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81

甜甜起司wasabi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社会工作者实务十四章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二的一米

已采纳

一、试卷结构笔试时间 笔试分值 试题类型 题量和分值 试卷分值占比 120分钟 100分 单项选择题 共60小题*1分,共60分 60% 多项选择题 共20小题*2分,共40分 40% 单项选择题占分比值最大,占比60%,因此建议在单选上面所花费的时间不能低于60分钟,同时,注意的是多项选择题中,每题2分,有2个及2个以上符合题意,若是一个错选,则不得分;若少选,所选项0、5分。在多项选择题型中,若遇到模棱两可的选项时候,可以多思考下,若没有十分把握,也可以选择确定的答案,放弃不确定答案。二、教材体系介绍章节 主要内容 复习重点与难点 第一部分:实务通用过程 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结案 重点:掌握每个助人阶段的工作任务、内容、方法和技巧;难点:每个阶段的识别;以及评估的方式 第二部分:主要人群 儿童、青少年、老年、妇女、残疾人、矫正、优抚安置以及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重点:人群基本需要和问题、服务的主要内容和方法;难点:人群领域多,切忌混淆;且不同理论方法区分 第三部分:主要领域 家庭、学校、社区、医务以及企业社会工作 重点:各个领域的主要内容与方法难点:内容较多,注重对理论方法的理解;考试出题较为灵活,结合案例情境 三、2020初级实务章节考点分布章节 单选 多选 主要考点 第一章 5 3 ①接案②接案前的准备③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④收集服务对象的资料⑤预估的目的和任务⑥结案⑦结案阶段的主要任务 第二章 5 2 ①儿童的特点和需要②促进儿童健康成长③儿童社会工作实务的原则④以家庭为中心的方法⑤开展儿童支持服务⑥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倡导的方法 第三章 5 1 ①青少年的需要及问题②社会工作方法在青少年服务中运用的整合性③服务青少年成长发展方面④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特点及原则④促进青少年个体发展的社会工作服务 第四章 4 2 ①老年社会工作应注意的事项②老年人的需要③老年人社区照顾④老年人机构照顾④老年人问题和需求⑥评估的目的与方法 第五章 6 1 ①妇女的需要和问题②性别视角的妇女社会工作方法③针对妇女暴力行为的干预⑤妇女赋权的方法⑥针对妇女的婚姻暴力 第六章 5 1 ①残疾人的需求及问题②残疾人服务的发展③促进残疾人就业权利实现的方法④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的个案管理⑤残疾人就业的支持性资源 第七章 4 1 ①针对涉毒人员的社会工作介入②社区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③个案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④服务对象的特点 第八章 3 2 ①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特点及需要②军休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③光荣院社会工作的内容④介入策略 第九章 5 1 ①医疗教助②临时救助③最低生活保障④社区为本的综合性救助方法⑤就业救助 第十章 3 2 ①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②家庭社会工作的一些重要概念和理论③家庭干预的常用技巧 第十一章 3 0 ①学校社会工作传统方法创新②满足全体学生发展性需要的学校社会工作③满足遭遇伤害的学生保护性需要的学校社会工作④学校社会工作对学生学业困境的介人 第十二章 4 2 ①社区社会工作的过程②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③社区分析④扩大社区参与⑤促进居民参与,解决社区问题⑥建立社区支持网络 第十三章 5 3 ①以患者为中心②医院社会工作实务③精神卫生领域社会工作常用方法④评估 第十四章 3 0 ①企业社会工作的特点②企业社会工作对象③个案工作在企业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四、题型分析1、记忆型——对应教材有些父母与青春期孩子沟通时不会表达自己的感受。为了提升父母与"青春期”孩子有效沟通的能力,社会工作者小秦拟依据“父母效能训练模式”辅导父母学习使用"我一讯息"技巧与孩子沟通。根据这一技巧的要求,小秦合适的做法是帮助父母( )A、觉察自己的倾听能力B、了解自己的沟通方式C、从“我”的角度出发看待世界D、以“我”开头传达信息与子女沟通参考答案:D解析:“使用“我一讯息”:即训练父母学习以我开头来传达讯息与子女沟通。并且能传达父母的需求,展现对子女的同理心。2、理解型——举一反三小张夫妻俩都有一个升迁机会,丈夫认为妻子应该以家庭为主,负责照顾一家老小。从社会性别视角来看,社会工作者的下列回应中,正确的是( )A、“女人擅长家务,应该以家庭为主”B、“女人的升迁机会确实很难得,当然不能放弃”C、“男人在工作中的发展空间更大,应以事业为重”D、“照顾家庭是夫妻双方的事情,应共同协商承担”参考答案:D3、应用型——适合适宜张某因诈骗罪在监狱服刑15年,获假释出狱后在社区接受三年的矫正服务,社会工作者小秦接受任务后,认真查阅张某的相关档案材料,做了充分准备。与张某第一次见面时,小秦用尊重、接纳、关怀的价值理念与张某进行交谈,下面交谈恰当的是( )A、“请您告诉我您的姓名、年龄和犯罪事实,好吗?”B、“您了解社区的纪律和规定吗?”C、 “刚才我握您的手觉得冰冷,您的身体有什么不舒服吗?”D、 “我看到您一个人很孤独,您的太太和孩子为什么离开您?”参考答案:C五、复习思路1、全面掌握教材基础知识。阅读教材,对整个书本有整体的认识和了解,掌握该科目的知识点框架。2、结合大纲,系统复习。在复习前期,形成对整个内容的框架和结构,掌握考试范围,然后各个知识点击破,深入理解每一章节的考试要点。也需要关注当下的民生热点和事实,结合社会工作专业进行思考,形成专业思维,这样也有利于对专业和考试的理解。3、注意新增和改动。2020年的初级社会工作实务教材有较多的改动,例如今年的考试中提到“学校社会工作传统方法创新”、“学校社会工作对学生学业困境的介人”等,都是属于新教材变动较大的内容,这些都是考生需要注意的。4、线上辅导和学习。跟着经验丰富的辅导老师,解决考试中薄弱环节,针对重点难点进行深入解析。在老师指导下,提高自己复习效率,更轻松的通过考试。5、试题模拟训练。在复习完该章节后,可以对所学的进行巩固和检测,通过训练题、模拟题等测试,不断检验自己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因此,在复习的时候还是不能掉以轻心,扎扎实实做好复习,一个一个知识点的啃,做到“心中有粮,考试不慌”。

