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31

18302209800L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社会工作者调解法规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0密星猛龙0

已采纳

社区工作者如何处理家暴问题建议:第一,社会工作者判断服务对象被家暴的程度家暴伤害的程度被划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接待被家暴的个案时,社会工作者首先应判断其被家暴的程度。在不涉及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可以为服务对象提供相应的服务,一旦涉及生命安全及违法危机,则需紧急向公安部门报警并协助服务对象到医院就医,以保证服务对象的人身安全及合法权益。第二,社会工作者舒缓被家暴服务对象的情绪第三,社会工作者协助服务对象理性面对被家暴后的事实被家暴后,一般有两种选择,离婚或者继续生活在一起。社会工作者协助服务对象衡量各方面的处境、得失,理清离婚的利与弊,做出理性选择。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诉讼离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社会工作者调解法规

290 评论(14)

晴天花生

法律分析:1、第一是要针对不同的纠纷分别做出不同的调解方式。因为社区纠纷,往往有复杂的一面。有的是家庭之间的纠纷,有的又是邻里之间的纠纷,还有的又是和物业管理的纠纷等等,面对复杂的社区纠纷,我们通常会采取不同的调节方式进行调节。

2、第二是要认真倾听纠纷各方的发言,在搞清楚纠纷发生的原因后,再展开调解工作。在调解中,要让纠纷各方分开而坐。当然,如果涉及纠纷时有身体摩擦的,应当把纠纷各方分别带到不同的房间进行询问,以免摩擦加大。同时,也有利于于缓和各方情绪。同时,多说说“圆场话”。

3、第三是在倾听纠纷各方的发言时,不能先入为主,也不能带着自己的个人喜好偏听偏信。而要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场进行调解。在听取纠纷各方的发言中,不能轻易插话去打乱对方的发言,也不能让纠纷的某一方去插话打断另一方的发言。当遇到这种插话打断发言的情形,你应该和颜悦色的说一个一个的说,别急,等他们说完后你再发言。当然,要多说说公道话,让他们接受你的意见。

4、第四是在调解的过程中,你可以以很随意的语气和纠纷各方唠唠家常,也可以用交心的语气说说他们的心里话。这样,既能缓和气氛,又能取得纠纷各方的信任,对于你调解中作很有帮助。随即,你在摆事实,讲道理,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信服你,从而认可你的调解。

5、第五是调解工作中,并不是一下子就能调解好。有的则需要很长时间的沟通,协调。在很多时候,你还需要找纠纷的某些人进行单独的沟通,谈心。要让他感到你确实是为他好,这样,他就能够接受你的意见,从而使你的调解工作变得容易。

6、第六是当你和纠纷各方沟通、协调很好的情况下。你可让他们坐在一起。大家在纠纷的问题上进行友好的交流。如果没有什么意见,那么,大家就握手言和,以后,大家还是好朋友,好邻居,好哥们。有时候,还可以邀请纠纷各方都能接受的有威望的人来作为见证人或则是协调人。

7、第七是社区纠纷的调解,必须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对纠纷严重的,可以通知警察来处理。也可以告知当事人去法院通过诉讼来处理。同时,在调解的过程中,也应当做好调解笔录,而调解的结果也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让纠纷各方签字认可。调解需做到合理、合法。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九十四条 申请司法确认调解协议,由双方当事人依照人民调解法等法律,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调解组织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

第一百九十五条 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经审查,符合法律规定的,裁定调解协议有效,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裁定驳回申请,当事人可以通过调解方式变更原调解协议或者达成新的调解协议,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54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