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355

莫奈小兔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河南医务社会工作者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123老吃客

已采纳

医务社工在医院中所扮演的角色最主要的就是同病人进行心理沟通。对病人进行心理辅导和安慰。从而使病人坚定起治愈的信心和希望,帮助他们早日获得康复。

河南医务社会工作者

165 评论(10)

小遥CITY

是因为疫情特别严重,这些人和病毒做斗争,同时也在和确诊病例接触,他们非常勇敢,丝毫没有退缩,在家人去世离世的时候没办法陪在身边。

310 评论(8)

樑樑1982

我认为救人应该无国界。

首先作为一个人,她的内心驱使她救人。对有需要的人伸出援手,而不论对方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在任何时候都是一种高尚的行为,是人内心真善美的最好体现。

再者,作为医生,她有救死扶伤的义务。所谓医者仁心,作为一个有能力救助他人的医生,看到病人的第一时间肯定会毫不犹豫地救人。如果在这个时候她还因为其他因素而犹豫不决,这是有违医生的道德原则,更是有违人类的本性。

大家都听过白求恩的故事,他在中国工作的一年半时间里为中国抗日革命呕心沥血,毛泽东称其为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真正的医者没有国界,用心救助每一个病人是她们的责任,更是他们的使命。

这个新闻的另一个重点在于日本学生。我想,如果医生救助的是其他国家的人,可能并不会引起轩然大波。而日本,这个曾经侵略过我们的国家,让中国人至今仍对他及他的人民有一种微妙的态度。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牢记历史,不忘记我们国家的屈辱过去,不忘记日军的野蛮行径。但是在国际救助这种问题上,我们并没有太多的选择。中国,要想成为一个大国,首先就要有一颗包容的心,一颗热爱和平的心,一颗和善的心。这不仅仅是成为大国的必要条件,更是人民日益强大,精神世界日益丰富的最好体现。看到病人却不去救助,这与当年毫无人道的日军又有什么区别呢?

当中国人将牢记历史与宣泄仇恨彻底分清之时,大概就是中国真正变为强国的时候。

253 评论(14)

闪耀的尾戒

洪灾过后,疫情再至。新一波的捐赠是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据统计,洪灾和疫情期间,郑州市红十字会、慈善总会接收社会各界捐款达85亿余元。有的企业自身并不强大却慷慨豪迈,一捐就是上百万;有的群众平时并不富有,但关键时刻却倾其所有。爱心捐赠暖人心,静待郑州“疫”散时。河南省中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特聘“中医药特殊技能专家”尚飞精心熬制了防疫药品,无偿捐赠给一线工作者。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在与灾情较量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贡献力量。7月26日夜晚,巩义市米河镇街头。昏黄的灯光下,一对夫妻正在烤面筋摊忙碌:“不卖,只要是来救灾的,免费送!”像这样的小本经营者还有不少,卖鸡蛋灌饼的、茶叶蛋,粉浆面条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默契:竭尽所能,共渡难关。一位年近70岁的大娘,在抗洪救灾和疫情期间,每天骑电瓶车往返20余公里,为救灾部队官兵和医务工作者送来午餐,看老人不容易,官兵们一再婉拒,情急之下,她竟掉起了眼泪。最后,看到大家吃到她送的午餐,她笑得像个孩子似的。参与抗洪抢险和疫情防控任务的郑州警备区干事孙彬清楚的记得,他带队从市奥体中心转运一批救灾物资,装卸车的人手不够。工作人员仅仅在微信群里发了一条信息,1小时内,就有300余名志愿者从四面八方赶来,两个小就装满了24台军用卡车。无论在哪,人手不够,需要帮忙,只要在微信群里发一个信息,志愿者就会蜂拥而至,挥汗如雨。血脉相连,守望相助。大灾面前,普通老百姓处处闪烁的人性光辉,把这座遭受暴雨和疫情洗礼的城市暖得滚烫。洪魔和瘟疫悄然退去,街市的繁华与喧嚣重新回归。驾车行走在都市的街区,结伴上学的孩子喜笑颜开,路上车辆川流不息,电台里再次响起我国新闻发言人铿锵有力的外交辞令:我们有能力有信心战胜一切来犯之敌!

