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66

密果儿Fiona
首页 > 审计师 > 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师的期望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公主的小公猪

已采纳

作为审计人员,无论是内审还是外审,都少不了与其他部门沟通联系,我们跟其他部门及人员的关系,会在我们审计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关系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我们审计工作推动的难度和进度。 审计方与被审计方关系的状态,是双方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审计方 审计方的定位和职责,会直接影响对被审计单位采取何种态度和方式,也会对双方关系的类型起到决定作用。 (二)被审计方 被审计方对审计方的态度,取决于他们对审计方的了解程度,在明确审计方的目的后,他们会采取合适的态度来对待对待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 一般情况下,审计方与被审计方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 (一)互相敌对型 审计方以发现问题和处罚被审计方为导向,处处显示自己的权威性;而被审计方则处处提防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各种不配合审计工作,由此造成彼此之间非常紧张的关系。 (二)彼此尊重型 审计双方在彼此的工作职责内,在有限的范围内展开沟通和协作。双方都对彼此有所保留,是一种公事公办的工作态度,关系不会太紧张,但也不是很密切。 (三)互相成就型 审计方乐于帮助被审计单位解决问题;被审计单位也十分信任审计方,给予审计工作全力支持;双方关系密切,互为促进和成就。 (一)坚守原则,赢得更多尊重 我们在审计过程中,要秉持原则,不能为了缓和和被审计单位的关系,而去做一些有违原则和底线的事情。在做审计的这些年里,我有遇到过有些被审计方为了少暴露问题而贿赂和威胁审计人员的情况,审计人员只有坚持一贯原则,才能让被审计方感受到审计工作的公平公正,才能树立在工作中的良好口碑,从而赢得别人的尊重。 (二)保持专业性,获得更多认可 审计人员应该有这样的意识,我们写进审计报告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在体现我们的专业性。我们审计一定要认真对待审计报告的内容,体现审计师应有的深度见解和职业素养,不过分吹毛求疵,也不要有假大空的建议。当你足够专业,让被审计方看到你的价值,被审计方就会对你的工作产生认可,进而促进双方关系良性发展。 (三)树立服务意识,取得更多信赖 虽然说大多数审计都是以发现问题为导向的,但是,我们如果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帮助被审计单位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那么,我们的工作价值就更能够得到被审计单位的认可。审计方是为了帮助公司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去处罚被审计方,双方的目标都是共同为服务公司做出更大的努力,那么审计工作就会取得更多人的信赖,审计价值也会更好发挥。 综上,想要处理好审计方和被审计方的关系,是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我们需要先梳理出目前关系的状态,找到合适的方法去处理和优化彼此的关系。改善关系,更好工作!

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师的期望

145 评论(14)

小狮子女王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注册会计师审计: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进行审计。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您满意,请采纳为最佳答案哟。

高顿网校是网络财经教育领导品牌,更多财会问题欢迎向高顿企业知道提问。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295 评论(10)

Jessie小鱼

审计目标包括财务报表审计的总体目标与财务报表项目认定层次的具体目标。

247 评论(10)

兰兰110110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目标是判定被审计单位被审期内的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地反映了其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被审单位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是否符合公认会计准则。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和大批企业的破产倒闭, 过去对资产负债表的静态审计,已不能满足广大投资者对企业全面了解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对企业全部财务报表进行动态审计, 而且要以显示盈利能力的损益表作为报表审计的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现代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审计也突破了财务会计的范畴,涉及到了管理领域,管理审计(包括经营审计、效益审计、效果审计) 也由此诞生,审计目标也因此增加了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内容。 尽管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目标在不断变化,但其基本职责仍然是执行财务报表审计,而其他性质的审计业务也只是在财务报表 审计的基础上延伸和发展。

176 评论(10)

kami麻麻

所谓“审计期望差距”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由于实际执业的缺陷而形成的执业水平同独立审计准则之间的差距,这是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和相应需要承担的审计责任,在此称之为主观差距;二是由于不恰当的社会公众需求同准则的期望之间的差距,这是一种公众认识上的误区,在此称之为客观差距。

