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319

流浪猫想家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社会工作者临聘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掉进米缸的猫

已采纳

挺难的,如果不是特别的难,待遇也不好,人们也不会辞职的比较多,流动性比较大。

社会工作者临聘

142 评论(12)

烈香杜鹃7366

考进去的人没有危机感,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可以说没理由辞退他,而合同工可能因为一件事情做得不好就会被辞退,而且还会给你画大饼,什么大饼?就是好好努力总有一天给你享受事业单位待遇,而且前辈确实有从基层社区干到副科级公务员的,所以合同工会很累,进入一种好好干就提干的怪圈,虽然也知道那些副科在能力不差的前提下有关系。但谁有经得起公务员的诱惑呢

223 评论(13)

阳澄湖边

编外的想要入编体制内本来就非常难,另一个方面的话是在我们国家的话人口比较多,而且很多的一些都是临时工啊或者编外的。比如说一些辅警啊,还有现在很多都是属于这种合同工的人比较多,不管是在政府机关还是在一些呃医院啊,事业单位这种有编内的有编外的编外的话。

就是这种签合同这种一年一签的这种,而且一年一签的话就是他的工资啊,补贴方面的话根本就没有编内的多。

之所以很多临时工或者合同工会辞职,其实有个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一个方面的话是工资低是非常现实的一个问题,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根本就升不了职也加不了薪。因为在编制内的话你要升职加薪,你要有一个评职称,还有评工龄,那么这些都根本就不算,在整个的它一个工资纳入范围之内。

而且给给到的补贴之类的本来就非常少,因为其实在我们国家的话。能进到这种编制内的,其实很多都是事业单位。现在事业单位或者是公务员,其实在我们国家是属于这种非常吃香的一个行业,因为大家都把它当做铁饭碗。就只要能进入这个行业的人都是一辈子,不愁吃不愁穿,或者说觉得能一辈子做到头做到退休的那种。

所以就是在国内人的这个传统的一个观念里面,就觉得能进入这种单位的话,确实是非常的困难,而且的话能进去的人都是非常的不愁吃穿捧着铁饭碗。但是呢,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毕竟我们国家的这些很多的一些事业单位啊或者是公务员啊。

他的工资的一些财政拨款都是极其的有限的,如果说你非常容易就能够进入体制内的话。那么很多的人他都会通过各种途径或者说不劳而获就入感,那么可能很多人他这个年能力上是没符合的。

但是呢,通过一定的关系或者说随随便便觉得表现好就能进来了的话。那对于很多人来说觉得不公平,而且也会对整个的市场上的一些其他行业招揽带来一定的冲击力。那在国内的话其实就是有很大的一些因素,而且另外从一个方面来说,本身体制内它的岗位就是有一定的数量的。每一年哪怕是招聘,它都是需要层层的往上面反映和审批,如果随随便便就能进来一个人是国家的话,那肯定这个体质就乱了。

243 评论(8)

guoqingyi828

好多考上编制的人员,根本不干活,活都让公岗干,工资拿得高,待遇好,但是干得活还少,这就是临聘人员辞职越来越多的原因

196 评论(12)

崔若若11

不是,社区工作者,既不是公务员也不是事业编,甚至都不是一个铁饭碗,而是需要签订聘用合同,美满,五年续签一次,其实社区工作者不单单是大家想象中的居委会大妈他们还有很多工作,社会工作简称社工,是指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疾康复,安智,医疗卫生,青少年服务,司法,角质,党,领域,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社区工作者的报考就像公务员中的三支一扶一样,先到基层做几年工作,然后通过一系列的考试,调整每个工作,社区工作站的工作时间一般都是根据当地的居民生活习惯来,弹性设置以便方便居民为主一般是设置正常的上班时间,外加值班制度,通常,一天正常办公时间不少于七小时每周不少于35小时,值班时间,the,每个地区或者美国,社工站,都略有不同,作为未复,余,直接服务,面对群众的,部门人员。执手加班任务很重,尤其是在重大节假日期间维护任务较重,时且大部分地区的社工值班都是义务没有额外补偿的。社区工作者不属于事业编也不属于公务员,他们一般在社区党委组织居委会社区工作站等社区性组织工作,现阶段来说是没有编制的大多数社区是实行聘任制,如果合同到期,他们能继续续签也可以在合同到期后辞职。

