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27

颖的时光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社会工作者主体性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Iceberg2013

已采纳

考点1 青少年的需要与问题 1.青少年的界定 对于青少年年龄的界定,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定义为13-34岁,我国共青团定义为14-28岁,有些组织定位为14-25岁。总体来说,青少年期是由儿童转向成人的过渡期,是个体从不成熟转至成熟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连接着不成熟与成熟的两个自我,因此也是人生发展直线上的一个蜕变、转折、转型或转换期,这种转变或转折比人生其他任何阶段都要广泛和深入,因此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最关键的时期,是自我辨识与认定的重要时期。 青少年的特点:多变、创新、反叛 青少年的需要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独立(人格、经济、价值观)、认同(性别、自我)、社会角色(家庭、婚姻、职业)与社会关系。即青少年在此人生阶段需要在自我认同的基础上发展独立的价值观与经济能力,并通过社会角色的学习拓展社会关系网络,进行知识与技能的积累与沉淀,为将来的独立生活奠定所必需是社会基础。具体包括: (1)接纳自己的身体与容貌,表现出符合社会所规范的性别角色要求。 (2)个体与同伴发展适当的人际关系。 (3)追求个体的情绪独立自主,少依附父母及其他人。 (4)自谋其立,寻求经济独立。 (5)为未来的生涯做准备。 (6)发展符合社会期望的认知技能和概念。 (7)努力表现负责任的行为与追求理想和抱负。 (8)为未来的婚姻和家庭做准备。 (9)建立个体价值体系,符合现实世界的需求。 青少年的问题:青少年的问题呈现出多样化,主要体现在贫困问题、亲子关系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厌学问题、网瘾问题、婚恋问题、犯罪问题、社会参与问题等。在描述青少年问题时,要尽可能避免对青少年的标签和排斥以及不自觉地参与青少年问题的主观建构,要更多地从社会环境和青少年个体成长的互动状态中去理解、体会、包容和倡导。 考点2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特点 由于青少年所处人生阶段具有独特性,即过渡性、快速发展性等,这就使得社会工作者在面对这一群体时必须更多关注介入的立场、方法、思路与宗旨,唯有此才能更好地协助该群体顺利度过该人生阶段。 其特点主要包括: 1.在价值理念上更突出对青少年群体的多元化和主体性的尊重与接纳 面对青少年的“反叛”、要求独立以及不断面临着“心理断乳”而带来的震荡;标新立异、唯我独尊、追求自由等等,社会工作者更加需要秉持和运用接纳、步批判、尊重、保密、个别化和服务对象自决等社会工作价值原则开展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 2.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方面强调在促进青少年自我认同和发挥群体示范性效应方面的整合性运用 基于青少年的特点,社会工作采用融入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与其中的个别辅导、角色扮演、小组游戏、技巧训练、集体活动等方法,对激发青少年的主体性发展有十分明显的启发、帮助和促进作用。特别是小组工作或团队活动,对于吸引青少年参与发挥积极正向的群体示范效应效果明显。 3.更加注重在优化社会环境方面的政策倡导 青少年的发展深受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工作者需要了解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及其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通过政策倡导来整合更多社会资源,促进青少年家庭、学校、社区、社会等的环境优化。 考点3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生物进化理论、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发展论、社会文化论等主要观点。 2.青少年社会服务的基本内容 服务青少年成长发展、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考点4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青少年社会工作需要整合地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社会工作者在建立专业关系时的主动性、外展性技术,开展服务活动时的群体性、体验性和创新性手法,都是青少年社会工作方法的特点之一。自我探索、生涯规划、历奇辅导、青少年空间等服务项目成为促进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手段。实务研究则是发展本土化青少年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提升社会工作者专业能力的重要策略。

社会工作者主体性

86 评论(10)

跟着Serena觅好食

一、社会工作的含义1、社会工作的一般含义“社会工作”是由英文Social Work翻译过来的。它指的是非营利地服务于他人和社会的专业化、职业化的活动。在不同国家,社会工作也被称为社会服务(Social Service)或社会福利服务(Social Welfare Service),2、中国对社会工作的理解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遵循专业伦理规范,坚持“助人自助”宗旨,在社会服务、社会管理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二、社会工作的特点1、专业性助人活动专业助人活动强调社会工作专业是以一套理论为指导,社会工作者的服务不是凭个人生活经验和热情来提供的'。社会工作专业不以营利为目的,它的直接服务对象是那些处于各种困境中的人们。2、注重专业价值所谓专业价值是指社会工作者在从事社会服务时所遵循的理念、指导思想和伦理。专业价值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灵魂,它既是社会工作专业遵循的原则,又是社会工作专业努力的目标。同时又强调要帮助服务对象实现个人价值,实现平等与正义。3、强调专业方法所谓专业方法是指本专业独特的、在许多情况下要经过专业教育和培训才能掌握的方法。社会工作者所从事的复杂的助人服务,需要有专门的方法和技巧。社会工作专业的基本方法有: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一系列独特的工作方法。专业方法本身就承载着专业的价值和理念。4、注重实践从工作对象而言:社会工作专业的直接目标是服务弱势群体。从专业价值而言: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与方法的价值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实现。5、双方合作对于服务对象的帮助,只有通过双方的合作才能得到实现,同时合作又是培养服务对象自我价值的有效手段。6、多方协同服务对象所面对的问题的复杂性常常是单凭社会工作专业所不能解决的,需要多方调动社会资源,多种专业和机构共同协作才能完满解决。

305 评论(13)

往昔岁月

社工,是社会工作者的简称,就是指从事社会工作的人。目前全国已有二百多所高校开设了社会工作这个专业,培养社会工作人才,这是一个很有前景的专业,香港发展最好,上海发展的也不错。总的来说,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活动。社会工作强调的是助人自助,充分考虑工作对象的需要及其主体性,运用尽可能有效地方法帮助受助对象满足需要、摆脱困境。

256 评论(14)

成都囡囡

社会工作的涵义与性质1.一般性定义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这一定义指出社会工作的本质是一种助人活动,其特征是提供服务。这个定义还指出,社会工作以受助人的需要为中心,并以科学的助人技巧为手段,以达到助人的有效性。社会工作是充分考虑到受助人的需要及其主体性,运用尽可能有效的方法帮助受助人满足其需要、摆脱困境的活动和过程。2.社会工作的要素(1)社会工作者(2)受助者(3)社会工作价值观(4)助人活动 3.社会工作的类型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的类型①普通社会工作②实际社会工作③专业社会工作4.社会工作的性质(1)社会工作的学科性质1).社会工作的科学性第一,工作态度的客观性第二,工作方法的科学性第三,工作程序的合理性与严密性2).社会工作的实用性3).社会工作的综合性(2)社会工作的专业特质

276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