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哥啦阿妹
陈俊生同志1927年5月11日出生于黑龙江省桦南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他早年受进步思想影响,追求革命真理,于1946年8月参加革命,194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树立了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生的目标。他先后担任合江省依东县二区委组织委员,桦南县五道岗区委书记,桦南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合江省委组织部、宣传部干事。在此期间,他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组织发动群众,为土地改革和巩固政权作出了积极贡献。从1949年5月起,陈俊生同志相继担任黑龙江省三位省委书记的秘书,尽职尽责地完成领导同志交办的各项任务,成为省委领导同志的得力助手和参谋。1950年至1957年,他历任绥化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富裕县委副书记、代理书记,克山县委书记。他深入研究和指导农村工作,重视粮食生产,总结典型丰产经验,推广农业科技,防治地方病,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取得显著成效。1964年后,他历任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委常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省委办公厅副主任、主任。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受到冲击和诬陷,仍坚持党性原则,尽心尽力做好所担负的工作。从1978年8月起,陈俊生同志先后担任黑龙江省委常委、秘书长,省委书记(当时有省委第一书记),省委副书记。其间,兼任齐齐哈尔市委书记。他坚决拥护改革开放,支持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过程中,他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向省委提出了符合实际的建议,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省的顺利实行。他还在城市建设、草原建设、牧业发展、林区开发、兴边富民、搞活农村商品流通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做了扎扎实实、卓有成效的工作,为黑龙江省改革开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84年8月,陈俊生同志调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副书记。他注重研究新形势下工会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强调企业民主管理,发挥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对推进工会工作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1985年9月起,陈俊生同志历任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国务院机关党组书记、国务院秘书长。1988年4月任国务委员。他还先后兼任中央国家机关党委书记、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书记、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总指挥、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后改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主任。陈俊生同志在担任国务院秘书长期间,废寝忘食,全身心投入工作,不仅完成了国务院机关大量的日常工作,还参与了国家重大方针、政策以及法规的研究和制定。他重视国家机关的作风建设,率先垂范,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关于住房制度改革问题的建议和意见,并就海南建省问题给中央决策提出了可行的方案。他多次处理重大突发事件,深入重大交通事故、重大森林火灾现场,精心指挥,妥善解决问题。他积极支持行政管理科学研究和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组建工作,推动了我国政府行政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现代化建设。陈俊生同志在担任中央国家机关党委书记、工委书记期间,坚决贯彻中央关于加强机关党建工作的指示精神,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改进和加强党的建设的意见及工作思路,推进了中央国家机关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和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建设。