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42

笑逍遥客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社会工作者资料分享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很多时候会想起

已采纳

可以将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归纳为以下三类:    (1)直接服务的角色。包括治疗者、沟通者、支持者、指导者等。    (2)间接服务的角色。包括行政者、研究者、咨询者、政策影响者等。    (3)复合服务的角色。包括谈判者、管理者、经纪人、协调者、教育者。发言人等。

拓展资料

社会工作者,简称社工。是指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医疗卫生、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应具备的条件有:

(1)除具备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教育学、法学等多学科综合知识,应熟悉与社会工作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知识。

(2)应能熟练运用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等社会工作方法,协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挖掘潜能、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

承担的使命是:

(1)社会使命:“扶弱济贫”,以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求,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己任。

(2)专业使命:“助人自助”,即或为处于困境中的个人、家庭、群体、社区提供专业服务和支援;或通过专业服务,整合社会资源,挖掘潜能,推动困难人群走向“自救、自立、自助和自强”。

通过扮演引导者角色、专家的角色、社会治疗角色、计划者角色等帮助人们发现问题,并采取解决问题的行动,缓解由于竞争、压力产生的紧张及冲突。

参考资料: 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者资料分享

296 评论(15)

是淡淡的忧伤啊

社会工作者是社会政策的具体实施者。因为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方法、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的多元化,社会工作者在不同的情况下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可以将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归纳为以下三类。

(1)直接服务的角色。包括治疗者、沟通者、支持者、指导者等。

(2)间接服务的角色。包括行政者、研究者、咨询者、政策影响者等。

(3)复合服务的角色。包括谈判者、管理者、经纪人、协调者、教育者,发言人等。

知识拓展:

社会工作者,简称社工。是指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医疗卫生、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应具备的条件有:

(1)除具备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教育学、法学等多学科综合知识,应熟悉与社会工作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知识。

(2)应能熟练运用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等社会工作方法,协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挖掘潜能、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

承担的使命是:

(1)社会使命:"扶弱济贫",以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求,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己任。

(2)专业使命:"助人自助",即或为处于困境中的个人、家庭、群体、社区提供专业服务和支援;或通过专业服务,整合社会资源,挖掘潜能,推动困难人群走向"自救、自立、自助和自强"。通过扮演引导者角色、专家的角色、社会治疗角色、计划者角色等帮助人们发现问题,并采取解决问题的行动,缓解由于竞争、压力产生的紧张及冲突。

参考资料来源:  《国家职业标准》

132 评论(13)

琉璃跃跃

一.从性质上看,共分为五种扮演角色:

(1)服务提供者:社会工作者是向求助者提供服务的人,这里的服务既包括提供心理咨询和意见咨询,也包括提供物质帮助和劳务服务。还包括政策信息的提供。

(2)支持者:社会工作者面对求助者不但要提供直接服务或帮助,也要鼓励、支持受助者在可能的情况下自强自立,克服困难,自我决策,实现助人自助。因此,社会工作者应成为服务对象积极反应的支持者、鼓励着,并应尽量创造条件使服务对象自立或自我发展。

(3)倡导者:在一定的情况下,当受助者必须采取新的行动才能有助于走出困境时,社会工作者应该向其倡导某种合理行为,并指导他们以使其成功。

(4)管理者:社会工作者应该对社会工作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同时,必须对于助人相关的诸多资源、信息进行协调、安排和管理,以实现该过程的高效率。

(5)资源争取者:为了有效助人,社会工作者需要求助于政府有关部门、福利服务机构、志愿组织甚至广大社会,争取受助者所需要的资源,并将资源传递到受助者手中。

二.按途径来分,分为两种途径:

(1)直接服务角色

直接服务角色指的是社会工作者直接面对服务对象的服务活动,社会工作者的直接服务角色如下。

①服务提供者社会工作者作为服务提供者,提供的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而常常是复合型的服务,即它会赋予服务以更多内容,通过这种服务尽量使受助者获得更大帮助。

②支持者社会工作者面对服务对象(受助者)不但要提供直接服务或帮助,也要鼓励其在可能的情况下自强自立,克服困难,自我决策,即“助人自助”,并且应该成为服务对象积极反应的支持者、鼓励者,并应尽量创造条件使服务对象自立或自我发展。

(2)间接服务角色

①管理者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需要对该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对助人过程有科学的设计,并力图使实际过程能合理、有效的展开。

②资源筹措者社会工作者要解决服务对象的困难和问题,为了服务的顺利开展,常常需要联络政府部门、福利服务机构的负责人及同事、自愿组织甚至广大社会,向他们争取服务对象及资源。

扩展资料:

