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00

美食大卡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社会工作者怎么策划工作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有毒的少女

已采纳

现代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主要有三种——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个案工作个案工作是指帮助有困难的个人或家庭发掘和运用自身及其周围的资源,改善其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状况。这种工作方法往往是针对单独的个人或家庭的“一对一”服务,所以格外强调个别化原则。也就是说,在进行个案工作时,要了解每个个案的独特性,尊重服务对象的个性化特点,据此来选择适宜的方式。由于个案工作是针对个体的助人方法,因此与心理辅导或治疗有着很大的相似性,那么两者有什么区别呢?首先,最浅显的区别就是,个案工作往往是处理一般性的心理问题,如焦虑不安、情绪抑郁等;而心理辅导或治疗往往是处理较严重的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人格障碍等。其次,个案工作在助人时不仅着力于调动挖掘案主自身的潜能,还着力于调动外在资源、改变外在社会环境,兼顾形成问题的“内因”与“外因”;而心理辅导或治疗强调的则是“攻心”术,仅仅关注个体自身的问题。最后,在与案主的关系上,个案工作要求社工与案主保持平等的关系,强调案主自决,不仅肩负专业责任、还有社会责任;而在心理辅导或治疗中,心理治疗员是站在专家、权威的高度,对案主负有专业责任。小组工作小组工作又称团体工作,就是指在社会工作者的策划和指导下,通过小组活动过程及组员间的互动和经验分享,帮助组员改善其社会功能,更有效地处理其与个人、团体或社区的关系问题。小组工作者往往会将面临同样的社会问题的人召集在一起组成小组,确立明确的目标,进行各种小组活动和组员交流。小组其实是由组员和社会工作者组成的关系体系,在这个复杂的关系体系中,有社会工作者与组员的互动,但更多的是组员间的互动,组员在这种互动过程中,通过彼此分享、分担、支持、教育、治疗等小组动力,形成态度和行为的改变。社区工作社区社会工作,是以社区和社区的居民为案主,通过发动和组织社区居民参与集体行动,确定社区问题与需求,动员社区资源,争取外力协助,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或预防社会问题,调整或改善社会关系,减少社会冲突,培养自助、互助及自决的精神,加强社区凝聚力,培养社区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能力,发掘并培养社区领导人才,以提高社区的社会服务水平,促进社区的进步。说到社区工作大家很容易就会联想到“居委阿姨”,但是与本土“居委阿姨”着力于解决社区实际问题的工作方式相比,专业社会工作中的社区工作更加强调增强社区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好比当一个社区生病时,“居委阿姨”关注的往往是如何杀死病毒、缓解病症,而专业社区工作者关注的则是如何提升身体机能、提高身体自身抵抗病毒的能力。这三种工作方法下都分别有不同的工作模式,社会工作者在实务中需要对症下药,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需要,选择适合的工作方法、工作模式。

社会工作者怎么策划工作

205 评论(9)

吧啦左耳

一、什么是个案工作

个案工作以个人或家庭为服务对象,帮助其解决本身能力和资源无法解决的问题,让其更好地发挥社会功能。

在服务过程中,个案工作者与案主之间维持着一对一的专业关系,运用专业知识、理论、方法与技巧,帮助案主改善环境,增进生活适应能力;协调社会关系,建立良性互动网络;调适自我功能,促进人格发展;以健康、成熟的心态,来认识及面对问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善用社会资源和机会,来解决问题,以提升自我信心和生活质量。

二、个案工作特点

1、注重以个人或家庭为工作对象。

2、注重建立一对一的专业助人关系。

3、注重个人和社会两方面的调整,兼顾形成问题的内因和外因。

4、注重知识基础。

三、个案工作常用服务模式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在为案主提供服务时应从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着手,了解两者之间失去平衡的原因,找到建立新平衡的方法。

2、危机介入模式:围绕服务对象的危机进行调适和治疗,在有限的时间内帮助服务对象摆脱危机的影响。

3、行为治疗模式:以服务对象的行为学习为中心,注重服务对象行为的评估和修正。

4、人本治疗模式:注重辅导过程,以服务对象本身为中心,提供真诚、同感和积极关怀,创造有利于服务对象自我发展的辅导环境。

四、服务过程

1、接案:求助者向社工机构提出服务申请,社会工作者在明确求助对象的要求之后,促使其成为能够获得机构有效服务的服务对象,纳入机构的服务计划中,并建立专业关系。

2、评估:收集与服务对象相关的资料,对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发展及变化过程进行评估,进而对服务对象的问题作出诊断。

