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馨1205
社工是合同制。
首先,可以很明确的告诉大家,我国的社会工作者并没有事业编制,而是属于合同制,并不享受事业单位的编制待遇。
不过现在国家有很多相关的政策在支持社工的工作,在上海就有一个叫做“社工编”的概念,目前来说虽然算是试点,不过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也是一个好盼头,表示在未来还是可能拥有编制的。
社工编制:
社工编,是一个专门的编制,是对社区专职工作者实行定编管理,“社工编”考试,一般根据发布的公告,进行一系列的审核报名考试之后择优录用,并且对获得助理以上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
而且“社工编”人员共分12个职级,对获得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高级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书的,会分别给予一定的职称补贴。

挑剔宝宝
社区工作者,是指经过一定选拔程序被各街镇社区工作者服务站录用的,并在以自然居住小区为基本服务区域,为居住在小区内的各类人群提供各类公共服务(协同治理)与其他公益服务的专职工作人员。
社区服务工作者职责
1、主持办好社区服务站及便民服务网络,不断增加社区福利服务项目和便民服务项目,拓宽服务领域,创造就业岗位,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2、负责社区各类便民服务业的办证初审;
3、组织壮大志愿者服务队伍;
4、教育下岗失业人员转变择业观念,掌握下岗失业人员的情况及就业信息,建立下岗失业人员基本情况档案和数据库,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5、组织推荐社区新生劳动力、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就业和再就业培训;
6、办好市民学校,利用各种载体在社区中开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深入扎实地组织开展文明居民、文明楼院、文明社区的创建评比活动,不断提高社区文明程度;
7、搞好文化体育阵地建设,根据不同层次的需求,利用社区资源,组织社区成员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增强社区成员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扩展资料
义工和社工的本质区别
1、社工是受薪人员,也就是说社工是拿工资的,而义工则是无偿的付出自己的时间、精力、金钱等,没有任何工资等的报酬。
2、社工有专业的知识和技术,比如说个案社会工作,比如说聆听的技术等等,而从事公益事业的义工,有时候也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术,比如说医护人员,但社工则是一种专业特有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这有别于其他的专业。
3、社工要遵循严格的专业伦理和价值,而义工也要遵循社会的伦理和价值,但不如社工严格和专业。这些伦理和价值是作为一个社工人员所必须遵守的,其规定也非常严格,有时候甚至会互相冲突,或者跟社会总体的价值观相冲突。
4、社工需要有从业资格,就像律师需要有律师资格证书一样。但目前中国的社会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或者说还不完善,社工证照制度还没有建立,只是在上海等地有了社工资格认证,而社工协会、民政部等在今年九月份将实施首次社工资格认证考试。而义工则不需要由专业资格的限制,只要是自愿的助人活动都可以看作是义工。
5、因此,义工所服务的范围要比社工的服务范围更为广泛,包括一系列为了他人、社会而进行的无偿性的活动。而社工则是专指专业社工人员所从事的服务活动。
社区工作者属性
社区工作者属于街镇社区工作者服务站聘用的工作人员,不属于公务员编制也不属于事业编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社区工作者
张大羊羊
社区工作者具体做以下这些内容:
1、促进居民参与解决自己的问题,提高社区居民的社会意识;
2、调整或改善社会关系,减少社会冲突;