社会工作者实务十四章

250 评论(10)

V大米爸爸V

一、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二、儿童社会工作

三、青少年社会工作

四、老年社会工作

五、妇女社会工作

六、残疾人社会工作

七、矫正社会工作

八、优抚安置社会工作

九、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十、家庭社会工作

十一、学校社会工作

十二、社区社会工作

十三、医务社会工作

十四、企业社会工作

《初级社会工作实务》:难度:★★

《初级社会工作失误》针对实务性工作上的内容,是社会工作者从业后接触的真实领域,需要把知识融入真实情况,着重考案例,题目灵活多变。结合实际考点,理解记忆,把题目分析后再针对应考的知识点进行应答,不要答非所问。均为选择题。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难度:★★★★★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难度较大,考查从业者运用社会工作知识来服务对象的需求,评估问题,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结合练习题进行理解记忆,在实例练习的基础上牢记知识重点,教材中的案例和配套练习册上的案例。实务建立在综合能力的基础上。均为案例分析题。

中级多了一、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

(一)通用过程模式的基本视角

(二)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

(三)运用通用过程模式应考虑的因素

(四)通用过程模式的四个基本系统对社会工作实务的作用

164 评论(8)

暗了个然

社会工作实务介入通用过程知识点

关于介入又称社会工作的实施、行动、执行和改变,是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采取行动,按照服务协议落实社会工作计划的目标,帮助服务对象改变,解决预估中确认的问题,从而实现助人计划的重要环节。下面由我为大家分享社会工作实务介入通用过程知识点,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介入的特点

