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346

宠儿520520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网络暴力中社会工作者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猪宝0517

已采纳

遇到这样的事情就应该要向相关部门进行举报并维护自己的权利。

网络暴力中社会工作者

90 评论(9)

月语星纱

我们对待网络暴力要学会反击,但不是跟对方对骂,而是有理有据地反击。当然也可以直接无视,不要在乎那些不认识的人的看法。

259 评论(14)

1322183606ww

网络暴力在互联网时代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只不过有的程度比较轻友的程度比较严重,想要制止网络暴力,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有力措施:

针对网络暴力要进行立法。这是解决网络暴力最根本的原因,只有将网络的言语规范纳入一定的法律体系范围之内,才可以有效的避免某些个别人员在网络上的语言极端行为。一旦发生网络暴力社交平台,在第一时间要调查该人员的详细信息并且上报上报公安部门由公安部门依法处理。

网络暴力的惩罚力度要继续加大,在以往的惩罚网络暴力中,社交平台和公安部门最多是对网络暴力人员进行警告或者封号处理,这样的措施对网络暴力本人并没有产生什么实质性的伤害,他仍然可以换一个账号继续活跃在网络当中,所以网络暴力的惩罚力度要不断加大,对于一些网络暴力使人死亡的案例,要付出应有的刑事责任。

作为社交平台,责任是不可能推脱的。社交平台要落实到责任的主体,发生网络暴力以后,公安部门可以直接与社交平台的相关负责人进行对接,同时可以提高应对网络暴力的效率和整治办法。

网络必须实名制。每一个账号都必须进行实名注册,而且账号的个人详细信息不得自己随意更改,可以根据相关政府部门系统里边的地址进行自动定位。例如抖音推出了定位功能,每个人的抖音定位都会显示真实的所在城市,个人用户是不可以随意更改的。

只有做好以上几点才能从根源上去解决网络暴力,同时作为普通的网民在平时的互联网浏览中,也要制止网络暴力现象的发生,同时自己也不能成为网络暴力其中的一员。

202 评论(11)

Dana是天枰座

1、一篇名为《爱你,才要强暴你》的文章在网上流传,引起关注。这是一个叫梁颖的女孩所写,文中详细描述了自己是如何被男子罗冠军性侵后强行确认恋爱关系,以及之后多次被性侵侮辱的过程。她说自己鼓足勇气说出“真相”,希望避免其他女孩受害。

这段“被强奸的爱情”引发了网友的愤怒和声讨。

随后,“漩涡中心人物”罗冠军发声,否认自己强奸,称两人在发生关系前已经确定了恋爱关系,希望通过法律手段还自己一个清白。罗冠军的姐姐也在网上爆料梁颖与罗冠军是正常分手,且梁颖曾向罗冠军索要巨额分手费。

双方你一刀我一枪,谁都没有选择认输。梁颖紧跟发布微博,说重庆警方已经立案,律师让自己保留证据,继续放上罗冠军的无码照片,并打上“强奸犯”字样。

梁颖代理律师和罗冠军分别发布声明称,双方达成和解。 梁颖在道歉信中称,罗冠军没有强奸,因梁颖本人对强奸罪的法律定义的认知出现偏差,以及因双方没有处理好分手事宜,才会在网上曝光冤枉罗冠军强奸,向公众和罗冠军和他的家人道歉。

至此,持续一周的“大战”终于告一段落。但与轻描淡写的结果相比,整个事件所带来的舆论冲击力,并没因为双方的和解而散去,归于平静的“梁颖罗冠军事件”背后,埋藏着很多人的血和泪。

整个事件中真正的“受害者”是丢掉工作、不得不三次搬家、遭遇网暴的已经“社会性死亡”的罗冠军和正义感被欺骗的网友,以及东奔西跑、尽心调查还要面对质疑的重庆警方。更人无法释怀的是,即使真相最后得到了澄清,罗冠军恐怕也很难彻底恢复名誉。

梁颖很会利用网友的同情心,拿着网友打赏的300万,她注销了微博,利用舆论的力量来达到自己“解气”的目的,从网上消失了。因为和解,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她并未得到惩罚,成为了最终的“赢家”。

不容忽视的是,“造谣者”梁颖的“恶”伤害了很多人,用虚假的信息言论来煽动舆论引起民愤,最终不仅会伤害网友的情感,更会破坏公众的信任。梁颖的行为堵住了很多真正的女性受害者的维权之路,以后那些真正需要维权的“弱者”可能更难让人相信。

