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汽水2046
李彦宏,37岁,1968年,生于山西阳泉。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专业,后赴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完成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在美八年间,先后担任道·琼斯公司高级顾问,《华尔街日报》网络版实时金融信息系统设计者,国际知名互联网企业INFOSEEK资深工程师。最先创建ESP技术,并将它成功应用于INFOSEEK/的搜索引擎中。1999年底,携风险投资回国与好友徐勇共同创建百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2001年,被评选为"中国十大创业新锐"之一;2002年~2003年,连续荣获两届"IT十大风云人物"称号;2004年1月15日,当选第二届"京城十三新锐";2004年4月,当选第二届"中国软件十大杰出青年"。现任百度公司总裁。

梦溪shuer
阳泉市政府工作部门
根据中共阳泉市委、阳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阳泉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阳发〔2009〕29号),设立阳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正县级建制,为阳泉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
编辑 播报
(一)办公室 编制2名,职数1名
负责综合协调机关政务、事务工作,拟定工作制度并督促检查;负责文电、会务、机要、档案、文秘、信息报送、接待、保密和机关财务等日常工作。
(二)人事科 编制2名,职数1名
负责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的人事劳资、机构编制、教育培训、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
(三)政策法规科 编制2名,职数1名
负责组织开展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的综合研究工作;承担重要文稿的起草工作;牵头组织有关政策和综合性问题调研工作,协调专家咨询工作;承担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新闻发布和宣传工作;承担机关有关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工作;指导监督相关政策法规执行情况;承担相关行政复议、行政应诉、行政赔偿工作及其他法律事务;承担相关政策法规的培训、咨询服务和普法教育工作。
(四)财务资金管理科 编制2名,职数1名
参与拟定社会保障资金(基金)财务管理制度;汇总编制本局管理的各项资金(经费)预决算;制定全局财务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负责管理市人才引进与开发专项资金;对所属单位财务工作实施指导和监督检查;负责局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负责对所属单位的审计监督和单位负责人离任审计。
(五)社保基金监督科 编制2名,职数1名
负责组织编制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决算草案;拟定全市社会保险及其补充保险基金、再就业资金监督制度、运营政策和运营机构资格标准;依法监督社会保险及其补充保险基金征缴、支付、管理和运营,受理控诉举报,组织查处有关案件;负责对企业年金业务的监管和社会保险交费基数的核实监督。
(六)人力资源市场科 编制2名,职数1名
负责拟定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承担有关信息规划和统计管理工作;负责全市人力资源开发规划和预测工作,承办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和项目经费资助工作;拟定全市人力资源市场发展规划和政策并组织实施;建立市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组织进入我市人力资源市场的准入制度,指导和监督对职业中介机构的管理,负责职业中介机构资格认定和审批工作;拟定人员调配管理办法,承办市直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调配工作。
(七)就业促进科 编制2名,职数1名
拟定全市就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贯彻落实劳动者平等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跨地区有序流动政策,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就业援助和特殊群体就业政策;负责制定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办法,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指导和规范公共就业服务管理;参与拟订全市专项就业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八)职业能力建设科 编制2名,职数1名
拟定全市城乡劳动者职业培训政策和规划并组织实施;拟定全市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激励政策及评选表彰工作;拟定全市技工学校及职业培训机构发展规划和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负责全市就业前培训、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企业职工技能培训、创业培训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组织实施国家、省制定的职业分类、职业技能标准和行业标准;完善职业技能资格制度,制定全市职业技能鉴定政策并组织实施;综合管理技师、高级技师评聘工作;组织开展全市职业技能竞赛工作。
(九)军官转业安置科(市政府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领导组办公室) 编制2名(含军转办主任)
拟定全市转业军官安置、培训计划,承办市直机关转业军官安置工作;指导全市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管理服务工作;拟定部分企业军转干部解困和稳定政策并负责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承担市政府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领导组的具体工作。
