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晨郡主
2017年初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个案工作技巧
对于 支持性技巧支持性技巧是指工作者通过身体及口头语言的表达,另案主感到被尊重、被理解、被接受,从而建立信心的一系列技术。那么,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初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个案工作技巧,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会谈技巧
个案会谈是工作者与案主进行面对面有目的的专业谈话。
包括三个方面的技巧:支持性技巧;引领性技巧;影响性技巧
1、 支持性技巧支持性技巧是指工作者通过身体及口头语言的表达,另案主感到被尊重、被理解、被接受,从而建立信心的一系列技术。
包括:
(1) 专注即通过你的姿势、手势、面部表情和声音语调将非口语信息传达给你的案主。让你的案主了解你对他的真诚、认真和尊重的态度。重要的是这种专注的运用必须与你的语言相一致。身体上专注的基本要素包括:正面朝向你的案主。倾身向着案主。开放的姿势。表示你对案主完全开放,不带一丝防卫性。保持良好的目光接触,体现你有兴趣了解案主及其忧虑。尽量放轻松。向案主表达你的自信心,使案主也放松。
(2)倾听指工作者主动积极地运用视听觉器官去搜集案主信息的活动。内容包括:案主的经验,他所经历的和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案主的行为,他已做的'和没有做的事情;案主的感受,他的经历和行为所引发的感觉和情绪;案主对自己经历、行为和感受的看法。
(3)同理心指工作者进入并了解案主内心世界,并将这种了解传给案主的一种技术和能力。同理心包含初层次同理心和高层次同理心。初层次同理心。是指个案工作者让案主知道他了解案主的感受,以及在这些感受下的经验和行为。高层次同理心。即不仅要了解案主的陈述,同时也要了解案主所隐含的,或是没有表达出来的意思。(4)鼓励指工作者通过恰当的话语和身体语言,去鼓励案主继续表达他们的感受和看法的技术。包括:身体符号的表达,专注的表情和倾听的技巧去传达你的关心和认真。如点头、微笑、用手示意、眼神鼓励等。语言鼓励。如“对。”“你做得很好。”“请继续。”等等来传达。
2、 引领性技巧指工作者主动引导案主具体、深入地探索自己的经验、处境、问题、观念等技巧。目的是促进案主在相关主题上作较为具体、深入、有组织性的表达和探讨,增进工作者对案主地认识和了解,协助案主作较为深入的自我探索。具体技巧包括:
(1) 澄清指工作者引领案主对模糊不清的陈述做更详细、清楚的解说,使之成为更清楚、具体的信息。也包括工作者杰说自己所表达得不甚清楚的信息,如服务的目的、理念等。还包括对产生的误会进行必要的解释。
(2) 对焦指工作者将游离的滑梯、过大的谈论范围,或同时出现的多个话题收窄,找出重心,并顺其讨论。
(3) 摘要指工作者把案主过长的谈话或不同部分所表达的内容进行整理、概括和归纳,并作出简要的摘述。如工作者说“你的担忧是这次英语四级再不过,就会影响到你拿学位证,是这样吗?”
3、 影响性技巧指工作者通过影响案主,使其从新的角度或层面理解问题或采取其他方法解决问题的技巧。具体技巧包括:
(1) 提供信息工作者基于专业特长和经验,向案主提供所需要的知识、观念、技术等方面的指示。提供信息包括提供案主不知道的新信息和帮助案主改正已有的错误信息。
(2) 自我披露指工作者选择性地向案主披露自己的亲身经历、处事方法和态度等,一方面安抚案主的情绪,另一方面给案主在解决问题上有借鉴意义。披露的内容包括自己的或身边朋友的与案主相似的精力、感受等。披露要在不对案主造成不安和分心的基础上进行。同时披露后要通过分享,对案主有所裨益。
(3) 建议是在工作者对案主的情况、问题有所了解和评估后,提出的客观、中肯、具有建设性和有助于解决问题的意见。提出建议应以商量的口吻、征询的态度清楚地表达,并说明作出该建议的原因或根据,与案主充分讨论该建议的适合性和可行性,让俺住自己选择可行的方法,工作者不可将意见强加给案主。
(4) 忠告指工作者向案主之处案主行为的危害性或案主必须采取的行动。如:“如果你还是每天翻看你丈夫的手机,他会觉得自己不被尊重,会影响你们之间的夫妻感情。”
(5) 对质指工作者发觉案主的行为、经验、情感等又不一致的情况是直接发问或提出异议的技术。由于对质具有攻击性、面对面冲突的意思,因此,工作者应注意:对质的使用应建立在信任关系的基础上,同时需要营造接纳、尊重、客观评价、真诚的情感环境。
☆ 此部分的知识重点:
1、个案会谈的技巧类型(多选、单选)
2、支持性技巧的定义和各种具体技巧的定义(单选、多选)
