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57

dt930014240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大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carlett0306

已采纳

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即“社工资格证”的一种。社工证分两种,分别是《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和《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

一般来讲,各国的社会工作者都需接受一定程度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通过社会工作师资格考试或认证,然后才能在社会工作和社会福利领域供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2008年首度举行全国社会工作师(包括助理社工师)资格考试。不过在中国,由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长期迟滞,以至大量社会工作和社会福利领域的工作人员从未有过任何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经历。因此在中国大陆社会工作者这个概念长期附属于一般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之中,并未如医生、律师等般拥有独立的称呼。

扩展资料:

社会工作师的报考条件:

1、取得高中或者中专学历,并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后,从事社会工作满6年;

2、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或学位,从事社会工作满4年;

3、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大学本科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3年;

4、取得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从事社会工作满1年;

5、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博士学位;

6、取得其他大专以上学历或学位,其从事社会工作年限相应增加2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 社工资格证

大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

245 评论(11)

我爱蟹爪兰

理论上有社会工作事务所,这个是最对口的,就像学法律的进法律事务所一样。但是,目前中国没有。所以,只能是社区居委会为多。有进福利院、养老院的。一般都很辛苦,工资极低。据说北京派出所也有社工。当然,肯定不是公务员编制的。社工考公务员也很困难,基本上没有招这个专业的岗位。就连有的地方民政厅下面的社会工作管理岗位,也要社会学的硕士。没社工的份儿。即便是过个几十年。社工专业的就业率肯定会高起来。但不要信老师说的那一套。你想想一个公益性的职业肯定不会是高收入的。至于社会地位嘛,大陆是越有钱越有地位,没人会因为你的奉献对你钦佩的。老师会骄傲的说在香港初级社工每月会收入在一万至两万之间。实际上这个薪资水平和香港大学博士生的奖学金差不多。

203 评论(10)

哪也去不了

根据《人事部 民政部关于印发〈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71号),设立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从2008年起,先行实施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2019年,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关于印发〈高级社会工作师评价办法〉的通知》(人社部规〔2018〕2号),实施高级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

299 评论(10)

潘潘吃吃吃啊

社会工作专业就业前景非常广阔,就业范围很宽,机关、企事业单位、公益组织、社区、学校、医院甚至军队,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专业需要,需求很旺,国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规划很宏伟。但是现实并不乐观,目前除国有组织外的社工的待遇还较低,直接影响了对口就业选择,主要是长期的政府主导型社会结构和环境中,各级各方面对专业社会工作的认识严重不足,重视不够,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对社会稳定和谐水平要求的提高,逐步会有改观,特别是大量的政府购买专业社会服务形式的增加,社工待遇将普遍同于国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专业对口就业就将成为主流。但是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实际上珠三角地区深圳、广州及上海等已有成功探索,如果下一步国家社会管理改革能够进一步深化,时间也许会明显缩短,但各地情况会差别很大。经济越发达,社会越进步,就越需要专业社会工作,因此社会工作专业就业前景还是光明的。

264 评论(10)

john123kong

你可以到上海乐群社工服务社,他是中国第一家民间自主运行的社会组织,它已经开办了接近7年了,又很不错的成绩,在今年1月又被评为全国优秀组织的荣誉

224 评论(9)

你的小恶魔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社会工作专业的就业自然不会出现奇迹,不仅如此,就相关资料显示,社会工作的就业情况非常符合大学生就业难的趋势。随便打开一个搜索引擎,输入社工两个字进行相关资源的搜索,不难发现大部分为一些高校的网页,而在论坛中我们在寻找与之相关的主题时,更是很少甚至于没有,更甚至于是国内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的已毕业或即将毕业的学生对此专业的抱怨乃至漫骂,毫不夸张地引用一些网友对此专业目前的就业现状的描述——“艰难”二字一点不为过!悲观者“觉得前途一片渺茫”,发出“社工”两个字好辛苦的感叹,戏称社工是“中国最nothing(啥也不是)的专业”;乐观者也只能自我安慰:社会工作的“春天终究是要来的,却还需要时间”。就各高校的就业情况来看,社会工作的就业情况也是非常不理想,在大陆社会工作最发达的上海,虽然像复旦大学这样的“名门望族”,其社会工作就业率也在倒数第4名。青岛大学68个本科专业,社会工作排在64位,就业率和升学率分别为和,两项合计。重庆市社会工作专业就业率连续3年倒数第4名。比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难更令人忧心的是专业对口率。总体上讲,目前我国社工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在10%到30%之间,专业人才流失严重。2003年从华南农业大学社工系毕业、成为广州首批社工毕业生的81名本科生中,仅有不到10%从事了相应的社会工作,70多人都转行从事与四年社工学习无关的工作。2005年,中山大学首届34名社工系毕业生,虽然就业率尚可,但只有3人做社工。四川几所开设社工专业的高校,今年有社工专业毕业生151人,其中选择社工工作的人不足20%,在成都信息工程学院,49名社工专业的毕业生仅有4人从事对口工作。在重庆,社会工作人才非常紧缺,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决定依托重庆高校,重点培养社会需求的社会工作人才的情况下,今年西南大学(原西南农业大学)54名社工专业的毕业生只有3人从事对口工作,有的社工院校专业对口率为零。于是出现了一方面专业社工非常紧缺,另一方面正规的社会工作专业高校毕业生大量流失,资源浪费严重的怪现象,这恐怕是目前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及其教育面临的最大难题。

335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