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01

bigbig米米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解决家庭问题社会工作者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慧心永梅

已采纳

社会工作者解决家庭矛盾,她要肯定要先了解这个家庭矛盾在哪里。然后慢慢的学协调,因为每家都是有非常难的事儿,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所以协调家的矛盾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儿。

解决家庭问题社会工作者

243 评论(11)

和平海棠

社会工作者要想解决家庭矛盾,必须掌握一定的技术!清官难断家务事,所以说要想解决家庭矛盾,没有一定的能力和方法,真的是很难!特别是一些沟通方面的技术,很重要,掌握它并灵活的利用它,有助于解决家庭矛盾。要想解决家庭矛盾,必须分清问题的实质,要善于倾听,了解各方面的需求是什么?并能在这些不同的需求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找到了,就能找到应对方案!这家庭矛盾,除了找平衡点之外,还应该情理交融,多在情字上下功夫,因为大家相互之间还是有感情基础的,所以说要以情感人,要以情服人。

184 评论(14)

土著零食家

家庭社会工作基本特点-社会工作提问技巧

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适当的指导,协助家庭发掘自身及社会资源,增进家庭功能,改善家庭关系,引导家庭自动、自主地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从而实现家庭正常运转的目标。那么,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家庭社会工作基本特点及提问技巧,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家庭社会工作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服务对象是作为整体的家庭

即以家庭整体为取向,将家庭中每一个成员的问题都看成是整个家庭的问题,所有家庭成员都是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家庭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其成员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当个别成员出现困难或问题时,其原因可能不仅仅在个人,而可能与整个家庭有关。例如,许多子女的行为问题常常与夫妻之间的婚姻关系不和睦有关。因此,社会工作者并非只对子女的行为问题提供服务,还要协助夫妻双方协调婚姻关系,进而改善家庭关系,加强子女教育工作。

服务目标是协助家庭正常运转

每一个家庭都有向往和睦、轻松、愉快生活的期望,每一个家庭也蕴藏着丰富的能量与资源,具有解决问题的潜能。因此,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适当的'指导,协助家庭发掘自身及社会资源,增进家庭功能,改善家庭关系,引导家庭自动、自主地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从而实现家庭正常运转的目标。

强调多元方法的融合运用

家庭社会工作提问技巧:

在家庭社会工作中,社会工作者往往整合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等方法来提供服务。例如,运用个案方法从有问题的个体成员入手来发现和获取信息,然后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对家庭成员进行治疗和服务,同时鼓励家庭参与社区活动,协助家庭加强与社区资源的连接,从而增强家庭功能。

家庭会谈是开展家庭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进行家庭会谈时,提问又是社会工作者收集家庭信息、了解家庭互动方式、引导家庭成员思考,增进家庭成员自我了解和自我觉察并诱发改变的必要技术。在家庭会谈中常用的提问方式有直线式提问、循环式提问、差异性提问、假设性提问等。

直线式提问属于“就事论事”的提问,主要围绕5W(即when,where,who,what,why)展开,通过直线式提问可以收集大量的相关信息,并形成对问题的解释。直线式提问往往直接指向“问题行为”或“问题人物”,也可以指向有需要改变的人或事。这类问题诸如:“问题一般什么时候发生?”“问题与什么场景有关?”“问题发生时,一般会持续多久?”“问题的发生常常与谁有关?”等。

循环式提问是探索式的,通过对每个家庭成员的轮流提问,以了解他们对家庭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家庭成员的看法,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例如社工先问父亲:“你儿子和他妈妈平时相处的如何?”然后问儿子:“在你眼里,爸爸和妈妈彼此相爱吗?”最后问母亲:“你认为你的丈夫和儿子的关系融洽吗?”在妈妈心中,她可能觉得自己和丈夫早已没有夫妻感情。可在孩子眼里,他却认为妈妈深深爱着父亲,因为每次父亲在家妈妈都会做一堆好吃的,而父亲出门,母亲总是会下意识地目送其离开。这种提问方式让被问者从旁观者的角度去描述另外两个人的关系,而被描述者却能看到在另一人的眼中,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地与他们自身的感觉不同。这种被描述出来的差异包含极大的信息,是撬动他们对彼此关系固守态度的有力支点。

