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06

文姐吉祥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社会工作者薪酬激励政策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ronghuiguantong

已采纳

法律分析:随着社工行业发展,各地也相继出台各种奖励政策,吸纳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全国各地社工激励政策均有所差异。

北京市:助理社工师每月加200~280元,中级社工师每月加300~460元;

上海市:助理社工师工资4500元/月,中级社工师工资可拿5800元/月;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助理社工师每月补贴150元,中级社工师每月补贴300元;

四川省广汉市:助理社工师奖1000元,中级社工师奖1500元;

宁夏:考取中级社会工作者证书可获3000元现金奖励。

法律依据:《关于进一步规范社区工作者工资待遇的实施办法》 第六条 职务工资。

包括基本工资、职务年限补贴、岗位津贴三个部分。

(一)基本工资。社区正职每人每月720元,副职每人每月640元,一般工作人员每人每月590元。

(二)职务年限补贴。社区工作者根据所在岗位、在社区工作的实际年限,享受职务年限补贴。各岗位起点职务年限补贴分别为:社区正职每人每月960元,副职每人每月845元,一般工作人员每人每月740元。

在年度考核的基础上,对考核合格及以上等次的工作人员,每年增长一次年限补贴,增长幅度为每人每月50元。在社区工作未满一年的只享受起点职务年限补贴。岗位发生变化的,套新岗位职务年限补贴标准,其年限以在社区实际工作时间累计计算。城六区社区工作者最早年限可从2000年第四届社区居委会选举产生当月开始计算,其他区(县)最早可从2003年第五届社区居委会选举产生当月开始计算。

(三)岗位津贴。社区正职每人每月1300元、副职每人每月1100元、一般工作人员每人每月950元。社区工作者按照实际所在岗位,享受相应的岗位津贴;当实际岗位发生变化的,其岗位津贴应当按照“随岗不随人”的原则进行调整。

社会工作者薪酬激励政策

270 评论(13)

毛毛爱囡囡

社会工作者目前大多数还是采用与劳务市场签订用工合同,属于劳务派遣,当地民政为其缴纳养老保险、失业保险、计划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领取的报酬主要有生活补贴、岗位补贴、考核奖金三部分组成。不同地区的社会工作者福利待遇有所不同,像深圳、东莞、广州等地由于社工事业得到政府重视,部分费用由财政支付,所以待遇稍微高一些,大概在3500—4500左右。其他城市,例如北京、杭州、武汉等地,工资一般在1000—2000左右,待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一条:劳务派遣单位跨地区派遣劳动者的,被派遣劳动者享有的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按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的标准执行。

202 评论(15)

相关问答