3、寻求社区需要与社区资源的有效配合,以满足社区需要,解决或预测社会问题,改善社区生活环境,提高社区生活质量,促进社区进步;
4、追求权力和资源的公平分配;
5、发挥人民的潜能,发掘并培养社区的领导人才;
6、培养互相关怀、彼此互济的美德。
社区工作者,是指经过一定选拔程序被各街镇社区工作者服务站录用的,并在以自然居住小区为基本服务区域,为居住在小区内的各类人群提供各类公共服务(协同治理)与其他公益服务的专职工作人员。
目前我们所说的社区工作者一般指的就是居委干部。
/"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esrc=""/>
扩展资料:
社区工作者属性
社区工作者属于街镇社区工作者服务站聘用的工作人员,不属于公务员编制也不属于事业编制。
应聘人员
写字楼从高校选聘社区工作者每年选聘200名
为缓解今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连日来,市人大代表纷纷建言献策,本市各相关部门也积极酝酿帮助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新政策。“大学生到基层就业”被不少代表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认为是帮助大学生顺利度过“就业严冬”的“良方”。
政府扶持
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市人大代表、市委社会工委书记宋贵伦昨日透露,今年开始,政府每年将出资“购买”至少200个公益性的社区工作岗位,招聘高校本专科毕业生,以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据透露,本市将为全市上千座商务楼宇,配备从高校选聘的社区工作者,力争用三至五年的时间,完成为所有商务楼宇配备大学生社区工作者的目标。大学生社区工作者将承担所在楼宇的党团建设、楼宇维护等工作。
宋贵伦表示,大学生社区工作者的各项待遇将依照“大学生村官”政策制定。市人大代表、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张建明以及列席会议的市教委主任刘利民均表示,将扩展基层就业岗位,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
据张建明透露,今年将配置更多的社区助理岗位,面向应届大学毕业生招聘。此外,刘利民表示,本市也在酝酿扩大基础教育教师的招聘数量,以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据介绍,市教委今年将加强与外省市用人单位的联系,帮助安排在京高校的京外生源回生源地就业。
参考资料来源:/社区工作者/8974127?fr=aladdin#6"target="_blank">百度百科-社区工作者
夏至迎熙
1、拥护党的领导,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
2、认真执行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居委会的各项决议、决定,做好社区各项事务工作,加强与辖区单位、居民小组长、居民骨干的沟通和联系,充分调动和发挥居民小组长及居民骨干的作用,积极完成各项任务。
3、开展政策和业务学习,宣传相关的政策法规,提高社区成员的整体素质。
4、认真听取并及时向社区居委会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建议,自觉接受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成员的监督。
5、认真完成应当协助政府部门完成的各项工作任务。
扩展资料
义工和社工的本质区别:
1、从上述含义可以看出,社工是受薪人员,也就是说社工是拿工资的,而义工则是无偿的付出自己的时间、精力、金钱等,没有任何工资等的报酬。
2、社工有专业的知识和技术,比如说个案社会工作,比如说聆听的技术等等,而从事公益事业的义工,有时候也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术,比如说医护人员,但社工则是一种专业特有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这有别于其他的专业。
3、社工要遵循严格的专业伦理和价值,而义工也要遵循社会的伦理和价值,但不如社工严格和专业。这些伦理和价值是作为一个社工人员所必须遵守的,其规定也非常严格,有时候甚至会互相冲突,或者跟社会总体的价值观相冲突。