差异性提问涉及压缩症状,扩展无症状的时间、场合或人事的情境性问题。这种提问可以使当事人受到启示,即问题行为的发生是有条件的。在提问时,社工要特别注意提出一些“例外情况”的问题。例如:“孩子或者长辈在的时候,你们夫妻俩也总是大声争吵吗?”“除了砸坏茶杯外,孩子还砸过家里的其他东西吗,如电视机?”“孩子考试时,你是否还天天出去打麻将?”等。通过这样的提问,我们也许会发现一个口口声声说不管孩子的妈妈遇到孩子考试时就不去打麻将,这样的“例外”只能说明妈妈的心里还偷偷藏着对孩子的关心和爱。

假设性提问通过设定一些假设,帮助来访者以及家庭不断照镜子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是哪些诱发因素促使不合意的行为再现;例如“如果从现在起妈妈不再打麻将,你爸爸发火的机会是会更多呢,还是更少?”或者激发家庭成员对未来的行为和关系等诸多内容进行构思和规划,并促使这些计划成为自我应验的预言。如“请你想象一下,如果我们今天的会谈确实有效,你明天会是什么样子”等。

一般而言,在与家庭进行会谈时,为了得到更加丰富的信息,我们应灵活采用多种提问方式,例如在与家庭面谈的初期,一般可以使用直线式提问,和家庭的成员先谈谈“是什么让你们聚在这里会谈”等简单的问题作为开始,使家庭问题逐渐浮出水面。随后社工可以通过循环性提问或假设性提问从多个角度就家庭的疑惑、描述或解释提出自己的假想,例如,针对一个有孩子得了厌学症的家庭,社工可能会觉得孩子问题的出现其实是为了挽救父母破碎的婚姻。因此,社工可以先问孩子:“如果妈妈喜欢你在家陪她,你得了厌学症之后,就真的可以在家陪她了,你觉得妈妈内心会感激你吗?”然后问父亲:“如果有人说孩子得了厌学症之后,你们夫妻不争吵了,更亲密了,你猜孩子听见这样的话会好受一些吗?”最后问母亲:“如果有一天孩子的厌学症好了,而你们夫妻又回到天天吵架闹离婚的样子,孩子会不会又病了?”这种循环加假设的提问方式通过转换当事人的视角,让他们看到多种可能性,并让家庭内部形成一种沟通,促使他们将孩子的问题行为与家庭里的人际关系联系起来。

除了灵活采用多种提问方式外,我们还要避免提问中常犯的一些错误,如过多使用封闭式问题,或同时问一大堆问题,令案主无从下手;抑或提的问题有明显的倾向性等。

339 评论(14)

小L快跑

社会工作者介入夫妻离婚个案分析

家庭社会工作,是为帮助解决家庭问题,增进家庭福利,更好的为实现家庭功能而进行的社会工作,特指以协助整个家庭为主旨的社会工作。那么,下文是由我整理了介入夫妻离婚个案分析,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案例问题以及背景

1、基本资料:本案案主周女士和潘先生均为太和镇本地村民,现年38岁,初中文化,已婚,双方育有一儿一女,社工接案时,案主夫妇闹离婚,案主夫妇关系紧张。

3、案例背景:太和镇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成立于2013年11月15日,由广州阳光社工事务中心承办,中心秉承阳光机构使命和愿景为社区长者、青少年、弱势群体家庭以及社区群众提供适切的服务。太和镇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婚姻辅导项目,是一个和太和镇社会事务科合作的项目,是个二级服务模式的项目,每周两天社工驻点婚姻登记处,积极与妇联、婚姻登记专干紧密合作,开展婚姻关系宣传和个案咨询辅导服务。这个个案正是因为街道相关部门和家综的紧密合作才得以开展。

4、案主呈现的问题:夫妻双方均受到了婚姻问题的困扰,夫妻之间经常吵架,关系紧张,甚至想用离婚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5、服务定位以及意义:

家庭社会工作,是为帮助解决家庭问题,增进家庭福利,更好的为实现家庭功能而进行的社会工作,特指以协助整个家庭为主旨的社会工作。在本案例中,负责社工主要运用家庭治疗的专业方法来对个案提供咨询辅导服务。家庭治疗是一类以家庭为对象进行的治疗模式,治疗师通过与全部或者部分家庭成员的治疗性会谈以及其他专业技术来协助家庭成员改善家庭关系,建立良性的家庭互动模式,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整个家庭以及其个别成员的问题,促进家庭的良性运转和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专门针对夫妻两个人婚姻中的问题进行的夫妻治疗是家庭治疗中的一个特殊形式,也叫婚姻治疗或者婚姻辅导,其目的是协调夫妇双方的关系,解决其婚姻生活中的不和谐或者冲突。在本案例中,社工运用家庭治疗法对案主夫妇提供婚姻辅导服务,在持续接触的过程中首先引导案主夫妇了解双方的沟通模式,然后再与案主夫妇分析他们受到困扰的婚姻问题,找出孕育家庭问题的内在的结构性因素是家庭成员的不良互动关系和沟通模式,促进案主夫妇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和沟通模式,最终达至缓解紧张情绪和改进夫妻关系的目的。

