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09

Sundy那抹阳光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广州2017年社会工作者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雨诺喜乐

已采纳

一、社工的薪资待遇如何?这个问题是个好问题,真的是个好问题,但社工的薪资待遇不高,也是真的不高。社工行业工资比较低,而且短时间也很难发生质变,这个是一直存在的问题。就拿我这么多年做社工拿到的大概来举例吧,我认为我可以大致代表广州市的大致社工水平。我做实习生的时候一个月1000+,做社工的时候一个月4000+,做主管的时候一个月5000+,做副主任的时候一个月6000+。可以这么说,你手上拿到的钱跟你的工作量和工作内容并不能成正比。在广州市这种一线城市,做社工,真的非常难生存下去,就算是去了上海和深圳,工资可能就比广州高个一两千,甚至差不多,而在广州市内,相比我同时期的岗位,肯定有不少比我这工资更低的工资。如果你想通过做社工,有较为良好的薪资待遇,有以下几种奋斗方式:1. 考社工证!现在大部分的社工机构都希望你可以持证上岗,社工服务项目对社工持证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硬性,因此基本上你拿到了初级社工师,中级社工师甚至是高级社工师,社工机构都会根据你的证的级别给你加一定的工资。所以,去考证吧朋友们,对现在有用,对未来也有用,将来做社工一定会要求持证的,会变成一个完全硬性的要求。2.一直往上干,干到主任,副总干事,服务总监,机构理事等等基本上这些职位都是社工机构的一些顶层了,相比其他社工一线岗位,这些职位基本上都是脑力输出,不用做一线,工资也比较高,主要都是做督导,写标书,拿项目,在机构的管理层面上为机构出谋划策。当然,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虽然这些职位工资比较高,但是对人的要求也高,基本上对你的工作经验,学历和职称都有较为高的要求,所以努力干活吧,少年。3.做督导!!!在国内做督导是需要持证的,就是督导证,而想要拿到督导证,是要考督导班的。但是只要拿到督导证,又有机构请你做督导的话,基本上你的工资整体就会比较高了,而且工作的时间也会比较自由。现在社会上对社工和督导基本上都是供不应求,所以努努力搞定督导证,工资会高一些。当然,相进督导办,先要把中级证书给拿下来,然后再考虑吧哈哈哈。4.找工资较高的专项有的专项,比如说做残障社工,禁毒社工,工资可能会高一些,这个就要你去找,剩下的就看运气和缘分了。暂时想不到还有啥你可以努力的了,或者要不拿个文凭去学校做社会工作专业的老师吧,这方面的老师也不够,说不定门槛会低一些。二、社工的职业前景如何?这个问题,我相信除了那些告诉你社工行业是朝阳行业的大佬,没人能有百分之百的告诉你社工的职业前景,因为真不好说,我就在这里说一下我的观点。随着国家老龄化的加剧和扶贫攻坚政策的推进,国家对社区工作这一块又越来越重视,并且也鼓励人们都去考证。向广东推行的新政策,其实就是政府自己购买社工岗位,招收社工,并且自成体制,然后将社工安排到除城镇以外的农村,乡镇和偏远地区。这是好事,因为社工真正去到了他们该去的地方。所以说,我觉得社工的前景可以分成三点来简单描述:(1)国家可能会大力发展偏远地区,农村地区,乡镇地区的社工行业,因为大部分需要社工的人群在这些地方,并且国家可能也会鼓励大城市的社工回家就业,服务自己家乡的困境群体。(2)社会工作者可能有机会接受政府的直接招聘,就是政府直接招聘社工,而不在通过机构。在慢慢的去机构化以后,政府应该会重新制定社工的体制,这应该也是一件对广大社工来说很好的事情。(3)未来社工证可能越来越重要,赶紧去考证吧,考的越高越好,未来社工证的级别会对你做社工的待遇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这就是我依据个人经验对您的问题的回答和思考,创作不容易,如果您看了觉得有用可以关注我,也别忘了留下您宝贵的一个赞哦,谢谢。

广州2017年社会工作者

287 评论(14)

地火燎原

社区工作者的工资由基本工资、职务年限补贴、奖金和其他待遇四部分组成。基本工资分三档,正职每月720元,副职每月640元,一般工作者每月590元。职务年限补贴也分每月960元、845元和740元不等。奖金按每人每年3600元的标准核定总额。 另外通过国家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获得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的社区工作者自完成登记注册当月起,每人每月也将增加职业水平补贴80元;获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的社区工作者自完成登记注册当月起,每人每月将增加职业水平补贴50元。

311 评论(11)

