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丁不二
·%的人认为当下急需社会工作者 ·%的人支持政府出资购买公共服务岗位·%的人认为社区医生乡村教师为社会急需日前,北京市拟计划出台政策,由政府出资购买社会工作者岗位,开辟大学生就业渠道。而今年2月,上海市杨浦区向大学毕业生同时推出1000个公共服务见习岗位,报考者众多。2009年北京市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也有近万人报名参加。公众怎么看待社会工作者呢?为此对1329名网友的调查显示,%的人认为,当下中国急需社会工作者。不仅仅是社区急需社工社会工作者是指在社会福利、社会慈善、劳动保障、残障康复、医疗卫生、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简称社工。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社会组织可创造占社会总量10%的就业岗位,而目前在中国这一比例还不到1%。北京市社会工作协会副秘书长赵诚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北京市2000多个社区的社区服务主要由居委会提供。居委会成员中以退休人员居多,年龄知识结构日趋老化,急需新鲜血液的注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出现,老人陪护是社会的一个重大问题。邻里关系协调,边缘人群的社区矫正,农民工社区组织建设等看似不起眼的工作,对整个社区的和谐融洽也至关重要。这些事都需要社工去做,但不仅仅是社区急需社工。”调查显示,%的人认为,社工主要从事社区工作;%的人认为社工主要帮助吸毒人员和问题青少年;%的人认为社工是在孤儿院、养老院照顾儿童老人的人;%的人认为社工主要在司法机构做疏导家庭纠纷等工作;%的人认为社工主要是在医院从事病人心理疏导工作;%的人认为社工主要是在学校从事辅导员工作。%的人坦言对社工职业不了解。深圳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深圳首家社工专业机构——鹏星社会工作服务社创始人易松国说,青少年犯罪、失业、离婚、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不是单靠政府就可以解决的。近年来,深圳市通过政府购买社会工作岗位的方式,强有力地推动了这些领域社会工作的发展。这一领域的就业潜力也正急速打开。据了解,我国目前社会组织的数量处于400万至800万之间,以每个组织有3~5名工作人员计算,就蕴含着1200万至4000万个就业机会。有专家指出,如能积极引导大学毕业生就业向该领域发展,将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压力。在这方面,深圳、上海等地方政府已经开始尝试。2008年,深圳市政府开始向民间运营的社会工作服务社购买社会工作岗位,弥补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的欠缺。截至2009年1月,深圳市仅民政局就购买了542个社工岗位。政府购买的岗位还分布在教育、司法、禁毒、社区矫正、流动人口社区管理等领域。%的人支持政府出资购买公共服务岗位调查中,对于一些地方政府出资购买公共服务岗位,%的人表示支持,其中%的人表示“非常支持”;%的人认为这项措施应向全国推广。此外,%的人认为,政府出资购买公共服务岗位可让人们关注和了解社工,推动社工服务发展;%的人认为,此举是完善我国社区服务建设的契机;%的人认为,这项措施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趋紧现状;%的人认为,此举有利于缓解我国公共服务系统人才缺乏的状况。但对政府这一举措,也有不少人存有疑虑。调查中,%的人认为这不能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根本问题;%的人认为还应购买、拓展更多的岗位,不仅限于社工。网友“艾伦”留言说:“国家虽然鼓励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但社区医生的素质参次不齐且缺口巨大,政府是否也可以通过购买岗位来吸引这方面的高级人才呢?”调查中,%的人认为,社区医生、乡村教师等社会急需的岗位也应由政府出资购买。“一味要求政府买办不是长久之计。”武汉大学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小宁认为,无论是热门专业还是热门职业都是以经济为杠杆的,“政府买办”只是权宜之计,并非上上之策。最佳的办法还是提高待遇或给予政策优惠。“比如北京市能不能对招聘的社工解决户口问题?这会大大提高该职业的‘含金量’。”“如果小孩与父母闹矛盾,我们会对农民子弟进行家访,化解矛盾;寒暑假我们会组织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孩子参加冬、夏令营……”北京农民之子文化发展中心位于昌平区半塔村一个露天集市后的民房里,中心理事赵玲告诉记者,外来农民工很少有自己的组织,社区服务在这样的农民工聚集地很容易成为盲区。于是该中心就承担起这样的责任,成为了专业社会工作组织。目前,该中心只有4名工作人员,月收入为每人1200元,生活清苦。赵玲坦言,他们的工作,一般人很难坚持下来。