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maodaomao
我大学本科学的是社会学专业,毕业后做过6年的社会工作者,对于这个专业有较深的认识。
我下面的分享是从个人的角度,来看社工工作这个专业。
(1)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早期
我的母校华南农业大学在1999年就开办了社会工作专业,但是很多年都是靠的调剂招生的。毕业了,很多师兄师姐不知道如何找工作。有一些去街道办事处工作,有一些都是另谋出路了。
我还记得,大三的时候,我的大学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讲过她当时做系主任,带学生去实习,单位都是因为不好意思拒绝,才接收的。实习完连朋友都做不成了,因为人家觉得这是一件麻烦的事情。
当时的社会工作早期,既没有对应的工作岗位,社会上也很少有人认识到它的价值。
由于在国内,很多事情都是找居委会解决了,对于专业的助人工作者,他们可以做些什么,都没有一定明确的定位。
(2)2008年开始,社会工作的春天到来
2008年开始,中央多次发文,要大力推广社会工作,也开展了社会工作的职业资格考试。各个地区都开始重视起来。
以广东为例,由于在沿海地区,经济比较发达。依托高校优势,广州在2003年开始就已经购买了社会机构的社工服务,有了很多的实践。
深圳则是在2007年底,2008年初,开始探索现代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主要是借鉴香港的做法。当时很多的香港资深社工和服务机构纷纷到深圳开展培训和督导服务。
我的一个师兄,就是在2008年刚刚毕业的时候,正好赶上了那一拨人,就来了深圳,成了深圳很早期的社工。现在已经是一个机构的总干事。
珠三角地区的政府开始发展社工,并把它作为一项较为重要的工作开展。我当时做社工的时候,所在的城市。2010年初正式启动社工服务项目,而我也是最早一批的社工服务者。
(3)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作为一名社工,很多时候都是以助人为主。服务范围根据项目开展,比如老年人服务,青少年服务,社区服务,家庭服务等等。分布在社会服务的各种领域。
我们是专业的助人者,所以在工作中,理论的指导也比较多。学习很多的辅导理论,和社区服务的知识。了解心理学和社会学知识。
一般来说,社会工作有三大手法。个案,小组和社区工作。个案是指个人或者整个家庭的服务,往往涉及心理层面和社会支持网络层面。小组是一群有共同需求的人,他们具有同质性,所以针对他们开展服务,一般会有多次的服务期。社区工作则重点在解决整个社区面临的问题。
(4)社会工作的发展前景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近年来很快速。现在很多内地省份也在推广社工,我的一个朋友在武汉,今年整个武汉的社工服务发展很快。她本人也注册了一家机构,准备向政府申请项目。
如果是一个有着助人的热忱的人,在社会工作服务的领域,是可以发挥很大作用的。因为它提倡的是爱心和服务。只要专心学习服务知识,并且持续践行就会很好。
当然,对于个体而言,抓住时机也非常重要。社工服务领域延伸除了很多的范畴。比如可以成立社工服务机构,可以做第三方评估机构,做培训机构,到社工协会工作。
(5)工资待遇
薪资期望就不要太高。因为对这个行业的限定是NGO组织,也就是非营利组织。
中国内地资金都是来源于政府,每个项目的服务金额是大致固定的,可以保证你有很一定的工资收入,但是相应的工资幅度也是固定的,上升空间不大。
这个行业往往是工资的差异程度不高。但是可以给很多的荣誉,很多的荣誉都是证书而已,奖励金钱的时候很少或者干脆没有。
我以前就是很多时候,给我证书和荣誉,上了报纸和电视。但是其他的待遇不会改变。机构对你的提升也不是看这个,而是看岗位需求。
我以前的很多同事,她们经济条件富足,家庭对他们的期望不是金钱方面的。那么做社工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是如果是对于一个经济条件不好的人,做社工只能说是保证有稳定的收入。但是长期的工资增长的可能性是偏弱的。是否有长期服务他人的心,以及家庭的支持,就需要好好的考虑。
企业培训,生涯规划咨询,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请关注云朵stella。
双鱼0303
社会工作专业是社会学专业的一个应用专业。社会工作是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以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医学等为学科基础,以助人自助为核心理念,以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为直接工作方法为案主(client)提供专业服务,帮助案主解决在与环境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问题,帮助案主重塑自信,走向社会正轨。
社会工作人员,相当于政府的雇员,这一新兴专业作为一门职业受到社会的“冷淡”,每年能被民政部录取成为专业社工的本专业学生不过百分之一二,甚至有的学校该专业的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为零。社会工作专业就业率低和公务员考试的火暴从另外一个侧面证明,要实现“大市场、小政府”,我们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统计显示,广州有政府支付薪酬的社会工作者近2万人,其中,广州市市区社会工作者人数达到了8000多人。主要在协助青少年教育、妇女工作和残疾人康复辅导等领域开展工作,原先以社区居委会为主要工作平台,现已逐步转向专业社工机构。
好运大鸟
1. 关於抢饭碗的说法.其实这个说法根本不成立.街道跟社工机构是完全两个概念,他们之间会有合作有联系,但社工是社工,居委是居委,街道是街道,不存在谁抢谁饭碗的问题.2. 专业优势.这个东西其实就是教育部和学校真的没做到位,跟社工本身没关系.如我曾经所说,因为知道中央大力发展社工专业,很多学校跟风开设专业,但根本没有一些有经验的老师.这样教出来的学生才没有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反正在我眼里,大陆能教出好的社工学生的就是我的学校,其次是中大也能算一个.(一直蹲在广东这个小地方眼光狭小,不同意勿喷) 所以,街道大妈觉得她们能做的更好,民政只觉得社工能说会道,实际上是他们自己也不明白社工真正要做的是什麽,同时也是教育的失败. 至於门槛,社工也是要考证的,不过那个考证据说也很水就是了.中国考证很多都很水,不是个别现象. 在国外其实社工的薪酬待遇不是说非常高,但他们的社会地位是很高的.3. 当代蛇工做的都是"玩儿""做活动"这一点,说白了也还是教育的问题.那些学校可能根本没有专业的老师能教学生怎麼做case work,他们可能不知道social work value,不知道social work skills,也不知道gourp的theory.不知道怎麼开治疗性小组,就只能开兴趣小组.4. 地区差异大,这个是事实,但其实有根据.其实中央鼓励社工发展实质就是为了维稳.for example, 上海广东这些地方经济相对发达,人们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後自然就会想到别的问题,觉得这个社会不好啊,觉得这个城市不好啊之类的.这就是为什麽通常都是在较发达的地方社工发展的比较好. 而且你有钱才能搞这个,没钱的话肯定先拿去搞经济啊. 楼上说道的现象也是由於很多部门根本不知道社工机构的作用,一些为了赚钱而创办机构的人也不懂..这种审开设机构的批程序真的服了.5. 教育的确存在问题.但社工不应该重点只在三本推广. 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之前所说,明明没有足够的师资却硬要开一个专业,试想一下,由根本不知道社工是什麽的教授老师来培养社工学生,结果会是什麽? 我看到有评论讲香港的社工,没错,香港社工有明确的文凭要求而且要求都不低.因为社工不仅仅是大家认为的只是"开开小组搞搞活动",他们要做的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这个问题既包括生活上更包括心理上,不能随便对待.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