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姑娘Zara
走访低保家庭,社会工作无小事 | 社工日走访低保家庭,社会工作无小事 | 社工日记社工客 >《待分类》阅207转关注2016年12月7日 天气:晴,3~13℃今天天气格外的晴朗,阳光也特别的好。不知不觉前期调研工作已进行了一多半,今天继续入户走访做调研。上午原计划走访四户低保对象,了解低保对象的具体情况,并做调研。但经过联系,因低保对象有的回老家,有的在上学,有的住院等,有3户低保对象,我便通过电话访谈的方式,了解服务对象及其家庭的相关情况,并填写问卷,做好相关记录。只剩一户是入户做调研。入户后,因服务对象的家人交谈分享的较多,访谈的用时较长。在近段时间走访中,低保对象的家人普遍比较愿意向社工倾诉交流。由此,我看到在下一步的工作中,为低保家庭成员做减压工作,也是社工开展服务的一个内容。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除服务对象本人外,与之息息相关的生活环境中的人,也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所谓“人在情境中”。服务对象的生活,有微观系统,有宏观系统,而这些都在我们的服务视线内。联系好下午走访的服务对象,对问卷做进一步的完善,上午的时间也就过去了。经常有小伙伴说,进入工作,我们是上了发条的人,根本停不下来,是呀,一个街道,十个社区,服务对象居住分散,一户一家的走起来,需要体力,需要时间,需要耐心,需要细心,更需要专业价值观的始终贯穿。我们的职业要求我们对服务对象要有敏感度,对其生活环境能够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并尽快给予专业的支持和扶助。促进这些特困人群提高生活质量,回归社会。这需要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判断,需要我们不断的积累和丰富工作经验,才能够驾轻就熟的开展工作,而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知识,社会工作无小事,不能松懈呀!下午上班后,向许主任说明外出调研后,便出发前往已提前联系好的一户低保对象家中做调研。做完调研之后,回到街道办便及时整理入户、电话访谈的相关记录,做好档案资料的留档工作。之后,安排好明天的工作,今天一天的工作便结束了。今天了解的低保对象中,其中一户让我印象深刻。这位服务对象是听力重度残疾,上学、工作时因遭受到一些不公正的待遇,导致其心理受打击,现在只与父母交流,也不愿外出等,出现一系列消极情况。作为服务对象的父母均已退休,家中只有服务对象1个孩子,在他们本该儿孙绕膝,享受天伦之乐,安度晚年的年纪,却还在为孩子的未

美食家Kitty
1.选位置社工走进服务对象家门,先不要急着坐下来,可以快速浏览服务对象家里的摆设,在首次入户团队分工中,先等服务对象坐下来,项目入户人员依照前期分工,承担主访谈者先选择就近服务对象的位置坐下来,尽量和服务对象成90度角,以便于沟通交流。2.开好头学会用好称呼,依据辈分用“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与服务对象打好招呼。如果首次入户有村居工作者协助,可以由村居工作者为双方进行介绍。不要急于聊工作话题,可以简单拉家常,如关心服务对象的身体健康、了解近期生活等,为访谈工作进行适当铺垫。3.来热络开展首次入户探访除了和服务对象建立情感联系外,还有需要通过聊天来收集服务对象的基本信息。最为忌讳拿着建档表、访谈提纲一问一答。建议新入门社工可以针对需要收集的信息做个归纳,将已掌握到的信息与服务对象进行确认,必要信息做重点标记来了解。4.点为止服务对象愿意讲,社工可以听,但是尽量能够把握话题主线。服务对象不愿意讲的,社工应立即点到为止,不做深入追问。在第一次会谈时,尽量不要触及服务对象隐私或者敏感的话题。谈话进行中有短暂沉默,社工可以不着急重新拉起新话题,适当停下来观察服务对象状态并调整访谈进度。5.成共识在访谈结束前,社工可以有目的地与服务对象达成后续服务共识。如与服务对象互相留下联系方式,并表示以后还会与服务对象约定下一次探访或者邀请服务对象参与社区活动。如果经过评估,服务对象不属于项目范围内,社工需要与服务对象进行解释,告知服务终止。
宝宝囡囡
社会工作接案基本内容及步骤流程
目前我国社会工作师大多活跃在民政、妇联、慈善机构、社会团体机构、社区服务机构、街道办事处等各个领域,并开始逐步向卫生、教育、社会保障、心理辅导等广大领域扩展那么,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社会工作接案基本内容及步骤流程,欢迎大家参考学习。
接案的工作重点包括:
1、 了解求助对象的求助愿望求助对象现实性的心理反应受以下因素影响:
(1) 他可能不需要立刻接受服务,仅仅是进行咨询和试探;
(2) 是已有失败的求助经历,从其他机构转介过来的
(3) 被迫寻求帮助,例如监禁人员、强制戒毒者、未成年人等。
(4) 认识到自身的问题,自愿前来求助工作者必须对求助者的现实心理反应进行了解和分析,并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对不需要立刻服务的求助者要对其问题进行一个简单的评估,看是否真的不需立刻服务还是有其他的原因;对询问信息者,要尽量为其提供有帮助的信息;对有求助意愿的,应鼓励其成为案主。
2、 促使有需要的求助对象称为服务对象对那些有求助意愿的案主,工作者要给予鼓励,树立其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对机构和工作者的信心。为此,建立初步的信任关系非常重要,工作者真诚的态度、机构具有的资源是鼓励求助者成为案主的必要条件。
3、 明确服务对象的要求即澄清求助者的期望,求助者将解决问题的希望寄托给机构和工作者,难免会对工作者寄予过大的期望,此时,工作者一定要明确求助者的要求,并向求助者澄清机构的服务范围和要求,并告诉服务对象,问题的解决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而不仅仅是工作者和机构单方面的事。
4、 初步评估问题和需要了解求助者的需要,对其问题进行简单评估,目的是决定机构是否需要对求助者提供服务。为此工作者需要了解以下问题以便作出初步的评估:
(1) 求助者的求助意愿如何?是主动还是被动?