280 评论(11)

qianxiao1985

社区工作者不是铁饭碗,他们是一个服务机构,也是服务人员,都签订相应的合同,尽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完成的好也是很稳定的机构和人员。现将基本情况介绍如下:从事的工作是公共服务性质的,也被纳入了财政直接或间接供养的范围。图片来源于网络今天我们就以社区工作人员为介绍对象,来分析其财政全额拨款供养的机制与人员的身份。一、什么是社区工作者?在整个国家干部人事管理体系中的性质是什么?社区工作者,或者叫社区工作人员,顾名思义,是在居民社区两委一站工作的人员。具体来讲,是经过一定的选拔或者招考程序,在各街道或者乡镇辖区内的社区党委、居委会、社区服务站选用的专职人员。在我们居住的小区,也经常能够看到居委会的一些活动或行为。这些社区工作者主要是以居住的社区为基本服务区域,为居住所在社区的各类人员提供公共服务,与街道办事处协同治理。所以社区工作也是街道工作与居民的一种桥梁。社区工作人员公开招考的组织机关是民政部门。因为社区与行政村的性质较为相似,是居民的自治组织,其注册管理都是由民政部门来负责。因为社区工作人员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编制管理不太相同,但是他们又属于财政供养范围,所以社区工作人员的性质根本上是属于政府公益服务型岗位,不属于体制内人员。二、社区工作人员的“编制”性质虽然不是事业或行政编制管理人员,但是社区工作人员的总数是由当地的编办或者民政统一来分配调剂(大部分情况下是编办统一管理,民政统一分配)。所以有些人也把社区工作人员看成是:社区编制工作人员。当然,这一个编制在国家整个的干部管理体系中是没有的。这是因为社区工作人员,他们的经费来源于财政,具体来讲是来源于所在地的区县财政。财政供养决定了社区工作人员的总数必须受到控制,所以这些人员也被纳入了“编制”管理。我们这里所说的编制是人员的编制数量,并不是事业编制或行政编制。三、社区工作人员的身份社区工作人员虽然是财政全额供养,但各地在具体实施操作中主要是采用区县聘用合同制来确定其劳动关系,或者采用公益性岗位、临聘岗位解决其财政供养待遇。其中,社区聘用合同制是最普遍的方式,也是最传统的方式。因为近几年对于社区人员的需求数量也不断增加,才产生了临聘岗和公益岗补充人员的方式。虽然这些人员都是来源于财政的拨款供养,但是没有使用事业编制或行政编制,属于地方性人员,其根本属性是地方性公益岗位人员。这些人员因为没有使用编制,所以人员不具有可流动性,更不能被调入机关单位或事业单位。四、社区工作人员的待遇社区工作人员与用人的街道办或社区是劳动关系,所以签订的合同基本上都是劳动合同或者社区聘用合同,不管是哪一种,都属于劳动合同法规范范围。

230 评论(15)

lavenderheyijun

我国的社会工作者不属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享受事业单位编制待遇,社会工作者属于合同制,不过从国家对社区的各项政策倾斜来看,并不无可能今后会有编制。像是上海有一个新开的叫做“社工编”概念,目前来说算是试点,不过从这个信号来看,今后社会工作者拥有编制的可能性很大。社区工作者不是铁饭碗,也没有编制,签订聘用合同,一般五年一个聘期。社区工作者与“村官”、“三支一扶”类似,都可以算成基层工作经验,在很多地方,社区工作者的工资待遇还是相对可以的,比村官、三支一扶都要高一些。但是想拿到编制,就得继续考试喽,也有一些地区在公务员招考的时候,专门面向社区工作者岗位。社工也可以当成一个考入体制内的“跳板”。一、什么是社区工作者社区工作者,简称“社工”,是指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医疗卫生、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领域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一般也都是需要通过考试,笔试、面试、体检、考察、公示等程序,才能进入社区工作,主要在社区服务站工作,为居住在小区内的各类人群提供各类公共服务(协同治理)与其他公益服务的专职工作人员。以北京为例,2019年北京市调整了社工的工资收入,调整后北京社区工作者年人均应发工资达到10万元,月人均应发工资增长约3000元。二、社区工作者的报考条件不同省份的社工招聘条件不同,比如2020年北京东城区招社区工作者,要求具有国家承认的大专以上学历,其中应届毕业生应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具有东城区城镇常住户口、40周岁以下等要求;2020年西安市招社区工作者,要求本科以上学历、西安及西咸新区常驻户口等要求。三、社区工作者考取相应证书还有补贴哟凡通过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获得初级、中级资格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人员,可以获得一定的补贴,不同省份的补贴标准不一。如:北京,为获得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的人员,每人一次性资助1000元;获得高级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的人员,每人一次性资助2000元;宁夏,考取中级社会工作者证书可获3000元现金奖励;

142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