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08

赵大宝宝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北京社会工作者确诊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螃蟹横走

已采纳

新增的确诊病例,在同一小区这个小区,肯定会被封闭进行隔离的,里边的人最好在家里居家隔离,千万不要串门,一定要带好口罩,进行新冠的检测。

北京社会工作者确诊

296 评论(11)

xiaohoulee

因为还没考试。2022年北京社会工作者考试延期至12月24、25日进行,考试暂未进行,证书领取是成绩出来之后进行预计2023年。社工证分两种,分别是《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和《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

163 评论(9)

cathyzhou214

北京报考《社会工作者》要什么条件?社会工作者的报考条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守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符合相应等级社会工作师报名的具体条件。社会工作者一共分三个级别,满足条件的考生均可申请参加相应级别的考试。社会工作者资格证报考条件是什么社会工作者的报考条件(助理)社会工作者:1、取得高中或者中专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4年;2、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大专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2年;3、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应届毕业生;4、取得其他专业大专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4年;5、取得其他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2年。(中级)社会工作者:1、取得高中或者中专学历,并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后,从事社会工作满6年;2、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或学位,从事社会工作满4年;3、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大学本科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3年;4、取得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从事社会工作满1年;5、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博士学位;6、取得其他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其从事社会工作年限相应增加2年。(高级)社会工作者:根据《高级社会工作师评价办法》第十二条报名参加考试的人员,需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遵守宪法、法律、法规,热爱社会工作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2、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3、在通过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取得社会工作师(中级)资格后,从事社会工作满5年,截止日期为考试报名年度的当年年底。社会工作师证有什么用1、领取证书后,可以享受国家政策的补贴,如果从事工作,也有一定的有利条件。2、可以在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卫生、司法等部门,在这些部门从事政策研究的工作岗位或者独立的政策研究工作。如果你打算从事街道或者社区工作,那么这个证书会对你有用。不过需要相关工作经验才能考的,但是有学历或者学历更高的人去考对工作经验会放宽一些。3、可以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卫生服务、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160 评论(10)

miamia小牛牛

社会工作者考试三个级别各科目试卷满分均为100分,合格分数线为60分。自2019年起,社会工作者考试在“三区三州”单独划定合格标准线。合格标准会低于固定60分的合格标准,通过地方分数线的报考人员可以获得当地有效资格证书或成绩合格证明。2022年北京社会工作者考试因疫情原因停考,2023年的考试通知还没有公布。

211 评论(13)

杜佳妮625

本人是北京已经在岗两年的社区工作者人员,我想我还是比较有资格来说这个问题的。先讲讲好的吧,好的就是工作稳定,离家近,通勤很方便,工作氛围很轻松,同事好交流,平常干好领导分配的工作就行,空闲时间还可以摸个鱼。不好的就是忙起来是真忙,脚不碰地的那种,自己的休息时间会被占,一般出现在节假日,办活动的时候,但也不是天天都这样。关于薪资,平常是5000左右,年终奖会有10000左右,能顾得上我日常的开销。总体来说我感觉还是不错的,下面我就来给一些考社工的建议。首先就是学习方法,我用的任义社工课和中公社区考试一本通,主抓视频课的学习,用对了,这个方法是很有效的。备考内容需要背的居多,自己学和背,都很浪费时间,我跟着任义老师学用了两星期就把基础知识学透了,这个课有一个特牛的方法,就是理解记忆,先把知识点讲的彻底明白了,再让去记知识点的内容,那就容易了好多,有些甚至连背都不用,节省了一大半的时间,真的是理解记忆最好的课了。而且在视频课中,老师还会讲做题方法,每种题型都会总结出来不同的方法,例如公文写作,就是直接把模板总结好,一步一步的把填补内容给过一遍,这样做题的效率很高,小白用这一个课,完全足够。通过在视频课里学到的知识和做题技巧来刷题,效果直接拉满,正确率很高,而且做题的速度也十分可观,短期内备考,这个课一定得是必刷项。刷题要注意的就是,不是做做题就可以了,要对自己有一个分析和定位,及时的查漏补缺,复盘错题,能做到这个几点,一次上岸绝对没问题。我的分享就是这些了。希望大家能早日上岸哦。

175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