陈俊生同志在担任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期间,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做好新时期“双拥”工作的指示,提出“双拥”工作“要为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服务”、“要为稳定大局服务”、“要站在战略高度做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并身体力行积极推进“双拥”工作深入开展。陈俊生同志担任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组长达12年之久,领导了我国建国以来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作。他深入大别山区、吕梁山区、沂蒙山区、武陵山区、井冈山区、太行山区、乌蒙山区、秦巴山区和“三西”(定西、河西、西海固)地区等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组织制定了我国扶贫开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他大力倡导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组织开展了中央国家机关定点扶贫,启动了东部发达省市与西部省区的东西协作扶贫。他积极推动利用外资开展扶贫开发工作,注重发挥科技扶贫、智力支边、光彩事业、小额信贷以及对口扶贫、党员干部联系贫困户等多种扶贫形式的作用,强调扶贫到村、到户。他特别重视和关心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他总结推广了一大批开发式扶贫的先进典型。他对我国的扶贫开发事业作出了历史性的重要贡献。陈俊生同志出色地参与和领导了全国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他积极倡导全国农业综合开发,推动农业走高产优质高效的路子,推动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他积极参与和支持粮食流通体制、棉花流通体制、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制改革。他组织实施“菜篮子工程”,解决城市居民吃菜难问题。他总结推广秸秆养牛过腹还田的经验,拓展了我国农区发展畜牧业的路子。他大力支持乡镇企业发展,提出要在提高自身素质和效益上下功夫,提出要促东带西,开展东西部合作,推动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健康发展。他积极推动减轻农民负担工作,主持清理了涉农收费项目,提出农民负担要真抓实减。他关心农垦事业,特别是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黑龙江、海南垦区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他重视水利建设,提出要以史为鉴,治水兴利,着眼长远发展,坚持不懈地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节水农业的发展。他深入长江流域调研,参与领导了长江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三峡工程论证和开工工作以及开发性移民工作。他积极参与和推动南水北调工程研究论证。他非常重视防汛抗旱工作,在担任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总指挥期间,多次深入防汛抢险第一线指挥抗洪救灾。他强调防汛抗洪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并推进防汛抗旱工作规范化、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全国防汛抗旱工作水平。他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强调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开展小流域治理、防治水土流失的积极性。他重视林业工作,深入林区、沙区调查研究,对防沙治沙、森工企业改革、植树造林、依法治林、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提出了具有指导性的意见。陈俊生同志在兼任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主任期间,正是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恢复成立的重要时期。他提出供销合作社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变化,拓展服务领域,完善经营机制,转变工作作风,加强基层社建设,切实抓好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棉花收购、供应,为农业生产和纺织工业发展服务,要积极参与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效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他强调供销合作社要坚持为农服务的方向不动摇,要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把供销合作社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他的这些主张,对于推动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1998年3月,陈俊生同志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任中共全国政协党组副书记。