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熊辉,目前在北京的一家报社工作。虽然本科和硕士都是读的社会工作专业,但他从来没有想过要靠专业吃饭,即使政府出资购买岗位,对他而言也没有太多吸引力。“薪水待遇太低,这个职业目前没有让人看到前景,所以大多数同学最终选择了放弃。”熊辉介绍说,北京市社会工作者的工资在每月1400~1500元之间;上海杨浦区公共服务见习岗位的工资为每月1500元,“这样的工资在当地连生存都很艰难。”熊辉认为,政策再好,如果没有适当的薪水,对个人而言,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很难换来家人沉甸甸的期望,“较高的薪资水平和政策优惠才是吸引高素质人才的关键。”调查显示,%的人认为公共服务岗位福利待遇较低,应予以提高,吸引人才。
格子女77
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容(一)戈登(Gordon)关于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论述6个方面(二)比斯台克(Bieste)关于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论述9个方面(三)国际上认同的社会工作价值观与基本原则国际上认同的社会工作价值观1、服务2、社会公正3、个人的尊严和价值4、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5、诚信6、能力国际上认同的社会工作价值观在操作层面的基本原则1、接纳(是社会工作专业对公众统一的服务态度,是建立专业协助关系的伦理前提)2、尊重3、个别化4、自决权和知情同意5、保密6、不批判(四)我国的社会工作价值观:强调社会和谐、稳定、有“人情味”、重视道德建设、体现社会发展要求
晴朗的海01
1、收入与财富。工作能够明显有效地改变自己的财务状况,将薪酬作为选择工作的重要依据。工作的目的或动力主要来源于对收入和财富的追求,并以此改善生活质量,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2、兴趣特长。以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作为选择职业最重要的因素,能够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择我所爱、爱我所选,可以从工作中得到乐趣、得到成就感。在很多时候,会拒绝做自己不喜欢、不擅长的工作。
3、权力地位。有较高的权力欲望,希望能够影响或控制他人,使他人照着自己的意思去行动;认为有较高的权力地位会受到他人尊重,从中可以得到较强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4、自由独立。在工作中能有弹性,不想受太多的约束,可以充分掌握自己的时间和行动,自由度高,不想与太多人发生工作关系,既不想治人也不想治于人。
5、自我成长。工作能够给予受培训和锻炼的机会,使自己的经验与阅历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得以丰富和提高。
6、自我实现。工作能够提供平台和机会,使自己的专业和能力得以全面运用和施展,实现自身价值。
7、人际关系。将工作单位的人际关系看得非常重要,渴望能够在一个和谐、友好甚至被关爱的环境工作。
8、身心健康。工作能够免于危险、过度劳累,免于焦虑、紧张和恐惧,使自己的身心健康不受影响。
9、环境舒适。工作环境舒适宜人。
10、工作稳定。工作相对稳定,不必担心经常出现裁员和辞退现象,免于经常奔波找工作。
11、社会需要。能够根据组织和社会的需要响应某一号召,为集体和社会做出贡献。
12、追求新意。希望工作的内容经常变换,使工作和生活显得丰富多彩,不单调枯燥。
扩展资料
作用
“社会工作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并主要表现在。理论作用与实践作用上。在理论作用上,社会工作价值观是构成专业社会工作的必要条件之一,是确定社会工作专业使命或目标的根据,同时,也是专业教育的核心内容。
在实践作用上,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者的实践动力;通过社会工作专业伦理标准这种形式,社会工作价值观可以指导社会工作者的实践;社会工作价值观是促进社会工作者个人成长的有效力量;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维系社会期望和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关系的关键。
社会工作价值观影响着社会主体—人的个体价值观和世界观,一个良好的社会工作价值观能让社会个体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提升本身的素质,进而影响到他的世界观,他会认为他是社会不可分的部分,有着相应的职责和义务,对全球各族人民团结维护地球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社会工作价值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职业价值观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