二、社工介入过程

1、介入目标:社工通过与案主夫妇进行面谈,掌握了案主夫妇的基本信息,案主夫妇的问题很明确,双方沟通不畅导致夫妻关系紧张,因此,负责社工在征求督导意见后,通过和案主夫妇沟通,将介入目标制定如下:

1)舒缓夫妻双方的紧张情绪

2)运用家庭治疗法改善夫妻关系

介入过程和服务成效

第一步:建立专业关系:在社工与案主夫妇的面谈中,社工主要运用了接纳和澄清的面谈技巧,通过分别倾听案主夫妇的倾诉,一方面社工对案主夫妇的背景和近况有了基本的了解,另一方面案主夫妇的紧张情绪也得到了缓解,对于夫妇双方的沟通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其次,澄清技巧协助社工引导案主夫妇找到双方目前最需要关注的重点,让案主夫妇看到夫妻双方的问题所在,当然也发现了自身需要改善的地方。借助了以上技巧,社工很快的通过二次的面谈就和案主夫妇建立了初步的关系,为下一步将双方的专业关系奠定了基础。在这个过程中,社工运用了中立原则,平等对待案主夫妇双方,让他们都感受到信任和支持。

第二步:协助案主夫妇分析问题以及寻求问题的根源:在这一步,社工运用了家庭治疗的探索技巧,分别面谈,进一步了解到案主夫妇的特性,他们的互动关系,以及其冲突情况,在这个案例中,案主女方的表达是直接开放的,希望的到丈夫的更多关注,而案主男方的表达是间接内秀的,希望妻子理解自己,不要过多的关注自己,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思去照顾孩子和家人,比如在处理孩子的事情上,丈夫交代了妻子要去办理,但是妻子会因为事务繁忙而经常忘记去做,丈夫会认为妻子没有责任心,不关心孩子,而妻子也会觉得很委屈,我每天忙着孩子的吃喝撒拉,我最关心孩子啦,也得不到丈夫的一句好,导致经常吵架而影响了夫妻之间的关系。通过社工的引导分析,案主夫妇意识到了问题的所在是夫妻关系紧张,也了解了问题的根源是由于沟通不畅,也引导案主夫妇相信只要双方有意愿改进沟通模式,付出努力就可以改善夫妻关系。在这个过程中,社工引导案主夫妇更多的`探索目前的家庭结构和功能状态并致力于现时的改变,因此社工与案主夫妇之间的信任关系进一步得到了稳固。

第三步:协助案主夫妇制定长短期改善目标:在这一步,社工运用了家庭治疗的诊断技巧,社工引导案主夫妇从问题的根源入手,制定改善的长短期目标,长期目标是改善夫妻关系,短期目标是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促进良好的互动关系。在这个过程中,社工协助案主夫妇关注现时的改变,并协助做出合适的行动计划,社工还运用了积极赋意的原则,为案主夫妇做了未来取向规划,画出未来婚姻家庭生活的蓝图,增强案主夫妇做出努力改变的信心。

第四步:协助案主夫妇制定改善计划:在一步,社工运用家庭治疗的介入改变策略,有针对性,有计划的引导和干预,社工和案主夫妇一起分析,在每次吵闹过程中表现出来沟通的障碍具体有哪些,逐项列出,然后针对每一项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双方互相了解对方的意思,社工加以引导案主夫妇确定双方可以接受的沟通方式,如丈夫说的每一件事,妻子很容易忘记未能及时去完成,丈夫认为妻子没有责任心,而妻子会认为自己每天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不是故意忘记的而感到委屈,社工引导案主夫妇确定:丈夫用写纸条的方式去告知妻子要办理的事情,妻子利用纸条记录的方式帮助自己去完成需要做的事情。为了进一步帮助案主夫妇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社工建议案主夫妇现场进行了沟通方式的演练,演练后社工对案主夫妇做得好的地方给予了肯定,让案主夫妇增强信心,鼓励双方回去后继续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巩固下来。在这个过程中,社工运用了循环提问的原则,做一些对比,让案主夫妇意识到差异产生的问题所在,促进了案主夫妇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了解。