2、“教师体罚哮喘学生致其吐血的大反转”和这件事情如出一辙:刘某在网上求助,她患有哮喘症的女儿于2019年12月10日被班主任罚跑10圈后出现吐血、手抖等症状,至今未见好转,并配上孩子吐血的衣服照片、在医院输液的照片,引发了网友的讨伐。

但经过警方调查后,刘某承认其女儿因遭体罚吐血、凌晨2点被老师威胁殴打、送老师6万元等情节,系其为扩大影响而故意编造的谎言。轰轰烈烈的开场、大跌眼镜的结局。需要思考的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反转事件”在某些互联网平台屡屡上演?为什么这些平台会彻底沦为充斥着对骂、低智言论、“喊打喊杀”的“舆论场”?

随着网络言论载体和网民数量的增多,网络舆论已经可以越来越明显地推动事件的发展。网络作为公共平台,承担着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网络监督、网络维权得以深化,无疑是社会民主进步的佐证。但是,在很多时候,网络不仅仅监督了事件过程,推动事件发展,还会过度发展煽动民愤,很多网友在情绪的煽动下甚至直接给事件“下定论”,最终演变成一场轰轰烈烈的“网络审判”,成为了给当事人生活造成过度影响的“网络暴力”。

回顾“梁颖罗冠军”事件,除了当事双方,对这场“狗血剧”进行推波助澜,乃至最终引发网络暴力的网友,也扮演着不可忽略的角色。原本以为自己是正义的化身,对施暴者口诛笔伐,站在道德制高点跟风批判、盲目指责,待真相大白时,实际上自己也成为了网络暴力的实施者。

正如半月谈写到:网上冲浪,善良的网友很可能、很容易被戴上节奏,抒发一时义愤的情绪表达,发到网上很可能就成为了坏人的帮凶,互联网非法外之地,遇到自媒体发布耸动内容务必三思,不清楚真相时等一等,不冲动转发评论,别让善良被利用、正义感被辜负。

只有真相,才是对当事人最大的安慰,除此之外的煽风点火,都可能是助纣为虐。这件事情又给网民们上了一课:看到网上曝光的负面事件,有时候我们可以等一等,理性吃瓜,“让真相的子弹多飞一会儿”,不要成为“假弱者”的帮凶,堵住“真弱者”的维权之路。

3、谷女士到小区快递点取快递时,被附近便利店店主郎某偷拍了视频。郎某随后与朋友何某“开玩笑”,编造“女子出轨快递小哥”等聊天内容并发至微信群。随后谣言经过转发、加工,在互联网端不断发酵。

8月,谷女士经过朋友告知,发现该情况后报警。随后,杭州市公安局余杭区分局发布警情通报,称郎某和何某捏造聊天内容,并截图发至微信群,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依据相应法律规定,警方对二人分别做出行政拘留处罚。

但谷女士认为,这一事件对她造成了严重的身心创伤。被公司劝退、被诊断为“抑郁状态”、男朋友工作也丢了……谷女士说,一系列的打击之下,最终让她决定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其中第一条是,“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

谷女士代理律师,浙江京衡律师事务所律师郑晶晶提供给记者的一份证据,微信公号“叔道技能”发布了《这谁的老婆,你的头已经绿到发光啦!》的文章,至8月11日公证时,点击量为1万次,多篇网帖的总浏览量达60660次,转发量为217次。

谷女士向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余杭区人民法院于12月14日决定立案。

4、2012年,电影《搜索》上映讲述了都市白领因为公车不让座的小事,引发了蝴蝶效应般的网络暴力,以致被逼到生活死角的故事。随着互联网普及度的不断提高,网络暴力这一顽疾困扰着参与其中的很多人。

5、猴年除夕早已过去69个日夜,当春晚导演吕逸涛时隔两个多月,终于再次开放了新浪微博的评论功能并发了一条简单的读书感言时。他再一次被骂了个体无完肤。

虽然很惨,但这次吕逸涛并没有关闭评论,毕竟和上次相比,他已经算是见过“大阵仗”的人了,这些谩骂和诅咒根本算不得什么。那些肆无忌惮地口水仗终于在网络的世界里演变成了水银泻地般的暴力行为,无论它是善意的、恶意的、无意的、有意的,暴力之所以被称为暴力,是因为它们终究都是以伤人为目的。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 独家:吃瓜群众为何沦为"帮凶"? 从"罗冠军事件"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女子取快递被造谣”案从自诉到公诉:对网络暴力说“不

201 评论(12)

惊艳你的眼

网络暴力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存在是有一定必然性的,在这快节奏的生活当中有很多人过的都不是很如意,社会中也有许多不平等的事情出现,贫富差距大加上中国人本身就有仇富的情节,种种的事情压抑在心中,而在网络上又不需要实名认证,就成为了现在人们不负责任发泄的一个窗口!

