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糊喵星人
(一)通用过程模式的内涵 通用过程模式的内涵 概念 1、通用过程模式是对社会工作实务活动共性的概括和总结。 2、通用过程模式涵盖了社会工作实务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系统。 强调整各价值观 社会工作通用过程模式整合了社会工作核心价值观,在每一个阶段强调服务对象的参与,体现对服务对象的接纳。 1、强调全人服务观。 社会工作实务过程是一个有结构、有步骤、彼此连贯、有逻辑练习的整体,每个阶段有必须完成的任务。 2、强调社会工作实务是结构化的规范性实务活动。 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用于帮助个人、家庭、小组和社区工作中,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通用方法,对助人活动的基本和方法概括。 (二)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 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社1、会工作实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不仅要为服务对象提供个人化辅导,满足服务对象小,同时还要协调好有共同需要和问题的团体和社区。 2、其焦点在个人、群体、社会和经济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上。 系统理论 1、社会工作的系统视角 (1)系统是社会系统内各个成员如家庭、邻居、医患、小组、机构等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2)社会工作的系统视角强调客观评估生活环境,以及个人问题与环境二者之间的关系。 2、系统视角下社会工作实务的着重点 (1)注重个人整体性和完整性 (2)强调社会系统家庭对人的行为和生活状态影响 (3)注重运用社会资源,包括正式和非正式的社会网络资源 3、社会工作的系统视角 (1)对问题分析不再是个人归因; (2)对个人问题的评估不仅是个人生理或心理方面,还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等各层次相关外在环境进行评估; (3)动态性实务过程。不断地、连续地评估服务对象问题; (4)整合的实务取向。 生态系统理论 1、实务分析框架 (1)栖息地。指人生活的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 (2)生存空间。指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扮演的角色。 2、评估的核心内容 (1)生命周期:人作为生物体出生到死亡过程。社会工作者运用“时间线”重新整各历史事件,找出不同社会力量帮助服务对象。 (2)人际关联:对人际关联评估是认识人与环境关系的重要指标。 (3)能力:个人与社会环境互动过程中掌握环境的能力。 (4)角色:个人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 (5)地位与栖息地:地位是个人在社会环境中拥有的成员地位,栖息地指人生存的环境。 (6)适应力:人与环境互动过程,个人较好扮演社会角色,较好适应社会环境。 3、生态系统理论的焦点 (1)人与环境是互动的,两者互惠,形成较好调适关系; (2)人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行动者; (3)个人问题要在所处环境理解和判断。 优势视角和增能理论 1、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实务的特点 (1)不把服务对象看成是“有问题”的人。 (2)重视服务对象自身的优势。 (3)强调整全性干预服务。强调完整与整体,综合考虑问题,重视服务对象自身。 2、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实务的重点 (1)个人、小组、家庭和社区都有优点,强调内在和外在资源。 (2)贫穷、歧视、疾病既是困难,也会成为机遇和挑战。 (3)人的成长和转变的能力是巨大。 (4)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协助配合。 (5)每一种环境都充满资源。
水蓝色的风铃
社会工作通用过程6阶段
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活动,用以协助个人、群体、社区去强化或恢复能力,以发挥其社会功能,并创造有助于达成其目标的社会条件。那么社会工作通用过程6阶段分别是什么呢?
接案
2.服务对象类型:自愿型和非自愿型
3.面谈主要任务:
(1)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
(2)澄清角色期望与义务
(3)激励并促使服务对象进入角色
(4)促进和诱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政变
(5)达成初步协议
机构和社工者可提供的服务、对服务对象的问题的初步界定、相互角色期望及暂定的工作时长
(6)决定工作进程
终止服务、转介其他服务,进入下一个助人阶段
4.面谈的技巧:
(1)主动介绍自己
(2)沟通
治疗性沟通:通过交往选到一个人对其他人进行帮助的日的
(3)倾听
5.资料收集的内容
个人资料、身体情况、服务对象的特点及能力、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
6.资料收集的途径
(1)询问(会谈、角色扮演、问卷)
(2)咨询
(3)观察(家访或深入社区调查)
(4)利用已有资料
(5)问卷调查
7.接案注意事项
(1)决定是否需要紧急介入
遇到紧急情况跳过接案等程序.直接进行干预程序
(2)权衡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
(3)决定问题的优先次序
先易后难,为服务对象建立信心
(4)保证服务对象所要求的服务符合服务机构的工作范围
评估
1评估的目的
(1)考察社会工作介入效果、服务对象进步情况及介入目标的实现程度
(2)总结工作经验,改善工作方法和技巧,提升服务水平
(3)验证社会工作方法的有效性
(4)进行社会工作研究
2评估类型
(1)过程评估
(2)结果评估
3收集评估资料的方法
(1)利用档案记录进行评估
(2)收集服务对象对介入过程和结果的意见和看法
(3)使用调查方法,收集介入效果的数据和事实资料
4评估方法
基线测量评估
▲定义:在介入开始时对服务列象的状况进行测量,建立一个基线作为对介八行动效果进行衡量的
标准基线,以评估介入前后的变化
▲操作程序:建立基线→进行介入期测量→分析和比较
5注意事项
(1)注重社会工作者的自我评估和反思
(2)调动服务对象的积极性
(3)评估方法要与社会工作的价值相吻合,并注意保密
(4)要切合实际需要
介入
1介人类型
直接介入、问接介入、综合介入
2介入原则
(1)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
(2)个别化
(3)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
(4)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
(5)瞄准服务目标
(6)考虑经济效益
计划
1制训计划原则
(1)要有服务对象的参与
(2)尊重服务对象意愿
(3)详细而具体
(4)计划与工作的目的、宗旨相符
2制订计划方法
(1)确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
(2)向服务对象解释设定目标的目的
(3)共同选择适当的`目标
(4)与服务对象讨论目标的可行性和可能的利弊
(5)确定目标并决定目标的先后次序
(6)目标要具有具体、可测、可操作性
3 介入方法: 个人辅导、小组活动、礼区介入、网络构建、政策倡导
4 介入系统: 个人、家庭、小组、社区及宏观社会系统
5 介入行动: 危机干预、资源整合、经济援助、安置服务
预估
1 预估的主要任务
(1)识别服务对象问冠的客观因素
背景资科、所处环境、问题持续的时间、使用过的处理问题的方法
(2)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
服务对象的实际感受
(3)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及足问题延续的因素
(4)识别服务对象及环境的积极因索即找到积极的资源帮助解决问题
(5)决定提供服务的方式和内辑
2 预估的基本步骤
(1)探究服务对象的情况、问题与需要
▲服务对象不能解决问题的原因:
a.服务对象对问题的看法
b.服务对象对问题处理方法的看法
c.政府的政策
d.与资源网络的联系
(2)分析服务对象的资料并作出预什摘要
▲对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要作出解释
▲列出解决问胚口标及先后次序
▲决定介入的策略
▲撰写预估摘要
a.对服务对蒙自身系统的预估
b.对胜务对象家庭系统的预估
c.对服务对象所处社会系统的预估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