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儿0619
专职禁毒社工的工作是稳定的。专职禁毒社工主要以戒毒康复人员为服务对象,在社区、戒毒场所、学校、家庭,运用社工的价值观、知识、方法,整合各方力量帮助吸毒与康复人员戒除毒瘾,并协助省、市及镇禁毒委员会办公室达至戒毒与禁毒目标。禁毒社工具体服务如下:1、帮助戒毒与康复人员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协助其解决就业、生活等困难,帮助其戒断毒瘾,或巩固戒毒康复效果;2、向学校学生、老师、家长开展禁毒宣传教育,预防青少年滥用毒品;3、进入社区进行禁毒教育,提高社区人士禁毒意识。
起名字哈烦躁
禁毒社会工作者的风险事故
1、职业防护风险。新型合成类毒品大多是中枢神经兴奋剂类和致幻剂类,尤其是以各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组成的第三代毒品,对中枢神经造成的损伤是不可逆的。
2、社会认同风险。目前我国公众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出现偏差,在社会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在社会对药物滥用人群仍存有偏见的情况下,对禁毒社会工作更是不甚理解。因此禁毒社会工作者难以获得公众对其职业的认同,也难以获得职业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3、对社会的风险戒毒康复人群自身的低自尊、无自信、强敏感、弱能力、易违法等特征,极易使他们成为社会边缘人群。
王嘉卿WJQ
法律分析:社区民警会同村(居)委员会成员、禁毒社会工作者、网格员和社区医疗卫生人员,依据分类标准,逐一提出风险分类评估意见,经辖区公安派出所审核后,由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禁毒、综治工作机构结合管控力量情况和拟列管人员的危害风险程度,审批确定风险类别。情况特殊的,可由县级以上禁毒办、综治办直接确定风险类别。
法律依据:《社会面吸毒人员风险分类评估管控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社会面吸毒人员,是指全国禁毒信息系统登记有吸毒史且未在监管场所的人员。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风险分类评估管控,是指根据社会面吸毒人员的染毒情况、行为特征、处置状态、社会危害程度等,综合评定出不同的风险类别,有针对性地实施不同管控措施的工作。
第四条 社会面吸毒人员风险分类评估工作坚持“全面排查、逐人分析、科学评定、动态调整”原则;管控工作坚持“户籍地为主、居住地为辅,双向管控、双向追责”原则。社会面吸毒人员风险分类评估管控工作由各级禁毒办会同综治办牵头组织,公安、司法行政、卫生计生、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相关职能部门协同配合,禁毒社会组织、村(居)民委员会等相关组织,以及禁毒社会工作者、网格员、吸毒人员家属共同参与。
穗宝儿yz
所有人都听说过缉毒警察,事实上,他们是一群在刀尖上“跳舞”的人,可以说是随时都有危险。那么,缉毒工作有多危险?
事实上,根据2016年公安部公布的《2016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全国登记吸毒人员万名,每年消耗的毒品总量近400吨,因毒品而消耗的社会财富超过5000亿元,毒品形势依然很严峻。而缉毒警的每一次任务都是生死对决,如果不幸在任务中牺牲,亲人们甚至不能在墓碑上刻上他们的名字,因为残忍的毒贩会对他们的家人进行报复。仅仅在2016年的时候,我国共有362名缉毒警牺牲在岗位上,几乎每天都会牺牲一名。值得一提的是,死亡禁毒民警平均年龄41岁,比我国人均寿命低岁,比全国公安民警因公死亡平均年龄低岁。其中,最小的18岁,最大的68岁。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缉毒工作是非常危险的。之所以缉毒工作危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是因为可能经常需要和歹徒搏斗。在一般情况下,掌握了毒贩的信息之后,缉毒警察就会进行抓捕行动,但是,抓捕行动也是非常危险的,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因为毒贩往往都是有枪的。
其二是因为缉毒警察一旦暴露身份,可能会被毒贩报复。由于犯罪分子无穷无尽的报复之心,缉毒警察虽然不怕别人报复自己,但是怕的是他们报复自己的家人。一位缉毒警察表示,由于长期外出办案、便衣缉捕,他的儿子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一名缉毒警察。直到儿子八岁那年,偶然在电视上见到身着警服开会父亲,这才“戳穿”了秘密。出于对儿子的安全考虑,这名缉毒警察无数次嘱咐儿子,千万不能告诉别人,哪怕是最好的同学、朋友,都不能给他人说,爸爸是缉毒民警。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缉毒警察是非常危险的。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