(十)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市外国专家局) 编制4名(含外专局局长),职数1名
拟定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和继续教育工作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选拔、推荐和管理工作;承办全市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事宜,推行专业技术职(执)业资格制度;负责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设置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管理工作;负责全市中、初级评审委员会的管理和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的监督管理,指导和监督全市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和考试工作;拟定全市引进国(境)外人才和智力的政策、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来我市工作的外国专家、海外留学人员和回国定居专家、学者的工作安置和管理服务工作;归口管理、指导和协调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的出国(境)培训工作;负责组织引智项目的征集、对接和成果评估工作;承担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方面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
(十一)事业单位管理科 编制2名,职数1名
负责全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人事管理工作;拟定全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拟定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办法,按照管理权限承办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工勤人员岗位设置方案和岗位聘用的核准备案;拟定全市事业单位人员和机关工勤人员管理政策;负责指导承办全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工作;组织指导市直事业单位人员的考核、奖惩、任免、辞职、辞退等事宜。
(十二)公务员管理科(市公务员局) 编制4名,职数2名
负责全市行政机关公务员管理工作;拟定全市行政机关公务员以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的职位分类、录用、定级、考核、任免、培训、交流、纪律、奖惩、申诉、控告、辞职、辞退等有关制度、办法并组织实施;承办市级行政机关公务员的调任、转任、轮换(岗)和挂职锻炼的具体事宜;承办市政府和提请市人大常委会的人事任免事项;审核和办理以市政府名义奖励表彰人员的具体事宜;负责市政府系统干部人事档案的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拟定全市行政机关公务员行为规范、职业道德建设、能力和作风建设政策并组织实施;承担全市行政机关公务员信息统计管理工作;承办公务员法制宣传工作。
(十三)工资福利科 编制4名,职数2名
根据国家、省有关政策、法规,拟定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含特殊贡献人员)的工资收入分配、福利政策、制度并组织实施,拟定地方性津贴、补贴政策并组织实施;负责市直和省以上驻我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及离退休费审批工作;负责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津贴、补贴的审批工作;负责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龄计算工作;负责享受特殊贡献待遇人员的审批工作;负责职工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待遇的审批工作(自收自支单位除外);负责市直机关福利费的管理和使用工作。
(十四)劳动关系科(劳动监察科) 编制2名,职数1名
拟定全市劳动关系政策;拟定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实施规范;按照管理权限负责集体合同的审核和劳动用工备案工作;拟定全市地方企业职工工资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政策,指导和监督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和企业负责人工资收入分配;负责劳动合同制工人的政策性安置工作;拟定全市企业工资指导线并组织实施,贯彻落实最低工资标准;指导全市劳动标准制定工作;贯彻落实企业职工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以及消除非法使用童工、女工、未成年工的特殊劳动保护政策;落实劳动保障监察的政策、制度,指导全市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市级企业劳动模范评定工作。
(十五)社会保险科 编制2名,职数1名
综合管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农村养老等社会保险工作;拟定全市社会保险政策、规划并组织实施,完善社会保险服务体系。拟定养老保险基金预测预警制度;审核市级基本养老保险费率;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市级统筹制度;审核办理市属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中央、省驻市企业的职工退休事宜;拟定城镇企业死亡职工、遗属待遇和非因工伤残职工待遇政策和给付标准。建立失业预警制度,拟定预防、调节和控制较大规模失业的办法;拟定经济结构调整中涉及职工安置权益保障的政策;审核市属破产企业职工安置方案。拟定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农村养老保险费用社会统筹办法和个人帐户管理办法;组织调整医疗、生育、工伤保险的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及支付标准;组织拟定定点医疗机构、药店的医疗保险服务和生育保险服务管理、结算办法及支付标准;拟定职工疾病、生育、工伤停工期间的津贴标准。拟定全市农村养老保险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政策、规划和标准并组织实施;拟定农村养老保险费筹集、养老金支付、基金管理办法和经办机构管理规则;拟定农村养老保险社会化管理服务政策;拟定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筹集、审核、备案和管理制度。