1.含义

介入又称社会工作的实施、行动、执行和改变,是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采取行动,按照服务协议落实社会工作计划的目标,帮助服务对象改变,解决预估中确认的问题,从而实现助人计划的重要环节。

2 .介入的特点

(1)介入是有计划、有目标的行动。

(2)干预是介入的核心。

(3)物质帮助和精神支持并重。

(4)介入有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

(二)介入的分类

1.直接介入

直接介入是指以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为关注对象,针对他们所采取的行动,重点在于改变服务对象家庭或群体内的人际交往,或改变个人、家庭和群体与其环境中的个人和社会系统的关系和互动方式。

2 .间接介入

间接介入是指以个人、家庭、小组、组织和社区以至更大的社会系统为关注对象,由社会工作者代表服务对象采取行动,通过介入服务对象以外的其他系统间接帮助他们的行动。间接系统的介入通常也称为改变环境的工作或中观和宏观社会工作实务。

(三)选择介入行动的原则

1.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

2 .个别化。

3 .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

4 .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

5 .瞄准服务目标。

6 .考虑经济效益 (效率)。

(四)直接介入的行动及策略

1.促使服务对象运用现有资源

(1)帮助服务对象运用自己的内在资源,以达到改变的目标。在这里,社会工作者主要扮演辅导者、促进者、提供意见者和教育者的角色。

(2 )帮助服务对象运用现有的外部资源。运用外部资源的目的是将服务对象系统与资源系统联结起来以增强服务对象的社会功能。

2 .进行危机介入

危机介入是一种特殊的介人,目的在于去除服务对象的紧张情绪,恢复功能,使他们走出危机。危机介入的技巧包括:

(1)将焦点放在帮助服务对象恢复和发挥功能上,而不是解决整个问题。

(2)帮助宣泄由危机带来的紧张情绪,给予支持,以防精神崩溃。

(3)介入目标要现实。

(4)担任教导角色,包括告诉服务对象应该做什么,同时也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3 .运用活动作为介入的策略

活动是指针对某些既定的目标或者任务的行动。社会工作者运用活动作为帮助服务对象的介入行动,协助他们发展某些特别的社会技能,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运用活动作为介入策略时,要考虑下列因素:

(1)介入目标。活动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所以,活动一定要与介入目标相吻合。

(2)服务对象的情况。活动要符合服务对象的'能力和特殊需要。

(3)资源和设备的配合。开展活动需要场地、资金和设备,所以活动要与机构的能力和资源条件相配合。

4 .调解行动

调解行动是指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与环境中的系统一起找到利益共同点、从而带来改变的介入策略。调解的重点是通过服务对象与环境系统的互动,消除冲突,满足共同需要。

进行调解介入时,社会工作者要做到:

(1)帮助服务对象与环境系统进行接触。

(2)协助环境系统回应服务对象的需要。

(3)协助双方界定共同目标。

5 .运用影响力

为有效帮助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要有意识地运用各种能够影响服务对象改变的力量,包括:诱导、劝导、利用关系、利用环境。

(五)间接介入的行动及策略

1.运用和发掘社区人力资源

社会工作者代表服务对象争取社区资源时,常用的方法是让社区内有影响力的人物参与。

运用社区人力资源时的主要技巧包括:

(1)识别谁是有影响力的人。

(2)具有与“有影响力”的人建立关系、与服务对象一道工作的技巧。

(3)具有说服和游说、令人信服的陈述和表达技巧。

(4)把握工作目标的技巧。

2 .协调和连接各种服务资源

与系统在一个地区内能够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的常常不止一个机构或者组织,但它们都各有自己的助人计划。因此,社会工作者需要将这些服务资源进行协调,并注意掌握一些原则。协调服务时,社会工作者要掌握下列原则:

