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泽瑞言
一、访谈对象的基本资料:
盛某,女,66岁。近几年一直因类风湿关节炎而卧床不起,手脚等都因病严重变形,生活无法自理,需要靠老伴的帮忙。盛某的儿女也因在外工作,不能常常来看她,老伴也会常常出去散步或是有事出门,她一个人在家时间久了,有些闷闷不乐,无所事事。盛某以前是个很勤劳很懂持家也很好胜的人,而现在因病缠身,心里难免有些不能接受。现在连生活都不能自理,更别说做别的家务了。老伴觉得她没有以前开朗了,身体的疼痛也使她常常说些类似病永远好不了这些消极的话。儿子买了轮椅,老伴劝她说推她下楼散步,她觉得面子上过不去而不肯下楼,而常常一个人闷在家里。
二、问题分析
1、个人问题:
盛某因病卧床,生活无法自理,无法下床行动,因此变得无所事事,很闷很无聊。身体机能也在不断衰退,意志消沉,不愿出门。因而加速生理上的衰退和心理上的问题。
2、家庭问题:
案主和老伴住在一起,儿女在外工作,不能经常回家,和儿女的交流少了,感觉有隔阂。因为缺少儿女的关心,老人感觉备受冷落,觉得十分孤独。
3、社会问题:
社会环境对案主造成一定影响。社会的快速发展让老年人在社会化过程中落后于他人,而且社会没有充分提供老年人社会化的机会和服务,社会政策通常注重于未老年人提供身体物质保障,并没有满足其心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社会更注重青年一代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对于老年人的关注往往不够。传统的中国文化重视天伦之乐,儿孙绕膝仍然是许多具有传统思想的老人的追求。可是随着中国的`社会变迁,大家庭解体,社会结构变成以核心家庭为基础,人们的家庭观念薄弱,还有工作调动,人口流动,年轻人追求自己的自由与生活方式等问题,都造成年轻人不能或不愿与父母住一起的原因。老年人晚年盼望的理想落空,感到孤独、空虚。加上体弱多病,更加加重了老年人生理、心理上的状况恶化。
三、介入策略
1、和盛某的儿女取得联系,跟他们说明盛某现在的身体和精神状况。鼓励他们多与自己的母亲交流,多去看望,陪伴自己的父母。从而使盛某心情开朗起来,重新找到自己的情感和寄托。
2、向区义工联申请义工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盛某提供探访、陪散步、陪诊等服务。从而增强服务对象的支持系统,从而减轻其孤独感及由于行动不便带来的困难。
3、和盛某以前的朋友们联系,鼓励她们来看望盛某,使得盛某的生活没那么闷,让她们鼓励盛某走出房子,呼吸新鲜空气。
4、根据老年个案工作的基本原则、辅导方法,对盛某进行帮助。
(1)根据老年个案工作的基本原则。第一,根据尊敬与信任原则,我们应该从观念上接纳并尊敬老人,并相信他们有能力改变自己生活而不是冥顽不化,才会有信心通过帮助去改变老年人的生存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第二,根据相互信任的原则,我们应当真心的去关注案主,了解他们的真实感受,并对他们的感受做出积极反应。案主从这种回应中得到安慰,是他们感到自己不再孤单,2013年社会工作者考试全攻略每日一练历年真题模拟测试章节知识点这样才能营造出一个让案主自由倾诉的氛围。第三、根据耐心倾听的原则,要求我们要有耐心,认真倾听案主的问题,不随意打断案主说话。因为盛某比较沉默寡言,我们与她开始交谈时应先不要涉及案主存在的问题,而是聊一些与他有关的日常小事,让案主感受到我对她的真诚关心,这样才能使辅导得以继续下去。第四、促进自信的原则。除了耐心以外,我们还需多鼓励案主,对于她取得的任何一点改变都应及时地给予称赞,以促进他们自信心的建立。但切忌不符合实际的奉承和过分的夸奖,不要让老人感到我们在敷衍她,是不真诚的。第五、自我选择原则提出问题后,要让案主自我选择、自我决定。我们不仅要相信老年案主有能力做出决定,而且应积极鼓励案主参与计划的制定和策略的选择。让案主参与决定的过程,能使案主在实施决定的过程中更具积极性。第六、个别化原则。人们总是很容易按照某种固定的类型和范畴去理解老人,认为老人大多残弱、贫穷、估计、固执,而老人的实际状况要比人们想的好得多。尽管老年人随年龄增长会带来生理的变化,但这些变化并不是千篇一律地按同一模式发生在每个老年人身上。每个老人都是个独特的个体,都有他们自身的个性和特点,我们切不可用某一固定的模式去套他们的生活。
