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鸟肥肥
社工是如何用心理学、社会学、精神病学、法律解决社会问题的?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社工的三大方法。即个案工作方法、小组工作方法和社区工作方法。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者运用科学知识和专业技巧、以个别化 的方式为遭受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和服务,以帮助个人或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挖掘生命潜能,不 断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福利水平。个案工作是适应个人及家庭的 需要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工作方法,其功能集中地表现在对个人和 家庭的层面上。个案工作,其实就有点类似心理咨询,只是这个咨询往往是针对弱势群体,并且是免费的。小组工作是指在社会工作者的协助下,通过小组成员之间有目的的互动互助,使参加小组的个人获得行为的改变、社会功仓邑 的恢复和发展的工作方法。他们 以小组方式为主,培养小组成员的民主生活态度及对社区的负责 精神,成为小组工作的开端。与个案工作不同,小组工作以小组 中的成员和小组本身为对象。社区工作是以社区为基础的社会工作方法,它是由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本着其哲理信念与专业技艺,与他所服务的社区民众一起群策群力,推动与民众福扯有关的社会行动及社区方案的方法。最初的社区工作以城市社区为对象,后来才扩展到农村(或落后)社区。
寻梦的蒲公英
1、社会工作者,简称社工。是指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医疗卫生、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2、应具备的条件有:除具备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教育学、法学等多学科综合知识,应熟悉与社会工作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知识。 应能熟练运用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等社会工作方法,协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挖掘潜能、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
以哩哇啦
这主要是取决于社会工作专业的特点,社会工作专业是一门助人的专业,相对于医学关注在人类生理运作,心理学关注在个人心理现象,社会工作的焦点在于人类与环境的互动,目的在协助个人、家庭、团体、社区能适应所在的社会环境脉络,增强或恢复其社会功能的能量,及创造有利于达成目标的社会条件的一种专业活动,以预防或舒缓社会问题。要想取得这个功能的成功,学习社会心理学,了解在社会群体中,人们的心理特点、群体特点等非常有用。
车厘子妈妈
社会工作与心理学的联系
第一,心理学和社会工作关注的领域相似。这两个专业都特别关注人的行为和人际互动。这一共同的兴趣点让这两个专业又共同分享了更多的理论和实务技巧。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人际互动的,而心理咨询同样对两者的关注远远超过其他方面。同时,心理咨询正是利用微观的人际互动来作为治疗工具的,即咨询师与来访者的“治疗联盟”关系。但这种关注是个人层面的,是微观的。
在众多学科中,社会工作可以说与社会学的关系最为密切。社会学也关注人的行为与互动关系,但它更宏观。社会学是研究“社会事实”的,并通过研究将个人行为通过某种研究方法,提高到社会层面的。
社会工作借鉴了社会学对于社会整体的看法,对社会问题非常关注,并且将维护社会正义作为自己的重要目标。因此,社会工作者能够从宏观层面着手,提出改进社会问题的政策及建议等。但是,宏观的改革要与微观的改变互相结合,才能最终解决社会问题。因此,社会工作又需要从微观着手,一步一步、一人一人地解决社会问题,这就需要心理学微观层面的对人的行为研究。因此,社会工作从社会学的角度发现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然后从社会层面做整体努力的同时,不放弃微观层面的介入,共同寻求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可以说,社会工作要想达成目标,需要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双重支持。
第二,社会工作与心理学的专业伦理相似。这与它们同为专业助人活动有关。具体而言,如果从两个专业公开的专业伦理守则中列出的核心价值出发,可以清晰地发现二者的异同。 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制定的社会工作者伦理守则指出,社会工作有六个核心价值:服务、社会公正、个人尊严与价值、重视人际关系、正直、能力。美国心理学会制定的心理学家伦理守则提出了五个本专业的核心价值:行善不伤害、诚信负责任、正直、公正、尊重人的权利与尊严。对二者进行比较后,可以发现,其中有一条是完全一样的,即“正直”。表明二者在对自身从业者品质方面的要求是一致的。还有两条非常相近,即二者都强调对人的尊重和 “公正”。这说明两个专业在人性观和社会观方面有一致的地方。社会工作者除了强调尊重人的尊严外,还强调了尊重人的价值,心理咨询则强调了尊重人的权利。社会工作强调社会公正,而心理咨询只强调公正,多出的“社会”二字再次表明了社会工作的社会属性。
除了以上基本一致的三条原则外,还有两条指向是一致的,但内容各有千秋。社会工作伦理守则中对“服务”的解释是:社会工作者最基本的目标就是协助有需要的人,解决社会问题;心理理咨询对“行善不伤害”的解释是:心理学工作者应努力为其服务对象带来好处,避免造成伤害。二者的核心理念都是要为服务对象提供好的服务。社会工作伦理守则还鼓励社会工作者不计财务回报,志愿奉献专业技能;心理咨询则要求不伤害服务对象,要在确保是为了案主利益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可能让案主感到痛苦的治疗。
尽管心理学与社会工作具有某些共同与相似之处,但是心理学与社会工作在学科归属、诞生时代、学科体系、价值理念、理论渊源、政策目标、适用范围、针对问题、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过程、服务机构、服务方法、专业人员、行政管理、资金来源、社会影响等诸多层面存在本质差异,两者全面、系统和科学区分,有利于为中国精神疾病防治工作体系、社区精神健康服务体系、重大灾害事故、突发事件医疗救援体系、心理救援体系与精神健康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和社会政策基础,促进心理学与精神健康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健康发展。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