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糊1011
【导读】每年社会工作者考试难度比较大的,所以我们需要在学好基础知识点以后,进行对应的知识点练习,认真进行知识点巩固,今天给大家整理了一些2020社会工作者《初级综合能力》练习题——多选,希望通过习题的练习,能够更好的进行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点学习,接下来我们就具体来学习一下吧。
1、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中,社会工作者运用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帮助服务对象分析和理解自己的问题,其中,人格发展反思技巧是协助服务对象()
A.了解自己的地情绪反应方式和认识事情方式
B.了解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影响事件
C.正确理解和分析自己的实际状况
D.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以往的经历
E.了解周围人对自己的影响
参考答案:BD
参考解析: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主要包括:①现实情况反思,指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对自己所处的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理解和分析技巧;②心理动力反思,指社会工作者协助服务对象正确了解和分析自己内心的反应方式的技巧;③人格发展反思是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以往经历,例如,帮助服务对象了解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影响事件、周围他人对自己的影响等,都属于人格发展反思辅导。
2、社区矫正服务对象大李原来是一名电工,回到社区后,情绪一直十分低落,认为大家都看不起自己。社会工作者小马协助他找了几份工作。他都觉得太累,做了几天就不去了。最近,他请求小马帮他申请低保,凑合过日子就行了。根据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小马适当的做法有()。
A.继续与大李进行沟通.鼓励他自食其力
B.主动倾听大李的烦恼.帮助他调整心态
C.与同事密切配合,找出帮助大李的可行办法
D.注重服务中的以人为本,接受大李的请求
E.坚持政策制度的原则性,不再为大李提供服务
参考答案:AB
参考解析: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主要内容:(1)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对服务对象的义务、自我决定、知情同意、文化能力、实践能力、隐私和保密等。(2)对同事的伦理责任:尊重、保密、合作、咨询、服务的转介等。(3)对服务机构的伦理责任:督导与辅导、教育与培训、服务对象的档案管理、服务对象的转介、行政管理等。(4)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实践能力、个人道德等。(5)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专业的完整性、评估和研究等。(6)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社会福利、公众参与、公共紧急事件、社会行动等。C项违背了对服务对象的保密责任;E项违背了对服务对象的义务;D项违背了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
3、在一个亲子关系小组中,社会工作者小杨正在与组员一起制定小组规范,以管理和协调组员行为。下列小组规范的内容中,属于秩序性规范的有()。
A.小组的基本精神是平等、开放、保密、非批判及团结合作
B.当遇到意见分歧时,大家必须就事论事,不能进行人身攻击
C.在组员发言时,其他组员应该认真聆听,尽量不要交头接耳
D.每位组员都是小组不可或缺的一分子,是小组活动的参与者
E.组员应该是小组的主导者,由大家共同设计和把握小组过程
参考答案:BC
参考解析:小组规范是小组工作初期社会工作者和小组组员一起建立的适合管理和协调组员行为的准则。它有3类:一是秩序性规范,用来界定组员之间的互动准则。二是角色规范,用来界定和明确组员所期望的具体角色和行为。三是文化规范,用来澄清和说明小组的信念和基本价值,强调开放、平等、保密、非批判和团结合作等原则。
4、根据《妇女权益保障法》,丈夫不得提出离婚的情形有()。
A.妻子怀孕3个月
B.孩子出生刚满5个月
C.孩子出生刚满10个月
D.妻子中止妊娠刚满4个月
E.妻子中止妊娠刚满8个月
参考答案:ABCD
参考解析:《婚姻法》对现役军人、女方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四种情况的离婚进行了特殊规定。《婚姻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但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婚姻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
5、社会工作者小芳开展了一个军休老人康乐小组。在开展第一次小组活动时,小芳的工作重点应有()。
A.营造信任的小组气氛
B.厘清组员的期望
C.解决组员间的价值冲突
D.制定小组规范
E.促进组员问的良性竞争
参考答案:ABD
参考解析:开始阶段小组工作的重点在于帮助小组组员之间建立信任关系。因此,社会工作者应重点做好下列工作:(1)协助小组组员彼此认识以消除陌生感。(2)帮助小组组员厘清对小组的期望。(3)讨论保密原则和建立契约。(4)制定小组规范。(5)营造信任的小组氛围。(6)形成相对稳定的小组关系结构。
以上几个就是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练习题,希望大家通过习题练习,能够更好的进行知识点巩固,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现阶段大家还是要认真进行考试备考,加油!
