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54

o0小惠惠0o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社会工作者社会层面的目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xiao贱

已采纳

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应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而形成的职业活动。在世界各国,不但民间组织,而且政府也积极推动社会工作的发展。虽然政府与民间组织推动、发展社会工作的出发点会有一些差异,但是社会工作是有其共同目标的。 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解救危难。危难是因社会或个人原因,个体的身体受到严重损伤、个人的基本生活能力受到严重削弱,致使其自身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以至生命遭遇危机的状态。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当个体的生命受到威胁、个人的基本生活受到严重伤害时,社会有责任去帮助他们解除危机,帮助他们生存下来、生活下去。在这方面,社会工作者负有职业上的责任。危难涉及的是人的正常生活乃至基本生存问题,面对这种境况,社会工作的基本目标就是寻求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社会资源),支持他们,帮助他们走出危难。社会工作者在解救危难中的角色是多方面的:在受助者生命处于危机时,社会工作者要施以援手并同其他人一道为其提供物质支持,包括衣、食、住等条件;此外,社会工作者要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对处于危难的人给予心理支持,促进其社会支持网络的发展。缓解困难。每个社会成员都会遇到诸多困难,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人生就是不断克服困难、继续往前走的过程。有些困难是一般性的,是人们在人生过程中都会遇到的。但是,也有一些困难比较严重,当事人应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所以需要别人帮助才能解决。它们既包括物质方面的困难,也包括精神方面的困难和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一般找政府、工作单位等出面解决。在社会工作比较发达的社会,很多人还会求助于各种非营利组织,其中包括社会工作机构。由于社会工作机构的专业性及其对受助者的尊重、保密等承诺,所以它在解决有关个人困境,特别是其不希望他人知晓的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发展。帮助服务对象实现自身发展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社会工作尊重人,认为人是有潜能的,并把充分挖掘个人潜能、解决个人生活困难、增进个人幸福当做自己的工作目标。社会工作坚持“助人自助”的理念,而这一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向服务对象提供服务和帮助,促进其潜能的发挥和能力的增长,逐渐达到自己能应对困难、面对生活以至预防新问题出现的状态。在这里,个人潜能的发挥和能力的增长都属于人的发展的范畴。在现代社会,增加知识和技能、增强自己克服不利因素的能力、提高个人与社会协调的能力都在发展之列。也就是说,发展不但发生于人们尚未遇到困难而进行预防性增能之时,也发生于其遇到困难但靠自身能力的增强而克服困难之时。

社会工作者社会层面的目标

185 评论(9)