(2) 求助者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怎么产生的?求助者期望达到什么目标以及需要什么结果?
(3) 求助者曾经为此寻求过什么帮助和自己做过什么努力?
(4) 机构的资源和工作者的能力能否为求助者提供必要的服务?
(5) 机构对求助者的要求和求助者对工作者和机构的要求是否能够协调?工作者需要将初步评估与求助者一起分享,以便保证结论的准确性。经初步
评估后,认为机构和工作者可以为求助者提供适当的服务,同时求助者也希望与机构建立专业关系,求助者才成为真正的案主。如果机构或者工作者不能为求助者提供他所需的服务,则需要进行转介。转介:即针对一些非机构或者个人所能提供服务的个案,经过必要的程序,转送到其他机构或者个人,是求助者能够得到适当的服务。转介服务发生在两种情况下:一是工作者判断求助者所需解决的问题不属于本机构服务的范围;二是服务机构仅仅为某一个区域的人提供服务,求助者不属于这个区域,例如机构只为芙蓉区的老人提供服务,那么对于天心区的求助老人就要实行转介。
接案的步骤
一、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
接案是社会工作实务过程的第一步,也是整个助人过程的基础和起点。成功的接案是专业助人活动的前提。
接案阶段的主要工作和步骤: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原因和求助过程;初步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决定是否接案;订立初步协议。
一)接案前的准备
主动求助者(自己找来的)
他人转介而来的(别人介绍的)
社工主动接触的(通过外展工作主动接触的)
2)认定服务对象的类型:
自愿性服务对象(自己找来的,动机强,工作好做)
非自愿性服务对象(有抗拒,不好处,难度大不好对付)
3)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
前来社会工作机构求助的服务对象通常带有不同的问题和不同层次的`需求。
一般来说,大多数服务对象来求助是在尝试自己解决问题不果后所作的最后选择。
4)使“潜在服务对象”成为“现有服务对象”
那些尚未使用或接受社会工作资源帮助、但未来可能需要服务资源和协助的服务对象,或者当服务对象并没有求助,但可能需要协助,或者是虽然没有求助但已妨碍他人或其它系统社会功能的正常发挥时,他即成为“潜在的服务对象”。工作者的任务是不仅要与“现有服务对象”建立关系,同时还要联系潜在的服务对象,使其了解接受社会工作服务对他们的意义,促使“潜在服务对象”也成为“现有服务对象”。
二)面谈
面谈是接案阶段的第二个主要工作。
1)面谈的目的和面谈的场所的安排
面谈是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一种面对面地讨论问题以确定是否建立专业协助关系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有意识、有目标的人际互动。
面谈地点尽量让服务对象感觉自由、舒畅和随意,促进无拘束的沟通与交流。
2)面谈的主要任务
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求(他有什么问题);
澄清角色期望和义务(想干什么,社工与服务对象的格子期望);
激励并促进服务对象进入角色(别急,慢慢讲);
促进和诱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改变(你有没有试过?);
达成初步协议;
决定工作进程。
3)面谈的技巧
主动介绍自己
向服务对象说明协助的目的,主动介绍机构的目标和功能、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专长,对求助受助的看法等。这些都会有助于消除服务对象的疑虑,使他们顺利进入受助者的角色。
沟通
内容包括:了解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交流双方对服务对象的问题和社会工作机构的功能、以及社会工作者的角色的看法和期望。
沟通要注意运用同理(同感)表达:指工作员进入并了解案主的内心世界,并将这种了解传达给案主的过程。以简短正确的话语,表达出当事人感觉、情绪;不分析、不评价。如:你会觉得自己……对你来说好像……好像你会觉得……你认为……你觉得-、你感到-、对你来说-、是不是你会觉得-、我听到好像你觉得-”
倾听
倾听包括五个条件:不批评;不判断;尊重;敏锐;以对方为中心。
鼓励支持:指工作员透过适当的话语和身体语言,鼓励案主继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如“嗯”、“好”、“接着说”、“还有呢”、“以后呢”、“别的情况下如何”、“我明白”之类过渡性短语来强化来访者叙述的内容,并鼓励其进一步讲下去。
三)收集服务对象的资料
1)资料收集的内容和范围
服务对象个人资料。籍贯、年龄、性别、教育程度、职业收入等;
身体状况:对服务对象病史的了解,有无疾病、遗传病及慢性疾病等,现在情况怎样(身体和精神);
服务对象的能力和特点;
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
2)资料收集的途径和方法
询问:问服务对象;
咨询:问专业人士;观察:进行家访、座谈会、访问社区;
问卷调查:让服务对象填写问卷。
四)做接案会谈记录
进行接案会谈后社会工作者要将会谈的内容和结果记录下来。记叙性记录是常用的形式,内容大致包括:面谈目的;面谈过程;对面谈总体评估;对以后面谈的建议。
二、接案应注意的事项
决定是否需要紧急介入(基本上都是人命关天或安全性问题);
权衡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不要硬拗);
决定问题的优先次序(尊重案主,先处理简单问题);
保证服务对象所要求的服务符合服务机构的工作范围。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