4、社工需要有从业资格,就像律师需要有律师资格证书一样。但目前中国的社会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或者说还不完善,社工证照制度还没有建立,只是在上海等地有了社工资格认证,而社工协会、民政部等在今年九月份将实施首次社工资格认证考试。而义工则不需要由专业资格的限制,只要是自愿的助人活动都可以看作是义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社区工作者
啊阿阿陽不是阳
我国的社会工作者不属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享受事业单位编制待遇,社会工作者属于合同制,不过从国家对社区的各项政策倾斜来看,并不无可能今后会有编制。像是上海有一个新开的叫做“社工编”概念,目前来说算是试点,不过从这个信号来看,今后社会工作者拥有编制的可能性很大。社区工作者不是铁饭碗,也没有编制,签订聘用合同,一般五年一个聘期。社区工作者与“村官”、“三支一扶”类似,都可以算成基层工作经验,在很多地方,社区工作者的工资待遇还是相对可以的,比村官、三支一扶都要高一些。但是想拿到编制,就得继续考试喽,也有一些地区在公务员招考的时候,专门面向社区工作者岗位。社工也可以当成一个考入体制内的“跳板”。一、什么是社区工作者社区工作者,简称“社工”,是指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医疗卫生、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领域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一般也都是需要通过考试,笔试、面试、体检、考察、公示等程序,才能进入社区工作,主要在社区服务站工作,为居住在小区内的各类人群提供各类公共服务(协同治理)与其他公益服务的专职工作人员。以北京为例,2019年北京市调整了社工的工资收入,调整后北京社区工作者年人均应发工资达到10万元,月人均应发工资增长约3000元。二、社区工作者的报考条件不同省份的社工招聘条件不同,比如2020年北京东城区招社区工作者,要求具有国家承认的大专以上学历,其中应届毕业生应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具有东城区城镇常住户口、40周岁以下等要求;2020年西安市招社区工作者,要求本科以上学历、西安及西咸新区常驻户口等要求。三、社区工作者考取相应证书还有补贴哟凡通过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获得初级、中级资格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人员,可以获得一定的补贴,不同省份的补贴标准不一。如:北京,为获得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的人员,每人一次性资助1000元;获得高级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的人员,每人一次性资助2000元;宁夏,考取中级社会工作者证书可获3000元现金奖励;
jessica0930
1、职责:为居住在小区内的各类人群提供各类公共服务(协同治理)与其他公益服务。
社区工作者,是指经过一定选拔程序被各街镇社区工作者服务站录用的,并在以自然居住小区为基本服务区域,为居住在小区内的各类人群提供各类公共服务(协同治理)与其他公益服务的专职工作人员。
2、社会工作在我国还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当前我国对社会工作有三种不同的理解,即有三种社会工作:普通社会工作、行政性社会工作和专业社会工作。按照《决定》的精神,结合国内外经验,有关部门指出,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遵循专业伦理规范,坚持“助人自助”宗旨,在社会服务、社会管理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这里指的主要是专业社会工作。
而社会工作者就是指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劳动保障、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医疗卫生、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通常简称“社工”。
