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吹再吹
在国外,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社区工作”是专业社会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个“协助普通人通过开展集体行动以改善其社区的过程”。与此相应,“社区工作者”是专业化、职业化的社会工作者,他们以社区工作为主要方法,以社区及居民为服务对象,通常受雇于社会福利服务机构,不同于一般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社会公益事业或社会服务的志愿者。社区工作者往往具有专业社会工作的教育背景和工作执照,社区工作是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在他们身上,职业化与专业化往往是统一的。我国大陆的“社区工作者”与此不同。这一概念出现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至少有两个来源:一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一是上海等地出现的社区工作站。在此之前,“社区服务人员”、“社区服务队伍”等说法更为多见,如民政部1995年出台的《全国社区服务示范城区标准》中,就把社区服务人员分为专职与兼职两类。200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中,“专业的社区工作者”队伍被明确为社区居委会干部队伍。此后,越来越多的城市社区开始使用“社区工作者”一词来指称居委会工作人员,各地开办的“社区工作者学校”、“社会工作者培训班”也主要以居委会成员为对象。学界对“社区服务人员”的界定与民政部相一致,一般的看法是:社区服务人员可以分为专职、兼职工作者和志愿者三个大类。专职人员主要分布在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敬老院、托护所、活动中心、图书馆等机构中;兼职人员大都来自与社区管理、社区建设相关的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居委会;志愿者又称义工,是自愿向其他个人或机构提供经常性无偿服务的人员。对于“社区工作者”,大致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界定。广义的“社区工作者”与“社区服务人员”的概念范围基本相同,从专职工作者到居委会工作者、志愿者都包括在内,甚至包括民政部门、街道有关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狭义的“社区工作者”仅指社区社会工作者,与国外的定义相同。也有学者把“社区工作者”主要看作从事社区服务、社区管理的社会工作人员,大体包括社区居委会成员及助理人员、社区性公共服务机构的从业人员、从事社区服务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三类.

信息全无
不是,义工也叫义务工作者或者志愿者都只是属于兼职闲暇时帮助他人,助人说得不够全面,助人自助才对。社会工作,主要是做资源的整合与分配,社会工作者要做的是通过自己的帮助,让受助者学会自助,在以后的生活里,遇到困难也能自己想办法解决。而志愿者只是单纯的对眼前的困难的帮助。举个例子,比如针对残疾人,志愿工作,可能只是发起一次帮助残疾人的活动,然后做一些具体的事情,去家里做做家务什么的。社会工作要做的,是整合社会的可利用资源,针对不同情况的残疾人,制定相应的计划,帮助他找到合适的工作,或者是其他的可持续性的有利的资源,让残疾人在以后的生活里,能自己解决困难,而不是单纯的接受别人的帮助。说的有点乱,但你应该能听明白吧?时间长不接触专业了,有点说不好。还有一点区别,付费与不付费的区别。社会工作,是政府购买的服务,社会工作者是有工资的。志愿工作是无偿的,也就是义工,义务的,没工资。联系:都是助人的工作。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