他积极推动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强调政协工作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坚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工作的大局。他重视并积极支持开展反映社情民意工作、专题调研工作、建言立论工作、提案工作和大会发言工作,强调要切实发扬民主,把政协的这些经常性工作做好做细。他积极支持加强政协宣传工作和政协机关建设,为政协委员履行职能创造良好的环境。他重视总结人民政协工作的经验,倡导各级政协用经验推动工作。陈俊生同志是中共第十三届、十四届中央委员。
小猴小吃货
评选出来肋 好像是写评上的 都有率领特警队员战斗在四川汶川大地震救援一线的哈市公安局巡警支队支队长刘亚民 十年徒步行走八万公里,创造横穿罗布泊探险奇迹的哈尔滨市徒步旅行家雷殿生 义务摆渡47年,为乡亲搭建生命之桥的桦南县阎家镇桦木岗村村民赵永录 与歹徒英勇搏斗,浴血擒凶的哈尔滨市南岗公安分局和兴路派出所民警宋滨喜张正球 忍受痛失母亲的悲伤,夺取黑龙江省唯一一枚北京奥运会金牌的举重运动员曹 磊 以自己的生命保护乘客安全的哈尔滨市203路公交车驾驶员何国强 81岁勇拦惊牛舍身救儿童的宁安市马河乡马河村村民燕奎昌 用母爱抚慰四川地震灾区孩子心灵的哈医大心理学教研室主任杨艳杰 无偿捐献眼角膜的伊春林业职工董立国 连续39小时直播,掀起黑龙江、吉林两省人民爱心接力救助省电台龙广交通广播 他们的事迹 01、翟志刚、刘伯明事迹简介 翟志刚,1966年10月出生,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1985年成为空军战斗机飞行员。1998年1月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先后入选“神五”、“神六”梯队。今年9月25日,随神舟七号升空。9月27号下午四点四十分,随着外舱门的打开,翟志刚身穿中国制造的纯白色“飞天”宇航服,迈出了中国人漫步太空的第一步。他把红色的安全系绳挂钩挂在飞船舱外的出舱扶手上之后,翟志刚上半身露出飞船,并向摄像机挥手致意。然后,他把两个安全系绳的挂钩全部改挂到右侧的扶手上,全身飘出了飞船。此时,飞船正处于祖国上空。随后他接过刘伯明递给的五星红旗,深黑色的太空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在翟志刚的手中挥舞。翟志刚熟练地在二十分钟内完成了预定工作项目,取回了舱外试验样本,并沿着轨道壁进行了太空行走。翟志刚成为中国第一位在太空漫步的宇航员。 刘伯明,1966年9月出生,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依安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1985年成为空军战斗机飞行员。1998年1月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2005年入选“神六”宇航员梯队。今年9月25号,作为神舟七号的机组成员,刘伯明终于圆了自己的飞天梦。9月27号,刘伯明在轨道舱内为出舱行走的翟志刚提供支持。两个人密切配合,成功地完成了这个历史性的壮举,为中国航天事业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02、刘亚民事迹简介 刘亚民,男,中共党员,现任哈尔滨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巡警支队党委书记、支队长。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刘亚民同志主动请战,率哈尔滨市特警支队200名特警赶赴灾区开展抗震救灾工作。由于通讯瘫痪,公路中断,距水磨镇10余公里的三江乡灾情不明。为尽快到达灾区,他亲率31名突击队员,历时6个小时艰苦跋涉抵达三江乡。针对该乡灾民情绪 01、翟志刚、刘伯明事迹简介 翟志刚,1966年10月出生,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1985年成为空军战斗机飞行员。1998年1月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先后入选“神五”、“神六”梯队。今年9月25日,随神舟七号升空。9月27号下午四点四十分,随着外舱门的打开,翟志刚身穿中国制造的纯白色“飞天”宇航服,迈出了中国人漫步太空的第一步。他把红色的安全系绳挂钩挂在飞船舱外的出舱扶手上之后,翟志刚上半身露出飞船,并向摄像机挥手致意。然后,他把两个安全系绳的挂钩全部改挂到右侧的扶手上,全身飘出了飞船。此时,飞船正处于祖国上空。随后他接过刘伯明递给的五星红旗,深黑色的太空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在翟志刚的手中挥舞。翟志刚熟练地在二十分钟内完成了预定工作项目,取回了舱外试验样本,并沿着轨道壁进行了太空行走。翟志刚成为中国第一位在太空漫步的宇航员。 