社工的主要职责是对各种社会问题和各类处于困境的社会成员进行专业化‘诊疗’,社工的存在有效地弥补了政府公共服务的不足。
扩展资料:
义工和社工的本质区别
(1)从上述含义可以看出,社工是受薪人员,也就是说社工是拿工资的,而义工则是无偿的付出自己的时间、精力、金钱等,没有任何工资等的报酬。
(2)社工有专业的知识和技术,比如说个案社会工作,比如说聆听的技术等等,而从事公益事业的义工,有时候也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术,比如说医护人员,但社工则是一种专业特有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这有别于其他的专业。
(3)社工要遵循严格的专业伦理和价值,而义工也要遵循社会的伦理和价值,但不如社工严格和专业。这些伦理和价值是作为一个社工人员所必须遵守的,其规定也非常严格,有时候甚至会互相冲突,或者跟社会总体的价值观相冲突。
(4)社工需要有从业资格,就像律师需要有律师资格证书一样。但目前中国的社会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或者说还不完善,社工证照制度还没有建立,只是在上海等地有了社工资格认证,而社工协会、民政部等在今年九月份将实施首次社工资格认证考试。而义工则不需要由专业资格的限制,只要是自愿的助人活动都可以看作是义工。
(5)因此,义工所服务的范围要比社工的服务范围更为广泛,包括一系列为了他人、社会而进行的无偿性的活动。而社工则是专指专业社工人员所从事的服务活动。
参考资料:社区工作者--百度百科
小蓉~蓉
社区工作者不是铁饭碗,他们是一个服务机构,也是服务人员,都签订相应的合同,尽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完成的好也是很稳定的机构和人员。现将基本情况介绍如下:从事的工作是公共服务性质的,也被纳入了财政直接或间接供养的范围。图片来源于网络今天我们就以社区工作人员为介绍对象,来分析其财政全额拨款供养的机制与人员的身份。一、什么是社区工作者?在整个国家干部人事管理体系中的性质是什么?社区工作者,或者叫社区工作人员,顾名思义,是在居民社区两委一站工作的人员。具体来讲,是经过一定的选拔或者招考程序,在各街道或者乡镇辖区内的社区党委、居委会、社区服务站选用的专职人员。在我们居住的小区,也经常能够看到居委会的一些活动或行为。这些社区工作者主要是以居住的社区为基本服务区域,为居住所在社区的各类人员提供公共服务,与街道办事处协同治理。所以社区工作也是街道工作与居民的一种桥梁。社区工作人员公开招考的组织机关是民政部门。因为社区与行政村的性质较为相似,是居民的自治组织,其注册管理都是由民政部门来负责。因为社区工作人员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编制管理不太相同,但是他们又属于财政供养范围,所以社区工作人员的性质根本上是属于政府公益服务型岗位,不属于体制内人员。二、社区工作人员的“编制”性质虽然不是事业或行政编制管理人员,但是社区工作人员的总数是由当地的编办或者民政统一来分配调剂(大部分情况下是编办统一管理,民政统一分配)。所以有些人也把社区工作人员看成是:社区编制工作人员。当然,这一个编制在国家整个的干部管理体系中是没有的。这是因为社区工作人员,他们的经费来源于财政,具体来讲是来源于所在地的区县财政。财政供养决定了社区工作人员的总数必须受到控制,所以这些人员也被纳入了“编制”管理。我们这里所说的编制是人员的编制数量,并不是事业编制或行政编制。三、社区工作人员的身份社区工作人员虽然是财政全额供养,但各地在具体实施操作中主要是采用区县聘用合同制来确定其劳动关系,或者采用公益性岗位、临聘岗位解决其财政供养待遇。其中,社区聘用合同制是最普遍的方式,也是最传统的方式。因为近几年对于社区人员的需求数量也不断增加,才产生了临聘岗和公益岗补充人员的方式。虽然这些人员都是来源于财政的拨款供养,但是没有使用事业编制或行政编制,属于地方性人员,其根本属性是地方性公益岗位人员。这些人员因为没有使用编制,所以人员不具有可流动性,更不能被调入机关单位或事业单位。四、社区工作人员的待遇社区工作人员与用人的街道办或社区是劳动关系,所以签订的合同基本上都是劳动合同或者社区聘用合同,不管是哪一种,都属于劳动合同法规范范围。
月兮月兮