(十六)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科 编制2名,职数1名
拟定工伤预防、认定和康复政策;组织实施工伤伤残等级鉴定标准;组织实施协议医疗机构、药店、康复机构、残疾辅助器具安装机构的资格标准;承办职工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相关管理工作;承办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鉴定相关管理工作。
(十七)农民工工作科 编制2名,职数1名
拟定全市农民工工作综合性政策和规划,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农民工表彰工作;督促检查农民工相关政策的落实,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协调处理涉及农民工的相关事件;指导、协调农民工工作信息建设;承担市政府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十八)信访调解仲裁科 编制2名,职数1名
拟定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制度及实施规范,指导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调解工作;指导开展劳动、人事争议预防工作;依法指导、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及相关协调工作;组织开展劳动、人事仲裁员培训和资格认证工作,指导仲裁员、调解员队伍建设。拟定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访工作制度并组织实施;指导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访工作;负责信访事项的受理、协调、交办、转送、督办工作;研究处理重要信访案件和集体上访事件;负责有关信访信息的报送、统计工作。
(十九)纪检组(监察室) 编制2名(含纪检组长),职数1名
负责局机关和所属事业单位的纪检、监察工作;负责党风廉政建设和行政效能监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工作。
成都蜀道装饰
历史名人 赤章曼伯,又名赤章曼枝,春秋战国时仇犹国(今盂县)大夫。周贞定王十二年(公元前457年),晋卿智伯欲伐仇犹,苦于进犯无路,于是铸就一口大钟,谎称拟献给仇犹国君,要仇犹国修筑通往晋地的大道。仇犹国君不听赤章曼伯“若路通大钟至,卒必随之,国将亡”的劝谏,道通不久,仇犹国即被智伯所灭。此史实在《吕氏春秋》、《战国策》、《史记》中均有载。 许世绪,隋末唐初盂县人。隋末为鹰扬府司马。当他看到隋王朝行将灭亡之时,劝唐公李渊说:“天辅德人与能,乘机不发,后必蹈悔。隋政不纲,天下摇乱。公姓名已著谣录。今揽五郡之岳,据四海之春,苟无奇计,祸不反踵。若收取英俊,为天下倡,帝王业也。”李渊听后,感到其话很有道理,遂同左右亲信密谋策反。其弟许洛仁亦从李渊起兵晋阳,兄弟共为大唐基业累立战功。初封世绪为右一府司马,后迁蔡州(今河南汝南)剌史,真定郡公。《新唐书》卷88有传。 张士贵(?~656年) 唐代名将。本名忽 ,祖籍盂县上文村。自幼学武,颇有臂力,箭无虚发,人皆称奇。隋末聚众揭竿起义,后归顺李渊。在完成唐朝统一大业和边境扩张的戎马生涯中屡立战功,先后任右光禄大夫、右屯卫大将军、左领军大将军等职,并被封为虢国公、勋国公。但在平定辽东时,因其婿何宗宪冒领大将薛仁贵之功被累,降职随军,平辽后始官复原职。唐显庆初年(656年)病故,谥荆州都督、陪葬太宗昭陵。《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记。 吕思诚(1293~1357年)元代名臣。字仲实,平定人。泰定元年(1324年)中进士。性情刚直倔强,政绩卓著。历任辽州同知、景州、县尹、待御史、集贤院侍讲学士兼国子祭酒、湖广参政、中书参知政事、左丞转御史中丞、翰林国史院检阅官及编修等职。在 县任上,他将全县农户按贫富分等,以等分摊徭役,对勤于农桑的百姓奖以农具,鼓励开荒复耕,倡导破除迷信,流离外乡者闻风还乡事农。他总裁宋、辽、金三史,有《介轩集》、《两汉通纪》、《正典举要》、《岭南集》等著作传世。逝后赠齐国公,谥忠肃,葬于平定城北三岔口。《元史》卷185有传。 耿九畴(?~1460年)明代贤臣,平定人。明永乐甲辰(1424年)进士。宣德六年(1431年)授礼科给事中,以议论朝政得失,能务大体,声望大振。正统初年(1436年),出任两淮盐运司同知,正统十年改任都转运使,其间,为革除旧弊,曾拟五条措施,获准后以律令下达施行,境内局势渐趋安定。景泰三年(1452年)镇抚陕西时,发现边民春夏在原籍耕作,一到秋冬便举家迁至塞内,以避外族侵扰,于是他下令守军加强防卫,保卫边防,使边民得以安居乐业。天顺初年(1457年),因廉政被皇帝留为左都御史,一年后改为南京刑部尚书。天顺四年病逝,谥清惠。《明史》卷158有传。 耿裕(1430~1496年)明代贤臣。字好问,平定人。景泰五年(1454年)中进士。历任庶吉士、定州知州、国子司业、吏部左侍郎、吏部右侍郎、南京兵部参赞、礼部尚书等职。虽然两世俱为显宦,家境并不富裕,与其父九畴并以德行名著于世。弘治九年(1496年)病故。后赠太保,谥文恪。著有《耿裕集》。有父子尚书墓,地处平定东关重兴坡。《明史》卷183有传。 李愈,生卒年代不详,明代平定州平潭(今阳泉市郊区)村人。明嘉靖乙未科(1535年)中进士。历任南京太常博士、户部员外郎中、凤阳知府等职。所到之处,官声甚好,他学识精湛,一生写过很多好诗文,著有《金陵集》、《蒲石山房诗文集》等。其祭父文章《怀潭记》,情深意切,颇具文采,堪称传世佳作。 张三谟,(1585~1649年) 明末名臣,平定大峪村人。明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历任御史、光禄寺丞、大理寺丞署、少卿、顺天府尹、大理寺卿等职。常直言指点朝政,多次被贬官降级,但忠心不已。在御史任上弹劾魏忠贤余党,在离京赴福建巡视时上《按闽辞阙书》,纵论“治乱之关键,在善于选拔宰相和御史官”的道理,其立论精辟,颇中时弊。明王朝灭亡后,闲居故里,终因忧虑国事,抑郁成疾去世,终年64岁。傅山、苗蕃分别撰《祭日葵先生文》、《祭大廷尉日葵张公文》悼念。 窦宾,(1715~1802年) 清代名将,平定东关人。乾隆六年(1741年)乡试中武举,次年会试联捷武进士。