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28

就愛翻毛腔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社会工作者事迹一栏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掬黛小公主

已采纳

成都临终关怀社工王孝英和余莉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临终关怀:指为临终病人及家属提供全面的舒缓疗护,以使临终病人缓解极端的疼痛,并以此维护临终病人的尊严,让其舒适安宁地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

如今,大家对“生活质量”非常重视,但对“死亡质量”的关注度却远远不及。据国际临终关怀服务联盟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近一亿病人需要临终关怀,而实际上仅有不到8%的人口接受了这项服务。

在英国、美国等国家,他们为有致命疾病的患者提供了丰富的止痛药,在病人临终前提供了很好的关怀;在香港,已有13家医院设立了专门的临终关怀病房;而在成都,这项服务还鲜有人知。但我们的社区中,已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爱心和专业陪伴临终病人,抚慰其人生中的最后一点亮光,他们就是临终关怀社工。虽然,目前从事这项工作的人数不多,但他们努力减轻病人身体的疼痛和精神压力,让每个生命都有尊严地谢幕。王孝英和余莉就是这其中的两位。“对于重病患者来说,在最后的时光里,家人的陪伴和倾听,减轻病人身体上的疼痛尤为重要。” —社工王孝英

为老人申请免费止痛药 拍摄金婚照制作“爱的相册”

2014年8月,成都市同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成立了临终关怀项目,社工王孝英加入了这个4人项目组。

这项服务开展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们已跟进了十个案例,有独居老人,有晚期癌症患者,有的已经离开……王孝英从中感受到了临终关怀的重要性,尤其是对病患身体的关怀。“癌症患者后期,身体承受的痛苦很严重,我们给予最重要的关怀就是减轻他们身体上的病痛,让他们活得有尊严,走得更加安详。”王孝英说。

去年9月,73岁的食道癌患者汪明(化名)通过所在社区了解到同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临终关怀项目,并主动请求社工的帮助。王孝英说,当时汪明的癌症已经发生转移,但老人很坚强,也很乐观,疼痛不那么剧烈时,还会出门和老友喝茶聊天。

与老人接触中,王孝英发现,癌症晚期患者都会被剧烈的疼痛所折磨,需要依靠止痛药才能缓解,然而这种药价格昂贵,使用一年半的`费用大约是10万元左右。“为了给汪明治病,他家里已经花了30到40万左右,如果可以申请到免费止痛药,能帮这个家庭省很大一笔开销。”王孝英说。

于是,她四处奔走,终于帮老人在相关机构申请到了免费止痛药。

与此同时,社工们还悄悄谋划,为汪明送上了一份“爱的相册”。“汪明和老伴相濡以沫,携手走过50年金婚,却还没有一张婚纱照。”王孝英感慨地说,春节前夕,他们给汪明的老伴拍了一张单人婚纱照,又到家中给汪明和老伴拍摄金婚合影,然后把照片制作成一本相册送到了汪明手中。

看到这本充满爱的相册,老人很感动,他翻看着照片,回忆起过去的点滴快乐,当看到自己与妻子的合影时,汪明脸上洋溢起幸福的微笑,“看,你好美啊!下辈子,我还会娶你。”。

大年初二,汪明最终因病去世。“真的很感激你们,帮我老伴减轻痛苦,让他走得安乐。”汪明老伴对王孝英说道。

汪明走后,王孝英仍继续着临终关怀的后续工作,给家属做悲伤辅导。“逝者已矣,生者悲伤。所以,我们在患者去世后,还要陪伴和开导家属,让他们把心中的情绪发泄出来,逐渐走出悲伤,恢复正常的生活。”“我们就是希望临终者可以舒服地走,并且能减轻家属的精神压力。” —社工余莉

转移患者病痛上的注意力 让家属参与减压活动

25岁的余莉,去年从社工专业毕业后,便在武侯区火车南站街道辖区内从事临终关怀社工工作。“临终关怀是从西方传到中国的,这个概念许多人还没有接受。”余莉说,充分的沟通很重要,“我们会告诉患者和家属,我们的工作会让患者的精神和身体所承受的痛苦减轻。”

