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90

小脸欠捏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社会工作者能力知识点归纳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小乖肉球

已采纳

【导读】掌握了考点,了解了历年考试出题点,无疑会增加我们考试复习的成功率,并且能过够帮助我们准确的进行考点把握,进行针对性的复习,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2020社会工作者考点梳理及历年出题点分析,接下来就一起来看看吧。

1、社会工作的要素

本考点每年均有出题,分值在1-3 分,较常见的是2 个单选题。主要考核的是社会工作的对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核心能力、价值观等,重点在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常见的考题有关于要素的正确说法,或者是根据案例请考生分析相关角色,考生一定要结合案例理解透彻相关角色的内涵。

例题:(2017 年单选题第2 题)关于社会工作要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社会工作者是从事志愿服务的人

B.“助人”是专业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

C. 社会工作价值观必须通过专业实践养成

D . 助人活动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互动合作的过程

答案与分析:社会工作的要素包括社会工作的对象、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价值观、专业助人方法、助人活动。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两者本着自愿平等的原则进行服务。A 混淆了专业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B颠倒了助人与自助;C 缺少了教育,教材上有原话:专业价值观是经过专业教育和实践形成的。平等互动是

强调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共同行动,故选D。

2、社会工作的目标

本考点每年均有出题,除2012 年以外(2 个单选题、1 个多选题),基本上全是1 个单选题,主要是以案例分析题为主,考核考生对三大目标的理解应用。主要是两类题型,一类是以案例考核具体的目标,另一类是考核目标的具体应用。其中服务对象层面目标的考核频率较高,尤其是缓解困难这一知识点。社会工作目标贯穿于社会工作服务的始终,目标有助于考生更好地理解社会工作服务的开展。在复习时,考生要关注教材中的举例。

例题:(2017 年单选题第1 题)在社会工作者老李的带领下,社区助老服务队向社区居民宣传助人互助的精神,促进邻里相互关爱,相互扶助,现在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了社区助老服务队。上述老李的做法,体现了社会工作在文化层面的目标()。

A. 激发潜能 B. 促进社会公正

C. 促进发展 D. 促进社会团结

答案与分析:社会工作的目标包括服务对象层面、社会层面和文化层面三个层面的目标。其中,文化层面的目标包括弘扬人道主义和促进社会团结。对照题干是考核文化层面目标,AC 属于服务对象层面目标,B属于社会层面目标,只有D 是文化层面目标。因此本题直接采用排除法就可以找到正确答案。

3、社会工作的功能

本考点每年均有1 个单选题,历年考题中,本考点多以案例的形式考查考生对社会工作功能的理解。

例题:(2017 年单选题第4 题)社会工作者老李为10岁的困境儿童小蕾提供服务。老李评估发现,小蕾母亲因残疾无法正常工作,父亲因抢劫刚刚入狱服刑,尽管小蕾家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后能维持基本生活,但小蕾觉得会被社区其他孩子看不起,一直郁郁寡欢。下列老李的服务中,体现促进小蕾与社会环境相互适应功能的是()。

A. 邀请小蕾参加社区举办的兴趣小组

B. 协助小蕾母亲申请残联的残障补贴

C. 协调小蕾定期联系正在服刑的父亲

D. 联系小蕾亲戚商议其日常生活照顾事宜

答案与分析: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功能包括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恢复弱化的功能、促进人的发展、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人与环境的相互适应体现在给人提供互动环境,提升个人的能力,从而达致个人和环境之间的平衡。故选A。

4、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基本原则

本考点是2018年修改大纲时新增的考点,主要原则包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坚持职业化、专业化、本土化的发展路径。考生在这里要深入理解这些原则的内涵,相关的文件,价值观的具体内容。

5、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

本考点历年都出题,分值在1-3 分,常以3 个单选题或是1 个单选题、1 个多选题的组合形式出现,主要是以具体的实务案例来考核考生对实务领域的认识,其中学校社会工作的三种类型是高频考点,治疗型学校社会功能工作就三次出现在考题中。

