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44

丫丫由由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鹤岗社会工作者工资多少钱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疯*草莓

已采纳

社会工作者的工资在全国不是统一标准的,在北上广深等社会工作发展较好和福利制度较全的地区和城市,月工资大约5000到8000元左右。而在社会工作发展不是太成熟的地区,月工资一般是3000到5000元左右,整体来看,目前我国社会工作者工资待遇还不算太高,不过随着社会工作的发展,社会工作这个行业就业前景以及发展潜力是十分巨大的。社会工作者工资和福利待遇由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按略高于上一年当地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确定,并参照有关标准缴纳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和公积金;社会工作者可以享受国家规定的休假、探亲假、婚丧假和实行计划生育的优待等福利。

鹤岗社会工作者工资多少钱

285 评论(11)

雾夜狂奔

一、社工的薪资待遇如何?这个问题是个好问题,真的是个好问题,但社工的薪资待遇不高,也是真的不高。社工行业工资比较低,而且短时间也很难发生质变,这个是一直存在的问题。就拿我这么多年做社工拿到的大概来举例吧,我认为我可以大致代表广州市的大致社工水平。我做实习生的时候一个月1000+,做社工的时候一个月4000+,做主管的时候一个月5000+,做副主任的时候一个月6000+。可以这么说,你手上拿到的钱跟你的工作量和工作内容并不能成正比。在广州市这种一线城市,做社工,真的非常难生存下去,就算是去了上海和深圳,工资可能就比广州高个一两千,甚至差不多,而在广州市内,相比我同时期的岗位,肯定有不少比我这工资更低的工资。如果你想通过做社工,有较为良好的薪资待遇,有以下几种奋斗方式:1. 考社工证!现在大部分的社工机构都希望你可以持证上岗,社工服务项目对社工持证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硬性,因此基本上你拿到了初级社工师,中级社工师甚至是高级社工师,社工机构都会根据你的证的级别给你加一定的工资。所以,去考证吧朋友们,对现在有用,对未来也有用,将来做社工一定会要求持证的,会变成一个完全硬性的要求。2.一直往上干,干到主任,副总干事,服务总监,机构理事等等基本上这些职位都是社工机构的一些顶层了,相比其他社工一线岗位,这些职位基本上都是脑力输出,不用做一线,工资也比较高,主要都是做督导,写标书,拿项目,在机构的管理层面上为机构出谋划策。当然,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虽然这些职位工资比较高,但是对人的要求也高,基本上对你的工作经验,学历和职称都有较为高的要求,所以努力干活吧,少年。3.做督导!!!在国内做督导是需要持证的,就是督导证,而想要拿到督导证,是要考督导班的。但是只要拿到督导证,又有机构请你做督导的话,基本上你的工资整体就会比较高了,而且工作的时间也会比较自由。现在社会上对社工和督导基本上都是供不应求,所以努努力搞定督导证,工资会高一些。当然,相进督导办,先要把中级证书给拿下来,然后再考虑吧哈哈哈。4.找工资较高的专项有的专项,比如说做残障社工,禁毒社工,工资可能会高一些,这个就要你去找,剩下的就看运气和缘分了。暂时想不到还有啥你可以努力的了,或者要不拿个文凭去学校做社会工作专业的老师吧,这方面的老师也不够,说不定门槛会低一些。二、社工的职业前景如何?这个问题,我相信除了那些告诉你社工行业是朝阳行业的大佬,没人能有百分之百的告诉你社工的职业前景,因为真不好说,我就在这里说一下我的观点。随着国家老龄化的加剧和扶贫攻坚政策的推进,国家对社区工作这一块又越来越重视,并且也鼓励人们都去考证。向广东推行的新政策,其实就是政府自己购买社工岗位,招收社工,并且自成体制,然后将社工安排到除城镇以外的农村,乡镇和偏远地区。这是好事,因为社工真正去到了他们该去的地方。所以说,我觉得社工的前景可以分成三点来简单描述:(1)国家可能会大力发展偏远地区,农村地区,乡镇地区的社工行业,因为大部分需要社工的人群在这些地方,并且国家可能也会鼓励大城市的社工回家就业,服务自己家乡的困境群体。(2)社会工作者可能有机会接受政府的直接招聘,就是政府直接招聘社工,而不在通过机构。在慢慢的去机构化以后,政府应该会重新制定社工的体制,这应该也是一件对广大社工来说很好的事情。(3)未来社工证可能越来越重要,赶紧去考证吧,考的越高越好,未来社工证的级别会对你做社工的待遇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这就是我依据个人经验对您的问题的回答和思考,创作不容易,如果您看了觉得有用可以关注我,也别忘了留下您宝贵的一个赞哦,谢谢。