一般来说面对网络暴力有这几种解决方法。不理他、和他辩论。我们来看看具体是如何操作的。

首先,要做到不与键盘侠同流合污,遇到意见不同的情况时,保持冷静,可以语气友善,态度诚恳地进行探讨,坚决杜绝辱骂、污蔑、人身攻击。

第二,遇到不喜欢的博主、明星等时,点击退出,不用留下足迹。

第三,遇到键盘侠时,无需与之争吵,以暴制暴不就沦为他们的同党了吗,直接举报吧!

另外,国家有关部门也应大力进行宣传教育,提高网民素质,各大网络平台也应对网络暴力行为进行限制和处分。

目前,大多数的网络平台已经实行实名制注册,国家也应建立健全的,有关网络暴力的法律法规,让键盘侠受到法律和道德的双重限制,用更加强硬的法律手段,减少甚至消灭网络暴力行为,还互联网一片净土。

这个改善,还需要通过教育,在孩子思想上改变才行,父母的重要性一定要体现出来,往往有暴力倾向的孩子,要不是父母的娇生惯养,要不是父母的不管不顾,要不是父母的错误引导所导致的,说到父母的层面上,又跟中国的经济贫富差距有关系,这一矛盾只要还存在,父母的压力就会存在,孩子的思想教育就有差距 暴力矛盾就会不断

我们应该要注意自己的网络言行,首先自己不要带节奏,不要说脏话谩骂别人,不要做一些越界的事。不要妄图评价他人。不要太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不论是好的评论还是诋毁你的评论,你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做自己

198 评论(10)

艳醉迷风

网信办聚焦18家平台开展网报整治,网络暴力应该通过止损以及取证来进行整治才有效。网络暴力是非常可怕的,会毁了一个人,甚至会毁了一个家庭。

网络发展的特别迅速,虽然给老百姓们带来了很多的积极作用,但是也逐渐出现了网络暴力,并且网络暴力越来越流行了。网信办在这一次也直接将18家平台聚集在一起,目的就是为了让网络暴力被好好的整治,然后挽留一个个家庭。网信办的负责人也表示这一次属于专项行动,而且会建立一个完善的整治链条,让受害者找回公平,让施暴者受到惩罚。相关部门也表示,18家平台会按照同一个部署,然后确定自己的工作措施,抓好任务的落实,从而使网络暴力被快速的整治。现在很多小孩子的判断能力比较差,而且自制力也不好,很容易陷进网络暴力,一不小心就会成为施暴者,最重要的是,有的小孩子会变成受害者,然后做了一些不好的举动,比如说结束生命,所以网络暴力尽早整治是最好的。

网络暴力其实快开始要通过止损才能够制止,止损就是说要防止损失扩大,当一发现自己即将被网络暴力的时候,就必须要将社交平台上的个人信息全部都更改掉,而且不要随便告诉别人自己的地址和电话,否则很容易被人肉搜索。接着就是取证,将别人辱骂自己的信息截图下来,然后选择报警,将这些证据都交给警察,相信警察一定会还给自己最好的清白。此外相关的部门也应该树立法规,这样才能够让施暴者感到害怕,从而不再施暴,社会的风气也会变得更好,这样也是最有效的整治。

最后,希望网络暴力不再发生,也希望每一个玩网络的人都可以注意自己的言行。

192 评论(14)

美妙琴色

避免被网暴最简单的方式是自律,所谓人正不怕影子斜,多数情况下 还是做了不恰当的事情,网友并不了解当事人,只是针对事情会口诛笔伐,这类情况通过加强管理都是治标,引导自律才治本。有组织诋毁比较容易甄别,也完全可以走法律程序。所以“网暴”不宜变成一顶随便就扣的帽子。

157 评论(8)

冰灵蜜蜜

网上警察要对这些网暴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置,情节严重者,还应该处理封号或限制平台利用的惩罚,要让网友明白网络非法外之地,网友在实行自己言论自由权利的时候,也应该保护其他人的权利不受侵害。

199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