bigsunsun001

考点1 社会工作的目标 服务对象层面:解救危难、缓解困难、激发潜能、促进发展 社会层面: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 文化层面:弘扬人道主义、促进社会团结 考点2 社会工作的功能 功能:某一部分的存在和变化对整体及其他部分所发挥的作用及影响。 正功能(积极影响)与负功能(消极影响) 显功能(明显的,所预期和认识的)与潜功能(未被预期和认识到的后果) 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功能: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恢复弱化的功能、促进人的发展、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 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维持社会秩序、构建社会资本、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 考点3 社会工作的发展 西方: 形成:专业教育、方法和组织的发展。 发展:专业的特征及社会工作的专业化;专业方法的发展;目标模式的变化;工作对象的拓展;多种服务模式的发展。 中国: 历史上:缺乏专业的社会工作,但是有丰富的社会福利思想。 20世纪上半叶:1925年燕京大学设立的社会学与社会服务系是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标志。 1949年以后:新中国成立之初,政府的救灾济困、解决失业问题、改造妓女和流民、改革社会风俗等活动后来被看成是中国的社会工作实践。 恢复与发展: 1979年,社会工作课程的恢复 1988年,试办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在制度上开启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进程 1991年,成立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 1994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成立,推进了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进程 职业化与专业化: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战略部署,指出要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将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这为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前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工作表现出政府积极探索、社会工作教育率先发展、行政性社会工作与专业社会工作并存、专业社会工作不断发展的特点。 考点4 社会工作的要素 对社会工作过程的基本理解: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互动过程。社会工作是协同达到目标的过程。 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价值观、助人活动、专业方法。 考点5  社会工作的主要角色 社会工作者的特征:认同并遵循社会工作价值标准;从事社会福利服务;掌握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在一定的组织框架内开展活动。 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的关系 不同点:活动方式不同,社会工作者是一种职业,志愿者是“业余”活动;专业技术能力不同,社会工作者是受过专业教育和专门训练,志愿者一般是不需要以专业能力为前提;处理问题的难易程度不同,社会工作者解决较难的问题,志愿者是一般服务;社会约束不同,社会工作者有专业守则,要接受行业组织的考核与监督,一般的行为规范,只要履行了服务责任即可。 相同点:助人活动、以利他为目的;都有一定的组织形式;都是公益服务和社会服务的组成部分。 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之间的差异并不是说社会工作者更高级,而是说社会对社会工作者的要求更高、更严格。 实际社会工作人员与专业社会工作者 实际社会工作人员一般是行政部门、事业单位的干部和公职人员,而不是专业人员。 实际社会工作人员一般不要求受过系统的社会服务方面的专业训练。 实际社会工作人员一般靠行政系统自上而下地开展工作,专业社会工作者则强调与服务对象的平等关系、 实际社会工作人员的活动或多或少地带有政治色彩。 实际社会工作人员所遵循的一般是行政权利和权威,而专业社会工作者遵循的是专业权威。 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 贝克总结的 直接服务角色:照顾者、劝告者、治疗者、支持者 间接服务角色:研究者、行政者、咨询者 合并服务角色:教育者、协调者、调解者、倡导者、经纪人、增进能力者。 社会工作者的直接服务角色:服务提供者、治疗者、支持者、使能者、倡导者、关系协调者 社会工作者的间接服务角色:行政管理者、资源筹措者、政策影响者、研究者 社会工作者的合并服务角色:多种功能的综合角色。 社会工作者的基本素养: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观:人类共同意识、帮助社会弱者、乐观看待变迁、追求社会公正。 社会工作者的知识素养:学科知识、文化知识、心理素质、政策知识、计算知识。 社会工作者的能力要求:沟通与建立关系的能力、促进和使能的能力、评估和计划的能力、提供服务和干预能力、在组织中工作的能力、发展专业的能力。 考点6 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 儿童及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矫正社会工作、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社会救助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领域的扩展:从困难人群到有需要的人群;从关注社会问题到关注社会和谐发展。

189 评论(13)

交换礼物

社会工作的目标包括: (1)促进居民参与,解决社区问题社会工作认为社区问题的解决主要应依靠社区居民,相信居民有能力处理与他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社会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是帮助居民建立参与解决社区问题的信念,使其树立信心,传授其解决社区问题的知识和技巧,发现居民的潜能,培育居民的领导能力,推动居民参与集体行动,群策群力解决社区问题,改善居民的自我形象,提升居民和社区自决和自立的能力。(2)改善社区关系,提升社区意识社会工作认为社区关系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对外关系,是指社区通过与政府机构、辖区单位建立良好互动关系,表达居民的意见和诉求,争取资源,解决社区问题和满足社区需求。二是对内关系,一方面是指社区内部各组织之间的关系,如居委会、服务站(工作站)、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等;另一方面是指居民和居民之间的各种关系,包括邻里关系、本地人和外来人口的关系、代际关系、同辈关系。(3)挖掘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求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的重要工作是挖掘社区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并通过资源的配置工作来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通过发现挖掘、整合资源和管理资源的工作,一方面让社区中有需要的居民尽快得到有效支持,提升专业服务的质量;另一方面保证资源的有效运用,避免重复和浪费。社会工作者在挖掘资源的过程中,一是要重视挖掘社区中的人力资源,如培养社区骨干、招募和组织志愿者等;二是重视社会政策研究工作,通过对相关立法、政策、规章的分析,为社区居民和服务对象寻求政府资源的支持;三是重视辖区单位(或组织)的资源发展工作,通过推动辖区内政府、事业单位、企业和公益性民间组织的合作,推动社区建设,促进社区和谐。

284 评论(8)

草莓天天见

社会工作的目标和对象

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应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而形成的职业活动,那么社会工作的目标和对象是什么呢,一起来了解了解!

