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35

达宝利姜广丛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社会工作者服务对象调查表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落叶无声2015

已采纳

可以按照社会工作实务中的通用过程模式来拟服务计划。一、方案名称;二、目的目标(目标要细化到.....);三、服务的对象及问题(就是问题与需要);四、介入策略(分直接与间接介入);五、参与服务的合作者(家人、社区、学校、同事等);六、社工及服务对象的角色;七、方案执行;八、方案评估

社会工作者服务对象调查表

354 评论(15)

远离的兔子

一、什么是个案工作

个案工作以个人或家庭为服务对象,帮助其解决本身能力和资源无法解决的问题,让其更好地发挥社会功能。

在服务过程中,个案工作者与案主之间维持着一对一的专业关系,运用专业知识、理论、方法与技巧,帮助案主改善环境,增进生活适应能力;协调社会关系,建立良性互动网络;调适自我功能,促进人格发展;以健康、成熟的心态,来认识及面对问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善用社会资源和机会,来解决问题,以提升自我信心和生活质量。

二、个案工作特点

1、注重以个人或家庭为工作对象。

2、注重建立一对一的专业助人关系。

3、注重个人和社会两方面的调整,兼顾形成问题的内因和外因。

4、注重知识基础。

三、个案工作常用服务模式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在为案主提供服务时应从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着手,了解两者之间失去平衡的原因,找到建立新平衡的方法。

2、危机介入模式:围绕服务对象的危机进行调适和治疗,在有限的时间内帮助服务对象摆脱危机的影响。

3、行为治疗模式:以服务对象的行为学习为中心,注重服务对象行为的评估和修正。

4、人本治疗模式:注重辅导过程,以服务对象本身为中心,提供真诚、同感和积极关怀,创造有利于服务对象自我发展的辅导环境。

四、服务过程

1、接案:求助者向社工机构提出服务申请,社会工作者在明确求助对象的要求之后,促使其成为能够获得机构有效服务的服务对象,纳入机构的服务计划中,并建立专业关系。

2、评估:收集与服务对象相关的资料,对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发展及变化过程进行评估,进而对服务对象的问题作出诊断。

3、制定计划:在对问题准确评估的基础上,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一起制定服务工作计划,保证为服务对象提供合适、有效的专业服务。

4、开展服务:按照计划为服务对象开展服务。在这个阶段,社会工作者扮演的角色主要有使能者、联系者、教育者、倡导者、治疗者。

5、结案:专业服务结束阶段,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一起商讨结案工作,并对服务成效进行评估。

五、功能

1、帮助个人或家庭善用社会资源。

2、帮助个人或家庭挖掘潜能。

3、帮助个人或家庭为适应新的生活转变做准备。

4、帮助个人或家庭处理突发性的危机事件。

个案工作常用技巧

根据个案工作的介入过程,我们把个案工作的技巧划分为会谈技巧、记录技巧、收集资料技巧、策划方案技巧、评估技巧等方面。

1、会谈技巧:

支持性技巧:社会工作者借助口头和身体语言让服务对象感受到被理解、被接纳。包括:

(1)专注:关注服务对象的表达,可以借助友好的视线接触、开放的姿势、专心的态度。

(2)倾听:用心聆听服务对象传达的信息,理解其感受。(3)同理心:设身处地体会服务对象内心感受,理解其想法和要求。

(4)鼓励:肯定服务对象的一些积极表现,可以借助口头或身体语言。

引导性技巧:社会工作者主动引导服务对象探索自己过往经验。包括:

(1)澄清:引导服务对象重新整理模糊不清的经验和感受。例如,对于服务对象模糊不清的表达,社会工作者可以进行追问:“听了您刚才的描述,我的理解是……对吗?”

(2)对焦:对服务对象偏离的话题或宽泛的讨论进行收窄,集中讨论焦点。可以与服务对象一起列出话题的重要次序,聚焦讨论重点。

(3)摘要:将服务对象的长段谈话或不同部分的话题进行整理,归纳其中要点。

影响性技巧:社会工作者为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信息或者建议,让其采取不同的理解和解决方法。包括:

(1)提供信息:向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巧。

(2)自我披露:有选择地袒露自己亲身经历,为服务对象提供参考,并推进信任感的建立。

(3)建议:根据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提供有利于服务对象改善生活状况的建议。

(4)忠告:向服务对象指出某些行为的危害性和必须采取的行为。

(5)对质:通过直接提问等方式让服务对象面对自己在行为、情感、认识等方面不一致的地方。

2、记录技巧:

工具性技巧:利用多种方式进行记录,例如文字、录音、录像等。

逻辑性技巧:

(1)个案记录呈现一定的逻辑要求,依次包括5个基本方面:基本情况、主要问题、背景和经历、能力和资源、个案诊断。(2)有条理地呈现出个案问题中现在与过去的.逻辑。

(3)合理地呈现事实与推断之间的逻辑性,使推断有根有据。

3、收集资料技巧:

会谈的运用:通过会谈直接收集资料,包括服务对象自我陈述、对答等方式。

调查表的运用:对于一些涉及隐私或不便于在他人面前表达的资料,采取调查表收集资料比较方便,包括结构式调查表和非结构式调查表。

观察的运用:对于涉及人与人之间互相交流或与个人生活场境紧密关联的资料,最好采用观察的方法,对社会工作者的观察、推断、理解能力要求比较高,包括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现有资料的运用:可以利用一些现成的资料,包括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