例题:(2017 年单选题第6 题)李女士与丈夫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经常发生激烈争吵,社会工作者小陈评估后发现李女士与丈夫之间存在沟通障碍,决定对他们开展辅导服务。上述小陈的服务涉及的社会工作领域是()。

A. 家庭社会工作 B. 学校社会工作

C. 社区社会工作 D. 青少年社会工作

答案与分析:本题考核的是社会工作领域的知识,对照服务开展的对象是夫妻,就不难理解这是在家庭领域中开展的服务,故选A。

6、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作用

本考点在2009、2015、2016、2017 年出过题,分值在2 分左右,主要考核社会工作价值观作用的具体内容,以通过判断正误的方式来进行考核。例题:(2017 年多选题第62 题)社会工作价值观是内化于社会工作者专业实践的精神标准,其主要作用有()。

A. 保护服务对象权益

B. 保护社会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C. 促进专业健康发展

D. 促进社会工作机构能力建设

E.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答案与分析: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作用包括五方面,保护服务对象的权益、帮助社会工作者解决伦理难题、促进专业的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能力建设、维护社会正义。根据这个内容,我们就不难判断,选ACDE。

7、社会工作领域的扩展

本考点是2018年大纲新增加的内容。考生重点理解社会工作对象的扩大的内容,包括:从物质生活上最困难的人到所有基本生活遇到困难、难以自拔而需要帮助的人;从贫困的个体和家庭到有问题、欠发展的社区;从困难民众到一般公众;从补救、治疗到预防、发展。

8、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容

本考题的出题情况较不稳定,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2016、2017 年没有出题,而前几年分值比重大,均在5 分以上。本考点主要是记忆水平类的题目,考生需要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具体内容进行理解记忆。主要是以案例的形式考核价值观的操作原则。

例题:(2015 年单选题第18 题)在服务开展过程中,无论服务对象面临什么问题,社会工作者都愿意理解服务对象,关心服务对象问题背后的发展要求,这体

现了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

A. 接纳 B. 鼓励 C. 承认 D. 认同

答案与分析: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包括尊重、接纳、个别化、知情同意、自决等。其中,接纳就是对服务对象的问题无条件包容,但接纳不等于认同,故选A。

9、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

本考点仅在2009、2014、2015、2016 年出过题,均是1 道单选题,除了2009 年是考核教材内容外,其余三年考题均是考核服务对象与社会工作者的关系处理。考生在答题时一定要注意坚持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专业关系原则。

例题:(2015 年单选题第11 题)社会工作者小赵的服务对象是一家健身中心的总经理,得知小赵喜欢健身运动后,他赠送小赵一些优惠券,根据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小赵正确的做法是()。

A. 婉拒赠送、表示感谢

B. 接受赠送、转赠同事

C. 婉拒赠送、结束服务

D. 接受赠送、表示感谢

答案与分析: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建立平等尊重的专业关系,在专业能力与范围内提供专业服务,不与服务对象发生专业以外的私人关系,不接受服务对象的礼品馈赠等。故选A。

10、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主要内容

本考点每年均有出题,其中2009、2012、2015、2017 年分值较高,超过了4 分。主要考核有关伦理难题、伦理责任的正确说法,通过一些案例考核考生对伦理难题处理的基本原则的应用。

例题:(2017 年单选题第9 题)关于社会工作伦理难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社会工作伦理难题是社会工作者采用错误工作方法导致的困境

B . 社会工作伦理难题是服务对象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导致的困境

C . 社会工作伦理难题是社会工作者学历水平与实际工作要求的差距导致的困境

D . 社会工作伦理难题是社会工作者对两种以上共存价值观难以抉择导致的困境

答案与分析:这是考查伦理难题的出现。社会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受专业价值观影响,一方面受现实客观状况影响,当两种价值观产生冲突,社工就面临伦理难题。故选D。

关于2020社会工作者考点梳理及历年出题点分析,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以上的十个内容是2020年社会工作者考试的重点,也是必考点,所以大家一定要掌握起来,现阶段还是要认真进行考试复习,加油!