刘伯明,1966年9月出生,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依安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1985年成为空军战斗机飞行员。1998年1月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2005年入选“神六”宇航员梯队。今年9月25号,作为神舟七号的机组成员,刘伯明终于圆了自己的飞天梦。9月27号,刘伯明在轨道舱内为出舱行走的翟志刚提供支持。两个人密切配合,成功地完成了这个历史性的壮举,为中国航天事业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02、刘亚民事迹简介 刘亚民,男,中共党员,现任哈尔滨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巡警支队党委书记、支队长。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刘亚民同志主动请战,率哈尔滨市特警支队200名特警赶赴灾区开展抗震救灾工作。由于通讯瘫痪,公路中断,距水磨镇10余公里的三江乡灾情不明。为尽快到达灾区,他亲率31名突击队员,历时6个小时艰苦跋涉抵达三江乡。针对该乡灾民情绪不稳、缺粮少药、伤员得不到及时救治的情况,他立即开展工作,稳定灾民情绪,组织医疗救护队对现场128名负伤群众进行紧急救治,每名救援人员还拿出自己两天的食物救助群众。在可能爆发疫情的情况下,果断对有关人员和场所采取消毒隔离措施。他将队员拆分成小组,分赴三江乡九个村庄实施抢险救援,并开展治安巡逻,维护社会稳定。他带领队员冒着不断发生的余震,共为居民抢运出粮食万余斤,极大地缓解了当地缺粮的紧急情况。救援部队先后转移受灾群众1020人,救护伤员、救援群众824人,搜救被埋压人员3人,运送救灾物资8000余斤。在即将离开该乡时,经他倡议,全体队员将随身的元钱全部捐给了三江乡的受灾群众。在他的带领下,特警队真正成为了解灾情的侦察队、抗震救灾的救援队、传达党和政府政策的宣传队和稳定民心的工作队。 03、雷殿生事迹简介 雷殿生,1963年生,哈尔滨市呼兰区人。自1998年开始,雷殿生自筹费用,徒步穿越中国。十年来,他用双脚丈量祖国,总行程79303公里,成为世界上连续徒步距离最远的人,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他穿越了高原峡谷、草原河流、沙漠戈壁、原始森林及边境线、沿海线,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无数次出生入死。在徒步生涯中,雷殿生了解民风民俗,考察生态环境,沿途拍摄了3万余张照片,搜集了中国最全面的民俗、生态、历史等资料及实物重达2吨。今年10月到11月,雷殿生孤身徒步穿越罗布泊无人区,进行科学探险活动,总里程1200公里。他走的线路千年没有人走过,自然环境极端恶劣。罗布泊湖盆方圆一千多平方公里,地表布满坚硬的盐壳,锋利无比,轻易就能刮开汽车轮胎。而且湖盆地区地貌完全一致,找不到任何参照物。雷殿生冒着生命危险,创造了人类孤身徒步穿越罗布泊的奇迹。十年艰辛,饱经风霜,雷殿生的事迹被数家媒体追踪报道,他曾被哈尔滨电视台评选为“2004年度十大感动人物”、在 “全球华人百名风尚旅行人物榜”被评为“休闲旅行家”,并有幸选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参与在哈尔滨的火炬传递。 04、何国强事迹简介 何国强,男,33岁,生前系哈尔滨市203路公交车驾驶员。2007年12月6日清晨7时15分,他在驾驶公交车行驶途中突发脑溢血,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心系一车乘客,在神志介于清醒和模糊之间,坚定一个信念,果断采取靠边停车,打开应急灯,打开车门让乘客安全下车换乘,在瞬间完成这一系列动作后,昏倒在驾驶座位上。车辆安全了,一车乘客安全了,而年仅33岁的何国强却再也没有醒过来,经抢救无效去世。何国强生前虽然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公交车驾驶员,但他酷爱公交工作,无论做乘务员还是驾驶员,他都将职责放在第一位,重责任、讲安全、遵规章、守纪律。工作中,他始终以乘客安全为己任,坐上他开的公交车,乘客们都说一个字“稳”。当无情的病魔来临之际,他想到的还是他人的安危。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坚守了一名平凡的公交车驾驶员的职责,将乘客的生命财产放在第一位,在生死抉择之间做到了拼命保护乘客,牢牢把稳了手中的方向盘,保证了乘客的安全,他用平凡的举动感动了冰城市民。一名普通公交车司机的离去,让无数人热泪涌动;一个平凡人的不平凡事迹,让一座城市深深感动。何国强被评为2007年“感动哈尔滨”人物。 05、宋滨喜、张正球事迹简介 哈尔滨市南岗公安分局和兴路派出所民警。10月18日20时26分,和兴路派出所接到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南岗区文兴街57路公共汽车终点站附近有人酒后行凶”的指令后,值班民警宋滨喜、张正球迅速出警。由于案发地正在改造供热管线,道路封堵,警车无法通行,两名民警便跑步出发,迅速到达案发地点。根据被害人指认,宋滨喜、张正球在现场附近,将尚未来得及逃跑的另外一名犯罪嫌疑人高东堵住。嫌疑人高东在与民警遭遇后,趁现场修路无灯黑暗,突然抽出随身携带的尖刀向两名民警猛刺,致使民警宋滨喜左胸部、腹部和腰部被刺伤,民警张正球腰部被刺伤。