什么是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者,简称社工。是指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医疗卫生、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一.应具备的条件有:

(1)除具备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教育学、法学等多学科综合知识,应熟悉与社会工作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知识。

(2)应能熟练运用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等社会工作方法,协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挖掘潜能、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

二.承担的使命是:

(1)社会使命:“扶弱济贫”,以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求,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己任。

(2)专业使命:“助人自助”,即或为处于困境中的个人、家庭、群体、社区提供专业服务和支援;或通过专业服务,整合社会资源,挖掘潜能,推动困难人群走向“自救、自立、自助和自强”。通过扮演引导者角色、专家的角色、社会治疗角色、计划者角色等帮助人们发现问题,并采取解决问题的行动,缓解由于竞争、压力产生的紧张及冲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社会工作者

311 评论(11)

jajahhauqba

你好,社会工作者考试最关键的是备考,建议网课学习+题库刷题+教材学习。关于备考的经验如下:一、通读教材,课程配合是关键在备考过程中,大家都知道教材的重要性,学通学透教材可以说是考试过关的基础和保障。但是很多同学根本没有大把的时间沉浸在看书之中,0基础的就更难看懂了。结果就出现了另外一种场景,教材看不懂,看不动,看完了到处都是漏洞。传统的教材备考方式的确在很多方面存在问题,比如效率慢、效果不好,那么我们就可以转换下思路,选择视频课程来辅助自己学习,视频课程的核心作用是什么?尽快帮我们给一个科目建立框架、用通俗易懂的话语来理解专业词汇、重点考点分析等,这些是只通过教材备考很难获得。二、看不如写,多写多得“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相对于其他科目的考试,是很多同学觉得比较棘手的一个科目,它更注重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应用相关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考生要结合综合当中的许多知识点运用到实际之中,这就需要比较高的知识点掌握和分析能力了。三、科学的复习计划,合理安排复习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学习教材和视频课程后,对科目有个整体的了解;二是根据考试大纲进行复习;三是根据所掌握的知识进行一些练习,巩固所有的知识点;四是在临考前一段时间进行刷题练习。复习贵在“早”。社会工作者考试以一年为周期,看上去很长,但时间如梭,一转眼考试期就到了,所以动手一定要早。建议大家,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学习。考试结束后进行必要的休息,随后立即调整好心态,开始向新的课程进军。社会工作师考试的学习既需要研读教材,做笔记,还需做练习题。需要大量的时间,早动手,就能为自己赢得宝贵的时间。特别是边工作边自考的朋友,时间更为宝贵。四、学会舍末逐本,融会贯通“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科目考试没有客观题,所以复习的时候,细枝末节的东西并不需要下太大的工夫去记忆,例如一些非常细致的概念在该科目考 试中并不会进行考核。“案例分析题”和“方案设计题”虽然只出现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的考试中,但在答题时也会涉及“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和“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 (中级)”这两个科目的相关内容。因此,在复习的时候,就要养成“融会贯通”三本教材的思维习惯,综合运用三个科目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五、持之以恒,贵在坚持备考社会工作者,像一个大工程,需要的是水滴石穿。一定要战胜自我,持之以恒。很多考生都是白天完成了繁重的工作后,夜晚翻出书本。这就需要合理安排时间,保障休息和健康。更重要的是要有战胜自我、坚持到底的信念。社会工作师学习是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循序渐进是最佳状态。一分付出一分回报,不付出就一点回报也没有,这一点小编深有感触。社会工作师考试是一场马拉松,关键是坚持到底。最后收获的不是奖励而是信心,这信心鼓舞你开始的征程。最后祝大家2021备考顺利。

98 评论(12)

如果蛋蛋愿意

社会工作者工作经验分享

社会工作者也许我们大家都不是很熟悉,下面我整理了一些关于社会工作者的工作经验分享给大家,欢迎大家阅读!

一关于个案工作

1.人不能改变别人,人只能改变自己。

2.在没有改变自己之前,就试图去改变别人,效果往往是徒劳的。

3.多倾听。

“我很不开心,只是想找个人倾述一下”

“嗯,我的荣幸”

“……所以,我现在很不开心”

“哦,原来这样”

“……谢谢你,我现在心理舒服了一些”

“不客气,愿你开心!”

