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樑1982
社会工作者工作经验分享
社会工作者也许我们大家都不是很熟悉,下面我整理了一些关于社会工作者的工作经验分享给大家,欢迎大家阅读!
一关于个案工作
1.人不能改变别人,人只能改变自己。
2.在没有改变自己之前,就试图去改变别人,效果往往是徒劳的。
3.多倾听。
“我很不开心,只是想找个人倾述一下”
“嗯,我的荣幸”
“……所以,我现在很不开心”
“哦,原来这样”
“……谢谢你,我现在心理舒服了一些”
“不客气,愿你开心!”
4.有时适当的沉默就是最好的沟通。
5.“说了那么多次,为什么他还不改?”也许是他觉得还没到非改不可的时候。
6.“他为什么没时间参加?”他不是没有时间,而是没有时间表。
7.“周末了,还有工作”比“周末了,还要工作”让人听起来舒服。
8.“你都没有做到,为何要我这样做?”做出来是说服别人最好的途径。
9.最能打动人的往往不是技巧,而是那份发自内心对人尊重的心意。
10.人会为自己做最好的选择,我们要做的是提供更多选择的可能性。
11.案主正是问题的专家,他与问题相处更久一些。
12.我们的重要工作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协助解决问题。
二关于小组工作
1.小组工作是营造一个让大家乐于相处的时间与空间。 让人一起笑比让人一起哭更重要。
2.游戏本身是一个工具,关键是带领者赋予它不同的魅力。不是因为游戏而游戏,而是因为意义而游戏。
3.人获取的信息70%来自视觉,因此在带领活动过程中,身体语言很重要。
4.做一个10人的小组,更多的是双向或多向的沟通互动,是强关系的搭建。做一场100多人的讲座,更多的是单向的信息传达,是弱关系的搭建。
5.在活动中,有人喜欢看,有人喜欢听,有人喜欢感受,有人喜欢思考……我们需要兼顾他们的需求。
6.带领活动时,注意快与慢的节奏,动与静的'状态,乐与愁的情绪等变化。
7.团结一个队伍的两个方法,一是树立一个奋斗目标,二是寻找一个竞争对手。
ending 是创造一种令人回味的仪式感。
三关于社区工作
1.社区工作要理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的关系。
2.不是社会变得冷漠,而是生活方式变了。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每个人在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
3.不怕居民争吵,比争吵还严重的是漠视,漠视连关注都没有了,而争吵还有。
4.人影响着物,物也影响着人。居民可以影响社区环境,社区环境也可以影响居民。如果社区入口处有一块草坪,先不用设计穿越小径,居民会慢慢走出一条路,这条路便是最便捷的。
5.在社会组织培育上,我们可以回想起当年参与学生社团的经验,发起于兴趣性、规范于组织性、发展于更替性。
6.广场舞大妈作为一个典型性的社群,有几个特点:刚需,社交,同质性,规则简明。
7.没有礼品,居民就不来参加活动,到最后送礼品都不来了?以礼品吸引人是直接的方式,也是最偷懒的方式,工作人员的用心远比十元礼品珍贵。
8.你要动员多少人,基本前提是你能同理多少人。
9.一场社区活动的有很多环节,环环相扣,活动的成效是这些环节的乘数效应:90%*90%*90%*90%*90%=。每个环节都要做足功夫,只做到90%,有可能最后都不及格。
10.社区总会有一些空间,或角落,是属于某些人的聚集地,在那里你可以体会到最真实的社区生活。
四关于组织
1.为了商业而去做公益和为了公益而去做商业,两者出发点有区别,也会引致不同的结果。
2.我们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成立组织,还是为了组织生存而去找问题来解决?
3.初创时,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才能生存;上道时,一支队伍要像一个人才能永续。
4.公益机构的真正使命是什么?尊重人,尊重人性的光辉,并协助它发挥出来。
5.一个公益组织,既要像商业机构那样拼搏才能生存,又要有更高阶的目标,同时还要抵挡来自外界不同的干扰与道德绑架。
6.少说“我”,多说“我们”。
7.创新不是形式上的花俏,而是为了创造新的价值。这是一场正零和博弈,在各方的合作中,衍生出新的价值。
8.专注专一,要突破死胡同的困境;涉猎面广,要面对荒野般的迷失。
9.一个机构的希望往往取决于闲暇时做什么?莫以战术上的勤奋掩盖了战略上的懒惰。
10.缺人才是个伪命题。公益组织缺的是土壤,人往高处走符合基本人性。
11.传统的公益慈善,存在ABC三角关系,资助方A,公益组织B,服务对象C。A资助B,B服务C。所以很多时候公益组织B满足的是资助方A的需求,而非服务对象C的需求,需求缺乏直接反馈,成效陷入困境。因此,公益市场化关键在于建立两边关系:买卖双方关系,即服务对象就是购买方,直指痛点需求,激发双方活力。
12.每个生命体都有周期,组织也一样,或是道路曲折而中止;或是功德圆满地转身。
五关于个人
1.管理能量比管理时间重要。能量有正也有负,不用刻意回避负能量,找一个地方合理释放。
个小时的刻意练习,你也会成为高手。
3.不刻意去改变别人,多尝试更好地做好的自己。
4.很多问题看起来是外界的阻挠,其实是内心的选择。
5.即使很忙,也要空出独处的时间。看起来很忙,往往是懒于思考。
6.每个人都会有倦怠的时候,给自己一个周末,看场电影,打盘游戏……下周一满血归来。
7.与其说坚守,不如说乐享。
8.最后一条:我所说的也许都是错的。终身学习,独立思考,愿我们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
闪耀的尾戒
【导读】对于备考高级社会工作者考试的考生,前人的经验会发挥很大的作用,很多考生在来不及细细复习的时候,都可以借用以下的方法进行,一定要有针对性,缺哪补哪,考试内容涉及整个13个领域的服务内容,虽然特点和内容不一样,但它们都有一个普遍共性的问题,那就是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求,主要抓住这一点,复习就不再难了。