343 评论(12)

上海草根

医务社工在医院中是一个很普通的劳务工作者,其实这种劳务工作者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是他们在为医院的后勤工作做一些不懈的努力

237 评论(15)

坦丁堡的血泪

我认为应该无国籍救人,这是对生命的尊重,尤其是在现在这样和平的时代。

我们现在都说要一视同仁,生命面前人人平等。飞机上有人突发疾病,如果有乘客是医生他会出来为其急救。面对那样的突发情况,他们会考虑国籍再救治吗?我觉得只要是一个正义的医生,就不会考虑。白求恩当初来中国,而且是自愿前来,他没有顾虑国籍,没有顾虑中国当时条件多么恶劣。正因为这样,中国当时才有了较好的医疗条件作为支撑,挽救了不少中国人。不分国籍,不分种族,是医务人员救死扶伤时最值得尊敬的品质。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连小动物的生命都不分国界的去珍惜,更何况是人。我们在网上看到动物被伤害的时候都发声可怜他们,痛斥伤害他们的人,而我们很少先去考虑是哪个国家的动物。对待人,在现在这个相对发达和平的年代,我们为什么就要用另一种眼光来对待,为什么在救助方面就先要去考虑他们的国籍。

医务人员是白衣天使,他们有挽救生命的能力和责任。没有听说过哪个地方学医之前先规定不能救日本人的。不管国家之间有什么样的纠葛,都不应该作为不救人的理由。医务人员的能力足以保全一个人,也足以将一个人推向死亡。只有没有国界的救治,才会让社会上更多的人感受到现在的温暖。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人是有感恩之心的,这种感恩之心也不分国界。一个人受到治疗之后尤其是治好了之后一定会对医生抱有一定的感谢。即使是外国人,我相信他们也会对救了他们的医生存有感恩之心,在他们心里一定会对中国的白衣天使留下一个很好的印象甚至是赞赏。这样当我们在国外遇到突发情况时,也会有外国人愿意救助我们,毕竟人与人之间是相互的,这种正能量的传递也是相互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用一颗包容的心去对待所有生命,当医生救人的时候少一点杂念,会让世界的人心中都对中国留下一个温暖的印象。国家的形象也会因此而变得高大,口碑也会因此变得更好。当别人提到中国的时候,不会认为这是一个冷漠的国家。

医务人员应该无国界救人,这样才会让全世界承认中国是一个温暖、大度的国家,才会让我们中国人受人尊重。不要因为国籍而冷漠,不要让生命成为冷漠的牺牲品,至少我们不应该这样。

112 评论(15)

abc123459876

因为他们是最美丽行者。他们能够不惧危险,并且一直坚守在一线。无论危险系数多高,他们都能坚持不懈地为人民服务,并且减轻防控的压力。更重要的是,他们愿意为社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们的无私精神不仅能够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而且值得我们学习和点赞。

抗疫人员一直在替我们负重前行,他们不仅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而且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稍有不慎,他们便会成为感染者之一。在抗疫的过程中,他们会与家人分离,即使家人离世,他们仍无法送家人最后一程。他们是抗疫人员,是值得我们敬佩的英雄。

他们英勇无畏,而且能够无私奉献。他们之所以值得我们敬佩,正是因为其能克服内心的恐惧,并且为了祖国和人民而奋斗。在疫情肆虐的时期,他们用行动证明了自身对祖国的热爱,而且始终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坚持。即使阻碍重重,他们仍然会坚持到底,这就是其人格魅力。

他们具备集体荣誉感,而且能够以集体为先。作为抗疫人员,他们不仅能够发挥自己的专长,而且也能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集体利益。即使疫情来势汹汹,他们仍然能够团结一致,并且共克难关。无论路途多么艰辛,他们都能共同抗疫,并降低疫情传播的风险,这就是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他们能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医护人员以及其他抗疫人员紧缺的情形下,他们不仅能够挺身而出,而且也能坚定地朝着疫情防控的目标前进,这就是他们的责任和担当。他们既能以天下为己任,而且也能够牺牲小我,成全大我。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他们从未退缩,反而愈加坚定,这就是他们对社会责任的承担。

348 评论(8)

虾虾霸霸kat

医,乃仁术也。救死扶伤本就是一种真善美,因此行医救人又怎能让国界成为阻碍?

就如战争年代的白求恩,1938年初,加拿大著名的胸外科专家白求恩大夫到中国来了。他不仅带来了大批药品、显微镜、X光镜和一套手术器械,最可宝贵的是,他带来了高超的医疗技术。他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革命事业,为了保住伤员的性命,白求恩大夫把自己的鲜血输给了中国战士,救助了无数中国伤员战士,哪里有伤员,白求恩大夫就出现在哪里,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白求恩大夫贡献了自己的一切,他以此为己任,以此为快乐。 。他也是一个外国人,他与中国之间也存在着一条名叫国界的沟壑。但是他不也是毫不犹豫的选择治病救人了吗?直至现在我们都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医院,他的名字被载入史册,在大街小巷口口相传。

医者仁心。他们手中握的不是手术刀,而是别人的生命。换个角度想,当我们国内专家对某例病情束手无策的时候,不也是会从国外邀请行业大拿来进行会诊吗?这个小姑娘不过是做了一次义务的救援。

乐于助人不仅是一个医务工作者的责任,更是我们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责任。是我们古老文化融进血液里,刻在骨头上的烙印。

我们希望会有越来越多像任双双一样的优秀医务工作者,无论身处何方,都能够坚持自己的工作,传承救死扶伤的精神。

158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