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蛐蛐
小组工作是一个由不同阶段而组成的动态过程。对于小组工作阶段的划分不同,但比较普遍的做法是将小组工作的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准备阶段、开始阶段、中期转折阶段、后期成熟阶段和结束阶段。 在开展小组工作实务时,社会工作者要清楚把握各阶段组员的特征、小组工作者的任务以及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和地位。一、准备阶段 一般而言, 小组工作的准备阶段属于制订计划的阶段,还不是小组组员参与过程的开始。在这个阶段,社会工作者必须精心遴选小组组员,了解他们的问题所在及真实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制订具体的工作方案。主要包括:组员的招募及遴选 确定小组工作目标 制定工作计划 申报并协调资源 确定小组规模与工作时间二、开始阶段 1. 开始阶段组员的一般特点在小组的开始阶段,由于初入小组,组员往往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故在心理和行为上容易出现矛盾、困惑和焦虑等问题。矛盾的心理与行为特征,既希望交流互动又回避活动参与 小心谨慎与相互试探,相互间谈话拘谨 沉默而被动,缺乏表达的自发性和流畅性 对社会工作者十分依赖2. 社会工作者的任务这个阶段小组工作的重点在于帮助小组组员之间建立信任关系。因此,社会工作者应该:协助小组组员彼此认识以消除陌生感 强化小组组员对小组的期望,提高他们对小组目标的认识 讨论保密原则和建立契约 制定小组规范 塑造信任的小组气氛 形成相对稳定的小组关系结构 3. 社会工作者塑造信任的小组气氛有如下几种方法主动与组员沟通,建立信任关系。可以运用同理心,站在组员的角度考虑问题,倾听他们的问题,并作出真诚有效的回应 创造机会让组员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组员间的相互回馈和关怀自然地产生信任 寻找并强调组员之间的相似性。可以邀请组员分享人生经验或感兴趣的事情,当组员发现彼此之间存在相似性时,小组的凝聚力就开始产生 澄清组员之间的可能误解 培养组员积极倾听他人意见的良好习惯4. 形成相对稳定的小组关系结构主要包括沟通结构。要建立能够最大限度鼓励组员有所增权的权利结构 接纳结构。在组员之间形成能够相互接纳、相互包容的结构 权利结构。建立鼓励全体组员特别是困难组员能够自我肯定、有所增权的权力结构 领导结构。在开放性流动的前提下,建立注重责任、轮流参与、有利于推动小组过程的领导结构 角色结构。协助建立每个组员都有位置、都适合的角色结构5.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和责任小组工作的开始阶段,社会工作者需要扮演以下 3 方面的工作角色:领导者:小组工作者处于小组的核心位置,具有指导小组发展、制订小组活动计划、统筹小组社会活动具体程序、细节的责任和领导角色。鼓励者:社会工作者要鼓励组员主动表达自已对小组和其他组员的各种期望,尽快适应小组的环境。组织者:社会工作者要组织些能够有助于组员之间相互了解的活动,促进组员之间尽快建立相对的熟人关系。三、中期转折阶段 小组工作的开始阶段完成之后,就进入小组工作的中期转折阶段。这个阶段是组员关系走向紧密化的时期,也是小组内部权力竞争开始的时期。这个阶段社会工作者的工作重点是,通过专业辅导,协调和处理组员之间的竞争及各种可能的冲突,促进小组内部的良性竞争与和谐,推动小组关系走向紧密化。1. 组员的常见特征在转折阶段,组员之间沟通和互动比小组初期有所增强,但自我肯定、安全感与真诚的互动尚未完全实现,组员之间会在价值观、权力位置、角色扮演等方面产生矛盾和冲突。这一阶段组员最常见的显著特征如下:对小组具有较强的认同感 互动中的抗拒与防卫心理,既想表露自己又担心不被接纳 角色竞争中的冲突,质疑社工2.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和责任在转换阶段,社会工作者在小组的权力与地位逐渐由中心位置向边缘位置转移,所扮演的角色与前面两个阶段有所不同,即不再担任小组的领导者和决策者,而只是小组的协调者和引导者。在处理冲突过程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不仅是充当工作者、辅导者,而且是调解人、支持者。四、后期成熟阶段1. 小组及组员的一般特点后期成熟阶段是小组工作与活动的理想阶段。这是因为,组员能够更紧密地联合与互动更容易达成有共识的决策,更顺畅和更有效地开展活动。概括来看,这时期小组的特点主要如下:小组的凝聚力大大增强 组员关系的亲密程度更高 组员对小组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小组的关系结构趋于稳定2. 社会工作者的任务维持小组的良好互动 协助组员从小组中获得新的认知 协助组员把认知转变为行动 协助组员解决有关问题3.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和责任在小组工作的后期阶段,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位置已经由中心转为边缘,在小组中主要成为一个“同行者”和“旁观者”。