同济装潢设计

社会工作专业就业前景非常广阔,就业范围很宽,机关、企事业单位、公益组织、社区、学校、医院甚至军队,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专业需要,需求很旺,国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规划很宏伟。但是现实并不乐观,目前除国有组织外的社工的待遇还较低,直接影响了对口就业选择,主要是长期的政府主导型社会结构和环境中,各级各方面对专业社会工作的认识严重不足,重视不够,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对社会稳定和谐水平要求的提高,逐步会有改观,特别是大量的政府购买专业社会服务形式的增加,社工待遇将普遍同于国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专业对口就业就将成为主流。但是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实际上珠三角地区深圳、广州及上海等已有成功探索,如果下一步国家社会管理改革能够进一步深化,时间也许会明显缩短,但各地情况会差别很大。经济越发达,社会越进步,就越需要专业社会工作,因此社会工作专业就业前景还是光明的。

291 评论(9)

带嘴过日子

社区工作志愿者,工资一般在1500-2000元/月之间,缴纳社保五险一金。

309 评论(12)

花大本事

2017年社会工作者薪资待遇

日前,民政部、中央综治办、教育部等12部门日前联合出台文件,提出一系列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与人才激励保障的政策措施,以破解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岗位不明确不规范、职业发展空间不畅通、薪酬待遇水平较低、职业地位不高等瓶颈问题。那么社工的薪资待遇到底有多少呢?下面是我整理的2017社工的薪资待遇,欢迎大家参考!

2017社工的薪资待遇

目前,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开始发展社会工作事业。各地社工待遇也逐步提高。其中,深圳、东莞、广州等地由于社工事业得到政府重视,部分费用由财政支付,所以待遇稍微高一些,大概在3500-4500左右。其他城市,例如北京、杭州、武汉等地,工资一般在1000-2000左右,待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近几年来,各地都对社工待遇问题给予了很高重视,社工待遇也会在未来几年慢慢提升。

【相关阅读】

广东省“双百镇(街)社会工作服务五年计划”社工招聘计划从2017年起在粤东西北地区建设运营200个镇(街)社工服务站,招聘一线社工共940名,今年将投入5000万元专门用于社工工资发放。报名将于2017年3月31日截止。

火热 940个岗位逾6500人报名

日前,广东省民政厅启动了广东省“双百镇(街)社会工作服务五年计划”(以下简称“双百计划”)社工招聘工作。计划在粤东西北地区和惠州市、肇庆市、江门市台山、开平、恩平等地建设200个镇(街)社工服务站,招聘一线社工共940名,依托镇(街)直接配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开展专业社工服务。

“双百计划”服务对象为本镇(街)困境人群和社区,重点是面临困境的老年人、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城乡低保对象、农村留守人员、优抚安置对象等,采用专项化方式运作,实施项目管理,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技巧,提供精神慰藉、资源链接、能力提升、关系调适、社会融入等社会工作专业服务。

“双百计划”将主要录用粤东西北本地社工或者已在外地从事社会工作人才回家乡开展社工服务,建立稳定的、本土一线社工服务队伍、本土社会工作支持平台、本土社会工作机构,以此减少人才流失,达到长期服务的目的。

据广东省民政厅透露,截至昨日18时已有6591人报名。

待遇 第一年年薪5万将逐年递增

招聘计划显示,为了吸引更多人才参与到粤东西北的社会工作,“双百计划”资金主要由省、市、县三级政府共同投入,2017年投入5000万元专门用于社工工资发放,今后每年递增5%,第一年年薪人均5万(含税),通过年度考核按5%比例逐年递增;每年投入500万元,专门用于聘请社会工作督导。李嘉诚基金会资助200万元用于相关社工培训及粤东地区项目资助。此外,在资金方面,今后将建立“双百计划”服务专项与省级基金会对接平台,动员社会慈善组织资助支持社工站开展慈善活动。

除了资金保障,“双百计划”还将联合中山大学等高校组建督导团队,为社会工作提供专业支持。据了解,每个镇(街)社工服务站将配备3- 8名社工。社工招聘由镇、街道提出用人需求,全省统一发布社工服务站社工招聘信息,统一报名、统一招聘,由当地镇(街)政府签订劳动合同,2017年6月底前配齐上岗。

现状 粤社工专业人才区域发展不平衡

南都记者了解到,珠三角城市的社会工作发展起步较早、覆盖较广:深圳率先探索“政府购买社工岗位”的发展方式,于2007年通过“7+1”文件,在制度上初步确立了政府购买社工服务模式;之后,广州在借鉴香港、新加坡经验基础上在“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方面探索了“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方式;东莞、中山已实现镇(街)社工综合服务中心全覆盖……

对比来看,粤东西北地区的社会工作发展则相对滞后。“长期以来,我省尤其是粤东西北地区基层民政服务力量严重不足,严重制约着民政事业的发展。”广东省民政厅厅长卓志强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资金、机构、人才等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粤东西北地区社会工作仍然普遍存在缺人才、缺资金、缺路径等问题,比如截至2016年底,粤东西北地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数1104个,仅占全省7%,年度资金投入2330万,不足全省2%。”卓志强透露。

“实施‘双百计划’正是为了破解基层民政服务力量薄弱的难题。”卓志强介绍称,“双百计划”将社工力量与民政服务相结合,更好地为有需求的群众和社区提供专业服务。

97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