umaumauhauha
一、选择题
1社会工作者认为服务对象问题的出现与其感受到的压力有关,相信服务对象有解决问题的潜能。这种说法是基于()的理论假设。
A.心理社会治疗模式B.危机介入模式C.行为治疗模式D.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参考答案:A
2在个案工作会谈时,社会工作者将服务对象谈到的重要信息进行概括和归纳,以便加深服务对象对自身需要的理解和认识,该会谈技巧称为()。
A.澄清B.摘要C.对质D.复述
参考答案:B
3某服务对象扬言要跳楼,他说儿子得了白血病,已经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欠了一大笔债。最近因为照顾儿子自己没有上班,又被公司解雇了。他非常绝望,实在没有勇气活下去。根据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社会工作者首先要做的工作是()。
A.立即寻找资源,提供支持
B.与服务对象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C.植入希望,让服务对象重新找回面对问题的勇气
D.立即做出危险性判断,防止自杀行为发生
参考答案:D
4社会工作者:“我为你提供的辅导今天就结束了。我相信你也感受到自己的变化,你今后有什么打算,可以说说吗?”
服务对象:“我现在就是担心辅导结束后不能坚持,又回到之前的老样子,前功尽弃。”
社会工作者:“那这样吧,我会安排一些日常的练习给你,把具体的`要求告诉你的父母,请他们来协助你,过一段时间我们再看效果,你觉得怎么样?”
根据上述对话,该个案即将进入()。
A.转介阶段B.结案阶段C.评估阶段D.追踪阶段
参考答案:D
5社会工作者拟为某监狱的服刑人员开展一个小组。目标是矫正他们的越狱行为。社会工作者最宜选择的小组类型是()。
A.互助小组B.成长小组C.支持小组D.治疗小组
参考答案:D
6小强向社会工作者求助时表现得很犹豫,一方面觉得自己需要帮助,另一方面又不想让别人知道他来求助,担心别人认为他有问题。这时,社会工作者对他说:“你能主动来到这里,说明你想改变的决心很大。”上述社会工作者回应的主要目的是()。
A.了解求助者的愿望
B.促使求助者成为服务对象
C.明确求助者的需求
D.初步评估求助者的问题和需要
参考答案:B
7某学校社会工作者小王向初二年级的150名学生发放了“上网习惯调查表”,结果显示有7名学生每周上网时间超过50小时,且主要是玩网络游戏。小王随后联系班主任和家长,他们也都反映这几位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在家里也不愿意和父母交流。小王设计了6节小组活动期望帮助这几位孩子逐步减少上网时间,该小组的类型是()。
A.教育小组B.成长小组C.治疗小组D.支持小组
参考答案:D
8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儿童服务时,下列属于发展性社会工作的是()。
A.脑瘫儿童康复训练
B.自闭儿童语言训练
C.轻微犯罪儿童行为矫正
D.学龄儿童沟通技巧训练
参考答案:D
9一次小组活动中,组员小张突然质疑组员小刘,认为他在小组中过于表现自己,让其他组员没有表达机会,小张的话立即得到其他组员的响应,纷纷指责小刘。此时,社会工作者首先应当做的是()。
A.处理抗拒行为B.处理组员的不满情绪C.结束小组讨论D.请小刘回应小张的质疑
参考答案:D
10小组工作是由不同阶段组成的动态过程。下列工作任务中,属于准备阶段的是()。
A.商定小组契约B.处理抗拒行为C.制定小组规范D.招募遴选组员
参考答案:D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