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52

iamjiaying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一名社会工作者的故事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我是新悦

已采纳

张海迪的故事 80年代,一个光辉的名字--张海迪,在神州大地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张海迪的事迹到处传颂,海迪精神到处弘扬。人们在这位三分之二躯体失去知觉而不向命运之神屈服的姑娘面前,在这位“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零一次地爬起来”的勇士面前,在这位以自己的痛苦换取别人的欢乐、以缩短自己的生命来延续他人生命的时代楷模面前,都在深深地思考:人生的全部意义究竟在哪里?邓小平同志挥毫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陈云同志题词:“以张海迪为榜样,勤奋学习,热心助人,做八十年代的新雷锋。”张海迪1955年出生在山东半岛文登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5岁的时候,胸部以下完全失去了知觉,生活不能自理。医生们一致认为,象这种高位截瘫病人,一般很难活过27岁。在死神的威胁下,张海迪意识到自己的生命也许不会长久了,她为没有更多的时间工作而难过,更加珍惜自己的分分秒秒,用勤奋的学习和工作去延长生命。她在日记中写到:“我不能碌碌无为地活着,活着就要学习,就要多为群众做些事情。既然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把一切奉献给人民。”1970年,她随带领知识青年下乡的父母到莘县尚楼大队插队落户,看到当地群众缺医少药带来的痛苦,便萌生了学习医术解除群众病痛的念头。她用自己的零用钱买来了医学书籍、体温表、听诊器、人体模型和药物,努力研读了《针灸学》、《人体解剖学》、《内科学》、《实用儿科学》等书。为了认清内脏,她把小动物的心肺肝肾切开观察,为了熟悉针灸穴位,她在自己身上画上了红红蓝蓝的点儿,在自己的身上练针体会针感。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掌握了一定的医术,能够治疗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在十几年中,为群众治病达1万多人次。 后来,她随父母迁到县城居住,一度没有安排工作。她从保尔·柯察金和吴运铎的事迹中受到鼓舞,从高玉宝写书的经历中得到启示,决定走文学创作的路子,用自己的笔去塑造美好的形象,去启迪人们的心灵。她读了许多中外名著,写日记、读小说、背诗歌、抄录华章警句,还在读书写作之余练素描、学写生、临摹名画、学会了识简谱和五线谱,并能用手风琴、琵琶、吉他等乐器弹奏歌曲。现在她已是山东省文联的专业创作人员,她的作品《轮椅上的梦》问世,又一次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认准了目标,不管面前横隔着多少艰难险阻,都要跨越过去,到达成功的彼岸,这便是张海迪的性格。有一次,一位老同志拿来一瓶进口药,请她帮助翻译文字说明,看着这位同志失望地走了,张海迪便决心学习英语,掌握更多的知识。从此,她的墙上、桌上、灯上、镜子上、乃至手上、胳膊上都写上了英语单词,还给自己规定每天晚上不记10个单词就不睡觉。家里来了客人,只要会点英语的,都成了她的老师。经过7、8个年头的努力,她不仅能够阅读英文版的报刊和文学作品,还翻译了英国长篇小说《海边诊所》,当她把这部书的译稿交给某出版社的总编时,这位年过半百的老同志感动得流下了热泪,并热情地为该书写了序言:《路,在一个瘫痪姑娘的脚下延伸》。 以后,张海迪又不断进取,学习了日语、德语和世界语。海迪还尽力帮助周围的青年,鼓励他们热爱生活、珍惜青春,努力学习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为祖国的兴旺发达献出自己的光和热。不少青少年在她的辅导下考取了中学、中专和大学,不少迷惘者在与她的接触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变得充实和高尚起来。张海迪在轮椅上唱出了高昂激越的生命之歌,这支歌的主旋律是:一个人生命的价值在于为祖国富强、人民幸福而勇敢开拓、无私奉献!

一名社会工作者的故事

111 评论(11)

晴朗天空85

社工经常说这样一句话:"用生命影响生命"。这句话一方面表达了社工和案主间的平等关系,另一方面则表达了社工服务案主的工作内容与方式。      “用生命影响生命”,首先表达了社工与案主间是完全平等的关系,社工没有理由不尊重案主。现实中,社会工作者大多受过高等教育,而且其中的很多人家境也不错,而他们所服务的案主大多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往往有令人难过的遭遇。倘若社工认为自己的生命先天就是优越于案主的,那他对待案主的方式肯定是颐指气使,指手划脚的,他不会真诚地去倾听案主的故事,也无法对案主的遭遇感同身受!因此社工应时刻警醒自己: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平等的,生活在弱势之中的人们也有自己的人格,也有自己的尊严,任何人都无理由去忽视。只有社工拥有了这样的一种态度,他才有资格去做一名社工,否则如社工对待案主只是表面的伪装,试问,这种伪装能够持续多久呢?其最终葬送的会是社工自己的职业生涯。           “用生命影响生命”,表达了社工帮助案主的前提是自己的生命要获得全面的成长,否则他还是无法成为一名合格的社工。在培养社工的过程中,教师会关注其在生命和专业两个方面的成长。专业成长比较容易理解,做任何工作都需掌握其理论基础、专业技能,社工也不例外。而生命成长则实为不易,从某种程度上说,生命成长伴随着人生的全部历程,从生理到心理,从认知到行为都无法全面概括生命成长丰富的内容。当然我们也不能要求社工拥有了所有成长体验之后才能当社工,但是我们至少要求社工有能力做到由己推人,即:通过反思自己的生命历程,了解生命的基本状态;通过真诚地接纳自己,学会真诚地接纳别人。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人他们总是抱怨,看人看事充满挑剔,其实这些人对自己也一定不满意,其生活状态也一定不快乐!因此作为一名社工首先需要深层次地了解自己,关注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想,甚至要关注自己的梦境,并在关注自己的基础上找到让自己通达和快乐的理由。任何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优势和潜能,也有缺陷与不足,明智的人会尽力去完善自己,而不是去苛求于自己。因为任何人、任何事都不会无瑕疵,而任何人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和能力下做有限的事。生命的成长需要他人的呵护,同样更需要自己的关爱。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生命状态是做一名合格社工的前提条件!           “用生命影响生命”,社工还必须做到其工作要与案主的生命联结。虽然有些社工对案主充满热情,但是其还是无法走近案主,原因何在?社工尚未真正了解案主的生命需求。社工只有了解了案主的真正需求,并将自己服务的内容与案主的需求相联结,才能对案主的生命产生深远的影响,而社工影响案主的过程,恰恰需要的正是社工那些对生命成长和生命状态的感悟,社工其言、其行、其对待生命的态度往往成为案主的指路明灯!于是社工真正做到了“用生命影响生命”。         社会工作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事业,若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社工,首先需要了解自己,接纳自己,珍爱自己;然后在爱自己的基础上学会爱家人、爱他人;这样,你才能成为一名快乐的社工!

143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