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12

来一块钱包子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社会工作者离职原因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爱欧尼亚荒原

已采纳

这是由于电子厂工作比较低,因此很多人在电子厂工作三四个月之后就会离职,因为赚不到钱。

社会工作者离职原因

337 评论(13)

超能力小怪兽

电子工厂的大部分工作是流水线工作。这些零件小而精密,员工要穿着防城服,要么坐着要么站着每天工作十二个小时。而且工资也不高,都是基本工资加计件。工作无聊,压力大,工作量大,员工跟不上生产节奏,被迫离职。管理人员管理水平不高,能力低,素质低,管理粗放。

电子厂每年都有许多学生工人。他们在寒假和暑假期间在工厂工作以赚取生活费,尽管许多工厂说,他们招人时不招收学生工人,因为人手原因,工厂又不得不找学生工,还有另一种情况,学生隐瞒自己的身份,说自己是社会工作者,但在学校即将开学时侯不得不辞职。

第一次外出工作的年轻人口袋里没有多少钱,不熟悉外出工作的地区。就想先找个工厂挣点钱,了解这个地方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等有一个好工厂就会另找工作。认为电子工厂没有技术含量,无法学习技能。还有一些轻人没有努力工作的精神,他们总是看着一山比一山高。他们希望工作很简单,时间很宽松、高薪、管理松懈、休息时间长等等。还有就是熟悉了一个工业区的工厂后,总认为这个工厂好,那个工厂不好。时间一长,就没有耐心工作。

当然,最重要的是,每个员工的工资差别很大。这些员工每天都长时间工作,持续改进,不断咨询老员工的工作经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看到你在工厂工作的时间越长,工资就越低。此外,领导通过更严格的制度控制员工员工被罚款,员工抬头看着领导,但领导对员工态度冷嘲热讽,不放员工当工作安排到位时,这些员工别无选择,只能辞职。简言之,中国工业化初级阶段存在许多问题,年轻人在工厂呆的时间不长也是一个问题。

333 评论(9)

亲切的海沫儿

导语:社会工作是一种制度。早在40年前,威特默就写过一本名为《社会工作--一种社会制度分析》的著作,他在书中说:"社会工作是一个有组织的机构或社团为解决个人所遭遇的困难而提供有一种援助,为协助个人调整其社会关系而提供的各种服务。"社会工作是由政府或民间组织提供的一种规范化的、专业的服务,它因此而被纳入现代社会的制度系统中,成为贯彻政府的福利政策、确保社会稳定的一种不可或缺的的制度。

“有困难,找社工!”眼下,这句口号在大众中耳熟能详。但在5年前,在东莞公众的认识中,社工跟义工相差不大。

2009年,东莞引入专业的社会工作者。转眼间,东莞社工行业已发展了整整5年。经过5年的发展,目前东莞社工行业发展水平如何?一线社工又面临着怎样的生存状况?

日前,记者对东莞一线社工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66份。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近六成社工认为,目前约有一半的公众对社工比较接纳。但对于社工个体而言,情况不容乐观,九成一线社工对薪酬待遇不满意,过半一线社工在半年内有离职的想法。

昨日,记者邀请了市社工协会研究部主任刘先生对此次问卷结果进行了解读和回应。

薪酬

仅21%社工月薪超4600元

据统计,目前东莞一线社工共有1200余名,包括岗位社工、项目社工,及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社工等。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八成一线社工的月薪(税前,下同)不足4600元,另有15%的社工月薪为4600元-5500元,而月薪在5500元以上的社工仅占6%.90%的一线社工对薪酬不满意。

解读:东莞社工薪酬在珠三角位于前列

2011年,东莞发布了公益性社会组织社工薪酬指导价。目前东莞社工购买标准是万元/年。刘先生称,目前东莞社工的平均月薪为4600元/月,“还是沿用了2011年的指导价,不过政府购买标准比前几年提高了。”

2011年底,东莞首次引入社工“绩效工资”机制,公益组织可以从社工平均薪酬总额中提取10%作为绩效工资发放。“社工机构发放绩效工资会考虑社工入职时间、实际工作成效等多种因素。”刘先生说,由于社工机构的绩效工资一般都按照季度或者半年发放,所以大部分一线社工月薪都在4000-4600元,绩效工资发放的当月薪酬则会高一些。

