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51

湛蓝世纪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涟源社会工作者服务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暖暖烛光2016

已采纳

长沙市雨花区湘府中路168号湖南人才大楼8楼

一、湖南省人才流动服务中心

1、是隶属于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直属事业单位,并于2005年成立中共湖南省人才流动服务中心委员,党组织关系隶属省人事厅直属机关党委管理。

2、人事代理是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流动服务机构接受单位或个人委托 ,依据国家有关人事政策和法规,对其人事业务、人事档案及相关事宜进行集中、规范、统一的社会化管理和系列服务。

3、湖南省人事厅人才流动服务中心人事代理部,是专门从事档案代理、应届毕业生接收、异地人才引进、专业人事咨询以及职称、社保等人事代理服务的专业职能机构,已帮助上万名应届毕业生和中高级人才落户长沙,为数百家知名企业长期提供优质的人事服务。

二、办理内容简介:

(一)提供国家人事政策、法规咨询服务;

(二)接管人事关系、保管人事档案:

1、出具以档案为依据的各类证明、办理出国(境)政审;

2、办理工龄审核、档案工资调整、转正定级、连续计算工龄;

3、办理人才引进、人才调动手续;

4、办理辞职人员保留原有身份及身份确认;

5、管理党(团)关系。

(三)代办各类社会统筹保险:

1、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2、社会基本医疗保险;

3、代办住房公积金;

4、办理退休及退休金发放手续。

扩展资料:

大学毕业后档案回原籍注意事项

1、学生毕业后,学校会将未就业毕业生档案寄送到生源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师范专业一般寄给教育局,非师范专业一般寄给人事局)。

2、凡未在学校签定就业协议而派回生源地的毕业生,在两年内联系到就业单位的,可回学校办理改派手续。

3、各市、县、州教育局的人才交流中心是管理各类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档案的专门机构,各种有关档案的手续在人才交流中心均能办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湖南省人才流动服务中心

涟源社会工作者服务

348 评论(12)

来一块钱包子

一是公务员岗位系统,主要是指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司法、公安等职能部门中从事社会政策制定、执行等有关工作的岗位。二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类事业单位相关岗位,包括老年人社会福利院、残疾人社会福利院、儿童社会福利院、精神病人福利院、敬老院、救助管理站、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

244 评论(13)

晨馨1205

大多由民政、妇联、慈善机构、社会团体机构、社区服务机构、街道办事处等提供服务,从社会福利保障、社会风俗改造、社会基层管理等领域,帮助困难群体、弱势群体及广大民众解决困难和问题。

305 评论(13)

挑剔宝宝

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它帮助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和其他不幸者;预防和解决部分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不良而造成的社会问题。同时开展社区服务,完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社会生活素质,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一致,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在我国社会工作不仅包括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和社会服务,还包括移风易俗等社会改造方面的工作。

社会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有着自己一套专业的助人方法和技巧,理论基础与技巧、实践、价值观共同构成了社会工作发展的三大支柱。理论方面可以分为基础理论和干预理论,具体技巧包括倾听、同理、接纳、角色扮演、家庭作业等等。这些都是具体明确且可以较快学会的,与之相比较,价值观显得很是难以捉摸把握。横观各类院系,似乎很难找到一个与社工相比可谓十分强调价值观的专业。

社会工作起源于工业革命时期。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各种贫困问题随之而来,最初由教会开展的济贫事业越来越难以应对,这样,救济穷人的事业转移到政府职能之中,1601年,伊丽莎白颁布“济贫法”,以法案的方式为英国奠定了政府主持社会救济事业的方式,显示了社会福利制度化进程,并成为后来各国实施社会救助的依据。同样是工业化较早的德国,为解决贫困问题,于1788年实行“汉堡制”,在该市设立一个中央办事处,全市分为若干个区,每区设置监察员和救济员,救济的方式包括:助人自助;为失业者找工作;患病者送往医院治疗;禁止对沿街乞食者施舍等。后1852年德国爱尔伯福城改造了汉堡制,提出“爱尔伯福制”,即赈济员要到被救助者家中作调查,明确后方能给予补助,且补助是法定的最低标准,不许养成贫民的依赖心理。1869年慈善组织会社首先在英国出现,后扩展到美国,形成一个风行英美的慈善组织会社运动。

1917年,里士满出版《社会诊断》一书,标志着专业社会工作的诞生。从20世纪开始,社会工作教育、社会工作机构、社会工作组织渐渐发展,专业性社会工作逐渐成熟。从社会工作的起源及发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它经历了从志愿性工作到行业性工作,进而发展到专业性工作这样一个脉络。伴随着社会工作的发展,社会工作价值观也经历了一个成长的过程:从宏观到微观,由抽象到具体,由一般价值观到专业价值观。