第五步:协助案主夫妇实施改善计划,促进案主夫妇完成家庭作业。在这一步,社工运用目标导向,围绕具体的目标(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在确定了双方可以接受的沟通方式后,社工和案主夫妇约定,鼓励案主夫妇回去尝试用新的沟通方式一周,看效果如何,一周后社工回访案主夫妇,案主夫妇回应,新的沟通方式很不错,双方一周内没有发生争吵,紧张的夫妻关系得到了一定的缓解,社工给予鼓励,给予案主夫妇肯定的回应。

第六步:鼓励巩固维持成果:通过之前的尝试,案主夫妇对夫妻之间的沟通有了改进的动力,对于夫妻关系的改善也看到了希望,但这还不够,案主夫妇还需要更多的动力支持,社工联系了案主夫妇所在的妇联工作人员以及社会社务科的民政专员,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定期给予关心。案主夫妇在多方的鼓励和促进下,夫妻相处有了很大的进步。在这个过程中,社工始终坚持一个社会工作者的原则,助人自助,社工在多次的联系个案夫妇后,发现双方的关注点均放在孩子身上,在案主夫妇以后的夫妻生活中,孩子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因素,夫妻相处还是需要案主夫妇运用自身的能力去做,因此引导案主夫妇计划一下带孩子外出游玩,以增进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同时促进夫妻关系好转。通过案主夫妇的努力以及多方的支持和关怀,案主夫妇的沟通方式得到了巩固,夫妻关系得到了改善,家人关系相处得更融洽了,个案跟进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果。

三、案例反思和启示

经过一段时间的跟进,潘先生和周女士夫妇家庭个案有了比较理想的成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跟进的过程中,负责社工有一些的经验和感受,希望可以和其他同行社工一起分享:

婚姻家庭辅导个案,尤其是夫妻关系紧张的个案,一般比较棘手,跟进的时间也不确定,因为清官难断家务事,负责社工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同时也要坚持社会工作者的基本原则,让案主增强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跟进婚姻家庭辅导个案,对社工有一定的考验,社工最好有一定的婚姻生活经验,也要掌握众多的有关家庭社会工作的理论灵活运用。因为在跟进的过程中,要取得个案的信任,和个案建立良好地专业关系至关重要,如果个案不信任社工,就很难开展婚姻辅导工作,如果社工能够体会婚姻生活的不易,给予案主更多的同理和支持,个案工作就有了一个好的开始,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在做婚姻辅导个案中,让个案夫妇认识到婚姻生活是需要用心经营非常重要。因为很多夫妻关系紧张大都是由于一些小事,家务事引起的,但由于夫妻之间不懂得如何妥善处理,也不知道求助其他人,而日积夜累到了无法调节的阶段闹至家庭破裂,对夫妻双方以及孩子家人造成伤害。这一次的夫妻个案很幸运,有了社工的介入后,夫妻双方意识到各自的沟通误差在日常生活小事上导致双方关系紧张而积极改进赢得了以后的和睦家庭生活,对孩子的影响也减低到最小。 注重多部门联动,善用资源。在跟进这个个案的过程中,民政和妇联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民政专员首先转介给社工,社工才有机会去跟进这个个案,在跟进的过程中,民政和妇联均发挥了鼓励和支持的作用,特别是在农村社会工作,个案离中心比较远,社工的精力有限,妇联就联系了村妇联给予日常的关心和支持,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当然案主的努力也是不可或缺的。社工的协助,案主的努力,加上民政和妇联的关心支持,案主夫妇的沟通顺利,夫妻关系改善,婚姻生活有了气色,这才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作为本案的社工,虽然有着丰富残障服务的经验,但是对于婚姻辅导个案来说,是初次接触,在接案的时候心里还是七三八下的,很担心处理不好别人的家务事,自己也就一边学习有关的婚姻家庭理论知识,一边摸索着去做,在多方如督导、中心、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大力的支持下,通过本项服务,带给我很多的不同的知识和经验,这一次的辅导能够取得一些小成效,和大家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当社工告知案主夫妇个案即将结束服务时,对方说了一句很简单但是印象深刻的话:“谢谢你们,如果没有你们的协助,我们的家庭就破裂了”我想这就是对我们作为社工的一种最真实的肯定,案主在现实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会处在各种各样的困境中,社工不是全能的,也无法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我们可以陪伴案主从困境中走出来,案主从中也能获得成长的机会。

168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