历任江西瑞州铅山营都司、福建陆路提标后营游击、台湾城守营参将、登州总兵及贵州、湖广提督等职。他为官廉正,治军有方,在建设和巩固边防、维护地方治安方面建树颇多,因而倍受皇室恩宠,于乾隆五十年(1758年)和嘉庆元年(1796年),两次赴皇宫参加“千叟宴”。告老还乡后,为振兴家乡教育,捐资重修冠山书院,新筑仰止亭。故后葬于平定东关祖茔。平定州人任用仪为其撰墓志铭以记之。 石评梅,(1902~1928年) 著名作家、才女,平定城里人。1912年,随父到省城,先后入太原师范附小、太原女师读书。1920年,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体育系。1923年毕业后历任北师大附中、春明女校、女一中、若瑟女校、北师大等校教员或讲师。她是“五四”运动影响下活跃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北京的文学多面手,在新文学的星空里,她的文学才华闪放过令人瞩目的光彩。她的小说、散文、诗歌、剧本等,受到鲁迅先生的好评与重视。《这是谁之罪》、《血尸》、《断头台畔》、《红鬃马》等数百篇作品均收入由杨扬编辑整理、邓颖超题签的《石评梅选集》中。她还是领受“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精神影响的教育家。她提倡女子 教育,主张情育教育,提倡教育应是全人格的陶冶,被学生誉为“母亲式的教员”,“我们的星”。她在追求真理和光明的征途上,结识了中共早期政治活动家高君宇,她俩在革命与进步的事业中相识相受,忠贞不渝,严肃、深沉地对待爱情与生活,被传为佳话。1928年,患脑炎病故于北京协和医院,时年26岁。1990年,依据描写石评梅一生的小说《风流才女》改编而成的电视剧《评梅女士》,由中央电视台摄制播出,在全国引起轰动效应。 高长虹(1898年~ )盂县西沟村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过较大影响的文学团社“狂飙社”的主将,山西一位较早结识鲁迅,并在鲁迅直接培养下成长起来的进步作家。1924年至1929年间,他先后在太原、北京、上海等地,发起并组织了“狂飙运动”,创办了《狂飙》、《弦上》、《长虹周刊》等多种进步刊物,并做为鲁迅倡导组织的“莽原社”的重要成员,鼎力协助鲁迅编撰《莽原》。1930年至1937年间,为了探求救国救民的道理,远涉重洋到日、德、法、意大利考察学习。抗日战争爆发后,返回祖国,在武汉、重庆等地从事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41年,徒步赴延安参加了革命工作。1946年到达东北解放区,后患精神病故世。在长达二十余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发表作品上千篇,出版著作17本,约130余万字,他是杂文创作最多产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1989年,由盂县政协收集编纂编辑、著名诗人艾青题写书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高长虹文集》,分上、中、下三卷面世,为研究高长虹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借鉴。当代名人: 李彦宏(1968年~ ),山西阳泉人,高中曾就读于阳泉市一中,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专业,随后赴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完成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在搜索引擎发展初期,李彦宏作为全球最早研究者之一,最先创建了ESP技术,并将它成功的应用于搜索引擎中。图像搜索引擎是他的另一项极具应用价值的技术创新。1999年底,怀抱“科技改变人们的生活”的梦想,李彦宏回国创办百度。经过多年努力,百度已经成为中国人最常使用的中文网站,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网站。 程兆星 (1957年--),山西阳泉人。1976年入伍服役,1985年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进修结业,1988年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1991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版画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河南省画院特聘画家,解放军防空兵指挥学院教授。 刘慈欣(1963年~ ),—),男,山西阳泉人,山西阳泉市娘子关电厂工程师。中国大陆科幻的主要代表作家之一,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发表科幻作品,曾于1999年至2003年连续五年获得科幻小说银河奖。作品因宏伟大气、想像绚丽而获得广泛赞誉。他的科幻小说成功地将极端的空灵和厚重的现实结合起来,同时注重表现科学的内涵和美感,努力创造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文学样式。 张继刚(1958年~ ),男,山西阳泉人,国家一级导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少将军衔。现任 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主要作品有: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千手观音》《一把酸枣》、《复兴之路》等。 张蕾 (1979~ ) 女,山西阳泉人,张蕾在2006年度中国中央电视台挑战主持人大赛中从11000多名选手脱颖而出勇夺第一名,并被当场宣布加盟中央电视台。现任《欢乐中国行》的主持人
永远在路上ing
