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97

爱紫色的射手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初级社会工作者入门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湛蓝世纪

已采纳

你是说社会工作师的报考条件吗?百度下一大堆啊!

初级社会工作者入门

216 评论(13)

虎潜山林

2017社会工作者初级实务知识要点辅导

在我国社会工作不仅包括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和社会服务,还包括移风易俗等社会改造方面的工作。是一个全方面服务社会的公益性质工作。下文是关于社会工作初级实务的章节知识要点。

社区社会工作

1.社区社会工作价值理念

利他精神 敬业精神

能力建设 优势取向

2.社区社会工作的组织机构性质

街道办事处:政府派出机构

居民委员会:群众自治组织

社区工作站:“议行分离”理念下的创新产物,承办政府职能部门在社医开展的治安、卫生、人口工作

社区服务中心:以提供公益性服务项目为主的.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受街道办事处领导和扶持

3社区社会工作功能及价值观念

▲对个人

解决个人困境

恢复和提升个人社会功能

发展个人潜能

▲对社区 ▲对社会

增强社区凝聚力 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解决社区问题 净化礼会风气,维护社会公平与公正

培养居民公共意识

4.社区社会工作内容

社区社会救助

社区服务: 福利型服务、经等性服务、互助服务

非正式服务(居民个人提供) 准正式服务(社区和企业提供) 正式服务(政府提供)

社区卫生: 社区医疗、社区预防、礼区保健、社区康复、社区健康教育、社区公共卫生等

社区治安: 法制教育、人民调解、治安防范、社区矫正、维持秩序、事故预防

社区教育: 补偿式教育 为居民提供未受到的正规知识教育水及的知识空问。如电脑培训,知识讲座

控制式教育 为居民提供的行为规范教育,要求居民遵守法律、法规

解放式教育 着重居民权利、人性化的发展,发挥个人的潜能,创造公平的社会秩序

5.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程序

户主申请→居委会初审→街道办事处审核→民政局审批→张榜公布→发放物资

6.居民个案访谈

了解居民需求→征询服务意见→建立信任关系

7.邻里纠纷个案工作

经常性的信息疏通→及时调节邻里纠纷→调解纠纷后的建设性引导

8.婚姻关系辅导 代际冲突辅导 子女教育辅导 解决特殊困难

医疗社会工作

1.医疗社会丁作理论模式

危机处理模式

家庭管理模式

生活适应模式 最基础

2.医疗社会工作功能

诊断与评估 咨询与辅导 寻求和整合资源 倡导工作 咨询与协调

3.医疗社会工作内容

医院社会工作

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医疗、康复、心理、社会服务

公共卫生领域社会工作:防止疾病扩散

4.医疗社会上作服务

出院计划、慢性病和严重疾病照顾、临终关怀、团队合作、职业相关服务

外展服务:医院社会工作者到社区开展活动

危机干预:对被诊断为癌症、艾滋病、或车祸等有严重后遗症的病人及家属提供的援助

心理礼会评估与干预:家庭沟通、家庭关系调整等

5.常用表单

开案单、未开案单、转介单、服务记录单、结案单、重开案单

194 评论(9)

happybaozi

民政局,报名时有教材

300 评论(11)

宝宝的口红

社工新手如何开展社会工作

作为一个社会工作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同时也是一个社工新手,应该如何开展社会工作呢?下面的文章提供给大家参考!

一、对于理论的初识

关于理论的认识,在校期间接触到社会工作专业的机会更多在于理论,因此社会工作的相关理论是自己接触到这个专业的第一道大门,我对社会工作这个专业的认识也是由此开始的。在一个月的实践过程中让自己更深层的认识到理论对实践活动开展的重要指导作用。社会工作过程理论指引活动发展的方向,指出了每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以维护活动可以正常、有效的开展。