4.有时适当的沉默就是最好的沟通。

5.“说了那么多次,为什么他还不改?”也许是他觉得还没到非改不可的时候。

6.“他为什么没时间参加?”他不是没有时间,而是没有时间表。

7.“周末了,还有工作”比“周末了,还要工作”让人听起来舒服。

8.“你都没有做到,为何要我这样做?”做出来是说服别人最好的途径。

9.最能打动人的往往不是技巧,而是那份发自内心对人尊重的心意。

10.人会为自己做最好的选择,我们要做的是提供更多选择的可能性。

11.案主正是问题的专家,他与问题相处更久一些。

12.我们的重要工作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协助解决问题。

二关于小组工作

1.小组工作是营造一个让大家乐于相处的时间与空间。 让人一起笑比让人一起哭更重要。

2.游戏本身是一个工具,关键是带领者赋予它不同的魅力。不是因为游戏而游戏,而是因为意义而游戏。

3.人获取的信息70%来自视觉,因此在带领活动过程中,身体语言很重要。

4.做一个10人的小组,更多的是双向或多向的沟通互动,是强关系的搭建。做一场100多人的讲座,更多的是单向的信息传达,是弱关系的搭建。

5.在活动中,有人喜欢看,有人喜欢听,有人喜欢感受,有人喜欢思考……我们需要兼顾他们的需求。

6.带领活动时,注意快与慢的节奏,动与静的'状态,乐与愁的情绪等变化。

7.团结一个队伍的两个方法,一是树立一个奋斗目标,二是寻找一个竞争对手。

ending 是创造一种令人回味的仪式感。

三关于社区工作

1.社区工作要理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的关系。

2.不是社会变得冷漠,而是生活方式变了。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每个人在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

3.不怕居民争吵,比争吵还严重的是漠视,漠视连关注都没有了,而争吵还有。

4.人影响着物,物也影响着人。居民可以影响社区环境,社区环境也可以影响居民。如果社区入口处有一块草坪,先不用设计穿越小径,居民会慢慢走出一条路,这条路便是最便捷的。

5.在社会组织培育上,我们可以回想起当年参与学生社团的经验,发起于兴趣性、规范于组织性、发展于更替性。

6.广场舞大妈作为一个典型性的社群,有几个特点:刚需,社交,同质性,规则简明。

7.没有礼品,居民就不来参加活动,到最后送礼品都不来了?以礼品吸引人是直接的方式,也是最偷懒的方式,工作人员的用心远比十元礼品珍贵。

8.你要动员多少人,基本前提是你能同理多少人。

9.一场社区活动的有很多环节,环环相扣,活动的成效是这些环节的乘数效应:90%*90%*90%*90%*90%=。每个环节都要做足功夫,只做到90%,有可能最后都不及格。

10.社区总会有一些空间,或角落,是属于某些人的聚集地,在那里你可以体会到最真实的社区生活。

四关于组织

1.为了商业而去做公益和为了公益而去做商业,两者出发点有区别,也会引致不同的结果。

2.我们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成立组织,还是为了组织生存而去找问题来解决?

3.初创时,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才能生存;上道时,一支队伍要像一个人才能永续。

4.公益机构的真正使命是什么?尊重人,尊重人性的光辉,并协助它发挥出来。

5.一个公益组织,既要像商业机构那样拼搏才能生存,又要有更高阶的目标,同时还要抵挡来自外界不同的干扰与道德绑架。

6.少说“我”,多说“我们”。

7.创新不是形式上的花俏,而是为了创造新的价值。这是一场正零和博弈,在各方的合作中,衍生出新的价值。

8.专注专一,要突破死胡同的困境;涉猎面广,要面对荒野般的迷失。

9.一个机构的希望往往取决于闲暇时做什么?莫以战术上的勤奋掩盖了战略上的懒惰。

10.缺人才是个伪命题。公益组织缺的是土壤,人往高处走符合基本人性。

11.传统的公益慈善,存在ABC三角关系,资助方A,公益组织B,服务对象C。A资助B,B服务C。所以很多时候公益组织B满足的是资助方A的需求,而非服务对象C的需求,需求缺乏直接反馈,成效陷入困境。因此,公益市场化关键在于建立两边关系:买卖双方关系,即服务对象就是购买方,直指痛点需求,激发双方活力。

12.每个生命体都有周期,组织也一样,或是道路曲折而中止;或是功德圆满地转身。

五关于个人

1.管理能量比管理时间重要。能量有正也有负,不用刻意回避负能量,找一个地方合理释放。

个小时的刻意练习,你也会成为高手。

3.不刻意去改变别人,多尝试更好地做好的自己。

4.很多问题看起来是外界的阻挠,其实是内心的选择。

5.即使很忙,也要空出独处的时间。看起来很忙,往往是懒于思考。

6.每个人都会有倦怠的时候,给自己一个周末,看场电影,打盘游戏……下周一满血归来。

7.与其说坚守,不如说乐享。

8.最后一条:我所说的也许都是错的。终身学习,独立思考,愿我们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

309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