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宝儿yz
要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服务提供者必须具备以下的基本特质:同感、尊重、真诚。这些特质将有助服务提供者去设身处地地体会服务使用者的感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社会工作沟通技巧,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①营造轻松、安全的氛围。
社会工作者要以热情、友善的语言和亲切的表情等,向组员传递温暖、真诚、关怀等信息,为小组营造一个放松、自由、开放和安全的氛围。
②专注与倾听。
社会工作者要通过语言的和非语言的专注,让组员感受到自己处在一个比较安全的关系之中,从而鼓励组员自由、放松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社会工作者在倾听时,注意组员所说的重点,尤其是一些没有预料到的信息;在未完全听懂对方的真正意思前,一定不要与之争辩。
③积极回应。
社会工作者在组员发言之后,要站在同理心的角度,向发言者表达对其发言的高度重视,认真了解和把握发言者的用意与感受,并伴以积极的回应。可以通过复述组员讲述的内容,让发言者感受到被理解和被重视。
④适当自我表露。
社会工作者可以有选择地将亲身的经历、体会、态度和感受向组员坦白,向组员传递真诚,让组员感受到信任。通过这种信任关系情境的建构,促使组员也能够坦陈自己的问题和需要。
⑤对信息进行磋商。
当无法把握组员发言中的信息含义时,社会工作者有必要耐心地与发言者协商交流,直到信息能够被正确了解和能够取得共识。
⑥适当帮助梳理。
在组员发言过程中或发言之后,社会工作者要非评判性地帮助组员梳理其发言,使其讲述的内容和感受听起来更具条理性和逻辑性。
⑦及时进行小结。
对组员发言中可能是散乱表达的信息进行小结,社会工作者要及时地帮助小结。
社会工作者的沟通技巧:运用好语言符号
第一,把话说得悦耳,悦耳的声音会令人心情舒畅。第二,把话说得清楚,必须让人明白所要传达信息的意思,这就要求沟通者思维有条理,吐字清晰,把意思说明白。第三,把话说得准确,要完整地表达句意,说话用词尽量科学准确。第四,把话说得恰当,说话必须符合特定的身份和场合。第五,把话说得巧妙。例如,如何说好第一句话?怎么才能开启对自己有利又令对方愉悦的话题,一般的原则是寻找对方的兴趣谈话区域和自己的有知区域,而要避开对方忌讳的区域和自己的无知区域。
社会工作者的沟通技巧:巧妙使用身体语言
身体符号包括人的.眼神、面部表情、身体的姿势、动作及仪表等。专家认为,在人面对面的信息沟通中,有65%的社会意义是通过身体符号传递的。身体符号具有无伪装性的特点,人可以言不由衷,但强装笑脸总要露出破绽。人们可以通过恰当的身体符号向沟通对象表达自己对对方的尊重、接纳、关心,更可以通过细心地观察对方的身体符号解读其内心世界。
社会工作者的沟通技巧:环境符号
环境符号是指能够传递信息的时间和空间因素。时间在传递信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人约会姗姗来迟,传达给对方的可能是不认真、时间观念不强、对对方不重视等信息,进而会引起对方很多的心理活动:失落-、不信任、不愿意合作等。空间因素是指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位置以及沟通场所的气氛。谁都知道远远的打招呼表示热情与友好,与人擦肩而过没有任何表示说明彼此的敌意或冷淡。一般而言,人与人之间相隔o厘米~15厘米是亲密距离,其语意是亲密而热烈;15厘米~75厘米是个人距离,语意是亲切友好;75厘米~215厘米是社交距离,语意是严肃而正式;215厘米以上是大众距离,表明彼此之间没有心理的联系,但在一些特殊的场合如拥挤的公共汽车上则是例外情境。由此可见,应该视交往对象的关系把握与人沟通的距离。
社会工作沟通技巧:促进组员沟通的技巧
①提醒组员相互倾听。
社会工作者要注意现场安静,及时提醒组员相互之间仔细倾听对方的发言。
②鼓励组员相互表达。
社会工作者要鼓励组员积极表达自己的感受,特别是运用“此时此地”的技术让组员表达自己的感受,接纳他人的感受。特别是对沉默的组员要加以鼓励,对说得太多的组员适当加以阻拦,以给其他人更多的表达机会。
③帮助组员相互理解。
在沟通时,要密切注意和观察组员的声调、语言、表情、态度和姿势等细微之处,帮助组员沟通和理解信息不一致和不明白的地方。
④促进组员相互回馈。
组员发言后,社会工作者应鼓励组员之间的分享与给予回馈。
⑤示范引导。
社会工作者可用自身示范的方式,诱导组员模仿社工。
江苏友道木业
个案工作基本技巧
普通社会工作在本职工作之外从事的、不计报酬的服务性或公益性工作。这种社会工作是相对于本职工作而言的,可以称为普通社会工作。那么社会工作个案工作基本技巧有哪些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1.会谈
(1)个案会谈的类型。包括建立关系的会谈、收集资料的会谈、诊断性会谈、治疗性会谈和一般性咨询会谈。
(2)个案会谈的安排。包括3个方面的任务:个案会谈的准备、个案会谈的内容安排以及会谈内与会谈外的衔接。
(3)个案会谈的技巧
①支持性技巧:是社会工作者借助口头和身体语言让服务对象感受到被理解、被接纳的一系列技术。主要包括专注、倾听、同理心、鼓励。
②引导性技巧:是社会工作者主动引导服务对象探索自己过往经验的一系列技巧。包括:澄清、对焦、摘要。
③影响性技巧:是社会工作者为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信息或者建议,让服务对象采取不同的理解和解决方法的一系列技巧。
包括:提供信息、自我披露、建议、忠告、对质。
2.记录
(1)个案记录的方式。包括:文字记录、录音、录像。
(2)个案记录的要求。包括:个案记录的基本格式要求;现在与过去;实事与推断。
(3)个案记录的作用。可以用于跟进服务、社会工作者评估、转介依据、机构评估依据和未来研究的参考。
3.收集资料
(1)会谈的.运用。包括:自我陈述、对答方式。
(2)调查表的运用。调查表包括:结构式调查表和非结构式调查表。
(3)观察的运用。包括:参与观察、非参与观察。
(4)现有资料的运用。包括:文献记录、实物。
4.策划方案
(1)目标清晰而且现实。服务目标制定的要求:可观察、可测量、积极正向。
(2)服务对象的范围明确。要坚持以服务对象为主、以服务对象身边的重要他人为参与者、以其他重要他人为支持者。
(3)策略合理。包括服务策略与服务目标一致,服务策略之间的协调。
5.评估
(1)正确运用评估类型。
①根据不同评估任务选择不同类型的评估。
②综合运用不同类型的评估。
(2)合理运用评估的方法。
①行为评估、问卷评估和心理测量相结合。
②问卷评估与心理测量相结合。
(3)鼓励服务对象的积极参与。
①与服务对象共商评估事宜。
②让服务对象主导评估工作。
(4)坦诚与保密。
①坦诚。在评估之前。要向服务对象说明评估是为了改进现有服务工作,表达自己的诚意。
②保密。在评估过程中。要向服务对象承诺保密的原则。以减轻或者消除服务对象对待评估工作的担心。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