274 评论(9)

臭美的小女人

社区工作者薪酬标准实施办法(试行)

一、统一社区工作者工资标准的目的

社区工作者是基层社会治理与服务的重要力量,为保障基层工作提速增效,统筹解决我市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存在的一些短板问题,改变薪酬待遇标准不一,且水平较低,绝大部分没有薪酬增长机制的现状,现制定社区工作者统一工资标准,并建立分级管理和适度增长机制。

二、统一社区工作者工资标准的实施范围

本办法所称社区工作者是指社区党组织、居民委员会班子中的专职成员(以下简称社区“两委”成员),以及市、区组织、民政部门统一招聘的专职从事基层党建、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的人员(以下简称社区专职工作者)。

三、社区工作者薪酬标准

社区工作者的薪酬收入包含基本报酬、休息日及法定休假日考勤补贴和绩效奖励。

(一)基本报酬

为体现工资待遇标准的合理性、公平性,综合考虑学历、职业资格、工龄和岗位等因素,社区工作者的基本报酬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工作补贴、保留工资四个部分组成。

1.岗位工资:社区工作者按照所任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月岗位工资标准为,社区正职3400元,社区副职3100元,正副职以外的“两委”成员和党建专职工作者2800元,其他社区专职工作者2500元。社区正职包括社区党组织书记、社区居委会主任,社区副职包括社区党组织副书记、社区居委会副主任。社区工作服务站站长、副站长分别比照社区正职、副职执行岗位工资。

社区工作者岗位发生变化的,执行新岗位的岗位工资。

2.薪级工资:主要体现社区工作者的工作表现和资历。

新入职社区,社区工作者以入职社区前实际工作(劳动合同生效时间)并缴交养老保险的年限为依据计算起始薪级工资,每交满12个月为一年,每年40元;未交满12个月的,交满7个月及以上的按一年计算,不满7个月的按半年计算。

入职社区后,根据工作年限和年度考核结果确定薪级工资。年度考核结果为合格及以上等次的社区工作者,每年增加1个薪级(详见附表),于年度考核结束后的次年1月核增。社区工作者考核结果为不合格或基本合格的年度,不增加薪级工资。

入职社区前有本市社区或村“两委”任职经历的,任职社区或村“两委”的工作年限可按入职社区后的薪级工资标准累计计算薪级。入职社区前的其他社区工作经历按起始薪级工资标准累计计算。

3.工作补贴:包含学历补贴及职业补贴。

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每人每月分别给予100元、200元、300元、500元的学历补贴。

取得国家承认的初级、中级、高级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书的,每人每月分别给予200元、400元、600元的职业补贴。

学历学位或职业资格发生变化的,工作补贴在获得新的学历学位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的次月执行。

4.保留工资:社区工作者原工资低于按照本实施办法核定的工资,调整到按照本实施办法核定的工资;社区工作者原工资高于按照本实施办法核定的工资,高出的部分转为保留工资,并以每年增加的薪级工资逐年进行冲销,直到冲销完毕。

(二)休息日及法定休假日考勤补贴

对休息日及法定休假日轮班的社区工作者,应安排调休补休、发放休息日考勤补助。按照多劳多得、不同职务适用相同补贴标准的要求进行发放,具体发放标准、方式由各区确定并实施。

84 评论(12)