在身负重伤、鲜血直流的情况下,为避免伤及周围群众,防止凶犯逃脱危害社会,宋滨喜与张正球鸣枪示警后,与凶犯展开殊死搏斗,拼尽全力将持刀疯狂袭警的犯罪嫌疑人高东制服,并一直坚持到增援民警赶到现场。经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民警张正球已脱离生命危险,但宋滨喜同志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于11月3日光荣牺牲,年仅40岁。抢救期间,省市领导杜宇新、黄建盛、孙永波、张效廉、王颖、王维绪先后到医院探望,对两位民警的英雄事迹给予高度赞扬。11月4日省委书记吉炳轩批示要求在全省大力宣传宋滨喜同志的先进事迹。宋滨喜同志不惜以自己的生命捍卫群众的利益和社会安宁,全力以赴履行职责和使命,树立了人民警察的崭新形象。 07、燕奎昌事迹简介 81岁的宁安市马河乡马河村燕奎昌老人,平日里是一位深受乡亲们尊敬爱戴的长者,一直过着平平淡淡的日子。2008年5月2日,他勇拦惊牛舍身救儿童的义举,使他一举成为宁安市 “刘英俊式英雄人物”,并广为人们传颂。当时,正和村民聊天的燕奎昌,突然看到前方两头牛拉着车疯跑过来,车上却没有赶车人。距他身后30米处,有两个孩子正在路中央玩耍。他赶紧冲着两个孩子大喊,可孩子们却没有听见。眼看牛车离孩子越来越近,燕奎昌冲上前一把抓住了惊牛的缰绳,一个趔趄被拽倒了,整个下半身都在水泥地上拖着。他拽着缰绳又爬起来,但又一次被拖倒,一直被拖出去10多米远,最后,车轮从他的两条腿上轧了过去。受到阻力后,牛车在离孩子10米远的地方转弯向南驶去。两个3岁孩子毫发无损,燕奎昌却倒在血泊里失去知觉。经检查,老人身上多处骨折,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手术抢救方转危为安,仅缝合伤口就达100多针。燕奎昌老人醒来的第一句话就是问孩子怎么样了。当他听到孩子没有受到任何损伤的消息后,脸上露出欣慰的神情。肇事的牛是同村村民李文勇家时,他考虑到李家家庭困难,坚持不让对方出医药费。老人的壮举和高尚品德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许多市民自发地赶到医院看望老人,表达他们对老人的敬佩之情。 08、赵永录事迹简介 赵永录,男,桦南县阎家镇桦木岗村村民。被誉为“倭肯河畔的义务摆渡人”。1960年,因病从单位退下来后,年仅24岁赵永录来到倭肯河边开地种田。由于地处偏僻,流经此地界的倭肯河上一直没桥。他看到村民每天都要趟过河去种地、上山砍柴,人们的生产生活十分不便,还常常发生溺水身亡的悲剧。于是,他自己花钱买来木料,做了一条小船为村民义务摆渡,这一摆就是47年。无论是锹镐锄犁,还是农药化肥,只要船上能装得下,他都会帮着运过去。需要过河的人,不管认不认识,需要过河就上船,而且从不收一分钱。夏天,赵永录为过河的人摆渡,开春和初冬的时候,河上走不了船,仍每天守在河边,怕有步行过河的人发生落水危险。1998年,倭肯河发洪水,赵永录用自己那条小船,把附近受洪水威胁的居民一家一家地转移到安全地带,回到自己的窝棚时,他发现老伴已经被河水逼到了炕上,再晚一会儿,炕就要被水泡塌了。依兰县团山子的农民张永州说,以前是我父亲乘赵大爷的船过河种地,后来我们爷俩一起乘船。附近四个村有不少家都是这样的,可以说,赵大爷是我们的恩人,我们都觉得欠赵大爷一份情,这份情多少钱都买不来。 21、杨艳杰事迹简介 杨艳杰,女,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学术带头人。她长期从事心身疾病发病机制、危机干预、职业人群压力及人群心理卫生研究。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杨艳杰率共青团黑龙江省委组织的灾区青少年心理康复专家志愿团前往灾区进行心理援助。她针对震后孩子们存在的恐慌、冷漠、麻木、焦虑等心理,制定了总体心理援助方案,对全体队员进行指导和培训。在辅导中,她认真观察孩子们在活动中的心理反应,及时发现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并根据孩子们的需要随时调整干预方案。在灾区15天的工作中,为300多个孩子做了28场团体治疗,为60多个失去父母的重症心理创伤学生进行了个体危机干预。她用自己专业的心理学技术和博大的母爱抚慰了灾后孩子们的心灵。她还助养了灾区1个孤儿,资助了50多个孩子,孩子们都亲切的叫她“杨妈妈”。从四川回来后,杨教授仍然与灾区的孩子们保持着通信联系,在她的陪伴下,孩子们渐渐地走出了地震的阴影,重新拾起面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10月12日,杨教授到四川参加“四川地震后心理援助首届国际论坛”,接受“莫尼卡人道主义奖”,利用短短三天时间,连续为学生做了12场讲座,使2000多名孩子受益。 22、省电台龙广交通广播跨省爱心大救援事迹简介 2008年3月8日,长春市泉眼村产妇尹文娇产后大出血十余个小时,生命垂危,急需凝血药物“人血纤维蛋白原”。家属带着最后一线希望向黑龙江省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求助。交通广播立即开设了连续39小时的直播特别节目“生死时速——龙江爱心大救援”。从接到长春的求援电话,到送出第四批药物,短短14个小时,动员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二医院、肿瘤医院以及哈尔滨市血液病研究所、哈药集团医药有限公司药品分公司、哈尔滨世亨生物工程药业公司慷慨献药,共为长春产妇尹文娇提供了28支合14克的“人血纤维蛋白原”;哈尔滨交警支队主动派警车开道护送去长春的送药车队,联系省内和吉林路桥部门,为送药车队免去一切费用。交通广播的同志还专赴长春,直辖市联系。在尹文娇的病情出现恶化,需要立即转院但缺少5万元转院费时,交通广播立即再次电波组织群众捐款。