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82

蒸蒸鸡蛋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有关社会工作者的法律规章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joyzhou512

已采纳

涉及到那类问题,刚适用那类法律。

有关社会工作者的法律规章

146 评论(9)

密果儿小YO

法律分析:1、社会工作者对当 事人的伦理责任(如对当事人的承诺、自决、知情情况下的授权、隐私和保密、性关系等)2、 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伦理责任(如尊重、保密、咨询、跨学科合作等);3、社会工作者对工作机 构的伦理责任(督导和咨询、教育和培训、工作表现评估等);4、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的伦 理责任(如能力、歧视、私人操守、功劳归属等);5、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如 专业诚信、评估和研究等);6、社会工作者对广大社会的伦理责任(如社会福利、公众参与、社 会和政治行动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八条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110 评论(8)

颖儿yuki

我国关于五险一金主要有《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等。《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规定》要求,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为其职工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并申报缴纳社会保险费。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规定中所称社会保险费,是指由用人单位及其职工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并缴纳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规定提出,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将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明细情况告知职工本人,每年向本单位职工代表大会通报或者在本单位住所的显著位置公布本单位全年社会保险费缴纳情况,接受职工监督。用人单位代职工申报的缴费明细以及变动情况应当经职工本人签字认可,由用人单位留存备查。针对一些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规定明确,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二章第六条规定“单位和在职职工个人应当按照规定缴存住房公积金。

163 评论(8)

郁敏0729

根据《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第三条件居民委员会的任务:(1)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爱护公共财产,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2)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3)调解民间纠纷;(4)协助维护社会治安;(5)协助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等项工作;(6)向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因此,涉及社区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1)掌握社区政策法规基本概念、基本框架及其对社区工作的意义;(2)掌握《宪法》有关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民主政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行政区划、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精神文明建设等规定;(3)掌握《行政法》的基本原则;(4)掌握民事能力、代理制度、监护制度、侵权行为及其民事责任、物权制度等;(5)掌握劳动法调整的队形和范围、劳动合同的订立和主要内容、劳动安全和劳动保护以及劳动争议的处理和程序;(6)掌握街道办事处的主要任务、《居(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基本内容以及相关政策、社区中介组织相关政策;(7)掌握《婚姻法》的基本原则、结婚条件和程序、家庭关系、离婚条件、方式和程序;掌握继承的基本原则、继承顺序、遗嘱的效力、遗产的界定;掌握收养的原则、条件、程序、收养效力;(8)掌握社区服务的概念及其意义、社区服务的政策法规框架,掌握城乡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保障、优抚安置制度体系和基本内容;(9)掌握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的含义、当前社区社会治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熟悉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的内容,明白容易在社区发生的违法犯罪行为;(10)掌握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及特点,理解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原则,掌握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途径,熟悉社区环境卫生制度和文化建设制度;(11)掌握社区纠纷性质、特征和类型,明确社区纠纷的解决途径,熟悉信访制度的内容,尤其是信访渠道、程序、以及信访事项的办理和督办,掌握人民调解的概念和性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任务、调解原则和程序、调解的效力等。

166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