3、引领性技巧的定义和各种具体技巧的定义(单选、多选)
4、影响性技巧的定义和各种具体技巧的定义(单选、多选)
二、建立关系
专业关系是为了达成特定目标而结成的关系,在个案服务过程中,良好的专业关系是工作者的工作重点。技巧包括:(1) 感同身受。即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尽量站在案主的角度去感受他的想法和感受,设身处地地为案主着想。
(2) 建立有利于服务对象积极表达的关系模式。
(3) 制造气氛。一般而言,个案服务的氛围应该是温暖、真诚、尊重的。
(4) 积极主动。
三、收集资料
资料的收集可通过直接的方法和间接的方法,具体技巧包括:
(1)(2)(3)(4)四、会谈的运用。通过与案主面对面的访谈直接收集资料。调查表的运用。即采用科学的调查工具,包括问卷、量表、心理测试等。观察的运用。现有资料的运用。方案策划
方案设计的技巧主要包括:
(1)(2)(3)五、目标清晰而现实。服务对象的范围明确。策略合理评估
个案工作评估是指工作者对个案工作目标和计划的设计、互动中工作者与案
主的表现、案主的问题情景及个人功能、相关的个人和社会资源、计划实施的效果和效率等进行的评定。
技巧包括:(1)正确运用评估的类型。包括过程评估和总结评估。(2)合理运用评估的方法。(3)服务对象的积极参与。(4)坦诚保密。
☆此部分的知识重点:1、建立关系的技巧(多选)2、收集资料的技巧(多选)3、方案设计的技巧(多选)4、评估的技巧(多选)
37856552ah
一、案例背景介绍
20xx年8月18日下午4时,工作员根据xx村提供的残疾人名单外出走访服务对象,在村口篮球场位置,看到了一个蜷缩在巷头的身影,这个阴暗的身影旁坐着一位80岁高龄的老奶奶。也许是工作员热情的打招呼和亲切的笑容获得了老奶奶的信任,老奶奶主动地向工作人员介绍,这个蜷缩在巷头的少年就是老奶奶的孙子,叫“兴仔”。
二、症状描述
兴仔为智障一级,23岁,存在语言障碍,能勉强发出“啊”、“无”的音调,平日与家人交流,主要通过手部或头部姿势完成简单的交流。
兴仔1991年生,能自理,与父母、妹妹、奶奶同住。由于担心兴仔在外被人欺负,其父母一直以来都把兴仔锁在家中,极少让其出门。
兴仔想出门时一般都是由其高龄的奶奶带着,只会在家附近的篮球场打转,对陌生人非常警惕。
由于无法正常发语,兴仔不敢主动与人交流,加之其脑功能受损,经常流口水,在着装方面经常穿一些破烂的衣裳,外表看上去给人一种“傻、脏”的感觉,村里的同龄人从不与兴仔话,村里有些人会直接叫兴仔为“傻仔”,兴仔几乎没有朋友。
三、问题分析
1、案主平日饮食习惯无规律,非常消瘦,着装邋遢,精神状态欠佳。
2、兴仔无接受过教育,但在父母的教导下会识别少部分简单的生字,但数数的能力(从1-10数数)较弱。
3、兴仔虽为智残一级,但喜欢挑战,在挑战受挫时,容易烦躁、发脾气。
4、工作人员在探访时发现,案主平时只与家人接触,社交圈子狭窄。
5、父母对兴仔显得过分呵护,兴仔在这样的过度保护下,无法实现独立。
5、兴仔有完整的家庭作为他的支持系统,但其他支持网络较为薄弱。
四、服务计划
(一)目标
1、总目标:改善案主的生活现状,让其最大程度地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2、具体目标:A、接纳和理解案主,建立信任关系
B、改善案主家庭系统的互动
C、搭建案主的社会支持网络,提升案主的综合能力。
(二)介入策略
针对案主及其家庭呈现的问题,社工通过运用系统理论、认知行为理论、心理社会治疗理论和社会行为学习理论相结合,为案主提供专业的辅导服务。
由于案主是智残人士,发育相对迟缓,尽管已23岁,仍处于青春期,身体在迅速发育成长的同时,在心理上,也经历着巨大的变化,如情绪容易波动,存在消极抵抗的心理—随着独立意识的增强,对于父母过多的照顾和干预会产生厌烦情绪。案主目前较为活跃的互动仅仅局限于家庭,环境中的朋辈系统基本搭建不起来,这种单调的支持系统也是案主目前各类问题行成的重要原因。因此,对案主开展工作时,工作人员应注重搭建案主的社会支持网络,同时,完善案主家庭系统的良性互动,加强案主与各个子系统之间的联系沟通,以促使案主做出改变。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非常注重服务对象的人际沟通状况,认为人际沟通是打通个人与社会之间互动的桥梁。它将关系到案主的家庭关系、社区环境和社会角色扮演,对案主的自我意识系统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工作人员要对案主的社交技能进行系统的培训,同时对于可能与案主有交集的个人和单位采取多层面的介入,为案主营造一个良好的人际沟通环境,提升其自信心。