余莉介绍说,各社区老年协会会将临终关怀这个项目介绍给身患重病的成员,他们自愿选择是否需要社工的帮助。去年,身患肺的癌患者巧英(化名)主动申请了临终关怀服务。12月,巧英的病情加重,癌细胞扩散到全身,余莉为巧英做了规划,不仅为她申请了免费止痛药,还推荐她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参加讲座、农耕等活动,以转移她在病痛上的注意力。此外,余莉还介绍巧英认识其他癌症患者,与他们交流。巧英老公也在其推荐下,参加了“家属减压”活动,通过听音乐、踩气球等,减轻精神压力。减压活动还有烘焙课程,家属烤制蛋糕后与患者一起分享,使家中氛围变得轻松些。

今年春节后,巧英住进医院,余莉和同事常到医院陪巧英聊天,疏导她的情绪。“巧英目前仍在医院里,情况可能不乐观。”余莉说,她打算和巧英的家人朋友一起,DIY 一本“生命回顾”影集,把巧英以前的照片、她参与社区活动的照片放在一起,再配上文字,送给巧英,让她回忆以前的快乐时光。

每次接手新的案例,余莉和同事还会跟家属讲解一些护理方面的知识。“比如癌症患者在生命最后的时间里,对重量就十分敏感,身体温度也会比健康人低。”余莉说,这时,家属不应根据自己的感觉给病人添加衣被,而应该把窗户打开,让空气对流。此外,不论病人是否清醒,家属都应该对病人说鼓励或者让他留恋的话,因为人的听觉是最后消失的。

此外,余莉还说,临终病患都需要精神上的抚慰,倾听他们说话,和他们一起回忆以前的时光,“不过,不要让他们情绪过于激动,同时他们如果不想说话,也不要勉强,以他们舒服为前提。”

社会工作者事迹一栏

185 评论(14)

中基惠通

一)社会型人格的性格特点社会型人格的人喜欢与人交往,喜欢不断结交新的朋友、善言谈、愿意教导别人;关心社会问题、渴望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乐于寻求广泛的人际关系,比较看重社会义务和社会道德。文章图片3(二)社会型人格对应的典型职业具有社会型人格的人喜欢做与人打交道的工作,能够不断结交新的朋友,适合从事提供信息、启迪、帮助、培训、开发或治疗等事务,并具备相应能力。相对应的典型职业如: 教育工作者(教师、教育行政人员);社会工作者(咨询人员、公关人员);新闻工作者(记者、主播)。文章图片4(三)社会型人格可选择的大学专业社会型人格可以选择的大学专业主要有:特殊教育、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社会工作、社会学、传播学、新闻学、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公共关系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等现代社会人应当具备以下性格特征:一、理性:理性是做人的指路明灯,凡是举动行事都应经过深思熟虑,对所涉事件必须有一个全面、清晰的了解,然后再根据矛盾对立各方的立场合理合法的原则循序解决,按照照顾主体、兼顾客体方法进行化解,已达到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的目的。切忌那种既不考虑自身的现实能力,也不考虑后果的放纵情绪的鲁莽行为,只会使情况越来越糟;二、自强:自强是走好人生路的前提和基础,人生就像一个空旷的厂房,要使他运转起来就必须安装设备和机器。一个健康、愉快的人生就应当是具备能力和智慧的人生,因此不断地以知识和技能充实和武装自己才能使人生充满进取与活力,也会才有克服一切艰难困苦的力量和勇气;三、自尊:自尊做人的格局和品质,人生是一种有尊严的生存方式,在复杂的社会现实面前做人的方法、方式可以权变,但原则不能变,我们要以智慧保持人生的尊严。四、自信:人生是一个短暂而又漫长的旅途,但总体来说人生失意时多而风光时少,怎样面对人生的坎坷就涉及到我们的自信度。自信是通过自身的成功事例对自我的肯定和鼓励,适度的自信可以帮组我们度过人生的暗淡期,可以激励克服困难的勇气。但过分和盲目的自信就属于自大了,会导致判断、决策失误;五、好学:“学无止境”,学习是人们争取自身权益的基本途径,学习能力越强则生存能力就越强,生活的质量也会逐步提高。反之凡是不学无术者除了天上掉馅饼外,等待就是穷途末路;六、谨慎:谨慎是人生守护神,得意时谨慎可防忘形露破绽,失意时谨慎可得绝处逢生;七、谦虚:谦虚是进步的阶梯,也是与

112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