1、可以使用三层分析法
一层是宏观理论,关注的是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可持续发展视角。它涉及国家和地方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一带一路”和精准扶贫等国家宏大战略构想;
二层是中观理论,把握实务视角。也就是个人问题的产生都是和社会环境互动的结果,如资源不足、受压迫等,只要增加人与环境的互动,就能增加人的权能,注重人的优势视角,肯定人的内在能力,通过改造条件,必能使服务对象发挥应有的功能;
三层是微观理论,把握服务对象的流程。通过面谈、寻解让服务对象审视自身的问题,帮助服务对象发现自身潜能,从而解决问题。
2、分配时间,先易后难
看书、答题都要讲究一个时间的分配,比如针对二个多月的时间,我计划是花一个半月看教材,半个月模拟真题。答题也一样,也要讲究时间分配,三个小时答5道题,审题用10-15分钟,平均每题用30分钟,即便答不完也要先放下来去答下一道题,这样才能保证每道题都可以做完,做题要按先易后难的顺序,遇到吃不准的题目可以放在最后做。这样分配下来,最后剩余10-20分钟可以回头去补做没答完整的题目。
3、理清思路,框架答题
解题时先理清涵盖的知识点,再寻求解题框架,分层分段地去表述每一层的意思,最重要地、最有把握地可以放在前面依次展开说,这样给阅卷老师一种层次感,同时也给你回头看节省时间。
4、模拟真题,套用理论
高级社工注重理论的运用。抓住了解决问题的脉络,用什么视角去看待问题、用什么方法去解决问题是我们大多数一线社工的弱点,有时不知不觉把问题解决了,也不知道运用了哪套理论,在答题中也不知道如何切入和套用理论,这是我们最最头痛的事情,所以建议大家去模拟历年的真题。
以上就是社会工作者考试经验分享,当然这些理论记不住,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围绕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归纳出大致的意思在答题时适当展开陈述也是可以,对于2020年备考的考生,可以结合2020社工考试备考攻略,认真进行考试备考哦!
上海草根
你好,社会工作者考试最关键的是备考,建议网课学习+题库刷题+教材学习。关于备考的经验如下:一、通读教材,课程配合是关键在备考过程中,大家都知道教材的重要性,学通学透教材可以说是考试过关的基础和保障。但是很多同学根本没有大把的时间沉浸在看书之中,0基础的就更难看懂了。结果就出现了另外一种场景,教材看不懂,看不动,看完了到处都是漏洞。传统的教材备考方式的确在很多方面存在问题,比如效率慢、效果不好,那么我们就可以转换下思路,选择视频课程来辅助自己学习,视频课程的核心作用是什么?尽快帮我们给一个科目建立框架、用通俗易懂的话语来理解专业词汇、重点考点分析等,这些是只通过教材备考很难获得。二、看不如写,多写多得“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相对于其他科目的考试,是很多同学觉得比较棘手的一个科目,它更注重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应用相关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考生要结合综合当中的许多知识点运用到实际之中,这就需要比较高的知识点掌握和分析能力了。三、科学的复习计划,合理安排复习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学习教材和视频课程后,对科目有个整体的了解;二是根据考试大纲进行复习;三是根据所掌握的知识进行一些练习,巩固所有的知识点;四是在临考前一段时间进行刷题练习。复习贵在“早”。社会工作者考试以一年为周期,看上去很长,但时间如梭,一转眼考试期就到了,所以动手一定要早。建议大家,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学习。考试结束后进行必要的休息,随后立即调整好心态,开始向新的课程进军。社会工作师考试的学习既需要研读教材,做笔记,还需做练习题。需要大量的时间,早动手,就能为自己赢得宝贵的时间。特别是边工作边自考的朋友,时间更为宝贵。四、学会舍末逐本,融会贯通“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科目考试没有客观题,所以复习的时候,细枝末节的东西并不需要下太大的工夫去记忆,例如一些非常细致的概念在该科目考 试中并不会进行考核。“案例分析题”和“方案设计题”虽然只出现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的考试中,但在答题时也会涉及“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和“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 (中级)”这两个科目的相关内容。因此,在复习的时候,就要养成“融会贯通”三本教材的思维习惯,综合运用三个科目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五、持之以恒,贵在坚持备考社会工作者,像一个大工程,需要的是水滴石穿。一定要战胜自我,持之以恒。很多考生都是白天完成了繁重的工作后,夜晚翻出书本。这就需要合理安排时间,保障休息和健康。更重要的是要有战胜自我、坚持到底的信念。社会工作师学习是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循序渐进是最佳状态。一分付出一分回报,不付出就一点回报也没有,这一点小编深有感触。社会工作师考试是一场马拉松,关键是坚持到底。最后收获的不是奖励而是信心,这信心鼓舞你开始的征程。最后祝大家2021备考顺利。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