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等二爷de22
1.从工作职责出发,设计量化考核指标。从工作量、工作质量、工作效率三个维度设置绩效考核指标,并对考核指标进行量化。(1)工作量维度。例如撰写文稿的工作,可用撰写各类文稿的数量来衡量工作量。有些工作不是单纯的一个步骤就可以完成,则进行流程化分析,从每个流程步骤对整个工作进行考核。例如组织培训,可用组织培训的次数、组织参加培训的人次、培训中发放材料的数量等量化指标对其进行衡量。(2)工作质量维度。例如撰写文稿,质量不过关就需要修改或者重写,可以用重复撰写文稿的次数来衡量工作质量。(3)工作效率维度。将考核中常用的“及时性”这一空泛的指标转化为延迟次数。对某项工作约定一个合理的期限,在该期限内未完成,即认为工作效率不达标。2、明确考核标准。对所确定的各项考核指标,设定明确、可依据的考核标准,约定具体的数量、完成时间要求及扣分标准,给绩效考核提供依据。例如,对“组织安排培训”这个指标的考核标准,明确要求相关负责部门每月25号前组织一次安全培训,而不是以往的“按时组织培训”。3、建立量化记录体系。设计工作日志和部门领导评价表格,以实现对每日每人的工作进行量化痕迹化管理,为绩效考核提供较为客观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主观因素对考核实施的影响。
玉子狗尾草
暑期社会实践随感(1) 2005.6.26天气:晴 暑期社会实践终于拉开了序幕。今天是我们实践的第一天,大家可以说是期盼已久了。第一天的任务是向临安城市居民做网络应用状况方面的问卷调查。整个小分队12人分成5组奔向临安市区的主要街道、公园广场、小区等居民集中地。我们小分队每位成员颇有信心的前往目的地做问卷调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碰到了各色各样的人,有些人态度很好,积极配合我们,非常愿意地填写表格而且对问卷的设计提出宝贵的建议;而另有一部分人显然态度恶劣,甚至针对我们```````。当然我们也只是在当初看不惯这些人,但后来想想搞社会调查或多或少会碰壁的,吃闭门羹再所难免,自然也不当一回事了。一个晚上下来我们基本完成了预期的目标,各个小组都分发完并且回收了问卷,顺利返校。第一天的实践使我们近距离的接触了社会,了解了社会,增加了社会阅历,感觉挺有收获的!暑期社会实践随感(2)2005.6.27天气:晴今天是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二天,我们依旧斗志昂扬,充满信心。今天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继续向临安市民发调查问卷同时宣传关于网络的一些基本知识以及上网搜索信息的小技巧。有了昨天的经历,今天再做同一件事自然而然更容易了些,少走了许多弯路。在昨天发调查问卷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上了年纪的大伯大妈一般不了解因特网,更不懂得如何上网浏览信息,所以我们就给他们关于因特网的宣传资料,而不是让他们填写调查问卷,老人们都极其愿意的表示会抽出时间看看资料,学些小知识,丰富生活。我们选择在居民较集中的比如超市、居民小区、广场等地边发问卷边宣传,一天下来发现发宣传资料比发调查问卷容易的多,市民态度普遍较好,我觉得这是今后做社会工作应该注意的,应该考虑到普通市民的利益,尽可能的做到双赢。暑期社会实践随感(3) 2005.6.28天气:晴今天是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三天,前两天我们完成了主要的实践任务,今天我们全组队员集中在一起对前两天所发的调查问卷做系统的整理。我们实际发了200份问卷,回收了200 份,可用195份。我们对填写者的年龄段、受教育程度、职业、月收入以及他们对网络的看法等很多方面做了全面细致的归类和统计。大家坐在一起很有精神的谈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有趣的事情和一些经验总结。此次宣传和调查活动对我们每位队员来说可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大家都感到收获颇丰。虽然,这期间有受冷遇的无奈,但更有成功的喜悦。我们经过在第一线的调查,获得了大量可靠的、科学的数据,为我们的统计分析提供了有效的参考。更为重要的是,我们锻炼了自己与人沟通的能力并提高了参与社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我们的社会主人翁意识。当我们被人冷漠地拒绝时,那种难受的心理难以表达;可当我们被热情的市民接待和得到他们的积极配合时,又是兴奋不已。虽然很累也很辛苦,但当看到我们将这些工作都顺利完成,看到不少市民因我们的活动而对网络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的疲劳和辛酸都烟消云散了。 暑期社会实践随感(4) ——苏州之行 2005.6.29天气:晴今天是我们暑期社会实践的最后一天,在人文学院沈云波老师的带领下,小分队12人兴致勃勃的来到苏州参观著名的园林建筑。当车子一到苏州城,我们就被苏州美丽的景色迷住了。大家对苏州之行都是充满期待的,今天终于到达目的地当然是迫不及待的想把苏州看个究竟。我们先后参观了饴圆、留圆、定圆还有其他著名的景点。看了之后真是大为观止,小小的园子居然也可以建成如此有特色,如此的建筑,真是意想不到。在参观途中我也懂得了园林建筑的小手段,比如说复廊、框景等等,这些表现手法都可以把有限的面积让游客们感觉山外有山,景外有景。苏州之行是我们暑期社会实践的最后一个环节,参加这次社会实践让我增加了社会阅历,增长了见识,同时让大家在旅途过程中相互照顾相互体贴,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真是发自肺腑的袒言没有枉费这次机会,今后肯定会更加积极的参加社会活动,在实践中锻炼自己!
