事长负责,并向董事长、董事会、内部审计委员会报告工作,其它各部门和个人不得干涉内审工作,内部审计部门的审计计划是独立的企业计划,并由董事会批准实施,可以对企业各部门、有关人员进行审计;能够直接与董事会交流信息;对审计意见,被审计者要在限期内予以落实并向审计部门反馈实施情况;内审部门负责人的任免,由董事会办公会议确定。二、内审职能价值化内部审计主要是管理控制。未来的内审发展方向是风险导向型审计,以风险评估为主,主要是为组织贡献附加价值。内市职能定位转向价值化,也就是内审必须考虑组织的风险和内审的风险防范,降低成本,提高组织的经济效益,使内审接近单位经营活动的价值键,不断提供附加服务。首先,职能价值化带来一系列的审计理念。内部审计是适应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之需要,正如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现任主席杰奎琳·瓦格娜指出:环境的变化给内部审计师带来增加价值的机会最多的领域是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至于风险导向审计就是要改变内部审计人员对于控制与风险的思考,使内部审计人员关心组织的目标和风险,使审计的重点前移到目前和未来的规划,把目前的经营管理控制同计划、策略和风险的评估结合起来,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也随着转向经济效益审计和风险管理审计。其次,职能价值化使内部审计目标明确。内审的目标旨在提出规避风险的建议,使被审对象有效地履行他们的受托责任,以提高经济效益。内部审计的服务对象主要是董事会和最高层管理当局。内部审计在资源分配时着眼于组织的风险和审计的风险;内审项目考虑节省成本和投入产品的比例关系,比如德、法国家的投入产出之比为1:10.内部审计效益表现在以下十四个方面:维护资产安全和促进内部控制;有效的经营;管理工作有序协调;成本的节约;人力资源的开发;多种制度的建设和特殊问题的处理;审查合同,降低供应成衣公司成员道德水平的提高和正直风气的形成:降低外部审计费用;减少舞弊案的发生提供沟通管道;认定发评估企业风险;评估被审计单位管理业绩;符合反贪污行贿法的规定。由此可以看出,内部审计部门将成为一个直接创造价值的部门,内审的增加价值功能是内审强大生命力的根本所在。三、内审内容多元化既内审的内容以风险评估为主,涉及组织的所有领域的每个环节、每个系统。具体为:一是在全球一体化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如何进行风险管理已成为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内审工作的重点就是风险存在的领域;要进行事前审计,及早发现风险;实施审计意见以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内部审计成为组织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二是内部审计评估组织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三是内部审计评估组织的发生因素,主要是人员、任务、管理三个基本组织部分,就产品企业来说,包括政策与目标、组织与权责、产品与生产、市场与销售、资金与财务、研究与开发、信息与商务、控制与管理等各个系统,有效规避体系风险;四是审计的类型,主要包括经营审计、绩效审计、遵循性审计、质量审计、财务控制审计、财务报表审计以及计算机审计和舞弊审计等。四、加强信息化管理内部审计方法信息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迎合新经济发展潮时代需要,以知识和信息作为核心资源,融入世界经济主流;它代表最先进的生产力,降低成本、缩短时间、变窄空间,提高组织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内部审计与最高管理当局的交流,突破时空限制,提供快捷而全面的服务。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思路应着重考虑如下几点:一是从战略的高度进行整体规划。信息化规划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在认识上和行为上达成一致,本着统一规划、互联互用、资源共享的原则,统一信息目标,明确信息化方针政策,落实信息化任务,充分考虑内部审计信息化的资源共享;二是构建内部审计信息化的网络平台,在平台上通过计算机网络信息交换以实现内部审计目标;三是设计开发内部审计应用软件,涉及组织运行的全方位、全过程,提供多接口、多通道、安全可靠、快捷高效的信息网络体系;四是对信息化的网络基础建设、信息安全建设、内部审计师的信息化人才建设等提出更高的要求。五、依法规范运作应尽快规范法律制度、准则体系。内部审计准则是规范内部审计工作的权威性标准,是具体衡量内审质量的标准尺度。建立健全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体系,将会推动我国内部审计事业的长远发展和规范化建设。尽快形成国徐审计和社会审计法规并行、前瞻性和操作性兼备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体系,包括内部审计基本准则、职业道德规范、基础工作规范、设计计划、审计通知书、证据、工作底稿、报告、质量、事项评价、内部控制、风险管理、舞弊的预防检查和报告、计算机审计、内审与外审协调等一系列准则,同时规范实务操作。一是严格程序,分步实施。基于对风险的考虑即选择风险最高的领域、重估风险、评估风险以提出审计发现和审计建议,分九个步骤:即选择被审者、制定审计计划、初步调查经营活动、描述和分析内部控制制度、扩大内部控制的测试范围。形成审计发现和审计建议及报告、后续审计、审计评价,从起点到终结,有组织地规范开展;二是做好审计工作底稿,严格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对工作底稿和审计报告进行层层把关,复合监督,以确保质量。综上所述,内部审计的发展必然按照自身的规律,形成独立性强、内容广泛、运作规范、行业自律,为组织提供价值服务和风险管理,为经济和社会发挥不可替代作用的发展业态,未来内部审计就是一种生产力。