阳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检索首页机构职能工作动态政务中心通知公告法规文件在线办事当前位置:首页 > 人社考试专题阳泉市2022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 时间:2022-07-18 大 中 小 来源: 为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改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结构,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山西省《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意见》(晋人社厅发〔2017〕35号)和《关于做好2022年全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晋人社厅发〔2022〕30号)等政策规定和要求,结合2022年度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计划,经研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554名,现公告如下: 一、招聘原则(一)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二)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三)坚持政府宏观管理与落实用人单位自主权相结合的原则;(四)坚持按需设岗、按岗招聘的原则;(五)坚持优化结构、保障重点的原则。二、招聘对象符合招聘条件和岗位所需具体要求的应往届高校毕业生(不含委培、定向生)、职业院校毕业生(含技工院校)、服务基层项目人员、退役大学生士兵。“高级职称或博士岗位”招聘对象为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或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三、招聘条件和资格(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二)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三)具有良好的品行;(四)具备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心理条件;(五)具有岗位所需的学历学位、专业(含技工院校、高等职业教育中符合岗位学历条件相关专业)或技能条件;(六)年龄一般在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即1986年7月18日至2004年7月18日期间出生),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博士研究生年龄可放宽到45周岁(即1976年7月18日以后出生)。(七)具备报考岗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1.按照国家和我省有关政策规定,港澳地区的中国公民和台湾同胞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享有公平竞争权利,可应聘到内地事业单位就业,应聘人员须具备招聘岗位所需的专业或技能等相应条件。高校自主设置的研究生专业、专业学位领域调整前的专业、海外学历学位的专业、技工院校专业等未列入的,由负责资格审查部门根据主要课程、研究方向等进行认定。 2.经住培合格的本科学历临床医师,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同等对待,可报考卫健系统所属医疗卫生机构学历学位要求为硕士研究生的岗位(住培证书中的培训专业须与岗位要求的专业一致)。3.在符合专业等其他条件的前提下,技工院校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生可报名应聘学历要求为大学本科的岗位,高级工班毕业生可报名应聘学历要求为大学专科的岗位。4.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含晋西北计划)和参加我省“选聘大学生村官工作”(不含2018年以后录用的选调生)、“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特设岗位计划”等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人员,可报考“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专门岗位”。在军队服役5年(含)以上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可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对待,报考“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专门岗位”。按照中共山西省委组织部、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西省财政厅《关于做好政府购买基层公共服务岗位劳动合同期满高校毕业生有关工作的通知》(晋人社厅发〔2017〕62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政府购买基层公共服务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的意见》(晋政办发〔2014〕42号)文件精神,政府购买基层公共岗位劳动合同期满的人员,可报考县级以下事业单位“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专门岗位”。5.“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门岗位”。根据中共阳泉市委常委会会议纪要(第(12)届113次)精神,全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要设置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门岗位,对退役大学生士兵实行定向招聘。6.按照《山西省教育厅 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加快推进2022年全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晋教师〔2022〕5号)文件精神,2022年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公开招聘工作实施“先上岗、再考证”阶段性措施,招聘单位与先上岗的高校毕业生签订聘用合同时,应当按规定约定1年试用期,先上岗的高校毕业生在试用期内未取得岗位要求的教师资格的,依法解除聘用合同。报考者教师资格证书的学科学段应与所报岗位要求的学科学段一致,高段学科可向下融通。小学全科教师资格证书可报小学全部岗位,物理、化学、生物教师资格证书可报小学科学岗位。先上岗人员在试用期内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应符合上述要求。不得报名应聘的主要情形:1.现役军人和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其中,非2022年应届毕业的研究生不得以原取得的本科或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书报考);2.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和公职的;在立案审查期间或未解除党纪、政纪处分的人员;3.