小蝎子七七
为进一步引进和储备一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专业化优秀年轻干部人才,根据《南昌市党政储备人才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并结合实际,经研究,决定面向国(境)内外公开引进2022届优秀大学毕业生作为南昌市党政储备人才。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1.引进范围 2022届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毕业生,专业总体不限,重点引进机械电子类、生物工程类、化工制药类、能源动力类、水利类、经济与贸易类、规划类、建筑类、轻工纺织类、食品工程类专业,同时兼顾中文类、财政金融类、法律类、管理类、政治与社会类等专业。2.引进计划 全市共计划引进100名,实际引进人数以入闱考察、体检公示合格的人数确定。3.资格条件 引进人才资格条件应突出政治标准,注重引进质量,注重综合素质。同时,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3.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4.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5.国内高校2022届毕业生应于2022年度内(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取得相应层次学历学位证书;国(境)外高校毕业生应于2022年度内(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毕业并取得国家教育部认定的相应层次学历学位认证书; 有违法违纪违规行为、学术不端和道德品行问题的,或有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引进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情形的,不得引进。4.引进程序(一)网上报名(2022年10月下旬) 1.发布公告。南昌市委人才办于2022年10月22日发布人才引进公告。 2.自愿报名。符合条件的大学生根据个人意愿,自2022年10月25日9:00起,登录南昌市人才“港、网、窗”一体化服务平台()网上报名系统,下载并诚信填写《南昌市公开引进2022届优秀大学毕业生报名表》。报名时应将报名表签名原件扫描版上传至报名系统,报名上传的截止时间为2022年10月31日17:00。 3.资格初审。南昌市委人才办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初审,报名人员可登录报名系统查询个人资格初审情况,资格初审因报名上传材料不规范被退回修改补充的,修改补充的截止时间为2022年11月3日17:00。(二)评价考核(2022年11月) 1.初选评价。南昌市委人才办围绕引进人才的政治素质、成长经历、所学专业、在校表现、奖惩情况、能力特质等进行初选评价,并依据初选评价结果按引进计划数不高于1:10比例研究确定入闱面试考核人员名单。初选评价方式及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2.资格复审。南昌市委人才办对入闱面试考核人员进行资格复审,主要核对报名人员学历学位证书、报名表原件等,同时对有工作单位的还须提供单位同意报考证明。资格审查贯穿引进工作的全过程。 3.面试考核。南昌市委人才办组织通过资格复审的入闱面试考核人员参加面试考核,并根据面试考核表现情况进行评分。面试考核地点设在南昌市,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三)组织考察(2022年12月上中旬) 南昌市委人才办依据面试考核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引进计划数1:比例研究确定入闱考察人员名单,如遇末位同分的情况,一并入闱考察。考察合格的人员直接入闱体检。(四)体检公示(2022年12月中下旬) 南昌市委人才办统一组织入闱体检人员进行体检。体检工作参照公务员体检标准进行,体检费用由体检对象自理。体检合格的人员,将在网上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五)办理上编(2022年12月底左右) 通过体检公示人员统一作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并办理事业编制。具体落编单位将根据引进人才面试考核、学历层次、所学专业等情况统筹安排。5.培养举措 1.岗位安排。工作前3年(含试用期1年),统一安排到市、县区党政机关进行服务锻炼。服务锻炼前,由市委组织部开展岗前培训。服务锻炼期间,根据全市中心工作需要,有计划地选派到重大重点项目、信访维稳、国有企业、开放型经济、城市建管、乡村振兴等一线工作。试用期满、考核合格的,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有关规定进行定岗定级。 2.福利待遇。享受编制所在事业单位同类人员同等待遇,服务锻炼期间按照有关规定接转党组织关系,引进对象可申请享受南昌“人才10条”政策,按照学历层次分别给予博士、硕士一次性生活补贴5万元、3万元。 3.管理使用。按照《南昌市党政储备人才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将引进人才纳入全市优秀年轻干部队伍进行统筹管理,并建立个人成长档案。服务锻炼期间实行“导师制”,统一安排服务锻炼单位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担任导师,进行结对帮带。3年服务锻炼期满后,结合个人意愿、专业特长、业绩表现、组织考核等情况,有计划、分步骤、重匹配地进行重点培养和使用。 本公告及其他未尽事宜由中共南昌市委人才办负责解释。 咨询电话:、83886051。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