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55

lovejing0326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社会工作者关爱老年人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花花的老妈

已采纳

我的理解是中国的老龄化越来越严峻,这是不争的事实。作为社会工作者,面对人口老龄化,需要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爱。

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

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

社会工作者关爱老年人

284 评论(8)

修普诺斯0907

老年人大多患慢性疾病,这本身就会对老年人的心理造成影响。而心理健康,又反过来会影响身体健康。然而,老年人虽然平时不怎么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却很介意别人说他有心理问题。谭疆宜提到,恭和苑有心理咨询师,但是他们在给老人做自我介绍时,会尽量避免这个称呼,而是自称社工。“如果直接说是心理咨询师,有的老人会很抵触。”评价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一套专门的评价体系,他们也是通过聊天的方式进行“量表”,从而作出相关判断。造成老人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除了健康因素,更多的原因是来自家庭方面。比如,老伴去世、子女不常来看望,都会导致老人的心理问题。为此,谭疆宜他们为入住老人制订了“适应计划”,在老人入住时,首先要把老人的职业、爱好、性格以及家庭状况等信息有一个全面了解,从而能够更贴心地提供精神和生活照料。同时,员工和老人的互动也被高度重视。在恭和苑,三分之二的老人是单身老人。居住在这里的老人平均年龄在87岁以上,失智失能老人占60%,但是这里的老人精神状态都还不错。工作人员介绍,他们特意在进门处放置了沙发、茶几和电视,装修成了客厅的样子,就是为了让老人有“家”的感觉。他们通过精神照料、认知辅疗、音乐辅疗,来呵护老人的心理健康。谭疆宜介绍,对于心理问题,疏导的方法也是因人而异。有的老人可以自我调节,有的老人调节不过来,就需要社工来介入了。她提到,老年人长期情绪低落、抑郁,都会对身体有影响。有的老人在遭遇家庭变故后会不吃饭,这就是抑郁最常见的表现之一。但她指出,尽管老人遭受了很大的精神打击,急需精神照料,但他们主动求助的却特别少。即使有,那也是用比较委婉的说法,找工作人员说说话

185 评论(9)

搁小浅671

缺乏对老年人精神健康的关注会对老年人产生怎样的影响?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社会工作者要关注老人的心理需求,要了解老年人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并且要对老年人的心理变化给予关注和帮助;2、社会工作者要了解老人的家庭状况,并且要给予关注和帮助,使老人感到家庭的温暖。

219 评论(11)

阿哥丶WLy

中国的老龄化越来越严峻,这是不争的事实。作为社会工作者,面对人口老龄化,需要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爱。

305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