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51

缠藤小妖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以专业优势服务社会工作者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长安三太子

已采纳

专业社会工作者的思索与反思

作为一个社工呢,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善于协调各种资源满足服务对象需要、解决社会问题的专业优势,善于使用义工的力量,并有效管理和激励。那么,下面是由我为大家分享专业社会工作者的思索与反思,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1、相信服务对象的生命潜能,并拼命充分挖掘。

助人自助,挖掘服务对象的生命潜能是社工的理念和奋斗目标。《老子》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作为社工,我们要帮助服务对象,但是我们更要让让他们学会自己帮助自己。我们社工发展还不成熟,大多社工工作中会评估服务对象的困难、需要,然后设法帮助其解决困难,但是很少想到怎样挖掘其生命潜能,让其“自助”。要相信服务对象的生命潜能,要“助人”,更要“自助”,这样才是合格的社工。

2、喜欢做社工才去做社工。

接触了很多机构,印象深刻的是好多机构的员工都很有激情很有活力,他们整天都很快乐、经常笑,而且稳定性很高,有很多资深员工。看到他们工作这么有激情有活力,我忍不住问他们原因,他们都坦言自己做社工前知道自己不会很有钱,但是真的很喜欢社工这份工作,从中也能得到很多快乐和收获。社工刚刚起步,很多东西还是很不完善,包括社会的不了解和工资等待遇偏低等等,所以很多同学都不知道自己应不应该做社工,现在我一直都在思考的问题是:自身能不能做社工。我一直告诉自己:一定要喜欢社工才去做社工,要做就要做得有激情有活力有快乐有笑声有梦想。

3、社工要主动服务。

好多机构其实也有很多社会服务,例如低保等,但是政府和有关部门比较习惯于等待服务对象上门索取服务,而不是主动提供服务,往往是推出一项服务,然后贴几个布告、发个文件宣传一下就算了,然后等待符合条件的人申请。不过因为我们发展不均衡,广大的农村更是信息闭塞,所以很多最需要的农民往往因为不能及时了解政府的服务信息而没有及时申请服务,造成基本上是了解服务信息的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的亲友申请服务的比较多,这样就影响了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剧了社会矛盾。如果我们能主动服务,“主动接触缺乏求助动机、不认识社区资源及服务,惟有服务需要之长者,进行服务需要评估,及转介接受正规服务”。“主动接触”几个字就看出了服务的主动精神,体现了社工平等的价值观,说明社工不是站在一个高高的位置对服务对象说“你有服务需要,我能帮助你,你来找我吧”。并且还有实实在在的行动。大陆社工应努力学习、实践这种主动服务精神,主动告诉服务对象我能做什么是您需要的。

4、善于使用志愿者的力量。

我看到过好多社会福利机构对志愿者的使用、激励等不错,效果很好,达到了既减轻机构的工作量、运行成本等,又给有心人提供服务社会、他人的机会和平台,也让有关服务对象得到了很好的帮助的目的和效果。这么说来,要是作为一个社工呢,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善于协调各种资源满足服务对象需要、解决社会问题的专业优势,善于使用义工的力量,并有效管理和激励。

5、很多时候专业的理念等体现在非专业的活动或者行为中。

前辈说过:“一天社工,一辈子社工”,我很认同。社工的价值理念是很好的.,会影响你看问题的视角、做事的技巧等,甚至影响到你日常的行为。许多非专业的活动背后也需要深深的社工基本的价值理念支持:平等、接纳、不歧视。要设身处地的从服务对象的出境出发思考问题,多交流。

6、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机构要有很好的发展团队力量很重要。机构的团队合作的很好,分工也明确。例如社工就是做个案、服务评估等专业工作,活动程序员/活动程序助理就策划、带一些简单的小组等,还有负责煮饭、保洁等,都是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在做他们擅自的事情。不过现在好多社工机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起步晚、刚发展、不成熟、不完善的原因,经常要做一些非专业的事情,例如很多社工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在行政事务上边,做一些文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做的事情,经常不是在做专业的事情。他们也不会很详细的划分文员、活动程序员、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等工作,而是多招点社工,都由社工来做,但是其实很多时候好些时期别的专业背景的人做会比社工做更好点。很希望能让专业的人作专业的事,社工就干社工该做的事。