在一项活动开展之前,首先进行的是相关资料的收集,然后在此基础之上进行问题的评估和需要的确认,最后进行活动的策划。在资料收集阶段,我们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的方法收集关于社区居民、自身的需要、存在的问题等各方面的信息;在问题评估和需要确认阶段,通过对社区环境、资源系统、社区居民的客观问题等因素的评估和综合社区居民的需求情况,评估需求满足的可行性和需求满足的有效性,以此来确定我们提供服务和活动策划的方向和目标;在活动策划阶段,我们依据前期收集资料进行的分析、总结,依靠社区、社工等资源系统,针对社区居民的合理需求,制定具有可行性、有效性的服务计划和活动策划。

因此,在社会工作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这样一系列的工作方法,旨在确保活动开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既可以体现作为专业的社会工作的专业性,也可以做到真正的服务于服务对象,帮助服务对象在一定程度上使生活得到改善和能力得到提高。

二、对于实务的初识

关于实务的认识,是在毕业后走进彩虹才算真正的接触到社会工作的实务领域,也由此知道了真实中的实务工作和在校期间对于实务的片面认识是有多么大的差距。在实务领域中,社会工作者要面对不一样的服务对象,面对不一样的问题,能动的与服务对象进行分析和交流,已达到澄清事实和解决问题的目的。

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和实践,面对具有不同性格、教育背景、家庭环境的社区居民时,面临的问题也是多种多样的,甚至面对同一问题各自也会有不同的看法,处理问题的时候单用一种工作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服务的需求,需要根据不同的现实情况选择相应的工作方法提供服务。我们在活动策划的过程中会用到问卷、访谈等方法来收集相关的资料,在实际的资料收集过程中发现使用问卷进行资料收集的方式只能获得相对较大概念的信息,并且由于问卷的局限性,在问卷框架内不能确保罗列尽所有的可能情况,导致我无法获取服务对象最真实、最贴切的想法。

因此,我们采用访问的方法来收集最符合服务对象的信息和想法,为了收集某些特定的信息和资料,我们选择架构式访问的方法收集既符合服务对象的真实情况又符合社会工作者需要的相关信息。

在实务领域的实际操作中,我们应该依据实际的情况不同来选择相应适合的工作方法来采取行动,已达到较高的工作效果。这就要求社会工作者在具体的助人和服务活动中不断地理解服务对象的想法,去分析、总结和反思各种实务工作方法,形成符合本社区的相关实务工作规范。

三、对理论和实务关系的初识

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反思和总结,更多的理解到理论知识指导实务工作,实务经验反馈于理论知识的思路,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处于真实的人际交往环境中的社会工作者,在面对不同的服务对象时,我们采用的工作方法也随着服务对象的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选择更有效率、更符合需要的方法时最好的`选择。相比于问卷法更容易收集到服务对象的真实想法和意见。

理论是在相对比较理性的条件下建立的一整套工作方法和规范,而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完全使用理性的思维方式去从事工作就不那么合适了,复杂的现实情况不断地对一整套理性的工作方法和规范发起挑战,不断的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让一个个新的问题出现在社会工作者面前,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仅凭理论的指导已经显得不那么足够了,更多的需要依赖社会工作者的实务经验来随机应变处理问题,这就需要社会工作者在日常的工作中更多的去学习、体会活动开展过程中各个方面的事务,并且通过分析、总结和反思形成自己丰富的实务经验,让自己有能力去应付复杂现实情况中出现的问题。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否定了理论的作用和独特地位,在实践过程中,理论知识指导实务工作的进行,理论从大方面出发、从结构出发、从工作方法出发等等,为实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指导方针,对活动前进的方向起了引导作用,对实务活动正常的运行起了维护作用,但是在实务过程中,理论的指导并不应当拘泥于具体的形式,而是需要依据实际情况的发展选择合适的行为和策略来解决问题、消除困难。

实务经验的积累让我们对下一步服务活动的开展有了更为明确的认识和更为合适的思考,并且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不断的深化、不断的改善,通过分析、反思、总结为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的指导性理论,进而形成符合实际情况开展的工作规范和工作方法,并在下一步的服务开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去验证、改善和发展。

97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