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共为尹文娇筹得善款32万余元。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电台、新浪、搜狐等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和知名网站纷纷跟踪报道。黑龙江省人民广播电台以此为契机,成立了“黑龙江慈善总会龙广爱心基金”,现已募集资金2300多万元,用于我省特困重病母婴救助和治疗。 09、曹磊事迹简介 曹磊,1983年出生。1997年入选大庆市体校,2002年进入国家举重队。在北京奥运会上,勇夺女子75公斤级金牌,填补了中国举重队在女子75公斤级项目上的没有奥运会奖牌的空白,使中国成为在女子举重七个级别上都获得奥运冠军的国家。曹磊也成为继孔令辉之后,黑龙江培养出来的第二位奥运冠军。此前,75公斤级一直是中国女举的一个“弱项”。自2000年女子举重进入奥运会以来,中国还从未参加过75公斤级比赛。俄罗斯选手几乎独霸这个项目的金牌。第一次站到奥运会的赛场上,曹磊就摘下了这枚宝贵的金牌。曹磊最开始是63公斤级选手,由于体重超标,不得不降体重,她曾经三个月没有吃饭,只以喝酸奶充饥。后来,曹磊开始冲击75公斤级,而这时她的体重又远远不达标,开始猛吃增重。为了心爱的体育事业,曹磊牺牲了一个女孩爱美的天赋,在挑战自我、为国争光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每一个奥运冠军都会有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曹磊也不例外。她的母亲在她备战期间去世,她的父亲和家人一直没有敢把这个消息告诉她,就是怕她的训练受到影响。直到她最后一举之前,随行教练才告诉她这个噩耗,但是曹磊忍住悲伤、顶住压力,完成比赛,拿到金牌。 12、董立国事迹简介 董立国,男,伊春市伊春区人。2007年2月14日因病逝世。他在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将光明留给了他人。他自幼饱受风湿性心脏病的折磨。2007年1月病重后,他毅然决定无偿捐献眼角膜。为了实现他的爱心善举,伊春、大庆、哈尔滨、深圳多个城市,省市媒体、红十字会、医院、民航、公路多家单位都参与进来。在他去世后,眼角膜的摘取和传送过程变成了爱的传递,相关人员冒着大雪,在一天一夜之间完成了驱车上千公里从大庆赴伊春摘取眼角膜再传递到哈尔滨机场的历程。在航班因故晚点四个小时的情况下,因为乘务人员的悉心照顾,眼角膜依然保存完好。他的眼角膜让深圳和大庆的4名眼疾患者重见了光明。在他的感召下,伊春市又一位普通的林业工人郝洪武也成为眼角膜捐献的志愿者,并在不幸逝世后实现了心愿。他们的善举直接促成了大庆狮子会眼库的成立。为了感谢伊春人民在器官捐献和盲人复明中做出的重要贡献,深圳国际商会、深圳狮子会主办了“光明伊春行,希望在林城”系列行动,为林城10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进行了免费复明手术,为10名大学生捐款10万元,又为嘉荫特困学生捐款万元,为更多的人插
略过剧情
法律分析:社区工作者的工资由基本工资、职务年限补贴、奖金和其他待遇四部分组成。
基本工资分三档,正职每月720元,副职每月640元,一般工作者每月590元。职务年限补贴也分每月960元、845元和740元不等。奖金按每人每年3600元的标准核定总额。 另外通过国家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获得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的社区工作者自完成登记注册当月起,每人每月也将增加职业水平补贴80元;获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的社区工作者自完成登记注册当月起,每人每月将增加职业水平补贴50元。由此计算,社会工作者的平均年薪可达到万元左右。在社区工作者中,社区党组织书记、社区居委会主任、社区服务站站长,享受社区正职待遇;社区党组织副书记、社区居委会副主任、社区服务站副站长,享受社区副职待遇;其他工作人员,享受社区普通工作人员待遇。交叉任职人员“兼职不兼薪,就高不就低。”
法律依据:《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 社区工作者的工资由基本工资、职务年限补贴、奖金和其他待遇四部分组成。
基本工资分三档,正职每月720元,副职每月640元,一般工作者每月590元。职务年限补贴也分每月960元、845元和740元不等。奖金按每人每年3600元的标准核定总额。 另外通过国家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获得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的社区工作者自完成登记注册当月起,每人每月也将增加职业水平补贴80元;获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的社区工作者自完成登记注册当月起,每人每月将增加职业水平补贴50元。由此计算,社会工作者的平均年薪可达到万元左右。在社区工作者中,社区党组织书记、社区居委会主任、社区服务站站长,享受社区正职待遇;社区党组织副书记、社区居委会副主任、社区服务站副站长,享受社区副职待遇;其他工作人员,享受社区普通工作人员待遇。交叉任职人员“兼职不兼薪,就高不就低。”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