一,社会工作者推动超越个人私利的服务。社会工作者服务的目的不在于自身利益的满足,在于无私帮助他人。服务是社会工作的本质体现,服务即是“助人自助”。这种服务不同于其它服务行业。一般性服务行业在于通过提供此种服务获得有关自身利益的报酬,而社会工作的服务在于帮助案主解决目前困境,提升将来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或推动环境的改变,通过外部环境的改变达到个人问题的解决。环境的改变往往能帮助更多人解决困境。失业不单是因为个人能力不足或积极性不够,也许是在于体制限制,为就业者提供更多信息的渠道,改变不合理的就业歧视规则制度反而是从根本上帮助了求业者。服务是任务目标和过程目标的结合,是个人归因和社会归因的结合,是社会工作者基本的使命。

二,社会公正。社会工作者不仅仅做微观的个案工作与小组工作,也做宏观的社会政策与社会制度。社会工作者致力于追求社会变革,弱势群体和受压迫的人群一直是社会工作主要的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同他们一道工作,代表他们的利益追求社会变革,以达到更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倡导是社会工作者追求社会公正的一种是手段,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追求社会公正,社会工作者需要同盟军的支持。

三,个人的尊严与价值。社会工作者对每个人都给予关心和尊重,同时意识到个体的差异和文化及种族上的多元性。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源头来自于基督教人道主义精神,把个人看能有能力的完整的个体,是社会工作人本主义精神的体现。接纳、案主自决及非批判态度等原则来源于社会工作如何看待案主,是社工尊重案主的体现。看待个人应当把他放在特定的历史社会环境之中。优势视角理论特别强调案主本身及所处环境的优势资源,人的发展不设限。

四,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社会工作者需要明白人际关系与人群内部的关系是重要的变革工具。社工帮助案主并不是社工自己拿资源,而是动用人际内的资源,整合环境资源,使得“大家帮助大家”。社工面临急需资金的案主,直接给予其财物不能从根源上帮助其解决困境,并且这种做法并不是社工职能所在,体现不了社工的专业性。社工需意识到资源对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为此,社工还需承担资源联络者和倡导者的角色,与各个部门联络好关系,以便掌握更多的资源。

五,社会工作者始终意识到专业的使命、价值观、伦理原则和伦理标准,用与之相符合的方式开展工作。隐私和保密的东西非常重要,这涉及到一开始案主对于工作者的信任,而这种信任度与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密切相关。专业关系贯穿到服务过程的始终,影响着服务质量。诚信不仅是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一名合格的社会工作者必备的品质

六,社会工作者不断致力于增进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付诸于服务人类的实践中去。在美国,从事社会工作最低学历是本科,且要有200小时以上的专业实习,才能持证上岗,这种要求便是对社会工作者能力的要求。社会工作者是社会福利的传递者,因为有了能力的要求,保障了社会工作的专业权威和社会信任度。

2016年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建设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决策部署的第十年。十年来,我国初步建立了综合政策引领、专项政策配套、地方政策支撑的社会工作制度框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迅速壮大,规模总量达到76万人,其中持证社工近30万人;相关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社区和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专业岗位超过20万个,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达到6600余家。社会工作从民政领域逐步拓展到多个领域,从东部发达地区延伸到中西部边远贫困地区,在助力保障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和谐、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三五”时期,要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总体部署和中央有关决策要求,进一步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动社会工作全面深入发展。

一,进一步健全制度体系。要加快推动社会工作立法,研究制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管理条例。要尽快制定高级社会工作师评价办法,健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职业评价体系。要抓好中央12部门刚刚发布的《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与人才激励保障的意见》贯彻落实。要建立健全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制度,建立健全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三社联动”机制,建立健全社会工作者和志愿工作者“两工协作”机制。

二,进一步壮大人才队伍。要进一步夯实社会工作培训基础,聚合民政系统内外的培训资源,对社会工作从业人员有计划、大规模、系统化开展专业培训。要发挥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评价在人才培养选拔中的杠杆作用,积极引导和鼓励符合条件人员参加职业水平考试。要大力支持发展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健全专科、本科和研究生相衔接的社会工作教育体系。要加快培养一批具有重要引领示范带动作用的高层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

三,进一步拓展服务平台。力争到2020年,实现社会工作专业岗位与人才的合理配置,每个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至少配备一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基层社会服务部门、社会服务类事业单位、社区服务类与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配备一定数量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全国范围内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数量达到1万家;基本形成覆盖省、市、县三级的社会工作行业体系。

四,进一步发展专业服务。要率先在民政业务领域深化拓展社会工作服务。要支持配合有关部门完善社区矫正、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制度,抓紧协调出台加强扶贫、禁毒和工会领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意见,加快推动残障康复、医疗卫生、教育辅导、妇女和婚姻家庭服务等领域社会工作政策的研究制定。要加大对中西部贫困地区社会工作发展的支持力度。

资料来源——

社工中国(中国社会工作联合):

82 评论(10)

张大羊羊

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我觉得一般是做一些,比如说组织别人办一些公共活动啊,或者说做一些义务活动,那么就是登记一些东西吧

238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