信息、资源的提供者和连接者:这时,社会工作者要根据小组活动及组员的需要,做好信息的提供、资源的提供及连接工作,以便组员自己整合和运用好这些信息与资源。小组及组员能力的促进者:社会工作者促使组员发挥他们自身的能力,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满足组员的需要,达到他们所要实现的目标。小组的引导和支持者:在组员可以自己选择、运作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需要扮演与组员同行的支持者和引导者。五、小组结束阶段小组的结束阶段是小组的完结期,也是小组历程的最后阶段。不过这个阶段既指的小组最后结束的动态时期及过程,也包括社会工作者在小组结束后对组员的一些跟进服务。 1. 小组及组员的一般特点 在结束阶段,小组最明显的特点是组员情绪(浓重的离别情绪)和小组结构的变化(小组关系结构的弱化)。 2. 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在结束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任务主要是处理好组员的离别情绪,帮助组员保持他们获得的小组经验。主要方法有:模拟练习。模拟现实的生活环境,让组员在小组中练习他们学到的行为规范等 树立信心。观察组员的变化,鼓励和肯定,让他们对离开小组后的生活充满信心 寻求支持。帮助组员得到其家人、社区或周围其他人的支持,以维持组员身上以及会发生的变化 鼓励独立。鼓励组员独立地完成工作,逐渐降低小组对组员的吸引力,以避免其在结束时对小组的过分依赖等 跟进服务。如转介、跟进聚会、安排探访等3. 做好小组结束评估小组评估贯穿于小组工作的整个过程。结束阶段需要对小组工作作一个整体的评估。评估的方式,主要包括社会工作者自评、组员自评和观察人员或督导的评估。社会工作者的自评,包括工作内容即小组目标是否达到、工作表现即社会工作者在带领小组中的技巧运用以及与组员之间的互动过程。组员自评有 3 方面的内容:一是参与小组的目标是否达到,如带来了哪些个人的改善;二是参加小组过程的感受如何,三是小组的效能如何。观察员或督导的评估一般分为两部分:对组员的观察与评估和对小组效能的评估。4.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和责任在小组结束阶段,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又回到了小组的中心位置。这有点类似于小组的开始阶段,但又不尽相同。在开始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中心位置是为了更好连接、联合小组组员,而结束阶段则是为了小组组员更好地离开。因此,这一阶段社会工作者的责任和角色主要如下:引导者的角色:在小组结束期间,社会工作者要帮助组员处理好离开小组时的各种感受,组织各种活动,面对组员的离别情绪,社会工作者要以适当的接纳与支持,引导他们做好情绪表达和学习如何处理离别方面的问题。领导者的角色:在结束期,社会工作者要以小组领导人的角色和专业职责,规划好小组结束的活动,安排好每一个步骤,协助小组组员完成理想的结束过程。转发《乐仁乐助》
厦门混世小魔王
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计划设计及内容
青少年需求的多元性决定了社会工作方法的整合性青少年的成长性需求包括生理、心理、认知、行为、交往、社会适应等各个层面。对应青少年需求而开展的服务,也应该是多种方法的整合。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知识内容,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计划设计
计划设计是社会工作服务的重要工作内容,包括评估需求、理论分析、确定目的和目标、制订方案、评估方法等要素。
(1)计划设计的基本意义青少年服务计划设计是指社会工作者为达到一定的服务目的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涉及。包括计划的过程和计划的结果两个层面的内容。
(2)计划设计的类型根据设计方案形成的不同依据,计划设计可分为社会问题取向和个人需求取向两种类型。
①社会问题取向指计划设计是通过问题分析、诊断、方案没计的过程来完成的。
②个人需求取向指服务方案的设计是回应服务对象的需要,因此在整个服务方案的策划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是发起者和推动者的作用,通过与服务对象建立关系,然后发动服务对象挖掘自己的需求,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应共同收集各类服务信息,并在对各类信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符合服务对象需要的各类服务方案。个人需求为本取向的活动策划,是服务对象自主意识提升和能力增强的过程。
(3)影响计划设计的.主要因素
①机构的宗旨包括服务对象、基本立场、工作取向等方面的内容。
②服务对象的需要任何社会工作服务方案的制订,都要充分考虑服务对象的需要。
③资源条件包括人、财、物等各种物质性资源和权力、关系等非物资性资源。
④计划没汁的理论基础包括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工作实务技巧等在内的理论基础,是计划设计的重要依据。