懒癌末期

关于进一步规范朝阳区社区工作者工资待遇的实施细则解读 一、规范调整的工资标准及项目本次规范后,全区社区工作者总体待遇水平拟按照上一年度本市职工平均工资71%的标准确定,人均月实发工资增长553元。社区正职人均水平达到本市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86%,人均月增长750元/月。社区副职人均水平达到本市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76%,人均月增长600元/月。一般工作人员人均水平达到本市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67%,人均月增长500元/月。在现有社区工作者基本工资、职务年限补贴、综合补贴、年度绩效奖金、独生子女费等项目标准保持不变的基础上,提高岗位津贴,细化专技工资,调整月绩效奖金标准,增设超时工作补助和冬季取暖补助2个项目,同时建立工资动态调整机制。1.提高岗位津贴。社区正职每人每月从360元调整为1300元、副职每人每月从330元调整为1100元、一般工作人员每人每月从290元调整为950元。2.细化专技工资。社区工作者专业技术等级工资共分四级十二档(从120元至780元不等),与本人所取得的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挂钩。3.调整月绩效奖金。考虑到工资总额的因素,因此调整月绩效奖金的比重。社区正职每人每月调整为800元、副职每人每月调整为700元、一般工作人员每人每月调整为600元。4.享受冬季取暖补助。社区工作者依照国家和本市有关政策规定,享受冬季取暖补助,实行货币化发放方式,社区正副职2100元/采暖季,一般工作人员1850元/采暖季,每年采暖季前集中发放。5.给予社区工作者超时工作补助。具体发放按照“总额控制、依法安排、规范发放”的原则由各街乡具体落实,超时工作补助按照人均3600元/年的标准核定总额。6.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每年在上一年度本市职工平均工资公布后,从当年1月1日起,按照新标准补发社区工作者工资。 二、细则全文为进一步规范社区工作者工资结构,提高社区工作者工资待遇,加快推进社区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步伐,根据北京市委办公厅《关于深化北京市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京办发〔2015〕12号)、《北京市委组织部、北京市委社会工委等六部门关于进一步规范社区工作者待遇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京社委发〔2015〕5号)和北京市社会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社区工作者工资待遇的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京社领办发〔2015〕11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实施细则。第1章 实施范围第一条 本实施细则所称社区工作者,是指在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服务站中,专职从事社区管理和服务并与街道(乡镇)签订服务协议的工作人员。第二条 社区党组织书记、社区居委会主任、社区服务站站长,享受正职待遇;社区党组织副书记、社区居委会副主任、社区服务站副站长,享受副职待遇;其他工作人员,享受一般工作人员待遇。交叉任职人员,按照“兼职不兼酬、就高不就低”的原则,享受相应待遇。第三条 高校应届毕业生参加社区工作试用期满,或具有一年以上社区实践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工作,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享受社区正职待遇,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享受社区副职待遇;在职人员取得国家承认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的,参照上述标准执行。(在职人员取得学历、学位其中一项就可参照副职待遇。)第四条 在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中全职工作的离退休人员享受职务年限补贴、综合补贴、专业技术等级工资,保持待遇不变,同时享受新标准的超时工作补贴、月绩效奖和年绩效奖金,不享受基本工资和岗位津贴。(返聘人员补贴水平与现有水平比有大幅度提高)第2章 工资总体标准第五条 根据北京市委办公厅《关于深化北京市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京办发[2015]12号)、《北京市委组织部、北京市委社会工委等六部门关于进一步规范社区工作者待遇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京社委发[2015]5号)和《关于进一步规范社区工作者工资待遇的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京社领办发[2015]11号)规定,社区工作者总体待遇水平按照上一年度本市职工平均工资的71%确定。每年在上一年度本市职工平均工资公布后,从当年1月1日起,按照新标准补发社区工作者工资。(社平工资公布后,区社会办与财政局沟通,统一部署补发事宜)第三章工资构成及分配方法第六条 职务工资。包括基本工资、职务年限补贴、岗位津贴三个部分。(一)基本工资。社区正职每人每月720元,副职每人每月640元,一般工作人员每人每月590元。(二)职务年限补贴。社区工作者根据所在岗位、在社区工作的实际年限,享受职务年限补贴。各岗位起点职务年限补贴分别为:社区正职每人每月960元,副职每人每月845元,一般工作人员每人每月740元。在年度考核的基础上,对考核合格及以上等次的工作人员,每年增长一次年限补贴,增长幅度为每人每月50元。在社区工作未满一年

214 评论(14)

可可奈美

社会工作者工资一般是,3000~5000之内看各个地区的政策是怎么规定的,像成都的大学生社区工作者,一年6万左右的话,各种福利每年算下来一个月就4~5000

323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