审计师论文方向

213 评论(13)

原来我在这里8

审计学论文范文摘要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执业过程中审计师的超然独立是审计师获得社会公信的基础,也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得以保障的前提之一。正是由于审计独立性的重要性,对独立性进行各种形式的干扰也就应运而生。从强调审计师独立性的重要性入手,从主客关方面强调审计师独立性的保障条件,希望能对审计实务具有一定意义的理论指导作用。[论文关键词] 审计独立性措施当前经济持续繁荣,许多企业的盈利大幅上升,股市火爆,越来越多的民众投资于股票市场。然而在此时,我们很容易忘记:投资者之所以将钱放入市场,是因为他们对市场的质量与完善具有起码的信任。这种信任不仅是市场的动力,也是市场的基础。要维持这份信任,强大、透明、可信的财务报告系统显得异常重要。而审计是保证财务报告真实可信的最后一道关卡。我们在关注上市企业的财务报告时,我们会注重企业每一次重大消息的披露。会思考在这些背后所反映的企业业绩和管理层的意图。而目前普遍存在的一种惯于用短期预测看问题的现象却未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并且这种现象还在不断上升。注重短期结果所导致的后果是:大家都去挑战合理行为的边界时,打擦边球。目前,对很多审计师的评判是依据他做了多少非审计业务来,而不是依据他们是否能很好地进行审计。所有的这些都使得审计的独立性受到严峻的考验。

360 评论(11)

始终不遇

审计师是专门从事检查并进一步证实公司会计账目和报告的正确性、合理性和可接受性的专业人员。下面是我精心推荐的,希望你能有所感触!

审计师声誉的衡量

【摘 要】首先回顾了审计师声誉的基本理论,然后对审计师声誉的衡量方法进行分析。最后对该类文章进行评述,并提出相应的启示。

【关键词】审计师声誉;衡量

DeANGELO***1981***认为,即使审计师初始技术能力相似,审计质量仍然与审计师规模相关。理由是,大的审计师有着较多的客户,作为现任审计师,拥有更多客户的准租金。当审计失败时候,大的审计师将会损失更多的客户,损失更多的准租金。审计师的这种更多准租金可能损失的“担保”增加了较大审计师的审计质量。这样,有理由认为,大的审计师有着更高的声誉。

***2008***认为如果不考虑4大与非4大事务所的审计师执行符合要求的审计质量的审计程式,较强的产权保护体制并不会影响会计盈余质量特征。国际四大的声誉还是具有其他事务所所不具有的特征,审计师声誉的四大与非四大的两分法具有其他划分方法所不能代替的作用。

美国和澳大利亚审计市场的证据表明,全国性的审计师单独并不存在审计溢价,但如果同时是城市的领袖审计师则存在审计溢价。审计溢价水平在澳大利亚为24%,在美国为17%***Ferguson et ;Francis et ***。在澳大利亚,城市领袖审计师如果不是全国性审计师就没有审计溢价***Ferguson et ***,但是在美国则存在这样的审计溢价***Francis et ***。

Casterella,Francis,Lewis,and Walker***2004***运用1993年的调查资料,发现小客户市场六大行业专长审计师存在审结费用溢价,但是客户的审计收费随着相对于其它客户的增加而逐步减少。无论是大客户还是小客户市场,客户讨价还价能力跟审计收费负相关。

王鹏、王咏梅***2006***的研究发现,中国资本市场确实更认同信誉好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

温国山***2008***本文对“四大”于2003至2006年期间在中国A股证券审计市场的行为进行了全面的研究,研究发现:“四大”的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与此同时,其各成员所之间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较之“非四大”,其客户规模大、财务质量高、ST***或*ST***客户比例低,另外,“四大”的独立性强,在相关行业具有显著的行业专长,审计质量高,审计收费比率低。

综合看来,四大与非四大的区分方法成为研究审计师声誉最为常用的方法,同时行业专长、城市领导地位的事务所对与审计师声誉的衡量也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审计师声誉是否存在溢价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一类认为审计师声誉有着明显的溢价。另一类认为,审计师声誉没有明显的声誉溢价。正如Francis***1984***的文章所指出的那样,审计师规模对于价格的影响是关于审计市场竞争、产品差异,和规模经济的一个复杂函式。

