婕哥大王
扶贫资金绩效审计的重点
开展扶贫资金绩效审计可概括为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扶贫资金绩效审计思路和重点的文章,仅供大家阅读交流!
经济性是指支出是否节约;效率性是指是否以最小的投入取得一定的产出或者是以一定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效果性是指是否达到目标。在其具体做法上,要使审计思路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查错纠弊向追求扶贫资金总体效益转变。在关注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的同时,更加关注项目实施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二是从财务审计向业务流程、制度执行审计转变,以制度的健全性为基准点,以遵循制度情况为启动点,以业务流程为切入点,开展绩效审计。三是从单纯的查处问题向服务项目、资金管理转变。通过审计,反映专项资金政策措施的落实、执行效果,分析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并提出有针对性性的建议,促进完善扶贫开发资金管理、项目管理等工作机制,推进扶贫开发工作高效运行。
一、建立“三项效益”,解决“审什么”的问题
一是立项效益。主要是从项目的.科学性、可行性进行分析评价,看是否符合区域优势,是否彰显效益。二是管理效益。主要是从项目资金的拨付、管理、使用进行分析评价,看扶贫资金管理系统是否健全,内部控制和责任机制是否存在并有效实施,财务信息是否真实可靠。三是投资效益。主要是从扶贫项目的经济性、社会性进行分析评议,看是否确保农民群众得到实惠,是否推动本地资源和环境的良性循环。
二、突出“五个结合”,解决“如何审”的问题
在扶贫项目绩效审计中,要将绩效审计的要求细化到制定方案、审计实施、审计报告、成果运用等各个环节。在制定方案时,要围绕审计目标,对项目总体情况进行分析,确定效益审计预期效果;在审计实施中,要紧扣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需求,分析研究审计对象总量、结构、特点,通过收集证据、走访调查、座谈了解、利用文献资料和公共数据等形式,进行具体事项的效益分析;在撰写报告时,要以规范操作与效益评价为突破,统筹各项效益分析资料,从经济性、生态性和社会性角度,建立项目整体经济效益分析指标;在成果运用上,要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提出进一步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
五个结合:一是与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审计相结合。在对扶贫资金拨付、管理、使用的真实合法性进行审计的基础上,要通过对审计掌握的计划扶贫期间面上总体情况和对一定数量比例的重点项目、重点村项目实施效果抽查获得的微观效果进行综合判断,客观地评价扶贫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和项目经济社会效果。二是与专项审计调查相结合。要充分利用专项审计调查涉及面广、方式灵活的特点,围绕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搬迁扶贫、科教扶贫等扶贫工作重点开展专项审计调查,对扶贫资金投入力度、项目资金到位率、项目投入结构以及完工项目验收率等进行审核评价,揭示扶贫项目管理中存在的影响效益的问题。三是要与预决算审计相结合。通过加强扶贫项目的预决算审计,确定和控制项目从筹建到竣工验收所需经费合理,保障扶贫项目建设公开透明和阳光操作。四是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把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与干部选拔任用结合起来,为正确评价和使用干部提供重要依据。扶贫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结果应列入领导干部本人的干部考核档案,作为领导干部业绩考核和职务任免的参考依据。五是要与计算机审计相结合。搜集财政、扶贫主管部门计划文件,资金规模,建设项目内容及扶贫项目数量,编制统一审计报表,并运用EXCEL电子表排序、筛选、汇总功能,自动生成扶贫项目动态管理表,建立支农扶贫资金数据库。同时,运用计算机模块,对扶贫资金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找出差距和分析形成的原因。
三、明确“三类指标”,解决“怎么评”的问题
国家的大政方针、法律规章制度、行业的专业标准和规定以及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都是绩效审计评价的尺度。在评价指标上,一是要注重反映扶贫政策执行情况的指标。主要包括资金到位率、资金投入使用率、资金流失率等;二是要注重反映扶贫项目建设情况的指标。主要包括项目完工率、项目合格率、项目资金有效利用率、项目资金闲置率及项目效益能力等;三是要注重反映扶贫项目投资效果情况的指标。包括项目实施前后有关指标数据的对比等,如贫困户(人)减少数、贫困村人均纯收入增加额(增长率)、村集体经济纯收入增加额(增长率)等指标。同时,要通过制定《财政扶贫资金计划及投向情况表》、《年度项目资金使用效益分析表》、《重点村扶贫成果调查统计表》,对有关指标进行量化分析,促使许多审计成果进入领导宏观管理决策圈。此外,还应评价项目建设对地方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对贫困人口脱贫的长效机制的实现程度、是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情况。

苦瓜老太婆
一、专项资金项目计划的下达和执行情况。
将上级下达的项目计划与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对比,审查财政、计划及专项资金主管部门是否按照国家批准的计划下达项目投资计划和财政专项资金的预算,是否将年度项目计划层层落实到具体实施单位,项目是否严格按照批准的计划实施,有无擅自调整项目建设地点、建设单位、建设内容、建设规模等问题。
二、专项资金的分配、拨付和使用情况。
通过对财政部门、专项资金主管部门及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会计资料进行检查,重点审查各级财政部门是否按计划筹集、落实配套资金,配套资金是否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有无通过虚假报表、虚开发票、虚列支出、虚增工程量或将群众自筹的实物和投入的劳力来抵顶配套资金等方式搞虚假配套的问题,如未配套,应分析原因;