4、策划方案技巧:

目标设置现实清晰:社会工作者在协助服务对象制定目标时,要做到清晰易懂,做到可观察、可测量、积极正向。

服务对象范围明确:根据问题特点和服务时间等因素明确服务对象范围,做到以服务对象为主、以服务对象身边的重要他人为参与者、以其他重要他人为支持者。

策略有效合理:服务策略即服务介入的基本方法、技巧、步骤、时间安排等,做到服务策略与服务目标一致、服务策略之间要协调。

5、评估技巧:

运用评估类型:区分效果评估和过程评估,并能够将二者结合使用。

运用评估方法:常见的方法有行为评估、问卷评估、心理测量等,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综合利用。

鼓励服务对象积极参与:让服务对象参与评估过程,可以准确反映其改变情况,也可以看到服务者自身的进步和不足,做到与服务对象共商评估事宜、让服务对象主导评估工作。

坦诚与保密:评估是对社会工作者的服务进行考核,服务对象常常碍于面子或担心失去进一步帮助而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因此,社会工作者要做到坦诚与保密。

243 评论(10)

蛋蛋妹妹

社会工作者在服务介入过程中会面临各种不同情况。只有掌握了个案工作的技巧,才能根据个案服务过程中的具体情况把个案工作的价值观顺利转化为具体的操作方法和策略,推动服务对象发生有效的改变。具体说来,个案工作的技巧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1)会谈 个案会谈是指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进行面对面的有目的的专业谈话(又称个案面谈)。它的主要技巧包括支持性的技巧、引领性的技巧和影响性的技巧。 ①支持性的技巧 支持性技巧是社会工作者借助口头和身体语言让服务对象感受到被理解、被接纳的一系列技术,主要包括:专注、倾听、同理心、鼓励 ②引领性的技巧 引领性技巧是社会工作者主动引导服务对象探索自己过往经验的一系列技巧,包括澄清、对焦、摘要。 ③影响性的技巧 影响性技巧是社会工作者为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信息或者建议,让服务对象采取不同的理解和解决问题方法的一系列技巧,包括:提供信息、自我披露、建议、忠告、对质。 (2)建立关系 这里所说的建立关系,是指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初次接触,建立相互信任的专业合作关系,以便个案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掌握以下一些技巧: ①感同身受 社会工作者在与服务对象接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了解服务对象所面对的处境,把自己置于服务对象的位置上体会服务对象面对的压力和挑战。 ②建立有利于服务对象积极表达的关系模式 社会工作者就需要借助帮助服务对象明确目标、彼此的希望和角色等方式,与服务对象建立有利于服务对象积极表达的关系模式。 ③制造气氛 选择和安排与服务对象初次见面的实际处境营造良好的气氛,促进专业合作关系的建立。 ④积极主动 社会工作者积极主动的态度和友善的行为可以减轻服务对象的紧张和不安,增强服务对象改变的信心。 (3)收集资料 社会工作者通过自己的观察和调查,以及与服务对象及其周围他人的接触和会谈整理和分析服务对象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收集资料。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涉及以下一些主要的技巧: ①会谈的运用 与服务对象会谈是社会工作者直接收集资料的有效方法。 ②调查表的运用 采用调查表的方式可以让服务对象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便于收集一些涉及隐私或者不便于在社会工作者面前表达的资料。 ③观察的运用 通过观察可以直接了解服务对象与周围他人之间的交流方式和过程。尤其服务对象与周围环境的互动过程,比较适合运用观察的方法。 ④现有资料的运用 对于一些已经有记录的资料,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有关机构查阅和收集。 (4)方案策划 制订一个好的服务工作方案是服务介入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之一。社会工作者在方案策划过程中需要掌握以下一些技巧: ①目标清晰而且现实 社会工作者最好以服务对象希望实现的具体行为作为标准,根据服务对象的状况以及能力制订明确的任务完成时间表,保证工作目标明确、现实。 ②服务对象的范围明确 服务对象的范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根据服务介入过程中的实际要求,有时需要集中在服务对象身上,有时需要转到服务对象的家庭成员。 ③策略合理 服务工作方案还包括服务介入工作的基本方法、技巧、步骤以及时间安排等。作为一个好的工作方案,不仅需要让服务策略与目标一致,而且还需要服务策略本身相互配合。 (5)评估 这里所说的评估是指服务介入总结结束阶段的评估,目的是对整个服务介入过程进行检查和反思。评估过程中涉及以下一些主要的技巧: ①正确运用评估类型 评估通常有两种方式:对介入活动的效果评估和对所运用的策略、方法和技巧的评估 ②合理运用评估的方法 常用的评估方法有基线评估、任务完成状况评估和对服务对象影响的评估。基线评估注重改变过程,需要首先测定改变开始的基点,并与改变后的状况进行比较;任务完成状况评估偏重目标的实现,对任务完成的程度和质量进行评估;对服务对象影响的评估侧重服务对象的主观感受,需要服务对象自我陈述个案工作过程对他(或她)的影响和作用 ③服务对象的积极参与 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不在场、不记名等方式让服务对象有充分的空间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参与评估过程。 ④坦诚保密 在评估之前,社会工作者需要向服务对象说明评估的目的是为了改进现有的服务工作,表达自己的诚意,并且向服务对象承诺保密的原则。

334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