3、制定计划:在对问题准确评估的基础上,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一起制定服务工作计划,保证为服务对象提供合适、有效的专业服务。

4、开展服务:按照计划为服务对象开展服务。在这个阶段,社会工作者扮演的角色主要有使能者、联系者、教育者、倡导者、治疗者。

5、结案:专业服务结束阶段,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一起商讨结案工作,并对服务成效进行评估。

五、功能

1、帮助个人或家庭善用社会资源。

2、帮助个人或家庭挖掘潜能。

3、帮助个人或家庭为适应新的生活转变做准备。

4、帮助个人或家庭处理突发性的危机事件。

个案工作常用技巧

根据个案工作的介入过程,我们把个案工作的技巧划分为会谈技巧、记录技巧、收集资料技巧、策划方案技巧、评估技巧等方面。

1、会谈技巧:

支持性技巧:社会工作者借助口头和身体语言让服务对象感受到被理解、被接纳。包括:

(1)专注:关注服务对象的表达,可以借助友好的视线接触、开放的姿势、专心的态度。

(2)倾听:用心聆听服务对象传达的信息,理解其感受。(3)同理心:设身处地体会服务对象内心感受,理解其想法和要求。

(4)鼓励:肯定服务对象的一些积极表现,可以借助口头或身体语言。

引导性技巧:社会工作者主动引导服务对象探索自己过往经验。包括:

(1)澄清:引导服务对象重新整理模糊不清的经验和感受。例如,对于服务对象模糊不清的表达,社会工作者可以进行追问:“听了您刚才的描述,我的理解是……对吗?”

(2)对焦:对服务对象偏离的话题或宽泛的讨论进行收窄,集中讨论焦点。可以与服务对象一起列出话题的重要次序,聚焦讨论重点。

(3)摘要:将服务对象的长段谈话或不同部分的话题进行整理,归纳其中要点。

影响性技巧:社会工作者为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信息或者建议,让其采取不同的理解和解决方法。包括:

(1)提供信息:向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巧。

(2)自我披露:有选择地袒露自己亲身经历,为服务对象提供参考,并推进信任感的建立。

(3)建议:根据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提供有利于服务对象改善生活状况的建议。

(4)忠告:向服务对象指出某些行为的危害性和必须采取的行为。

(5)对质:通过直接提问等方式让服务对象面对自己在行为、情感、认识等方面不一致的地方。

2、记录技巧:

工具性技巧:利用多种方式进行记录,例如文字、录音、录像等。

逻辑性技巧:

(1)个案记录呈现一定的逻辑要求,依次包括5个基本方面:基本情况、主要问题、背景和经历、能力和资源、个案诊断。(2)有条理地呈现出个案问题中现在与过去的.逻辑。

(3)合理地呈现事实与推断之间的逻辑性,使推断有根有据。

3、收集资料技巧:

会谈的运用:通过会谈直接收集资料,包括服务对象自我陈述、对答等方式。

调查表的运用:对于一些涉及隐私或不便于在他人面前表达的资料,采取调查表收集资料比较方便,包括结构式调查表和非结构式调查表。

观察的运用:对于涉及人与人之间互相交流或与个人生活场境紧密关联的资料,最好采用观察的方法,对社会工作者的观察、推断、理解能力要求比较高,包括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现有资料的运用:可以利用一些现成的资料,包括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

4、策划方案技巧:

目标设置现实清晰:社会工作者在协助服务对象制定目标时,要做到清晰易懂,做到可观察、可测量、积极正向。

服务对象范围明确:根据问题特点和服务时间等因素明确服务对象范围,做到以服务对象为主、以服务对象身边的重要他人为参与者、以其他重要他人为支持者。

策略有效合理:服务策略即服务介入的基本方法、技巧、步骤、时间安排等,做到服务策略与服务目标一致、服务策略之间要协调。

5、评估技巧:

运用评估类型:区分效果评估和过程评估,并能够将二者结合使用。

运用评估方法:常见的方法有行为评估、问卷评估、心理测量等,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综合利用。

鼓励服务对象积极参与:让服务对象参与评估过程,可以准确反映其改变情况,也可以看到服务者自身的进步和不足,做到与服务对象共商评估事宜、让服务对象主导评估工作。

坦诚与保密:评估是对社会工作者的服务进行考核,服务对象常常碍于面子或担心失去进一步帮助而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因此,社会工作者要做到坦诚与保密。

217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