各级公务员招考和事业单位招聘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招聘纪律行为的人员;4.试用期内的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试用期内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5.招聘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服务年限规定且服务期未满的;6.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以及法律、法规规定不符合本次公开招聘要求的人员;7.报考人员不得报考聘用后即构成回避关系的岗位。应聘者在报名之后、聘用之前已成为试用期内的公务员(参照管理单位工作人员)或已被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不予聘用。招聘条件或岗位要求的辞退、现役、试(聘)用期、服务期、户籍、各类从业(职业、执业)资格证书等的截止时间,除岗位有明确要求外,均为公告发布之日。四、招聘单位岗位及数量情况本次共为市县两级114家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554名,其中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专门岗位42个,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门岗位8个。(具体情况详见岗位表)五、招聘程序(一)发布招聘公告本次招聘信息通过阳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人社考试专题)()、各招聘单位主管部门网站、各县区政府网、省人社厅网站()发布招聘公告。(二)报名与资格审查1.报名方式本次公开招聘,全部采用网上报名方式。报名网址为:阳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人社考试专题)()网上报名按以下程序进行:(1)提交报名申请材料报名时间:2022年7月22日9:00至2022年7月26日17:00。报考人员须在规定时间登录阳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人社考试专题)(),提交报名申请,填写《报名登记表》,包括上传本人近期免冠正面证件照。报考人员在本次公开招聘报名过程中只能选择一个岗位进行报名,报名必须使用二代身份证,且与考试时使用的身份证一致。报名时,报考人员提交的报考信息应当真实、准确(其中报名登记表所填写的专业应当与报考者本人取得毕业证书上所载明的专业一致),如因个人原因所填专业与毕业证书不符,责任自负。提供虚假报名信息的,一经查实,即取消报考资格。(2)资格初审资格初审由各招聘单位主管部门、各县区人社局负责。报考人员可在提交报考信息后,登录阳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人社考试专题)查询资格审查结果。通过资格审查的,不能再报考其他岗位。提供虚假报名信息的,一经查实,即取消报考资格。对伪造、变造有关证件、材料、信息骗取考试资格的,将按《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处理规定》予以严肃处理。凡因信息填报有误、不全等导致未通过资格审查的后果由报名者自负。本次考试要求报考人数达到招聘计划人数的3倍以上。若岗位报考人数与招聘计划人数达不到3:1的,要减少招聘计划,使报考人数与招聘计划人数达到3:1;如招聘计划减少到1名仍达不到3:1的,原则上取消该岗位考试。各县区招聘医学类的按晋人社厅发〔2014〕20号文件“县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可不受开考比例限制”执行。凡形不成竞争的岗位,应聘者的考试总成绩须达到60分及以上。不达开考比例被取消的招聘岗位,于2022年7月31日在阳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人社考试专题)、各招聘单位主管部门、各县区政府网发布通知,并由各招聘单位主管部门负责告知被取消岗位的报名人员。被取消招聘岗位的报考人员可在规定时间进行改报。在规定时间未改报其他岗位的报考人员视为自动放弃改报。放弃改报或改报其他岗位未通过资格初审的,考试费用将通过原报名渠道退还。(3)网上缴费通过资格审查的考生按网上提示的缴费办法在2022年7月28日17:00前进行网上缴费,缴费标准为每人每科50元,未按期缴费的,视为自动放弃考试。2.减免考务费用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人员和城乡低保家庭人员,可享受减免考试费的政策。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报考人员凭其家庭所在地的县(市、区)扶贫办(部门)发放的档案卡、手册或出具的贫困证明(原件及复印件)等材料,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家庭的报考人员凭低保证(原件及复印件)或其家庭所在地的县(市、区)民政部门出具的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证明,自报名审核通过后至缴费截止日期2022年7月28日17:00之前,到各招聘单位主管部门、各县区人社局办理减免考务费用的手续(符合减免考试费政策的报考人员,需先在网上缴费,而后再提交减免申请。减免申请审核通过后,考试费按原缴费渠道退还)。3.下载打印准考证通过资格审查并按规定缴纳费用的考生,可于2022年 8月8日9:00起登录网站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考生请妥善保管好自己的准考证,参加考试的各个环节都须携带准考证、身份证。(三)考试与资格复审 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考试总成绩=笔试成绩×60%+面试成绩×40%。成绩采取百分制,总成绩最低合格线为60分。报考“高级职称或博士岗位”,免笔试直接考核,具体工作由招聘单位主管部门负责。 1.笔试(1)笔试时间2022年8月13日 (2)笔试科目和内容笔试采取闭卷方式进行,满分为100分,笔试用时为120分钟。笔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本次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科目分为:公共类:《公共基础知识》教师类:《教育综合知识》医学类:《医学基础知识》护理类:《护理基础知识》(3)笔试注意事项考生按照准考证上的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认真落实国家、省、市疫情防控要求。身份证过期、丢失的请及时到公安机关办理临时身份证。