社会工作者能力知识点归纳

354 评论(10)

嘟嘟的Daddy

社会工作者基础知识要点

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多数是困难群体、贫弱群体和边缘群体,他们可能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表达方式。那么,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社会工作者基础知识要点,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社会工作者的知识基础

(1)理论方面的知识科学的助人要把问题放到现实的社会背景下来认识和分析,这就要求社会工作者具备较丰富的关于人类社会、社会现象方面的科学知识,这里包括社会学、心理学等知识。

(2)政策方面的知识政策是政府制定的、涉及社会财富和公共利益分配的制度性安排。政府的政策也称公共政策,它是面对公众的。社会政策或社会福利政策是针对困难群体,对其给予优惠以促进社会公正的制度安排,社会政策是社会工作得以开展的重要基础。社会政策主要涉及就业、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医疗保障、教育权利、老人与残疾人服务等领域,涉及儿童、老人、妇女、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这些都是社会工作的基本领域。

(3)技术方面的知识社会工作者要有效地达到助人目的,就必须掌握多种技术方面的知识。重要的包括调查研究方面的知识、现代资讯工具方面的知识等。

(4)文化知识社会工作者要解决的问题是多样化的,对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掌握多种文化知识。社会工作者必须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包括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婚丧嫁娶、生育死亡等相关知识。

社会工作者的知识素养

社会工作者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就要具备一定的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学科知识

学科知识主要包括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知识。

哲学是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联系及其本质的学问。运用哲学知识能从普遍联系、现象与本质、主流与支流等方面分析社会工作中的问题,对于正确地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学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群体)的关系,即人们怎样组成社会,社会又如何运行以满足其成员的需要。社会学中的人的社会化理论、社会互动理论、社会群体理论、社会分层理论、社会制度理论以及与社会问题相关的理论,对社会工作者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都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心理学知识是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的重要来源。当服务对象的问题主要是个人的,并与其成长经历密切相关时,社会工作者就可以用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去分析和帮助其解决问题。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心理辅导更需要直接运用心理学的知识。

管理学特别是行政管理学知识对社会工作的贡献集中反映在社会工作行政之中。社会工作行政运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这一整套方法对社会工作机构进行管理,以有效地实现社会工作目标,是行政管理学与社会工作关系的突出体现。

.文化知识

按照人类学的说法,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和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的和外显的.模式之中,借助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与传播,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

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多数是困难群体、贫弱群体和边缘群体,他们可能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表达方式。社会工作者要帮助解决不同背景、不同信仰、不同经历、不同处境中有需要特别是困难群体的问题,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就要了解他们的生活经历,明白他们的习俗语言,理解他们的行为诉求,知晓他们的信仰观念。要设法理解他们的文化,就要具备所要服务的族群的文化知识。

.心理素质

社会工作者要同各种人打交道,要面对各种问题,特别是各种复杂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就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遇到问题要沉稳、冷静,要有良好的判断力和快速反应能力,要经得住困难和复杂问题的压力,要富有同情心又不感情化。只有具备较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处变不惊,充满信心,才能有效地与服务对象合作,有效地应对和解决问题。

.政策知识

社会政策或社会福利政策是针对困难群体的,其目的是通过向困难群体提供福利服务解决他们的问题。社会政策或社会福利制度是社会工作得以开展的重要基础。在现代社会,几乎所有社会问题的解决都与政府的政策有关,社会工作基本上是在社会政策框架中开展活动的。于是,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了解和掌握社会政策就成为开展工作的前提。社会工作者要想有效地开展工作,特别是解决与政策相关的问题,就必须熟悉政策,包括理解社会政策的指导思想,熟悉某些政策规定。只有这样才能利用政策维护困难群体的利益。

.技术知识

社会工作者要有效地达到助人目的,就必须掌握多种技术知识,包括调查研究的技术、口语和文字表达技术、现代资讯工具使用技术等。社会工作者要研究社会问题,要对服务对象的处境和状况进行评估,就需要掌握调查研究技术。社会工作中充满了社会互动和沟通,因此口语和文字沟通占有重要地位,社会工作者应该有良好的口语和文字表达技术,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图,促进社会工作的开展。此外,利用现代资讯工具不但可以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丰富自己,而且可以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工作效果。

175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