(2)根据老年个案工作的辅导方法。第一,怀旧。怀旧即让老人回顾他们生活中最重要、最难忘的事件,从回顾中让老人重新体验快乐、成就、尊严等各种有利身心健康的情绪,帮助老人找回自尊和荣耀。这一方法被一再证明对调整老人心态十分有效。第二,生命回顾。生命回顾是指通过生动缅怀过去一生成功和失败的经历,让老人重建完整的自我。鼓励老人将整个人生的经历尽可能的详尽地倾诉出来,以达到内省的目的。通过生命回顾,许多老人减轻了自责内疚的焦虑心理,重塑自我,找回了生命的意义。
四、总结
老年个案工作就是老年社会工作就是老年社会工作者依托老年服务机构对老年人个人或家庭提供物质与感情支持与服务,旨在改善老年人生活环境与条件,增强其社会功能,提高老年人适应社会和应对困难的能力的活动过程。经过这次访谈,我了解到,老人不仅需要经济上的保障,对她们的感情关怀才是最重要的,老人渴望被接纳被理解,我们应当对老年人有信心,有耐心,并且与老人有很好的沟通以帮助她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作为一个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这次访谈对我也有很大帮助,让我更清楚了正确对待老年人需求的方法。
坤坤890206
1、协助老人自我探索的技巧
社会工作者应该帮助老年案主自我探索,让他们更深入地仔细地了解自己的感受和心态,以便为达到预期的改变而创造条件。
(1)工作初期避免采用劝告
劝告的技巧是个案工作过程中的一种介入,但在初期由于双方还未建立信任关系,此时采用劝告技巧往往会没有结果也不利于案主自我探索。
(2)避免完全依赖问话
在初次面谈时,利用一些询问无疑会帮助获取更多案主的有关资料,但一连串提问反而会让案主感到威胁,当工作员不停地问什么的问题以及引导性的问题时,会迫使案主采取封闭态度来封闭自我。而对话二则显示了工作员采用的开放式问题有利于案主作自我探索。
(3)仔细聆听案主诉说。
在面谈时要求案主更全面地描述其行为,有助于案主自我探索及做出决定。
2、辅导技巧
沟通的技巧适用于不同的人群,但适于老年人的沟通技巧见诸于书面的并不太多,实践中也没有一个人可以自夸自己是一个成功的老人辅导员。因此,做老人辅导是一项艰难的工作,我们不只要学到理论层面的东西,更重要的是不时地练习、研读、实习,才能逐步悟到老人辅导上的真谛,实现有效地为老人提供服务的目的。
老年个案辅导是指工作员与案主相互接受有特定目的的一种专业性谈话和助人关系,并通过这种关系更有效地促进老年案主的转变。这是一个双方交换观念、表达态度、分享情感、交流经验等的过程,其间需要一些基本技巧:
(1)专注老人的感受
在案主的陈述中,案主的感受或情绪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的。人们往往集中在事件的合理性而忽视了感受的部分,当感受被忽视时,不利于我们认清问题所在。感受具备以下的一些特性:
感受没有好或坏,感受就是感受本身;每一个人都有权去感受;在每一个人的角度来看,它的感受都是合理的;感受是没有危险的,行动才有危险性;否定一个人的感受,并不会减少这种感受的存在。
A、我们首先要建立一个关于感受的词库
请大家安静下来,试着回想曾经令你兴奋的快乐的往事,并把当时的感受写在纸上;
接下来,我们试着去回想曾经的痛苦的往事,同样把当时的感受写在纸上。
我们总结相关的感受的词语,建立这样一个感受的词库
B、确认感受
例:x案主:我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我只有放弃算了,我做什么都不对的。
感受:放弃、贫乏、无望、沮丧、气馁、不快、挫折、绝望
C、 回应案主的感受:
我们在回应老年案主的感受时,必须遵循下列宗旨:向案主表示我们明白他的部分感受;支援案主的感受,继而支持案主;帮助案主集中在其感受上;试试看我们所猜度者是否案主的'感受;明确告诉案主我们接受他的感受。