(1)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

①解救危难当个体的生命受到威胁、个人的基本生活受到严重伤害时,政府和社会都有责任帮助他们解除危机,面对危难,社会工作者的基本目标就是寻求资源,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在受助者生命处于危机时,社会工作者要施于援手,并同其他人一道为其提供物质支持,并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脱离危难。

②缓解困难社会工作在帮助青少年走出迷恋电子网络困境、协助解决家庭问题、帮助单亲家庭走出困境、促进就业困难的人就业、帮助老年人适应退休及老年生活等方面都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社会工作的目标就是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人缓解压力、克服困难。当前在我国,社会的快速转型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社会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为困难群体解决困难,使他们恢复正常生活。

③促进发展社会工作认为人是有潜能的,社会工作者相信人们都会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他遇到的困难,而社会工作的目的之一就是发现和强化这些能力,使服务对象在得到帮助时能够增加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从而更好地面对困难、走出困境、面对生活。

(2)社会层面的目标

①解决社会问题社会工作认为,社会问题是指那些非纯生理性的问题,即与社会因素有关的问题,它包括因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关系等各种原因而产生的问题。社会问题可能是群体性的问题,也可能是个人性的问题。它是一种消极现象,不利于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的健康发展。社会工作者秉持专业价值观,用自己的专业方法介入社会生活,解决个人、家庭、群体、社区和社会方面的问题,帮助服务对象增强自身功能,修复社会的机制,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

②促进社会公正社会公正也称社会正义,是指一个社会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念,在经济、政治等资源分配方面所具有的正当性的状态。公正包括机会公正、过程公正和结果公正等内容。社会公正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追求和实现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目标,也是社会工作的.基本目标。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念之一就是追求社会公正。社会工作者相信人是有尊严的,不论年龄、性别、种族、职业,人们之间是平等的,人们应该公平地享受社会发展、社会进步的成果。为了促进社会公正,社会工作者从多个方面介入社会生活,对不公正现象进行干预。这包括:为困难群体提供帮助,增强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不公正制度的改变,为困难群体、弱势群体参与社会生活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制度保障。

社会工作对象是指直接接受服务和帮助的个人或群体。随着范围的扩大,我们把社会工作的对象分为基本对象和扩大的对象。

①社会工作基本对象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依然是那些“最值得帮助的人”,如孤儿、孤寡老人、残疾人及因自然灾害等原因而陷入危险境地的人。这些人之所以“最值得帮助”,是因为他们的生活十分困难,如果没有他人的帮助可能会危及生命。在家庭、亲朋、社区不能向他们提供基本支持的情况下,政府和社会要承担起基本的责任。在政府的福利资源有限时,这些人就会成为被优先救助的人,也就成为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

②社会工作对象的扩大 随着社会问题的复杂化、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社会工作的对象也在不断扩大。主要表现为从帮助物质生活上最困难的人逐步扩展到所有基本生活遇到困难、难以自拔而需要帮助的人,从贫困的个体和家庭到有问题、欠发展的社会,从困难民众到一般公众。社会工作不但面对困难及弱势群体进行社会服务,而且面对社会进行公共服务。当出现严重的社会问题、公共危机时,社会工作者会以自己的方法和角度介入,帮助公众正确面对问题、应对问题。

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分为三部分:

一是价值理念。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不同,社会工作是一个以价值为本的专业,价值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灵魂。社会工作价值是指社会工作对社会工作者在专业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倾向的要求和规定。作为一个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应具备平等、尊重、民主、接纳、诚信、助人自助、自决等专业价值理念。

二是知识体系。社会工作者除应具备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教育学、法学等多学科综合知识,应熟悉与社会工作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知识。

三是实务能力。社会工作者应熟练运用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等社会工作方法,协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挖掘潜能,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社会工作者在从事社会服务过程中,应能够与各类服务对象建立专业关系,对服务对象的问题做出预估,制定服务计划和服务协议,能够独立接案、结案和提供跟进服务,能够对提供的专业服务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估,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和发展规划,整合、运用相关社会服务资源,拓展服务领域,影响社会政策。

168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