一线社工可以晋升为督导助理和见习督导,他们在从事管理工作之余,也要从事一线工作,也要计算绩效工资,因此也可以纳入一线社工的范畴。目前,督导助理和见习督导的平均月薪分别为5600元和6600元。“没有督导头衔的一线社工,如果绩效工资高的话,平均月薪可以达到5000元。”

但由于督导助理和见习督导名额十分有限,很多工作了两三年的社工,未能取得督导头衔,薪酬难以增长,这也是社工对薪酬不满意的主因之一。“东莞一线社工的薪酬水平在珠三角属于中等偏上。”刘先生说,在珠三角地区,深圳的社工工资最高,每月拿到手的工资比东莞高200-300元,其次是东莞和广州,两者工资水平相当,然后是佛山、珠海等地。刘先生认为,考虑到生活消费水平等因素,相对而言,东莞社工薪酬的“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

尽管如此,仍有高达九成的.东莞社工对薪酬待遇不满意,五成社工认为合理的月薪应该在5000-6000元。对此,刘先生称,社工属于公共服务事业,“不像商业机构那样纯粹采用金钱激励。”

刘先生透露,此前东莞的社工薪酬标准是参照东莞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薪酬水平设置的。“现在事业单位在进行薪酬改革,东莞社工薪酬是否会同步参照,还说不定。但从长远来看,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社工购买标准会随之上调的。”

稳定性

过半社工半年内有离职想法

东莞一线社工的离职率一直居高不下。据了解,2010年-2011年,由于广州、佛山、珠海等周边城市开始发展社工行业,当时东莞社工离职率最高甚至达到了20%.近两年,社工队伍的稳定性有所加强,去年东莞社工离职率为15%左右。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过半的一线社工在半年内有离职的想法,而离职的原因主要包括薪酬待遇不高、发展空间小、看不到前景等。

解读:东莞社工晋升路径狭窄

刘先生称,目前东莞社工的晋升主要有三种路径:从一线社工到督导助理、见习督导、督导,逐级上升;从一线社工到社工机构驻点或片区或中心负责人;从一线社工到社工机构管理层。

目前,获得政府购买服务的社工机构共有10余家,而全市一线社工共达1200余名。也就是说,平均每家机构的社工人数近100名,“一名社工要在近百名的机构中得到晋升,竞争确实很激烈。”

服务成效

超七成社工对服务成效较为满意

东莞社工事业发展已有5年。问卷调查显示,近六成社工认为,目前有一半公众对社工比较接纳,但也有近四成社工认为,目前仍有很多公众不了解社工,甚至没听说过社工,对社工较为排斥。

此外,超过七成社工对自己的服务成效比较满意。

解读:东莞社工行业属正常发展

刘先生认为,目前还有很多公众对社工较为排斥是正常的。“目前东莞社工事业还没有全面铺开。东莞社区这么多,一共才1200多名社工,还有很多地方没有社工进驻。”

对于目前公众对社工的认知和接纳度,刘先生认为这是东莞社工行业正常的发展情况。“香港社工经过70多年的发展,公众接受度才这么高。”

行政化

超七成社工认为行政化严重

目前东莞社工行业存在哪些问题?根据问卷调查,排列前三的问题分别是:

成熟优秀的社工流失较为严重,缺乏优秀的本土社工;行政化较为严重,很多社工变成了“打杂工”;管理主体过多,不知道听谁的,从而影响了自己工作量的完成。

事实上,社工行政化一直被业内“吐槽”不已。今年3月,深圳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易松国教授来莞讲座时就指出,在一些社区,有些领导认为社工应该成为他们的工作人员,“让他们干什么就干什么。”在深圳,甚至有些领导想让社工去服务窗口坐着办公。

解读:由购买模式决定,属“疑难杂症”