资金是否按规定的方法和程序分配;是否及时、足额拨付到下级财政或用款单位,有无截留欠拨、平衡预算及挤占挪用等严重违法违纪问题。审查专项资金主管部门是否按规定将拨入的资金及时足额拨付使用单位,是否存在欠拨、出借、放贷、弥补经费、改变资金投向、提取或变相提取项目前期费、吃回扣回流资金等谋取小团体利益问题。
审查项目实施单位对拨入的项目资金是否及时入账,有无账外设账,是否按规定时间开工和完工,是否按批准的项目和规定用途使用专项资金,完工的工作数量和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有无擅自更改项目内容、工程位置、违规提取项目管理费、虚列支出、截留转移、挤占挪用、虚报冒领、贪污私分、挥霍浪费等问题。
三、专项资金财务管理情况。
通过对会计资料进行检查,审查财政、项目主管部门以及项目实施单位对专项资金是否实行专人专账、专户管理,资金安排、支出核算和管理是否到项目。有无扩大开支范围、将一些不合理的费用列入专项资金支出中;有无改变资金用途、将各项专款调剂使用;工程项目的预决算是否真实,有无高估工程量,高套预算定额虚增造价,虚列支出搞计划外工程套取专项资金等问题。
四、项目实施和效益情况。
重点检查建设工程项目的设计是否经有权部门批准,是否实行了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承包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勘察、设计施工及供货单位是否具备工程建设所需的资质等级;是否存在层层转包;工程建设中有无重大损失浪费及质量隐患等问题;
检查项目计划制定是否合理,完工验收项目是否达到预期效益,有无因立项不准、责任不清、管理不善或工程质量等原因造成损失浪费或事故隐患问题,专项资金建设项目所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如未达到,应进行原因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改进意见或补救措施。通过揭露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服务于领导决策和管理,提升审计工作自身的地位。
将主管部门或者项目实施单位账面专项资金实际支出与计划支出数额、用途进行比对,发现专项资金被挪用于其他项目的问题;揭示项目单位将扶贫资金违规用于建设楼堂馆所、职工住宅,发放奖金、津贴和福利补助,购置交通工具和通讯设备,弥补预算支出缺口和偿还债务,以及对外投资等方面问题;
审查有无将扶贫资金用于公务接待,大吃大喝,安排参观旅游景点和高消费娱乐,赠送礼品、礼金和土特产品等挥霍浪费问题;有无使用虚假合同或人员名单虚报冒领、套取侵占、贪污私分扶贫资金等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对以现金形式发放扶贫资金的,关注领用名册上农户签字的真实性,防止虚假名册套取资金;对打卡方式发放补助资金的,关注银行卡是否是农户自己在保管,入户调查农户是否真正收到资金,是否存在先发放后收回问题。
从审查工程量入手,检查资金支付的真实性。抽查项目部分工程量,核对项目施工单位编报的工程决算的真实性、准确性、合规性,有无偷工减料、高估冒算、虚报冒领等问题;项目建设单位有无故意多付工程款,然后再由施工单位返还,套取国家资金、私设“小金库”等问题。
从时间节点入手,检查项目实施、资金支付的时效性。对比分析上级资金下达时间与本级预算指标下达时间、项目实施方案报送时间与审批时间、调整方案上报时间与审批完成时间、项目完成申请验收时间与实际验收时间、资金拨付申请与实际拨付时间等,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揭示审批制度制订不合理或无故长时间拖延,进而影响项目进度及资金时效问题。
参考资料来源:雄关审计-专项资金审计重点关注什么方面
幽花零落
一、专项资金项目计划的下达和执行情况。将上级下达的项目计划与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对比,审查财政、计划及专项资金主管部门是否按照国家批准的计划下达项目投资计划和财政专项资金的预算,是否将年度项目计划层层落实到具体实施单位,项目是否严格按照批准的计划实施,有无擅自调整项目建设地点、建设单位、建设内容、建设规模等问题。二、专项资金的分配、拨付和使用情况。通过对财政部门、专项资金主管部门及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会计资料进行检查,重点审查各级财政部门是否按计划筹集、落实配套资金,配套资金是否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有无通过虚假报表、虚开发票、虚列支出、虚增工程量或将群众自筹的实物和投入的劳力来抵顶配套资金等方式搞虚假配套的问题,如未配套,应分析原因;资金是否按规定的方法和程序分配;是否及时、足额拨付到下级财政或用款单位,有无截留欠拨、平衡预算及挤占挪用等严重违法违纪问题。审查专项资金主管部门是否按规定将拨入的资金及时足额拨付使用单位,是否存在欠拨、出借、放贷、弥补经费、改变资金投向、提取或变相提取项目前期费、吃回扣回流资金等谋取小团体利益问题。审查项目实施单位对拨入的项目资金是否及时入账,有无账外设账,是否按规定时间开工和完工,是否按批准的项目和规定用途使用专项资金,完工的工作数量和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有无擅自更改项目内容、工程位置、违规提取项目管理费、虚列支出、截留转移、挤占挪用、虚报冒领、贪污私分、挥霍浪费等问题。三、专项资金财务管理情况。通过对会计资料进行检查,审查财政、项目主管部门以及项目实施单位对专项资金是否实行专人专账、专户管理,资金安排、支出核算和管理是否到项目。有无扩大开支范围、将一些不合理的费用列入专项资金支出中;有无改变资金用途、将各项专款调剂使用;工程项目的预决算是否真实,有无高估工程量,高套预算定额虚增造价,虚列支出搞计划外工程套取专项资金等问题。四、项目实施和效益情况。重点检查建设工程项目的设计是否经有权部门批准,是否实行了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承包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勘察、设计施工及供货单位是否具备工程建设所需的资质等级;是否存在层层转包;工程建设中有无重大损失浪费及质量隐患等问题;检查项目计划制定是否合理,完工验收项目是否达到预期效益,有无因立项不准、责任不清、管理不善或工程质量等原因造成损失浪费或事故隐患问题,专项资金建设项目所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如未达到,应进行原因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改进意见或补救措施。通过揭露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服务于领导决策和管理,提升审计工作自身的地位。
优质审计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