7、社工要好好学社工的知识,运用起来的时候要根据内化的东西灵活运用。

这些道理看起来是很简单的,但是实际挺难的。比如有的社工做个案的时候都会按照社工和服务对象成九十度角坐的座位摆设。其实不用这样子呀,效果一样也会很好,跟老师讲的不那样子坐就不好不是一样的。“让服务对象去挑选他们喜欢的坐法”,我觉得这样更好,体现尊重、案主自决等社工理念和价值观。

8、策划、实施一个服务的目的是服务对象的需要而不是社工的需要。

曾经的困惑――自身很努力的去交流、提供服务,但是有时候会得不到服务对象的回应或者看不到服务对象的改变,令自己很有挫败感、沮丧感。其中有同学提出过一个问题――你为什么总想让服务对象改变,你这种想法是出于你的需要还是服务对象的需要?这是一个尖锐的问题,初听的时候觉得很震惊,然后深思。社工,需要以服务对象的需要为出发点。

9、社工提供服务应该是先“个别关怀”,然后才是“全面照顾”。

香港有的机构提出“个别关怀、全面照顾”的理念提得非常棒,不是因为内容,而是因为顺序――先“个别”再“全面”。怎样处理两者的关系其实对机构的服务开展很有影响。社工提供社会服务应该是先“个别关怀”,先关注个别人、少数群体的利益,因为每个生命都是独特的,各自的服务需求不一样,太强调“全面照顾”服务就会太一般化,没有满足大多数人的需要,让服务对象感觉你的服务离她的需要太有差距了,没有亲切感,影响到接纳等问题。

以专业优势服务社会工作者

83 评论(10)

吾ci吾ci5757

01 “五社联动”是什么? “五社联动”是以 社区 为平台、 社会工作者 为支撑、 社区社会组织 为载体、 社区志愿者 为辅助、 社区公益慈善资源 为补充的新型社区治理机制。 “五社联动”立足社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政府购买服务为牵引,旨在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赋能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和社区居民,发掘和利用社区公益慈善资源,提升社区治理效能,推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02 “五社联动”的五个要素应发挥什么功能? ●社区        有效发挥社区基础平台作用,社区“两委”积极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动员社区志愿者,吸纳社区公益慈善资源,支持、监督社工机构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鼓励、支持社区工作者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提升转化为社工人才。有条件的城乡社区探索建立社会工作服务站(室)。社区工作者加强与专业社工协作,为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居民赋能,带动社区志愿者服务居民群众,共同解决社区问题。 ●社会工作者 开展居民服务需求调研,策划服务项目,参与或督导项目实施,为社区工作者和社区志愿者提供专业参谋、实践指引和服务指导;对民政系统干部职工和社区工作者开展社会工作知识培训,孵化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社工机构积极参与社会工作服务站(室)的运营管理,负责所承接项目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内部督导,高质量组织实施社工项目。 ●社区社会组织 承接、实施社区公益项目或活动,组织居民开展自助互助服务,在提供社区服务、扩大居民参与、培育社区文化、促进社区和谐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社区志愿者 发挥自身特长和优势,在专业社工和社区工作者的带动引领下,积极参与社区自助互助服务和社区治理。 ●社区公益慈善资源 包括社区可获得、可支配,用于回应社区需求、提供社区服务、解决社区问题的一切物质、资金、技术、服务等社会资源。社区开发利用好相关社会资源,社会工作者当好资源链接者,为服务困难群众、促进社区治理汇聚社会力量。 03 “五社联动”的优势有哪些? “五社联动”具有联动更广、格局更大、站位更高的社会治理行动框架。这是因为“五社联动”包含的行动主体更多,同时纳入了独立的资源要素,运作的基础更为广博。故而,相较于"三社联动”,“五社联动”具有三个方面的优势: 一是主体更为丰富,资源可获得性更强。与“三社”相比,“五社”增加了社区志愿者和社区公益慈善资源,为社区治理注入了更多的人力和资源能量。  二是改变单一“输血式”政府供给,为社区注入动力。“五社联动”模式吸纳社区志愿者和社区慈善资源力量,能够改变“三社联动”模式中政府单一“输血式”的资源投入模式,拓宽社区集资路径、减少政府资金短缺给社区建设带来的制约,并且增强社区自身活力和能动性。 三是培育社区治理活跃力量,增强社区行动能力。在“五社联动”的实践中,社工的专业优势更加充分发挥,成为桥梁纽带和重要驱动力量,社区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社区志愿者队伍的壮大、社区公益慈善资源的注入,促进了居民群众广泛参与,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水平积极可期。

91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