(1) 团结不同专业的服务人员以实现共同目标。

(2) 了解各方的不同观点,协助建立共同目标。

(3)识别各专业的长处和差别,划分职责。

(4)与各方沟通情况,为有效协调打下基础。

(5)协调前广泛收集资料,提高协调效率,减少协调成本。

3 .制订计划创新资源

当发现社会有新的需要但却缺乏有效服务资源时,社会工作者就要考虑筹划发展新资源。

发展创新服务和资源时要留意:

(1)控制规模。

(2)争取机构和社区的支持。

(3)设立必要的组织以承担工作。

(4)社会工作者角色依计划的性质而定。

4 .改变环境

改变环境的工作也称环境介入、环境改变术,其目的在于改变服务对象周围的环境,以促成服务对象的改变,达到服务的目标。

环境介入中的“环境”一词意指围绕着服务对象的整个外部世界。环境介入不仅包括改变环境的意图和努力,同时也包含通过对环境状态的影响进行分析,而改变个人和集体观念的过程。

5 .改变组织或机构的政策、工作程序、工作方式

当组织或机构不能满足服务对象需要、阻碍服务对象社会功能发挥时,就要尝试去改变组织的结构与功能来满足服务对象系统的需要。

当社会工作者希望从内部改变组织时要运用如下技巧:

(1)在了解评估机构的基础上识别需要改进的地方。

(2)全员参与。

(3)以合作而不是对抗的方法推衍改变。

127 评论(9)

spicyqiezi

考友们都准备好2018年初级社会工作者考试了吗?本文“2018年初级社会工作者实务重点:优抚安置工作方法”,跟着来了解一下吧。要相信只要自己有足够的实力,无论考什么都不会害怕!更多资讯动态请关注栏目的更新!

2018年初级社会工作者实务重点:优抚安置工作方法

一、优抚安置社会工作各领域需掌握的共性方法

如何协助服务对象适应角色转变,引导服务对象找到当下生命的意义,介入服务对象面临的严重情境性事件或发展性的声明转折,帮助工作人员进行压力释放和情绪调适,是优抚安置各领域社会工作者面临的共性问题。

(1)认知和情绪问题的处理方法——敏感、焦虑、紧张、失落与无奈 认知行为模型的焦点在于重构认知、改变行为,其中比较熟知的是艾利斯(简称REBT)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

在REBT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充当着咨询者和教育者的角色,其实质是要引导服务对象树立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①要让服务对象明白,不是个人遭遇的事件而是个人的非理性信念造成了情绪和行为上的困扰,以及如何通过认知改变来改善情绪和行为;②社会工作者要帮助服务对象探查隐藏在情绪困扰后面的“自语”,借此明确问题的所在;③与非理性信念辩论是REBT的核心,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认知技术帮助服务对象质疑非理性信念和思维,认识其对当前和今后生活的影响,进而产生放弃这些不合理信念的愿望和行动;④社会工作者引导服务对象对军队到地方这个环境事件做出适宜的理性的反应,接受组织安排的现实,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观,积极参与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2)精神问题的解决方法——寻求当下生命的意义按照费希尔在观察和描述精神对于老人的重要性时总结的五个共同主题,社会工作者在为优抚安置对象提供社会工作服务时,应做到:①要引导服务对象珍惜“现在”的重要性,包括欣赏时间的珍贵,以及真实地活在离开部队后的当下,“学习享受活着”;②要引导服务对象找到往事的意义,以曾经的军旅生涯经历来建构生命的意义,这是人生回顾过程的重要作用;③在人生回顾的过程中,帮助服务对象直面自己的局限;④引导服务对象坦然接受生活中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重新激活疏远的关系,寻求与自己、与他人的和解;⑤引导服务对象“拓展个人爱和同情的圈子”,力所能及地关怀他人、服务社会。