依据认知行为理论,个人的看法与想法决定自己的心情以及行动。个人之所以感到情绪困扰,主要是由于他对事、对人、对己的不适当的看法;悲观的看法将导致悲观的情绪与消极的行动,乐观的看法将导致快乐的情绪与积极的行动。因此,在服务过程中,社工应协助案主的父母改变错误的认知,建立正确的认知,引导父母学会发现兴仔的闪光点,看到自己作为残障人士的父母而有过的成果经验,提升他们对自己以及兴仔“变好”的信心,从而尝试逐渐放手让兴仔多接触外界,多学习,锻炼其独立的能力。
行为主义理论强调人类行为的习得性,即教育和环境的重要性,因此在服务过程中,工作人员要链接资源,制造观察和模仿学习的机会,让案主能够掌握必要的知识、经验、行为规范以及技能。
五、介入过程
(一)真诚关注,初步建立信任关系:在这一阶段,工作人员三次上门面谈,通过运用同感、倾听和澄清等技巧详细收集案主个人层面、家庭层面、朋辈群体层面以及社区级社会层面的信息,做好问题记录及分析。同时,工作人员的耐心和真诚,也让案主及其家人感受到了友好和关爱,双方的信任关系初步建立。
(二)案主及其家属共同参与,制定服务计划:在这一阶段,工作人员主要采用面谈和电话方式。对案主及其家人出现的个人以及家庭问题进行梳理以及辨析,让案主的家人明白到案主想要改变并且共同参与到服务制订,激发案主的主要关系是协助案主改变的动力。
(三)实施服务计划:在这一阶段,工作人员采用面谈、家庭辅导、同时结合小组、社区工作的手法,针对案主的个人、家庭、朋辈以及社区等层面实施服务计划。主要内容有:
1、协助案主申请加入社区庇护工场,让案主有机会参与残疾人就业技能培训。同时,在庇护工场中,由于案主的接受能力较强,社工引荐案主成为庇护工场的质检,案主在一次又一次的成功经验中,自我有用感和责任感有所提升。
2、向案主的家属普及残疾人福利政策信息,协助其家属向区残联报名参加残疾人生活技能培训班,经过为期一个月的课程指导,案主的仪容焕然一新。
3、针对案主家庭中存在的沟通互动问题,工作人员结合案主的情况进行了家庭辅导。工作人员及时告知父母案主在庇护工场中的进步,并邀请他们到庇护工场参观,缓解其父母过于焦虑和不安的情绪;此外,工作人员还邀请案主的父母参与智残人士父母的交流会,让他们能够从中学习与与智残子女相处的技巧。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案主和父母的互动情况有所改善。
4、开展社区活动,邀请案主作为义工协助活动的开展,让案主同村的邻居看到与他们印象当中不太一样的案主,减少他们再次在案主身上强加“傻仔”标签现象的发生。
5、结合小组工作的方法,为案主提供学习与人交往,建立真诚友谊的平台。
6、针对案主回归社会的问题,,工作人员发挥整合资源的作用,让案主有机会到有接收残疾人意愿的厂企进行简单的生产岗位工作,一方面提升案主的就业能力,另一方面也让厂里的正常人对“残疾人”自力更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7、招募义工定期上门义教,教导案主识字、数数。现在,案主已经学会写自己和家中其他人的名字,也能正确地按照工作人员的指令,数出相应的物体数量。
(四)评估
1、评估方法:案主的家属、邻居、庇护工场其他学员及工作人员、案主工作的工场老板及同事口头表述对服务对象的看法,填写满意度问卷;工作人员的持续观察;案主对自己的前后评价。
2、评估内容
(1)生活自理能力:案主的整体面貌,仪容仪表、精神状态已大有改善。
(2)与家人的互动情况(家人开始放手让案主去接触更多的新事物,同时也能够在案主取得进步时给与其肯定)
(3)情绪方面(案主在受挫时急躁、乱发脾气的次数有所减少)
(4)就业能力方面(案主作为智力残疾一级人士,但在工作人员的耐心教导下,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了解了工厂加工流程,还能按照生产要求完成主管交代的任务。而在庇护工场,案主也能够主动协助工作人言进行质量检测工作,深受其他学院的喜爱。)
(5)自我认知方面(从足不出户到现在的庇护工场组长,案主所获得的成功经验让他明白到,通过努力是可以改变的。
(6)社会支持网络:(通过一系列的服务策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案主的改变,也积极参与到协助服务对象更好地适应生活的队伍中,案主的社会支持网络逐渐搭建起来。)
六、结案与跟踪
1、目前案主的社会支持网络较好,其本人及其家属对生活也重新恢复了信心,生活幸福感得以提升。
2、结案处理方式
提前告知案主及其家属个案服务即将结束,处理离别情绪,帮助案主及其家属梳理个案过程,看到各人所取得的进步。工作人员留下工作电话,告知他们以后可以经常和工作人员交流。
3、结案建议
后续继续巩固案主现有的正向改变,继续增强案主的社会支持网络,定期进行家访,鼓励案主积极面对今后的生活。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