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nietang1
社会工作者工资待遇2021年政策具体如下:1、主要针对企业实施互联网接入宽带和专线降费,并重点向中小企业和制造业倾斜,整体上实现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降低15%。坚决整治涉企违规收费;2、完善收费监管制度,建立治理违规涉企收费成效评估机制。坚决防止违规征税收费,重点排查“过头税费”等问题,严肃追责问责;3、部署开展全国涉企收费专项治理,严查各类涉企乱收费行为,建立完善乱收费投诉举报查处机制,加大整治力度。继续执行去年出台的下调增值税税率和企业养老保险费率政策。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条 1、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2、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3、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4、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5、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第四十九 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1、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2、社会平均工资水平;3、劳动生产率;4、就业状况;5、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第五十一条 1、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2、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1、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3、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凭海而居
大家做好准备迎接考试了吗?诚意整理“2018年中级社会工作者《政策与法规》考点:社会政策的调整”,只要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总会有丰硕的收获!欢迎广大考生前来学习。
2018年中级社会工作者《政策与法规》考点:社会政策的调整
社会政策的调整
(一)社会政策调整的意义
社会政策调整是指基于一定的原因对社会政策作出修订、改革或终止的行动与过程。它的意义在于:
(1)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不是废除政策,而是通过调整使其连续,使对象能更好适应;
(2)促进政策不断完善:通过调整是政策更趋完善,避免各种重大的损失;
(3)保证政策有序运行:通过调整使社会政策各要素之间,各种社会政策之间更好地衔接,从而保障有序运行。
2、原因
(1)政策本身的原因:目标不适当或高或低; 总体目标或阶段性目标已经达到或部分达到,以追求更高的目标、目标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或其运行效率太低而进行调整;
(2)政府方面的原因:执政党和政府负责人的变化而产生的调整;
(3)社会方面的原因:社会公众 (政策对象、利益群众和普通民众)对社会政策所持的(支持或反对的)态度。
3、层次
(1)修订:指在技术层面上作局部的修改,不改变基本框架;例如社会养老保险遇到资金亏损时而采取的提高保额、推迟退休财政予以补贴等措施而调整;
(2)改革:对基本框架作出带有根本性的改变,例如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社会政策的调整属于此类;
(3)终止:完成使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负面影响太大三种情况才会被终止。
4、 内容
(1)政策目标:目标太高、太低或过于分散就必须进行调整;
(2)政策方案:运行成本太高,运行条件过于苛刻;
(3)政策效率:某些社会政策的效力范围失当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