⑤服务对象的参与社会工作服务的重要目标是实现服务对象社会功能的改善和提高。社会工作者通过促进和协助,实现服务对象对活动策划过程的参与,是计划设计本身要实现的目的之一。
(4)计划设计的主要步骤
①评估需要包括确定目标对象和了解日标对象的特性和问题两个部分。目标对象是指社会工作者通过活动介入希望予以改变的对象。目标对象的特性和问题需要调查和进一步的资料收集。
②确定目的及目标目的是指希望能达到的比较长远的结果,目的陈述一般是比较概括的;目标则具体地指出社会工作者期望于活动完成后的指定时问内要达到什么改变。清楚的目标,应该具有以下的条件:a.目标应该是与问题和目的有关联的;b.目标是可达到的;c.目标是可量度的;d.目标是有时限的;e.目标是有关联的。
③制订活动方案包括活动的理念、目的和目标、对象、性质、时问、地点、程序、资源和应变计划、评估等内容。
④评估评估的作用是确定活动是否达到目标,并找出日后改进的意见。评估可以分为两个类型:a.过程评估.主要关注活动程序的实际开展过程,过程中遭遇到的困难,将来如何避免这些困难,活动程序有哪些预期外的后果,如何加强程序的正面效果和减低负面效果,程序中是否有遗漏的环节等;b.结果评估,主要是对活动成效作.总结性评价。
⑤撰写计划书在完成了上述步骤后,社会工作者便町以完成活动计划书,清楚地解降活动方案的内容、时问、财政预算、评估方法等。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内容可以分为三类。
①针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需要,提供社会资源,协助正常发展而设计的发展性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
②针对青少年个人及其家庭、学校、社区现状而开展的预防性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
③针对已经发生问题之青少年的个人、家庭、社区环境的不良因素而提供的治疗性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
(1)发展性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指能够发展社会资源和青少年潜能,使青少年的生活能力得到增强的社会工作服务。发展性的青少年社会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提供青少年闲暇场所;
②举办并设计各种活动,使青少年学习并建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做事负责任的态度、领导及创造能力;
③提供国内外时事信息的服务,使青少年了解世界发展的趋势,并明确自己所应扮演的角色;
④提供青少年发展中的生理、心理、情绪、行为、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等各方面的知识性辅导服务,增进人际关系、法律常识、性教育、生理保健的知识与能力;
⑤提供就业信息及就业辅导服务,以拓展青少年的就业能力等。
(2)预防性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指通过社会工作的各类服务,对一些潜在的,阻碍社会功能有效发挥的条件和情境进行早期发现和控制。
预防性的青少年社会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改善青少年家庭生活环境,为青少年家庭提供服务,提供青少年父母亲职教育机会,以增进父母教导青少年的技巧;
②改善青少年学校生活环境,加强学校对不适应学业之学生的学业辅导、技艺训练、发展补充性课程及相应活动;
③改善青少年社区生活环境,加强社区各组织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合作,整合各类社区资源,为青少年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
④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区良性互动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模式;⑤倡导有效的青少年服务和发展政策等。
(3)治疗性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指运用各类专业方法,协助青少年恢复处于崩溃边缘的社会功能。治疗性的青少年社会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提供就学或生活补助,以帮助有困难家庭的青少年正常成长;
②提供被忽略或虐待的青少年的保护服务;
③提供安全保护、收容服务及不适合家庭居住的青少年安置服务;
④提供在身体、情绪、精神等方面功能失调,以及社会人际适应不良等方面的治疗性服务;
⑤提供犯罪青少年及过失青少年的矫正服务,尤其注重社区层面的服务提供。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内容十分丰富,如果从具体内容来看,主要包括思想道德品格辅导、心理及认知辅导、生涯发展辅导、就业就学辅导、生活方式与人际交往辅导、行为偏差矫正服务、福利保障服务等。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