产品差异有可能使得规模大的审计师因为审计质量较高而收取较高的审计价格,审计市场的竞争和规模经济则使得规模较大的审计师降低审计价格。这样,审计定价应该取决于产品差异对审计价格的增加和规模经济使得审计价格降低之间的力量的对比。而实证研究中则的确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审计师规模对于审计定价的影响的结论。

在Simunic***1980***的文章并没有明显的证据证明8大审计师收取较高的审计定价,文章认为审计师规模较大并没有影响市场的竞争,其中除了普华永道收取较高的价格外***对大客户市场显著***,其余7大甚至收取了稍低的审计价格***不显著***,似乎说明审计市场中规模大的审计师由于规模经济而稍微降低了价格***不显著***。严格的说,Simunic***1980***的文章并没有得出审计师规模***声誉***影响审计定价的确凿的证据。

Francis***1984***利用澳大利亚的资料证实了8大审计师比非8大有着显著高的审计定价,而且在大客户和小客户市场得出了相似的结论,似乎说明了审计产品差异对竞争的影响。

对于上述Simunic***1980***与Francis***1984***似乎相反的结论,Francis和Stokes***1986***认为,Simunic***1980***与Francis***1984***的研究结论差异源于二者对被审计物件的规模分类采取了不同的标准。为了进一步解释这一差距的产生原因,他们以1983年96家最大的澳大利亚上市公司与另一组9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重新进行了模型估计。他们的结论显示:对于规模小的上市公司,大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收费较其他事务所的审计收费高;但对于规模大的上市公司,大的事务所的审计收费与其他事务所的收费并没有显著差异,即事务所的规模对审计收费并不具有重要影响。

Michael Firth***1993***认为服务产品的质量的衡量很困难,消费者不得不依靠提供者的品牌声誉。文章检验了会计公司的品牌声誉是否存在审计溢价。样本资料使用了更换品牌名称的事务所,以及这种变更对于审计费用的影响。结果显示,重新定位于高的审计声誉的事务所导致了更高的审计费用。品牌名称在审计服务的提供方面显得很重要。

刘斌、叶建中和廖莹毅***2003***以2001年上市公司审计收费的资料利用Simunic的模型对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收费的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他们的研究发现,事务所规模对审计收费并不具有重要影响。李爽、吴溪***2004***的研究表明,十大与非十大之间的审计收费没有显著差异。刘斌等***2004***的研究也没有发现二十大与非二十大之间的审计收费的显著差异。

Chenetal***2005***与吴溪***2005***对2000-2002年B股审计市场的研究表明,国际五大在竞争性的法定审计市场没有赚取显著地审计收费溢价,仅在寡占性的补充审计市场中获得了显著的审计收费溢价。

何卫东***2002***以1999年上市公司审计收费资料研究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会计师事务所型别审计价格相关。伍利娜***2003***利用我国上市公司首次披露的2000年和2001年的审计费用的资料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年度财务审计费用的影响因素以及年度财务审计费用变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是否是国际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年度财务审计费用显著相关。王善平、李斌***2004***用2002年深市资料发现二十大具有显著的审计收费溢价。朱小平、于谦***2004***发现,十大的审计收费显著高于其他事务所。漆江娜等***2004***的研究表明,国际四大的审计收费显著地高于其他事务所,而且经国际四大审计的财务报表具有更低的操控性应计专案。因此,这种收费溢价被解释为国际四大的审计质量异质或声誉溢价。郝振平、桂璇***2004***对B股公司境内外审计费用的研究表明,国际四大具有显著的审计收费溢价。李连军***2004***发现,国际五大的审计收费显著地高于非国际五大,而在非国际五大中,国内五大的收费也显著地高于其他事务所。

吴应宇,毛俊,路云***2005***以2001-2004年我国沪市上市公司为研究物件,利用修正的Simunic模型对不同资产规模的客户支付给“五大”的费用溢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型客户向国内“五大”支付审计费用溢价,而小客户则不支付溢价。

审计师声誉对于审计市场的执行起着重要作用,考察审计师声誉的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可以观察审计时声誉在审计市场中的作用程度,反映审计师对审计师声誉的重视程度。

审计师声誉的衡量国际上比较通用的方法是根据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收入进行划分类别,代表审计师声誉的分类。审计师声誉常用的分类方法有国际四大和非国际四大,国内外研究中用得最多的分类方法就是采用国际四大与非国际四大的分类方法。

参考文献:

[1]李爽,吴溪.审计失败与证券审计市场监管——基于中国证监会处罚公告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2,2:30.

[2]DEANGELOL., Size and Audit Quality[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December 1981***:182-99.

[3] joint effect of investor protection and Big 4 audits on earnings quality around the world[J].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2008,25***1***:157-91.

作者简介:路云峰***1969-***,男,河南镇平人,管理学博士,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审计理论与实践。

点选下页还有更多>>>

242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