一、客观差距形成原因

一是在舞弊的审计方面。社会公众期望注册会计师充当“经济警察”的角色,要求他们承担更多的审查发现和报告舞弊的责任,减少信息风险。但是,由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仅是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告做出鉴证和评价,并发表审计意见,而不是专门行使检察官的职能,舞弊行为本身的隐蔽性,舞弊人员的专业化,经济业务的复杂性和审计内容的广泛性,使审计能力不可能达到揭露所有舞弊的水平,否则社会支付不起巨额的审计费用。

二是在财务报告的可信度方面。社会公众把审计意见看作是一种证明,一种准确性的保证,要求注册会计师保证审计后的报表真实可靠、没有差错。但是,审计意见是注册会计师依据独立审计准则对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和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提供的合理保证,而不是像保险人做出的担保。另外由于抽样审计方法和分析性复核的运用,即使注册会计师对会计报表进行了认真彻底的审计,若想在已审会计报表中寻求绝对的正确,既不可能也不经济。因此,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只能为会计报表中不存在重大错误舞弊提供合理的保证。

三是在信息提供的范围方面。社会公众往往要求注册会计师提供更多的有关被审单位的持续经营能力的信息。然而注册会计师发表的审计意见不能认为是对被审单位持续经营效率、效果所做出的承诺,这是因为:由于审计测试的固有限制和被审单位内部控制的固有限制,审计的作用具有有限性;注册会计师对被审单位特定时期内与会计报表有关的所有重要事项发表审计意见,并不对被审单位全部经营管理活动发表意见,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也不允许对未来事项作出鉴证,注册会计师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提供信息,在这一点上与公众的要求相去甚远。

四是在审计效率方面。社会公众要求注册会计师提高审计效率,减少审计费用。但是在现代审计理论中,特别强调审计成本和审计风险的均衡,审计费用的减少,势必使审计机构被迫降低派出审计人员的执业能力,简化工作程序,导致审计质量下降,风险大大增加,这是委托方和受托方都不愿意看到的。

二、主观差距形成原因

一是审计人员所采用的现代审计方法本身存在缺陷。现代审计方法可以概括为:建立在内部控制制度基础上的抽样审计。然而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要建立一套能够防止发生和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舞弊的内部控制制度是非常困难的,中间也存在一个成本和效益的权衡问题。另外现代审计方法强调审计成本和审计风险的均衡,所采用的审计程序以允许一定的审计风险存在为前提,并且抽样审计方法和分析性复核方法的应用贯穿于审计过程的始终,虽然降低了审计的劳动量和成本,但是审查的结果必然会出现一定的风险和误差。

二是审计人员经验和能力的有限性。审计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才能从复杂的审计对象中收集到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但审计人员的经验和能力总是有限的,审计经验和能力的相对有限使审计所能达到的目标难以达到社会公众的期望,这就是导致主观期望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是审计人员工作责任心和职业关注状况的不足。审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要求审计人员是德才兼备的人才,并要求足够的专业胜任能力,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如果审计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往往会造成很大的工作失误,审计证据不足、不全、不充分、不恰当,经不起推敲。

四是审计独立性缺乏有力保障。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灵魂,由于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市场化竞争激烈,使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不得不在某种程度上要看客户的脸色行事,不仅使审计独立性遭到了侵犯和扭曲,而且注册会计师还被迫要承担执业的道德风险。这一点是社会公

众最为关注的,并且是主观期望差距最大的一个方面。

由于审计期望差距的成因很多,要想降低审计期望差距,必须经过全社会的协同配合,多方努力,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首先,公众应该恰当地理解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目的、审计责任及运用的审计方法,对审计业务形成合理的期望。其次,政府应该为注册会计师执业创造良好的环境,使注册会计师能够坚守独

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使审计质量得以保证。另外,注册会计师应加强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审计工作制度,确保审计质量,增强业务素质,提高职业道德水平,普及后续教育,才能降低执业风险,缩小期望差距。同时加强与社会公众的交流和沟通,加强双方的理解和认识,以期降低公众的不合理期望。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竞争,不应该是忽视审计风险、有损社会公众利益的恶性竞争,应该树立“诚信经营,热心服务”的理念,赢得社会声誉和客户信任。

246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