(2)明确老人的谈话内容:
确定案主谈话的内容,从而注意案主当时的情绪感受,对案主的情绪感受和谈话内容作出准确的回应。
(3)要有准确的同理心
(4)明白老人的非语言沟通
(5)对老人回应的技巧
3、其他技巧
建立老年案主记录档案;适当安排面谈场所;注意着装等。
老年社会工作方法中人生回顾疗法:
人生回顾的目的
与缅怀往事不同,人生回顾既注重老人一生中的正面事件,也注重负面事件。通过正视正负面情绪和事件,可以察觉早期生命阶段未察觉的问题。在社工引导下的人生回顾中,可帮助老人找出那些问题来,并且决定哪些问题可以改变。有时候,老人和家人之间的伤害是可以修补的。对于那些老人还没有完成的事,在余下的时间可以完成。人生回顾可以向缅怀方法般协助老人重读人生中的成就,找出适用于现在的处事技巧。如果专注于过去完满解决的事件,不但可以改善处理问题的技巧,同时亦可增强个人的自信和自尊心。
人生回顾的过程
一、小组方式与个别方式
人生回顾既可以采用小组方式又可以采用个别方式。小组方式的优点是可以有多人参加,这些人可能面临类似的人生挑战。老人可能会发现自己的记忆闸门被其他同龄人的回忆打开。
因为人生回顾常常涉及非常个人性的、有时候是痛苦的回忆,所以对一些老人来说进行个别方式进行这一工作可能更有益处。
二、建立干预前的基线数据
人生回顾的一个核心要素是它兼具评估性和治疗性。在按时间顺序做人生回顾前,社会工作者应该为老人的情绪健康状况建立一个基线。人生回顾不是要让老人抓着陈年往事不放,而是要帮助他们从中获得领悟,以远离过去的冲突,让现在的神恶或更具有建设性、更有满足感。为干预工作建立前测和后测有助于评估社会工作者和老人实现干预的基本目标方面做得好不好。
三、人生回顾的结构安排
有指导的人生回顾一般分为6~12节,具体取决于老人参加人生回顾的目的、老人的健康状况和社会工作者与老人的个人偏好。每个大的人生发展阶段会用近两节的时间。在运用一段时间的人生回顾技术之后,社会工作者或许可以有自己的实施方式,根据实际工作中的有效性来增加或删减这一工具的内容。实施治疗性的人生回顾并非只有一个正确的方法。
四、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在治疗性的人生回顾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常常担当编辑的角色。出城老人回忆早年生活,并详细的记录下来。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老人重新梳理往事。担任的角色还包括帮助老人理出自己人生历程的主题,并清楚这些人生主题如何影响了自己过去和现在的行为。
五、为人生回顾形成一个成果
像缅怀往事一样,如果人生回顾能够结出一个独特的果实可能会有益处。果实的形式可以使影集、录像带或者是生命历程日志等。
六、评估和总结
人生回顾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评估与总结。这给老人提供了一次机会,去把各个人生阶段的所有事情整合到一起,形成对自己一生的看法。一旦过去的事情整合完毕,社会工作者就能够协助老人进一步讨论在这辈子余下来时间希望成就什么。在人生回顾的最后一个阶段,一般会实施后测,以确定老人情绪状况经过人生回顾干预是否有所改善。
人生回顾需要注意的问题
1、小组方式难以保证每个老人都有充分的机会实现个人目标并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小组发言。
2、当揭开痛苦的记忆或事件时,社会工作者可能需要把全部注意力都投入到帮助特定老人处理和化解这些强烈的情绪反应上,难以兼顾小组中的每个人。
3、在帮助老年人做人生回顾时,社会工作者要去探寻额外的内容,必须放慢节奏,集中精力回想一些重要的事件。
4、在帮助老年人做人生回顾时,可能会发现有一些时间段可能是空白,这就需要社会工作者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应对能力去解决这一事情。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