(3)危机干预方法——最小的努力产生最大的效果危机是由于个人生活中的紧急或突发事件使个人原有的满意状态有所改变,导致出现不平衡,或者失去稳定的一种状态。优抚安置领域常见的危机情境包括离开部队、突发性伤残、长期的慢性病折磨、面临新的人际关系、艰难的事业选择、缺乏社会支持、相对封闭的环境、失业、死亡等。詹姆斯和吉利兰提出了三种危机干预模型,即:平衡模型,认知模型,心理转折模型。

(4)对工作人员压力问题的处理方法——建立支持性小组 社会工作者可以开办工作人员支持小组,给他们提供情绪上的支持和具体的建议,让工作效率更高,更有收获。支持性小组可以围绕特定的主题开展活动,诸如时间管理、冲突化解、满足工作人员谈论工作的努力和磨难方面的需要等。

174 评论(13)

美丽先生的店

二、优抚医院和光荣院的介人重点和方法

(1)处理死亡与濒临死亡问题的方法 临终关怀是指向临终服务对象及其家属提供一种全面的照料,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使临终服务对象的生命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生命质量得到提高,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使临终服务对象在临终时能够无痛苦、安宁、舒适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

①临终服务对象的需要

a.身体方面的需要,主要是害怕延长身体上的不适或者痛苦,关心自己的身体形象和其他人对自己的观感。

b.情感和心理方面的需要,主要包括需要尽可能长地保持对自己生命的某种掌控感;需要有机会在一个安全的、能接纳他们可能会有的多种多样的感受的氛围里谈论即将到来的死亡;需要时间调整自己适应即将离世这一现实。

c.社会生活方面的需要,主要是需要跟家人和朋友保持接触。

d.精神方面的需要,主要是努力寻求生命的意义。

②临终服务对象的五个心理反应阶段

目前国际上对于临终病人的心理分期比较公认的是美国心理学专家罗斯博士的五个心理反应阶段,即:否认期、愤怒期、讨价还价期、抑郁期、接受期。我国临终病人在否认期之前存在一个明显的回避期,这与我国的传统习俗、历史文化背景有关。

③社会工作者应做的针对性工作

a.否认期。要真诚地对待服务对象,但不要揭穿服务对象的防卫机制,经常陪伴服务对象,愿意与服务对象讨论死亡的话题。

b.愤怒期。要倾听服务对象的心理感受,允许服务对象有发怒、抱怨、不合作等发泄行为,做好家属的工作,给予服务对象宽容、关爱和理解。

c.讨价还价期。要予以指导和帮助,使服务对象更好地配合治疗,控制症状。

d.抑郁期。要给予服务对象精神支持,陪伴服务对象,预防自杀,尽量满足服务对象的合理要求。

e.接受期。要尊重服务对象,减少外界干扰,不强迫与服务对象交谈,加强生活护理。(2)对体恤性与亲密关系需要的处理方法 性与亲密关系是人们心理社会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在院伤残、孤老优抚对象大多无亲无故、无儿无女,且以男性居多,优抚安置领域的工作人员倾向于避免与他们讨论性和亲密关系。社会工作者应该组织尽可能多的社交联谊活动,以满足服务对象对归属与爱的需要。

(3)失禁问题的处理方法迪特里克总结的泌尿失禁的处置方法包括压迫型、紧迫型、溢出型、功能型等方法。小便失禁对服务对象来说是非常私密的事情,当社会工作者介入之后,就有可能公开了。尽管切实了解服务对象的健康问题对于制订干预方案非常重要,但谨慎对待这种很深人的隐私问题是有必要的。

(4)对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问题的预防方法 服务对象的药物滥用和药物依赖分为服用违禁药物和滥用处方药两类。最常见的是滥用处方药。服务对象滥用药物的情况大多发生在治疗抑郁症、焦虑症、慢性病引起的病痛和失眠症的时候。针对这些病痛所开的抗抑郁类药物、镇静剂、镇痛剂和安眠药属于精神调节类药物,持续服用或误用这些药物会导致服务对象和药物间形成不健康的关系。社会工作者要把监察服务对象的服药情况纳入评估工作,使之成为固定的一部分。

242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