社区工作者不属于事业编也不属于公务员,工作一般在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工作站等社区组织,目前来说,没有编制,一般的社区都是实行聘任制的,合同到期可以续签也可以离职,对以后报考公务员或者事业编没有任何影响。
社区工作者的考试热度也逐步提高,国家高度重视社区的建设,意在让更多高学历的人才投入到这个行业当中。虽说他现在还没有编制,但是作为一项就业选择也是不错的。
义工和社工的区别:
一、工作性质不同
1、社工是受薪人员,也就是说社工是拿工资的;
2、而义工则是无偿地付出自己的时间、精力、金钱等,没有任何工资等的报酬。
二、专业技能不同:
1、社工有专业的知识和技术,比如说个案社会工作,比如说聆听的技术等等,而从事公益事业的义工,有时候也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术,比如说医护人员;
2、但社工则是一种专业特有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这有别于其他的专业。
三、伦理价值不同:
1、社工要遵循严格的专业伦理和价值;
2、而义工也要遵循社会的伦理和价值,但不如社工严格和专业。这些伦理和价值是作为一个社工人员所必须遵守的,其规定也非常严格,有时候甚至会互相冲突,或者跟社会总体的价值观相冲突。
四、从业资格不同:
1、社工需要有从业资格,就像律师需要有律师资格证书一样。但目前中国的社会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或者说还不完善,社工证照制度还没有建立,只是在上海等地有了社工资格认证。
2、而义工则不需要由专业资格的限制,只要是自愿的助人活动都可以看作是义工。因此,义工所服务的范围要比社工的服务范围更为广泛,包括一系列为了他人、社会而进行的无偿性的活动。而社工则是专指专业社工人员所从事的服务活动。
qiuqiuFreda
2008年末云安共有镇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12个,床位158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71人,比2007年同期增加31人,其中医生148人,护士80人;云安共有农村卫生站220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230人;疾控中心、保健所各1个,防疫及保健卫生技术人员22人。2008年云安全年参加无偿献血604人次,献血量万毫升。 2008年,云安全年完成更新造林面积350公顷,比2007年增加137公顷,增长。四旁植树55万株,幼林抚育面积3670公顷。年末森林覆盖率达。2008年,云安拥有环境监测站1个,污水处理厂1座。全年共审批建设项目118个,其中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9个,环境影响登记表109个,完成验收项目65个,已投(试)产项目“三同时”执行率100%。云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市下达计划指标内,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西江云安段水质优良,达到国家Ⅱ类水质标准,符合国家饮用水源水质安全标准;西江支流蓬远河水质均达到国家Ⅲ类水质标准。县城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低于《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5)2类混合区的噪声标准。云安空气环境质量良好。 云安白话云安白话,属粤语的一种,与广州话大同小异。分布在云安县各镇,其中六都镇只操云安白语。2000 年操云安白话人口 万人,占云安总人口的。云安客家话客家话在云安也称涯话,2000年操客方言人口 万人,占云安总人口的,除六都镇之外,每个镇都有人操客家话。县内的客家话有两种,即大话和小话,前者使用人数较多,以富林镇下坪岗大树脚村为代表;后者使用人数较少,以白石镇横迳村为代表。云安闽南话闽南话在云安分布地方不多,只有富林镇的寨塘、马塘两个行政村。2000年操闽南话人口 万人,占云安总人口不到1%。 看风水新中国成立前,县民信“八字”、信鬼神、信风水者多。平时遇到不顺利、不如意的事就去占卦求签、看相算命定凶吉。民间有算命先生根据出生年、月、日、时测算一个人的命运,俗称批“八字”。一些人生男育女请算命先生定“八字”、批“年庚”。