缺少证件及有关证明材料的考生不得参加考试。考生应提前60分钟到达考点接受防疫检查。进入考点,须严格执行测温、验码(健康码、行程码)、查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以检测时间为准,电子、纸质均可)、戴口罩(考生自备)等疫情防控“四要素”。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得进入考点参加考试: ①现场检查发现有体温异常(≥℃)或出现持续咳嗽、乏力、嗅觉减退等症状的,经现场医务人员研判,不能排除传染病风险的; ②山西健康码非绿码的; ③不能提供考试开考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 ④不按规定要求佩戴口罩的。 2.资格复审资格复审由各招聘单位主管部门、各县区人社局负责。依据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按计划招聘人数3倍的比例确定参加面试资格复审的人选,人数未达3:1的按实有人数确定。资格复审人员名单、时间及地点在各招聘单位主管部门、各县区政府网站公布。资格复审时,应聘人员应提供毕业证、学位证(未要求学位证的除外)、身份证、笔试准考证、从业(职业、执业)资格证书等相关证件原件及复印件,以及招聘单位要求的其他材料。除上述要求外,下列人员还需提供以下证明原件及复印件:(1)已毕业的留学人员应提供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2)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报考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专门岗位的,服务期满有合格证的,可提供合格证书,没有合格证书的须登录原报名网站下载打印《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审核表》,由服务所在地和市以上派出主管部门加盖公章确认(其中:大学生村官由市、县两级组织部门审核盖章,“教师特岗计划”项目人员由省教育厅盖章、“三支一扶”项目人员2010年及其以后未取得服务证书的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盖章、“西部计划”项目和2010年以前参加“三支一扶”项目人员由团省委盖章)。参加“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特设岗位”计划项目的,由服务地县级农业主管部门、县级人社部门、市级农业主管部门审核盖章。(3)已就业的须出具单位同意报考证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需出具所在单位具有人事管理职能的主管部门同意报考证明)。(4)应聘人员毕业院校按照一级学科发放毕业证的,还需提供学校出具的专业证明及在校成绩单原件及复印件。(5)参加“山西省政府购买基层公共服务岗位”的人员,服务期满有合格证的,可提供合格证书,没有合格证书的需提供服务所在地的县级人社部门加盖印章的《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审核表》,以及《山西省政府购买基层公共服务岗位劳动合同》原件及复印件。证件(证明)不全或所提供的证件(证明)与报考资格条件不符以及主要信息不实,影响资格审查的,取消该报考人员入围资格。考生本人未按规定时间、地点参加资格复审的,视为主动放弃。资格审查结果是否合格由审查部门提出意见,不合格的说明原因,取消资格。若取得面试资格复审的人员确认放弃资格复审或资格复审不合格的,按照笔试成绩由高分到低分按3:1的比例依次递补(仅递补一次),不足3:1的按实有人数确定。3.面试面试人员名单及面试时间、地点、形式等在阳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人社考试专题)、各招聘单位主管部门、各县区政府网站公布。(1)面试方式及内容面试对象为公共类和医学类的,主要采取结构化面试的办法,测评考生的综合素质。面试时间为10分钟。 其中,阳泉市广播电视台专业技术岗位4、专业技术岗位5,面试采用试镜的方式进行,主要看电视出镜效果、语言表达能力及对指定稿件的播报水平。面试时间为15分钟。 面试对象为教师类的,面试采用讲课的方式进行,讲课内容:所报学科教材(根据指定教材定课题,提前60分钟备课)。讲课10分钟。面试对象为护理类的,面试采用实践操作的方式进行。主要看其实际操作能力的规范性和熟练程度,考察其对护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面试时间为10分钟。(2)面试成绩及总成绩面试满分100分。面试成绩占考试总成绩的40%。面试成绩保留两位小数,总成绩保留两位小数。考试总成绩=笔试成绩×60%+面试成绩×40%。面试成绩、总成绩于当天在阳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人社考试专题)网站公布。(四)体检和考察根据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按拟招聘人数1:1的比例确定体检和考察人选,体检和考察由各招聘单位主管部门组织实施。1.做好事前准备和保密工作。体检有关事宜在各招聘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网站通知,体检费用自理。2.体检标准及项目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涉及教师的可参照《山西省申请教师资格人员体检标准及办法(修订)》)执行。体检应当在具有体检资质的县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进行。体检结论不合格需要复检的,考生应于收到体检结论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提出申请,应安排在具有体检资质的同一级别或上一级别的另一家医院复检。招聘单位、参加体检的应聘人员及家属对复检结果仍有疑义的,承担复检的医院应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会诊,做出最终结论。对因怀孕不能全部完成体检项目的,按国家相关政策执行。不按时参加体检者,视同放弃资格。3.考察内容:主要对应聘者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自律意识、能力素质、工作态度、学习及工作表现以及需要回避的情况等进行考察。不按规定参加考察者,视同放弃资格。体检、考察不合格的不得聘用,由此形成的岗位空缺不再递补。因个人放弃体检、考察形成的空缺岗位,根据报考比例和实际情况按总成绩顺次递补。(五)公示与聘用根据笔试、面试、体检、考察结果,确定拟聘用人员,拟聘用人员名单在各招聘单位主管部门及市人社局网站公示7个工作日。公示拟聘人员内容包括:招聘岗位,招聘数量,招聘专业,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毕业院校、所学专业、学历(学位)、考试成绩、排名等信息。