“东莞所有的一线社工,肯定有一定的行政工作量,只是多和少的问题。”刘先生称,这些行政工作包括做方案、报告、文书等等。此外,也有用人单位将派驻在社区的社工调出来,不做专业服务工作,而是专门帮用人单位做行政工作,作为其临时性补充,这些社工也因此成为“打杂工”。

而行政化倾向跟管理主体过多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刘先生说,社工机构有“中介化”的意味,即用人单位向社工机构购买服务。这种用人模式意味着,社工至少要受用人单位和所在机构的两头管理。有时出钱的一方话语权大一些,机构就会妥协,从而社工就会被用人单位任意调配,造成行政化。

但归根结底,这跟东莞的社工购买模式有很大关系。目前,东莞政府购买模式包括两种:岗位购买和项目购买。其中,岗位购买的社工占了约七成。

“上面所说的情况,主要指岗位购买模式,这种模式导致社工行政化较为严重。”刘先生表示,相比之下,项目购买模式则要好很多;因为社工机构只要以项目运作成效向购买方负责即可,“这种情况下,社工主要听从机构的,由机构跟购买方对接。”

刘先生将社工行政化称之为“疑难杂症”,这也大大削减了社工的成就感。“其实每种购买模式都各有利弊,项目购买模式也存在不稳定性,一个项目运作完了,社工又要重新安排岗位,这也对社工人才的稳定性有影响。”

为了全面了解东莞社工行政化问题,今年5月,市社工办委托了东莞市现代社会组织评估中心对2013年12月31日前获得政府购买市直部门社会工作岗位的社工机构进行评估,共涉及10家社工机构。评估结果或于今年9月出炉,“到时我们会根据评估结果,对全市的社工岗位进行优化调整。”

247 评论(12)

宅男阳光刺眼

这些90后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境也非常的丰厚,这可能就是他们的底气,现在的社会工作确实也挺难找的,但大家仍然可以随心而活。

271 评论(13)

麻麻是超人

现在很多90后离职就体现着一个字:任性。离职原因有很多但是大多数都没有说服力,比如公司没有美女,位置离家太远,自己看老板不爽等等。即便没有充分理由,这些人只要想离那是谁都拉不住。这就让不少为了家庭还在努力加班的中年人不解了,这些90后如此豪横的底气在哪里呢?他们不可能个个都是富二代,家里有钱所以上不上班无所谓。所以归根结底原因还是出在性格以及思想观念上。

90后出生的那个年代刚刚好是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那时整个社会基本完成了现代化建设,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那当父母的自然就不想再亏待刚刚出生的孩子,所以大多数90后的孩子都是含着“金汤匙”长大的,他们从来没有吃过一点苦,相反丰富的物质生活已经让他们开始习惯享受。这时步入社会,那残酷现实会让他们感到非常难以忍受。无论是枯燥乏味的工作,还是领导颐指气使的态度,抑或是同事间尔虞我诈的“斗争”,这些都让他们无所适从。因为跟过往美好生活形成了巨大反差,大多数90后忍受不了所以选择果断离职。

所以90离职如此随便的第一个原因并非他有多大底气,而是想逃离一个自己无所适从的环境。但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社会本就是如此,他们必须要去适应。

此外思想观念发生变化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以前很多工作都是铁饭碗,大学学历还非常值钱,现在这一切都变了。大多数工作都是换一种形式的“流水线”,它大大耗费了年轻人的时间精力却没有得到理想报酬,那么自己还有什么奋斗的动力呢?所以自己倒不如看开一点,干得不开心就直接换家公司。甚至一些90后认为工作只是服务生活的一种工具,所以当两者发生冲突时他们会毫不犹豫为生活放弃某份工作。

343 评论(14)

chunping1988

高。1、2022年由于疫情原因,各地发生较多社区工作者辞职甚至“社工慌”的现象。包括上海,新疆,等多地区。2、因为各地许多社区工作者对他们连续三年承担疫情防控主力没有思想准备,绝大多数社工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已经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有的已经辞职,有的准备辞职,有的表示疫情结束后辞职。2、而他们的身份地位、薪酬待遇、晋升空间等不合理之处又不能加快调整,疫情结束后,各地发生较多社区工作者辞职甚至“社工慌”的可能性很大。

216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