建造房屋请择日先生选吉期,殡葬先祖请“地理先生”选择“风水宝地”,遇疾病请巫婆神棍“辟邪驱鬼”,遇天灾人祸请道士“做道场”、抬“菩萨”游乡,祈天神降福。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文化水平逐步提高,科学知识逐步普及,迷信活动大大减少。“文化大革命”期间几乎绝迹。80年代后,一些地方此类迷信活动有所恢复。打醮新中国成立前,不少村庄习惯“打醮”祭鬼神求安福。他们还成立“醮会”,规定每三年或五年“打醮”一次,每次l至3昼夜。打蘸时,在社坛或村外旷地搭杉棚、竖斑竹、立“山大王”、设醮坛、请道士打斋,做水陆道场。道士扬幡念经,煞有介事舞弄“蹈火炭”、“上刀山”、“打沙”等“法术”,最后头扎红巾手执火把的道士由村人领着挨家挨户至所有房门处撒“火粉”(香粉和松脂粉拌成),谓之“行乡”,每到一处就抓一撮“火粉”向火把撒去,便立即现出一股蓝色火团,即燃即灭,说是可祛邪净煞。经常患病的妇女也要求道士向其身上撒一把火粉以驱走邪魔。同时,从社坛至村庄的路上沿途放“路灯”(用纸包一撮火粉拧成茨菇状放在路上点燃而成),每隔几米放1个,燃起来奇特好看。道士还由群众簇拥着往河中放纸船和两条小活鱼,称“放生”。新中国成立后,此旧俗已废除。富林镇云利醮会始于明、兴于清、盛于民国、衰于“文化大革命”,每十年举行一次(逢丁见醮),由开坛、巡游、行香、散醮四大部分组成。80年代后醮会恢复,并注入新内容,形成群众性的文化活动。“一曲村歌传唱”,“两馆开放(陈济坤纪念馆、云峰书院)”,“五晚大戏欣赏”,“一百幅书画摄影展出”,“一千个双喜大灯笼装饰家家户户村头巷尾”,“一千二百多人十里祈福大巡游”,“一万份二十四版《云利老区》醮会专刊报纸发行”。醮会期间,外出乡亲、外嫁女等全部回村。设盛大“百家宴”,每天开宴60席。搞千人集体朝拜仪式和千人十里祈福大巡游,途经7个村庄,万人观看。安龙新中国成立前,乡民迷信“风水龙脉”,遇天灾人祸则认为本村龙气衰弱,便邀请道士“安龙”。其活动是:购长布1幅,模拟制成一条“蛟龙”,或在祠堂、社坛上用米堆成一条“龙”。然后召集全村人于附近山顶,由道士念咒语耍法术,从山顶顺势而下,“舞龙”到社坛或祠堂中。以为安了“龙”,全村人就平安无恙,丁财两旺。新中国成立后,此俗已废。庙会县内一些地方有办庙会的习俗。有的于每年(农历)的同一日举行,有的每相隔数年举行一次。每当庙会日,当地百姓家家打米糍、包粽,设宴招待宾客,到寺庙参拜受供奉的神灵。有的地方还抬着寺庙供奉的神像巡游各村,曰“菩萨出游”,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富林镇马塘庙会三年举办一次。村民深信关公(庙内供养的菩萨)巡游能驱邪逐鬼、降福赐瑞、保境安民,来年更加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所以民间信众都以踊跃参与和主动捐资为荣。马塘庙会由“开坛、出游、烧炮、散坛”内容组成,以“菩萨出游”活动为中心。菩萨出游从农历五月初九晚上十二点钟(子时)准时出发巡游,风雨不改,至第二天晚上巡游完十三甲,约六十个村庄后结束。烧炮明朝末期,“烧炮”这一民间习俗由佛山地区传入县境,民国期间十分盛行。“文化大革命”期间,被认为是封建迷信活动而被破除。进入80年代后,此活动逐渐恢复。烧炮是社坛、庙宇祭祀活动一部分。烧炮时间与当地社、庙祭祀日一致。每当烧炮日,当地百姓聚集在一起参加烧炮活动。烧炮时,用一土制火箭把一铁圈升上高空,铁圈降落时众人争夺铁圈谓之“抢炮”。夺得铁圈者将主办第二年的烧炮活动。当日,家家大摆筵席,招待亲戚朋友。烧炮一般在庙前或社坛边。炮架用竹木构成,高约10米。富林镇民主村委会上坪岗村的炮架,高达3丈6尺(12米多),可谓县境最高的炮架。云利抢花炮,是云利民间民俗文化活动的例俗,每年两次(节),一次是农历二月初二日,又称二月二开耕节。活动地点设在水口社坛,祭祀水口社百公。有句口头禅“上下二云利,烧炮二月二”,即上云利村,下云利村,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日都烧炮。另一个节俗是农历六月初六。这是天气比较炎热,活动地点设在隍岗庙,祭祀三宫大王。建国前,抢花炮是当地最热闹的活动。烧“花炮”前,先用红布包住杯口大的铁圈放在铁炮的顶端,点燃的爆竹临近结束时,“轰”的一声,将铁圈(花炮)升上高空,抢花炮的人全神贯注那块飞在半空中的红布,跟踪它落在何处,一旦抢夺到即到神台前行礼。改革开放后,抢花炮是云利村民的隆重节俗,乡亲们都会提前一天张罗,待亲朋好友到来后大摆筵席。除特邀的锣鼓八音班于当晚开坛外,第二晚还有戏曲演唱,为宁静的乡村增添不少欢乐。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