公示期满无异议的,按有关规定办理聘用手续;对反映有影响聘用的问题并查实的,不予聘用;对反映的问题一时难以查实的,待查清后再决定是否聘用。对拟聘用的所有人员,由用人单位根据岗位需要,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不合格者,解除聘用关系。资格审查贯穿整个公开招聘工作全过程。六、严肃招聘纪律(一)严格执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有关政策规定,切实做到公开、公正、公平,择优聘用。(二)严格执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程序,严肃工作纪律,严守工作秘密,严格落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三)应聘人员以不正当手段获取应聘资格,如伪造、涂改证件、证明等,或在笔试、面试、体检、考察过程中出现作弊等违规违纪行为的,取消其应聘资格。(四)各招聘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要加强公开招聘工作监督。对公开招聘中出现的违规违纪行为,按《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处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七、咨询、监督电话招聘政策和具体事宜可咨询各招聘事业单位及其主管部门,笔试考务方面的问题可咨询阳泉市人事考试中心。咨询、监督电话开通时间:招聘期间工作日的工作时间。各招聘单位主管部门咨询和监督电话:招聘部门咨询电话监督电话中共阳泉市委办公室0353-22930260353-2297579中共阳泉市委政法委员会0353-22930490353-2297579政协山西省阳泉市委员会0353-22951600353-2032091中共阳泉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0353-22976770353-2297559阳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0353-22932310353-2293303阳泉市教育局0353-22934160353-2293201阳泉市公安局0353-20681530353-2068079阳泉市民政局0353-22933630353-2293690阳泉市财政局0353-66690650353-6669172阳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0353-22968180353-2293690阳泉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0353-22965180353-2297180阳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0353-66680510353-6668059阳泉市城市管理局0353-33099060353-3309905阳泉市交通运输局0353-20223600353-2024420阳泉市水利局0353-56051510353-5605220阳泉市农业农村局0353-33080150353-3308069阳泉市文化和旅游局0353-22937290353-2293136阳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0353-22958180353-2290126阳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0353-28808250353-2880821阳泉市体育局0353-33120100353-3312001阳泉市医疗保障局0353-22961190353-2296158阳泉市行政审批局0353-33330600353-2293843阳泉市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0353-22939870353-2293299阳泉市应急管理局0353-42080220353-4208096阳泉市能源局0353-56155420353-5615558阳泉市总工会0353-20226750353-2034579阳泉市残疾人联合会0353-22975850353-2293690阳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0353-22969780353-2296979阳泉市广播电视台0353-29035150353-2902205平定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0353-61880520353-6161278盂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0353-81860260353-5613232阳泉市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0353-40432830353-4069677阳泉市郊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0353-56983130353-5696823特别提示:本次公开招聘考试不指定考试辅导用书,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或个人举办面试辅导培训班。目前社会上举办的各类事业单位招聘培训辅导班和发行的出版物等,均与本次考试无关。敬请广大考生提高警惕,切勿上当受骗。 希望报考者合理安排自己的报名时间,不要都集中到最后两天报名,避免因网络拥堵而影响报名。附件:1.阳泉市2022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岗位表 2.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审核表阳泉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领导小组2022年7月18日关闭本页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阳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 联系电话: 版权所有 阳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或以上浏览器可以体验最佳浏览效果!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9079694号-9 网站标识码:1403000013 晋公网安备14030202000065号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