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18

篠田麻里子
首页 > 审计师 > 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师的评价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维尼达熊

已采纳

审计人员其实是一条整个的生态链的最底端,负责的都是相对而言最没有技术含量的活,底端审计人员可替代性非常高,中端跳槽会非常频繁,高端的都是大佬。这就是为什么说现在的事务所“只有合伙人和实习生”的原因。审计这个行业依然是现在中国经济绝对重要而且不可或缺的一环,可以说是监视着中国整个经济的命脉,因此风险也相对较高。中国审计行业的红利期已经接近尾声,但是依然是个很了不起的行业。

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师的评价

117 评论(12)

dreamjennie

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经常会衡量和评价关键业绩指标(包括财务和非财务的)、预算及差异分析、分部信息和分支机构、部门或其他层次的业绩报告以及与竞争对手的业绩比较。此外,外部机构也会衡量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业绩,如分析师的报告和信用评级机构的报告。

268 评论(15)

玥玥285966231

一、这个评价表不需要太复杂,一般只要正面的反应就可以。

1、审计纪律遵守情况

恪守审计人员职业道德,严格遵守审计纪律,保持了良好的独立、客观、公正。

2、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

具备优秀的专业胜任能力,熟练掌握审计技能,并能出色的运用到对本公司的审计业务中,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计问题,并帮助我公司解决了实际问题。

3、审计结果沟通的充分性

审计结果以作了充分的沟通,审计组认真听取了本公司意见陈述,对有争议事项,双方进行了充分探讨并在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范下,达成一致。

二、内部审计部门对被审计单位罚款出具:审计意见书。

1、 处理准则是内审机构对审计事项作出评价,出具审计意见书,对违反财经法规的行为给予处理,以及作出审计决定时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

2、 内审机构审定审计报告后,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如下处理:

(一)对审计事项作出评价,出具审计意见书。被审计单位如有违反财经法规的行为,且情节显著轻微的,可以在审计意见书中指明并令其纠正。

(二)对有违反财经法规的行为,需要依法给予处理的,除应当对审计事项作出评价出具审计意见书外,还应当对违反财经法纪的行为,在法律的职权范围内作出处理处罚的审计决定。

扩展资料:

由于审计评价在审计报告中的特殊地位,审计机关作出审计评价时必须依法评价、客观评价和谨慎评价。

完善审计评价准则体系建设。为确保审计评价能够客观、公正、准确,应适应审计变化的新形势,对现行的审计事项评价准则进行修订,使其更具有操作性,或者是在维持现有准则的基础上,允许和鼓励地方审计机关加强探索和研究,

根据各地工作实践,制订有较强针对性和可行性的操作指南(办法),从而使某一地区审计评价标准相对统一,改变目前由于无具体标准、各自为政的局面。

加强审计基础管理。

一是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时要按照审计质量控制办法的要求,搞好审前调查,按照审计方案确定的工作重点,合理确定审计重要性水平,严格审计证据收集,为作出准确的审计评价奠定基础。

二是加强审计复核,从而保证审计评价的准确性。

三是充分发挥业务会议制度的作用。所有的审计项目都必须经相应的审计业务会议审定,确保审计评价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审计评价

183 评论(8)

爱照相的猫酱

在工作中的职业谨慎需体现在整个审计过程中,而且必须由具有公认学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注册会计师或由其督导的业务助手为行为主体。

251 评论(8)

王小旭zx

这个评价表不需要太复杂,一般只要正面的反应就可以1、审计纪律遵守情况恪守审计人员职业道德,严格遵守审计纪律,保持了良好的独立、客观、公正。2、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具备优秀的专业胜任能力,熟练掌握审计技能,并能出色的运用到对本公司的审计业务中,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计问题,并帮助我公司解决了实际问题3、审计结果沟通的充分性审计结果以作了充分的沟通,审计组认真听取了本公司意见陈述,对有争议事项,双方进行了充分探讨并在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范下,达成一致

157 评论(10)

Dark大先生

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衡量和评价,注册会计师会关注下列信息:(1)关键业绩指标;(2)业绩趋势;(3)预测、预算和差异分析;(4)管理层和员工业绩考核与激励性报酬政策;(5)分部信息与不同层次部门的业绩报告;(6)与竞争对手的业绩比较;(7)外部机构提出的报告。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经常会衡量和评价关键业绩指标(包括财务和非财务的)、预算及差异分析、分部信息和分支机构、部门或其他层次的业绩报告以及与竞争对手的业绩比较。此外,外部机构也会衡量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业绩,如分析师的报告和信用评级机构的报告。关注的方向有:1内部财务业绩衡量可能显示未预期到的结果或趋势;2考虑财务业绩衡量指标和相关信息的可靠性,以及在实施审计程序时利用这些信息是否足以发现重大错报。

245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